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新华调查 | 已建成30多年,看南京南湖小区如何出新
2019/09/04 08:44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设施老旧、空间拥挤、缺乏美感……随着城市“年龄”增长,老旧小区居住缺陷日益显现。南京市建邺区近日启动“宁好莫愁 共同缔造”首届设计师进社区,邀请来自南京各高校、设计研究院的14位设计师走进街头巷尾,参与社区改造。设计师与居民共同协商、共同参与,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实现老旧小区“诗意栖居”。

  设计师进小区,小项目大变化

  “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发展的重点已从增量改造转向存量提升。”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刘红杰说,国家、省、市日益关注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江苏省提出加强“宜居住区”建设,并相继开展宜居住区试点。南京本月发布了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要完成400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

  老旧小区怎么改?建邺区在南京率先探路设计师进社区制度,目前已形成一支14人组成的设计师团队。项目组中既有高校的老师,也有从事社区规划和服务的社会组织,还包括南京市城市交通研究院、省城市规划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设计院的骨干设计师。团队将莫愁湖街道13个社区进行网格划分,定期召开规划部门、街道、设计师的联席会议,采取小尺度、针灸式介入方法,实现“小项目大变化”。

  南湖片区是此次改造的重点。莫愁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进发介绍,莫愁湖街道所在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南湖地区,80年代曾是全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如今大院式的小区正慢慢瓦解,南湖成了老城和河西新城的交界地带,面临基础设施落后、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多重治理难题。

  “选择南湖地区,是因南湖地区具有鲜明的市井特征,承载了知青返城的集体记忆,也是多样城市生活的集中体现。”刘红杰介绍,目前设计师团队已着手对南湖新村进行走访调研,今后南湖片区将打造成有文化、有趣味、有品质、有温情的新时代社区样板。南湖夜市将对标台北夜市和香港油麻地,进行品牌塑造和品质提升。

  “三角四园”微更新,焕发新魅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行“规划师下社区”。上海出台社区规划师制度,号召规划师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北京建立“责任规划师库”,大量设计资源介入南锣鼓巷社区更新,无名小胡同成为具有地标特色的网红打卡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设计师殷铭介绍,南京的设计师团队将从街角、墙角、边角提升着手,微更新,小改动,将南湖片区打造成休闲花园、文化公园、活力乐园和精致家园。

  为“三角四园”动手术,不少设计师已拿出初稿。“团队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南湖地区几乎每个小区都有门卫用房,虽然外观陈旧、形象不佳,却是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不少老年人喜欢自带板凳到门卫房门口扎堆聊天。”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师胡友培说,“我们的设计是用深色涂料将门卫用房整体粉刷,使其在嘈杂的环境中不显突兀。同时在门卫用房旁增加矮墙与矮台一体化的设施,矮墙用于社区宣传,矮台用于邻里交往,打造多功能复合利用空间。”

  “梅花里、茶花里都是开放性小区,存在车棚停车秩序混乱、内部缺乏公共空间等多种问题。”ARCO安构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贺颖的设计从对停车棚进行改造入手,将其与公共广场打通结合,沿线依次布置社区小菜场、共享停车棚和社区活动中心,改造后的车棚和公共广场将与周边住宅楼共同形成富有活力的社区公共空间。

  破旧车棚改造成屋顶花园,楼梯道“杂物间”变身邻里社交场,脏乱差的“小吃街”蝶变网红夜市……莫愁湖街道相关人士介绍,首批设计师进社区的“微更新”项目将于今年四季度动工。

  留住社区乡愁,传承历史文脉

  多位参与南湖片区改造的设计师表示,城市建设从增量转向存量,规划工作也从宏大叙事的规划转向精耕细作的设计。设计不能只落在图纸上,大到一条街道,小到一盏路灯,都需要设计师走近被设计的对象,感受城市需要的改变,而不是把自己认为好的设计强加给居民。

  “设计师进社区只是探索城市存量更新的开始,再向前一步则是‘共同缔造。’”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说,以往城市规划的三项主要任务是公共空间的改善、交通的优化和设施的配套,如今城市的更新改造已不单是完成物理上的优化,而应更注重社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城市建设、社区营造不单是政府政绩、设计师作品、老百姓的住宅,而应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决策,从而打造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共同缔造’要让公众和政府、设计师一样,成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主角。”刘红杰说,未来,设计团队的老师将带着学生进入社区调研,通过座谈会、圆桌会、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住区居民需求;公众也可以基于自己的发现和需求主动提出更新项目,每个居民都有“设计”自己居住空间的权利和路径。“全民参与,共同缔造,留住老旧社区乡愁的同时,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社区活力的激发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鹿 琳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