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医卫 > 正文
1.4万江苏援沪大白并肩抗疫一线,40余天真情守“沪” 见证风雨同舟
2022/05/20 09:22  交汇点新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全国各省闻令而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紧急驰援,奔“沪”而来。发展一体化,抗疫一体化,江苏作为上海临近省份,亮出担当,展现大义,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1.4万余名医务人员。在社区、在方舱、在定点医院……随处可见江苏省援沪医疗队的身影,他们与沪上一线工作者们并肩奋战,与上海这座城市风雨同舟。

  争分夺秒,

  他们和病毒“赛跑”

  “点点微光”照亮“苏沪一家亲”,在江苏省援沪采样队队员、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华亮的援沪记忆里,一个画面始终挥之不去:有天晚上9点,采样点临时安装的灯泡忽然坏了,可采样任务还未结束。志愿者们用各自手机照亮队员们的采样点位,点点亮光汇聚在一起,最后顺利完成采样任务。“援沪的这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我们和上海居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充实和满足的。” 李华亮说。

  这支由3532人组成的江苏省援沪核酸采样队,自3月27日以来,累计采样3488.95万人次,充分展现了顽强高效、不怕辛苦的工作精神。

  “既舍不得你们走,又希望你们能回家团聚。”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居民对江苏省援沪应急采样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5月11日,部分应急采样队最后一次执行任务。在队员即将离开时,居民自发地将一束束自制鲜花送到队员手上,社区志愿者与居民还为队员们举办了简单却温馨的欢送仪式。

  “在本次援沪中,我们合作对接最多的就是花木街道。” 江苏省援沪应急采样队南京二队领队丁丰美说,花木街道共24万人,核酸采集任务非常重。而每次接到任务后,街道负责人总会第一时间与采样队提前沟通协调,“大到点位人员分配,小到队员洗手间的安排,事无巨细,无一疏漏。我们的配合也从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面默契十足、心领神会。”丁丰美告诉记者,几次合作后,街道与采样队不仅在工作上高效配合,更建立起了深厚友谊。

  队员们还遇到一位特殊的志愿者,退休前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婴儿室的护士长,医疗队中许多护士长都曾是她的学生。居住在上海的她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听说有来自南京市妇幼的队伍来支援,她激动不已,忙前忙后配合工作,并对队员们照顾有加。“大家早出晚归,一日两餐,太辛苦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邻居们都说你们面对居民轻声细语,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5月13日,江苏省援沪应急采样队赴上海执行第31次采样任务。本次采样任务完成后,队员们返回省内驻地休整。据了解,由750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江苏省援沪应急采样队一日双城、风雨无阻,来回奔波里程累计17.36万公里,最远路程单日来回1024公里。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他们“向险而行”,连续奋战40天、执行任务31次,累计出动9.3万人次、采样3566.4万人次。

  在这些采样的力量背后,还有一群不得不提的“幕后英雄”:他们在实验室里与病毒“短兵相接”,不分昼夜埋头苦干,争分夺秒为前线战友输送检测数据,他们就是江苏省援沪核酸检测队。

  据了解,江苏省援沪核酸检测队490名队员分别来自无锡、常州、淮安、盐城、扬州的181家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南京迪安、南京华银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他们自3月29日起,先后携带方舱、气膜实验室和检测设备赴沪支援,截至5月16日,在沪期间共检测核酸样本343.9万管。同时,动员省内各检测基地为上海市储备日检50万管的核酸检测能力,截至5月16日,援沪核酸检测队和省内检测基地共检测上海核酸样本 429.8万管,为上海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提供了强力支撑。

  “病毒检测,早一秒出检测结果,就意味着少一分传播的风险。”江苏省援沪核酸检测队扬州队副领队、高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罗富银说,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检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队员们每天都紧张有序地投入工作,充分利用在沪时间,争取出更多的检测结果。

  守护方舱,

  他们掌舵“生命之舟”

  送别分管的核酸采样队,江苏援沪医疗队南医大二附院分队领队、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哈维超稍微松了一口气,眼下最吃紧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管好方舱里剩下的病人。“病人数量不断减少,但留下来的患者情况还是较为复杂。通常是一些有基础疾病或长期没能转阴的患者。”哈维超说,医疗队会继续做好方舱患者的治疗工作。

  目前南医大二附院负责的区域内共有252张床位,其中100张是亚定点床位,在这里住着不少年龄较大的患者。哈维超记得,一名80多岁的老人因为完全失能,并且身边并无陪护人员,医护人员自发24小时对他进行照顾。专科医生根据老人情况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护理人员对老人身上的褥疮进行清创、换药。“方舱的条件毕竟不比医院,是依靠医护人员的精心观察和护理,才使得老人情况不断向好。”现在这名老人已经成功转阴出舱,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在方舱内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随处可见。防疫香囊、常用穴位图、八邪操……中医药在上海此次疫情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将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和保健功法应用于加速感染者康复。”江苏省援沪方舱队、江苏省中医院医疗组组长王谦介绍,查房过程中,医疗组队员们会为患者进行“望、闻、问、切”,根据四诊结果结合患者主诉症状,辨证运用芪参固表颗粒、防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理气安神颗粒等药物给适用人群。

