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工会首部五年发展规划发布,将推动设立“江苏工匠日”
2021/10/15 21:5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15日,记者从省总工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省委批准,《江苏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这也是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首部五年发展规划。

  据悉,《规划》起草工作历时7个多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魏国强多次就制定好规划作出指示、提出要求。省总工会动员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一个振奋精神、谋划未来的过程。

  作为今后5年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重要指引,《规划》对标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了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引领动员为抓手、坚持以维权服务为重点的基本原则。围绕职工思想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维护职工权益、精准服务职工、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奋斗目标,并科学设置了素质提升、依法维权、精准服务、组织建设等四大类20项主要量化考核指标。

  《规划》从10个方面谋划了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广大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立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高效能社会治理;加强智慧工会建设,深入推进工会治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协同发展;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工作导向,充分激发基层工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为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四五”时期,江苏工会将如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提升职工素质?

  对此,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马永青解读说,工会将多措并举,引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职工易于接受的学习研讨、专题培训、宣传宣讲,围绕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百年中国工运史宣传教育,推动建立江苏工运史馆。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联合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开展“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省文明职工”评选。深化全省工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和打响职工志愿服务、劳模志愿服务等品牌。加强职工思想工作阵地建设,持续扶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单位,全面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工程。深入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打造职工网络清朗空间。制定并落实《江苏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21--2025年)》,推动构建职工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继续深入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等级。加强“江苏工会学院”、“江苏工匠学院”、“职工学校”等职工教育平台建设,持续开展“江苏职工读书月”活动,实施全省工人文化宫等资产阵地新建、重建及提档升级工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和建设。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是各级工会的使命担当。“十四五”时期,江苏工会在这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措施和目标?

  马永青解读说,具体有4项措施:一是紧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要求,重点围绕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优势、卓越产业链,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努力建设更高层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开展“交通强省”专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成长成才体系,优化再造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推动非公企业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技能竞赛,为职工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竞赛行动,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重点领域开展减污降碳行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培养选树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人先锋号班组。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开展全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和十大发明专利认定活动,推荐职工优秀科技成果参加全国和省科技奖评选。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五小”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

  二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切实做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的选树工作。加大全国、省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宣传力度,筹建江苏省劳动模范事迹展示馆,编撰《劳模先进事迹材料汇编》,推动设立“江苏工匠日”。认真组织“劳模精神进校园”暨新时代劳动教育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全省每年面向职工开展宣讲活动不少于300场,每年线上线下覆盖职工不少于500万人次。

  三是修订《江苏省劳动模范评选和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评选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双创双提升”工程,推动全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劳模管理服务方式,落实劳模待遇及帮扶政策,加大对特困劳模的帮扶力度,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变化,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劳模待遇。

  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先进典型企业工会与农民合作社开展村企工会联建,建立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企业和社会组织联村共建,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动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下乡、企业工会干部下乡兼职、科技成果转化、先进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继续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推进建设300个“五好乡村教工之家”,搭建乡村教师成长平台。

  江苏是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省工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对进一步推进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造就高质量产业工人大军是如何规划的?

  马永青解读说,江苏工会从4个方面做了规划:一是在促进产业工人不断成长上“铸魂”。主要是:深入细致做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加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拓宽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增加在劳动模范评选中的比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方式。推动产业工人在各级工会组织兼职、挂职,积极协调和带动配备产业工人兼职副主席制度向设区市以下工会延伸。

  二是在促进产业工人顺利成才上“补短”。激励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引导产业工人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推动优秀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积极参与江苏技能大奖评选。推动落实“英才名匠”培训计划、高技能人才“青苗计划”和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匠人匠心”计划。推动布点建立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等,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试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等工作。鼓励支持创新项目孵化、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积极探索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团室联姻”机制。推动在省科学技术奖中设立工人创新项目,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推动落实加强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对职业培训补贴的支持力度,确保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推动企业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确保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

  三是在促进产业工人事业成功上“铺路”。推动有关部门提升制造业的就业吸引力、人才成功率,以经济等手段维持制造业就业格局稳定。推动制定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快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贯通渠道,建立新工种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健全职业技能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推动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推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规范,拓宽产业工人成长通道。树立“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鲜明导向,推动企业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工资分配、收入增长、长效激励机制,推动提高职工工资占GDP和企业收益比重,提高产业工人职业荣誉感和经济待遇。持续深入推进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集体协商工作,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推动适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四是推动把产改工作纳入年度各级党委分管领导联系的重点改革任务和党委改革办协调推动的重点改革任务。发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作用,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推进、企业积极探索、产业工人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在产改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作用和非公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深入开展新时代产改工作专题研究,总结推广产改工作经验,营造支持、推动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吉强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