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南京,新晋“文学之都”的发展之路怎么走?这场国际论坛很“有料”(视频)
2019/11/11 18:54  新华报业网  

  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这一历史性契机为南京城市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前景。文学能为“城市新生”做出怎样的贡献?南京如何更好地建设文学之都?

  

  11月11日,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期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和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承办的“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举行,中外作家代表和来自爱尔兰科克、英国曼彻斯特、南非德班、西班牙格拉纳达、韩国富川等拥有丰富文学资源的兄弟城市代表,以及国际汉学家、翻译家代表和城市文化企业代表济济一堂,探讨文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启示南京完善文学之都的发展规划。

  

  文学究竟能为城市新生做出怎样的贡献?被誉为“在西方获得最多奖项的东方作家”,今年89岁高龄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认为,文学与城市都是人类极其重要的文明创造成果,其中,城市是一个时空概念,它由具体的地域和过去、现在、将来汇聚而成,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文学使国家、民族、城市的历史得以再现、延续、传承,也激励人们去创造一个光明的现实,打开更美好的未来。

  

  英国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两百多年前在这里诞生的近代棉纺织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棉纺织工业发生衰退,导致了贫困、失业、犯罪、教育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高峰论坛上,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文学之都代表伊万韦德森介绍了这一背景下,文学、文化在曼彻斯特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城市规划者适时调整了发展的观念,转而将文化、艺术和科技作为发展的新动力,不仅兴建大量的图书馆、咖啡馆、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还持续举办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打造世界表演艺术领域中最顶级的盛会,成为英国乃至全世界的戏剧中心。在贫富差距增大、矛盾层出不穷、文化日益多元的当代社会中,这种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城市转型尤其意义重大,它发挥了一种反思、纾缓、抚慰和净化的功能。目前,曼彻斯特正在计划进一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悠久的图书馆资源(这里拥有22个图书馆,99%的市民离图书馆仅有2英里以内的距离),2020年我们将举办图书馆文化节,鼓励市民亲近书籍、亲近文学。”

  语言是文学的基石,要发挥文学的交流功能,就要充分尊重语言的多样性。伊万韦德森介绍,曼彻斯特是整个西欧语言密度最大的城市,在这里人们说着200多种的语言,曼彻斯特便将每年2月21号作为语言日,在学校里也鼓励学生用母语或第二语言去写作诗歌,并就此展开丰富多样的诗歌活动。

  

  当今世界充满了文化多样性,城市同样如此。因此,法国作家多米尼克西戈十分重视文学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沟通、联结功能:“我通过写作来告诉你我的感受和思索,你阅读我的作品时,就进入了我的灵魂里,你也借此真正审视你自己的灵魂。文学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深入地打开彼此的心灵,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心意交通。”来自南非德班的文学之都代表特波格慕丝丝提示人们关注文学之都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德班、南京成为文学之都恰恰印证了世界文化和文学的多样性,它们让西方看到,其实,非洲和亚洲的文化文学同样非常强大。”

  

  未来,文学之都如何描绘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除了强调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南京作家毕飞宇提示关注文学之于文学之都的本体意义,呼吁作家从语言这一“文学的本体”出发,恢复、保持语言的纯粹性:“文学语言要拒斥那些披着漂亮外衣、但其实充满假大空的‘播音腔’。文学的首要责任是守护语言,保持语言的日常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语言守住了它的整全,作家的表达才是真实的,我们的文学才是真诚的。”

  

  毕飞宇的观点,让南京申创文学之都顾问、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许钧感到共鸣。许钧认为,文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拓展到文学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关系,在他看来,文学之于后者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文学强调个体身心的和谐、个性的彰显和对他人的开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相通、情相悦——可以说,如果没有文学,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而要用文学和他人“交心”、有效地传播中国故事,就需要保持语言的纯粹性。

  作为一位卓有声誉的翻译家,许钧还提示人们关注翻译、出版在促进文学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南京在世界文学经典的出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南京的出版社还发掘了一批之前没有引起国内充分关注的经典作品,如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和蒙田的《蒙田随笔》,为世界文学赢得了中国读者。未来,南京要继续抓住创作、翻译、出版以及阅读等抓手,在向世界开放自己的同时,也让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让人类文明更灿烂。”

  

  论坛上还首次公布了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中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及许钧和毕飞宇等四位文学大咖祝福南京成功申都的精彩视频,并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阿多尼斯中国题材长诗《桂花》和叶兆言《南京传》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