  江苏援沪中医专家们,结合临港方舱医院隔离点收治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制定了《临港方舱隔离点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方案(试行版)》,并在江苏省援沪方舱队接管的病区内进行推广使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其实不仅是医护人员在抗疫,司机、保洁、保安师傅们都是抗疫的一分子。”江苏省援沪方舱队队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士徐静琰在上海临港方舱B2-2区负责感控工作,因为要谨防院感,她和舱内的工作人员接触较多。两天前,在舱内巡视的时候,她注意到一位保洁师傅眼睛红通通,仔细询问才知道可能是忘记关掉紫外线灯刺激了角膜。“你出舱休息,找医生看一下。”在得知保洁师傅是第一天转到该区域上班不熟悉出舱路线时,徐静琰提议让师傅闭起眼睛,由她把师傅牵出舱。盯着师傅安全脱掉防护服后,徐静琰又给师傅指了到医疗点的路线。“这位保洁师傅虽然眼睛已经要睁不开了,但还是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工作没完成,怕给下一班次的保洁队员添麻烦。”徐静琰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疫情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聚在了一起,跳脱身份角色,我们都是‘抗疫人’。”

  在各个岗位上,都有令人感动的“抗疫人”在贡献力量。江苏省援沪方舱队血透护士张世希现在仍然奋斗在上海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负责新冠确诊患者的血透治疗。刚来到瑞金医院,面对不一样的血透机器和确诊患者,她心里也会“打鼓”。是血透室的护士长采用“一老带一新”的上班模式,让她快速掌握了机器操作方法,熟悉患者病情。

  有时因为护目镜起雾,一个简单的撕胶布动作都会变得笨拙,偶尔还会弄痛患者。但患者从未责备过她,总是不停地道谢。“我也想谢谢患者,希望能帮助他们。”截至5月9日,共18名血透专科护士累计在三家医院完成血透2268人次,他们与当地医护并肩作战,为上海血透患者保驾护航。

  继续坚守,

  他们“不成功不收兵”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仍处于持续攻坚、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据了解,从5月10日起,江苏省援沪方舱队的1170名医务人员前往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上海浦东医院、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浦江院区4家定点医院,继续开展援沪抗疫工作。

  “我们要继续坚守,为广大的新冠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使他们尽快转阴,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江苏省援沪方舱队副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介绍,定点医院与方舱医院不论是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及工作性质还是人员安排、安全管理及病人特质都大不相同。“每个班次都有上海六院的本院医生参与,与我们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工作上的支持。”

  这种合作不仅在苏沪之间,江苏省援沪方舱队队内也建立了常态沟通机制。占伊扬告诉记者,每天下午都会召开工作例会,方舱队对患者病情诊断和处理尺度进行协同。在他看来,对病人病情的分层分级判断非常重要。“定点医院年纪大的老人占大多数,要在多维度判断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是否有肌少症,营养情况如何等基础上,才能更好预判患者近期风险和可能预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

  消化道出血、晚期肿瘤甚至还有罕见脊髓脱髓鞘病变的患者……占伊扬直言,抗疫来到“打定点、打重症”的关键阶段,一定要“啃下”这些医疗护理中的“硬骨头”。

  江苏省援沪方舱队队员、南通市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陈佳继续支援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她所面临的情况是相似的。“这里的病人多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除有新冠肺炎表现之外,还合并有一些慢性肺部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医生们承担着较大的治疗压力。”陈佳告诉记者,刚接管定点医院的前几天,医疗队花了大量时间优化流程、调整方案。“幸好队伍里的医生从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到老年科一应俱全,如果遇到问题,基本能做到多学科会诊,一起集思广益救治患者。”

  从方舱照护患者日常生活为主,调整到以救治诊疗为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增加了不少。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沈霞在治疗班组,每天上班都要根据医嘱整理治疗用药、分发。她从3月18号离开南通到常州支援,再直接转战上海,至今已经50多天。沈霞坦率地说,自己第一次直面确诊患者会有点紧张,但因为整个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在感控方面做得非常让人安心,也渐渐不再担心。“现在就是工作之外,保障好自己的营养和睡眠,希望整个团队都早日平平安安回家。”

  占伊扬感叹,这次抗疫充分展现了江苏省援沪医疗队“特别有觉悟,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抗疫精神,“这是组织上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对于队员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和挑战,战斗还在继续,不成功不收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王甜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