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丨南通崇川陈桥乡土戏 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0/11/24 12:31  

  “垃圾分类要记牢,千万不要随手抛。出门遛狗牵根绳,宠物粪便带纸包。行驾守规车让人,乱停当心罚钞票……”近日,由南通市老科协宣传文化分会创作、崇川区陈桥街道文联排练的快板《文明新规新风尚》在街道、社区演出后,赢得观众广泛好评。以文化活动引领村民向市民华丽“转身”,助推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成为陈桥街道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南通市崇川区陈桥街道建国初期就组建了以烈士沈葆华名字命名的“葆华剧团”,上世纪90年代初曾获得“江苏省群众文化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爱看戏、看好戏,成为当地群众多年来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2012年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陈桥街道拆迁力度不断加大,由农民“转身”成市民的数量逐年增多。刚改变身份的新市民一时心无归属,难以融入社区生活,小区里乱倒垃圾、毁绿种菜、随地小便、迷信活动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

  为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尽快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新市民,陈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在五里树公园和讲习广场分别建起了群乐汇大舞台,各村(社区)新增了排练和演出场地,并给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提供必要的物质资助。

  街道文化站发动社区文艺骨干,建团队、编剧本,创作、排练了一批倡导文明新风的文艺节目,如:赞颂家乡新貌的方言快板《陈桥美》;配合安全教育的相声《安全小拼盘》;弘扬尊老养老美德的小品《孝顺不能等》、《春满园》等。

  短短几年,街道和社区创办了民乐社、曲艺队、说唱队、舞蹈队等民间演出团体10多个,常年活跃在街道、村(社区)舞台的草根演员达300多人。群众舞台歌不断舞不停,开展文明新风主题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20多万人次。街道文艺团体近年来先后4次参加省级演出和比赛、20多次参加市级演出和比赛,10多个节目获奖。

  “一个节目倡导一种新风,传播一个道理,文艺舞台成为助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陈桥街道文化站站长戴红玲说:“乡土节目贴近市民生活,充满正能量,成为群众进行自我教育,传播文明新风的好教材。戏看多了,道理也明白多了,一些陈旧陋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

  通讯员:赵国庆

标签:
责编:孙亚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