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连云港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连云港:科技兴农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9/08/30 18:51  连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科技创新是产业兴旺的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连云港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努力在乡村产业振兴上找准定位、发挥作用。突出科技支撑农业,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科技服务农民,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广泛开展多元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持续健康发展;突出科技助力企业,协助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和项目,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培育特色农企品牌。

  

  2018年,连云港市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364.03万吨,农产品出口额达6.28亿美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29.63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19万亩。设施渔业面积累计达到18.2万亩,高效渔业面积突破52万亩。建成省级以上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区)22个,建立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8个。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获批首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连天下”品牌成为首个获准使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用公用标识的农产品公用品牌。

  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新品种。大力推广优质食味稻米、专用小麦等品种,优质稻米重点示范推广南粳2728、南粳5718、徐稻9号、华粳5号等,优质专用小麦重点推广连麦7号、淮麦33、连麦8号、淮麦40等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推广大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苏太猪、AA肉鸡、伊莎蛋鸡、皖西白鹅等畜禽品种;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向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延伸种业服务链。

  

  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绿色环保技术创新,水稻重点集成推广水稻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机械直播、肥水调优等综合配套技术,小麦重点集成推广稻秸全量还田小麦机械匀播、抗逆应变、控肥减药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畜禽养殖重点推广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畜禽新品种高效扩繁技术、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规模奶牛场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

  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化肥用量下降、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因地制宜推进机械深施化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抓好种植业秸秆等废弃物利用,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积极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截至目前,连云港市共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3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46家,推广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养殖场979家,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55.7%,东海县和灌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

  科技合作促进农业对外开放

  强化品种、技术、人才等“引进来”。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KKR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收购了全球知名的食用菌菌种专业化生产企业———美国施尔丰菌种公司,引进双孢蘑菇A15等优质食用菌菌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蘑菇菌种资源。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从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等大量引进、筛选、鉴定澳洲具有优质、抗病、耐旱等优异特色的小麦新品种、新资源,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2017年从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引进水稻种质资源800余份,并通过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得到了平均14倍覆盖深度的基因组测序数据,极大地丰富了连云港市水稻种质资源圃,为水稻新品种创新和水稻基因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江苏雅仕保鲜产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加州大学、江苏大学联合成立“中美合作鲜切产业研究院”,开展国内鲜切工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公司制定各种蔬果的工艺参数,通过对保鲜膜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率的反复研究,制定对应的保鲜膜标准,延长原料和产品的安全保鲜期和货架期。

  

  推动产品、设备、人才等“走出去”。2018年,连云港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位居全省第二。有出口业绩的农产品出口企业165家,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企业16家。2019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93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建成蔬菜、泥鳅、水果、食用菌等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省级出口示范区2个、示范基地16个。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公司与法国、南非、保加利亚、美国、乌克兰、越南开展技术合作,食用菌生产装备远销海内外。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中稻1号”,成功向非洲出口3.5万公斤种子,在非洲多个国家进行了多点种植试验,在供试的多个水稻品种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确定为推广品种。

  科技研发助力育种良繁建设

  稻麦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8年,连云港市粮食丰产丰收,夏粮单产全省第二,小麦高产技术攻关保持全省领先。围绕耕、种、收、植保、还田、烘干六大环节,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灌南县、赣榆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连云港市现代农业推广示范基地组织实施江苏省“淮麦40”优质净日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攻关计划丰产方项目,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淮麦40”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攻关第一名,实产分别为598.1公斤/亩和653.2公斤/亩,单产和品质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参赛单位之首,为连云港市小麦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畜禽保种繁育亮点纷呈。积极打造江苏天兆实业有限公司、江苏马陵山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连云港华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起点较高的种猪场,江苏天兆实业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优质地方品种保护和选育,地方品种老淮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东海种猪场成为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北猪)保种场。2014年8月,江苏东海老淮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授予的五星级“国际福利养殖金猪奖”,该奖项为世界福利养殖金猪奖的最高奖项。公司注册的“古淮”牌东海老淮猪肉商标,相继获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连云港知名商标”。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东海县充分挖掘潜力,做好苏北毛驴这一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工作,成立保种场———东海县永昌养殖场。赣榆区几经周折,也在2018年8月,获得徐海鸡品种权。

