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曾经VS现在|城管段子背后的故事
2019/11/22 18:5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这两天住建部在南京开会,研讨城管执法,还向全国推广城管“南京经验”。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长赵桂飞给记者讲故事、说段子,来说明城管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是城管形象的提升。

  “50个队员一张桌”

  曾经:城管队员在地下室、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地方办公。某城管中队的地下办公室,50个队员一张办公桌,上面放满了茶杯。

  

  现在:管理者、被管理者法治思维都在增强,办案程序、卷宗整理必须合规,管理城市还要使用信息化手段,“草台班子”哪能满足老百姓对“城市大管家”的要求?南京城管开展队伍规范化建设以后,每个中队指挥室、装备室、档案室等7个功能室配齐,执法队员一人一桌一电脑,执法车辆每名队员都有一个座。

  “一个队员四袋香烟”

  曾经:大热天城管队员上下左右口袋里放3台对讲机、一部自己的手机。4个口袋鼓鼓的,看起来像装了4包烟。为啥对讲机要放3台?管理系统各级不对接,市里、区里、街道各发一台对讲机,一台都不能少。对讲机响起来,一时还搞不清是哪一台,资源浪费、指挥不畅。

  

  现在:南京城管研发的“精靓系统”,具有“电子考勤”“区域预警”“信息交互”“数据研判”等功能,随时调度指挥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全市一线执法人员基本都配置了4G执法记录仪,中队添置了执法无人机;升级网上办案系统,打通案件数据与信用体系的数据通道。

  “城管打人了!”“城管被打了!”

  曾经:负面舆情里,城管是经常出现的主角。城管去管理影响交通的西瓜摊,瓜贩子自己把西瓜砸在地上,然后哭诉“城管砸瓜”;城管队员被执法对象打骂,不还手、不回嘴,还出现了引发争议的“眼神执法”;日常管理不到位,摊点成群了再去突击式执法,极易引起冲突。

  

  现在:强调随时管理,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南京城管对设在商业区的198个“市管岗”,每天3次点名查岗。

  讲好“城管故事”,开门办城管,让老百姓了解、理解城管。遇到占道经营,跟对方讲道理:一是不安全,你把骑车人挤到快车道上去了,1万次没事,第1万零1次可能就出事了;二是不公平,人家买、租门面房要多少钱?你不花房租还要占着好路段做生意。

  城管不再是负面新闻的主角,而是正能量的主角。暴雪普降,南京城管扫雪大军奋战一夜,让市民第二天惊呼“一夜雪无”。冬季来临前做好预案,保养好车辆,南京城管傲娇地说:“在南京不是雪等人,而是人等雪。”

  “哦是滴!十年寒窗,我家孩子当城管?!”

  曾经:城管队伍形象差,2014年、2016年,南京城管集中招录本科生、研究生。老百姓不理解,管管小摊小贩,哪用得着大学生?好好的小孩,大学念出来了就当个城管?

  

  现在:一位本科毕业的城管队员说,我们不仅是管小摊小贩,城管相关行政处罚权有好几百项,管好不容易,不存在大材小用。一位城管执法队伍的领导说,城管这个岗位最锻炼孩子,进了城管队伍,小孩在一线跌爬滚打,了解社会快,个人成长快。在机关是一种工作,在城管也是一种工作。

  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王晓映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