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医卫 > 正文
访谈第一排┃徐建光:中医药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2019/10/03 21:54  新华报业网  

  

  

  近日,南京中医药产业首次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设立中医药TCM产学研平台。面对日趋增多的国际交流及合作,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将会遇到哪些难点?如何克服?2019南京生物医药发展峰会暨交汇点公开课上,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指出,在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医药要积极地走出去,在传承基础上积极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医与西医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在医学目的调整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面,两者在方向上完全一致。”徐建光教授说明到,中医的“治未病”以及西医的预防医学都体现了医学目的不仅是治疗,更是注重预防。同时,中医“搭脉”也体现了西医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概念。因此,中西医正不断汇聚、交融,共同探索生命科学,协同应对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健康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必然走上现代化、国际化之路。

  “我们自主研发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新药,大部分还是以天然药物为基础研发成功的中药。”谈及此,徐建光教授提起了让中医药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自然科学第一位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屠呦呦教授正是得益于“肘后备急方”中的灵感而创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拯救了全球无数患者的生命。徐建光教授认为,科技创新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关键。

  

  徐建光教授认为,目前中医药创新研究的趋势聚焦在更加重视并遵循转化医学的理念,研究过程更为强调并遵循标准规范。总体上来说有以下特点:中医药科创研究更深入,更标准定量、更规范系统,更加坚持原创思维和自主创新。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更加重视科技支撑,利用“互联网+中医”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跨领域的合作,使得中医药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另外,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加坚持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积极促进产业发展。

  “中医药人才培养不仅要‘引进来’,更要加强‘本土培养’”。徐建光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江苏及南京拥有较多的医学院校和生物医药科研院所,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但是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关键还在于“人”。南京与全国和国际上的交流日渐增多,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交汇点记者 段世静/文 吴俊/摄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