  科学养殖助推设施渔业发展

  加大投入,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积极推进国家级渔港建设,初步建成国家中心渔港1个(青口港)、国家一级渔港3个(燕尾港、连岛渔港、高公岛渔港),正在建设国家中心渔港2个(海头港、连岛渔港)。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进程,截至目前,标准化池塘改造面积达25万亩,占比达到70%以上。

  重视园区建设,设施渔业水平不断提高。赣榆海州湾渔业园区、灌云渔业园区及东辛农场渔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东海曲阳渔业园区、赣榆墩尚渔业园区获批为省级渔业精品园区。高效设施渔业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千亩连片渔业基地30多个、万亩连片渔业基地9个,高效渔业面积突破52万亩,设施渔业面积超过18万亩;建成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超过60万立方。

  推动浅海开发,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积极引导渔业离岸发展,制定并实施全省第一个浅海海域园区规划《海州湾浅海海域百亿综合渔业园区规划》。大力推广近海新兴养殖模式,加快推动海洋牧场建设、贝藻碳汇养殖、深海智能渔场等新兴养殖模式。

  

  实施品牌战略,渔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强化外向渔业发展,做强连云港水产品牌,目前已有“水中参”泥鳅、“神仙”紫菜、灌云小龙虾、东辛白对虾等十几个品牌产品。加快水产深加工和流通产业发展,现有水产加工企业292家,年水产加工能力超过35万吨,其中,国家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

  强化质量监管,水产品安全不断加强。积极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和监督抽检,重点对水产健康养殖规定的“五项制度、三项记录”执行情况、追溯体系实施情况、“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制度落实情况和“三鱼两药”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整治。积极发展生态、节能、节水、循环化养殖模式,获批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6家,无公害水产品品牌31个,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面积47.06万亩。强化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目前制定并获批省级水产技术标准8个,市级技术标准17个,推广各类生产标准50余个。

  科技环保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养殖污染治理持续发力。1743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治理认定1702家,治理率97.6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6.84%。非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污染治理将全面展开,着力助推绿色畜牧业发展。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农药使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83.4%,主要农作物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62%;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消减5.5%,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392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规模全省领先。东海县、赣榆区分别获批国家级、省级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东海县获批国家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提质。坚持离还并举,在优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拓宽秸秆多形式利用途径,加大政策性奖补力度,推进秸秆“五化”利用。2019年夏季秸秆离田65万多亩,收储秸秆25.5万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连续多年稳步提增。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三县、赣榆区和海州区获批国家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全程机械化提升农业产效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围绕“一项行动两大工程”,大力促进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用现代农机装备支持现代农业高质发展。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近5年使用补贴资金近7亿元,新增机具4.3万台(套),惠及农户3.9万户,推进农业机械向高效智能、低耗环保、复式功能、宽幅大型等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节约型农业机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机械和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机械化技术,绿色环保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大提高。截至目前,农机总动力达600万千瓦。8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1.2万台;联合收割机达2.9万台;耕整地机械9.7万台;水稻插秧机12129台,农用排灌机械2.5万台,秸秆离田机械2.1万台;粮食烘干能力达34100吨;高效植保机械8100台。截至2018年,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4%。耕整、种植、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还田、收获六大环节分别达99%、78%、57%、46%、87%、98%。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6%;设施蔬菜、林果类、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平均水平达53%;粮、棉、油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科技开发促进土地高效治理

  推动科技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十分注重示范推广,依靠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资金,切实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设示范、授课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等措施,在项目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十三五”以来,连云港市土地治理项目共安排科技推广措施47项,项目经费共计273万元。其中技术培训10697人次,项目经费77.3万元;新品种推广1项,推广面积0.2万亩,项目经费1.9万元,新增效益5.34万公斤;新技术(成果)推广46项,推广面积5.87万亩,项目经费193.8万元,新增效益582.66万元。

  

  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推广应用科技措施,提高了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各类项目实施,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创造条件,促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的有效结合,提高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