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为新中国浴血奋战过!12名老兵齐聚党史展重温峥嵘岁月!
2021/10/09 22:19  新华报业网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二天,“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大多已是耄耋之年,头发花白,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在一张张老照片前久久驻足,他们都曾为新中国浴血奋战过,是战争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和书写者。

  “向革命老前辈们致敬!”在历史展入口处,来自南京审计学院的志愿者们举着横幅,夹道欢迎。刚上大一的吴桐小心地搀扶着老人,为他们引路,他说,没有这些革命前辈的不畏牺牲,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他而言,接待这些革命前辈是最生动最深刻的“开学第一课”。

  “当兵一年多,我就入朝了。”90岁的胡恒隆回忆,1950年11月,他在临江休整后入朝,那年他才19岁。因为入伍前学过一点驾驶,胡恒隆便加入了后勤运输线,谈及70多年前,在“钢铁运输线”的经历,胡老记忆犹新。

  “和国内作战不同,朝鲜战场难分前后方。”入朝的那天晚上很冷,滴水成冰,战士们都来不及换厚衣服,生长在南方的胡恒隆身上起了很多冻疮,他拿雪反复揉搓。当时没什么东西吃,他们靠一把炒面一把雪熬过来。胡恒隆回忆,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飞机的空中封锁很厉害,他们白天几乎不能开车,夜间开车也不能开大灯,“即使这样,也经常被美国飞机发现,后勤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踏上战场的一刻起,胡恒隆已无惧牺牲,1952年,上甘岭战役前夕,他在给妈妈的信中这样写道:“两个月后如果收不到我的信,说明恒隆已经牺牲了。”在历史展的抗美援朝展区,胡恒隆看着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老照片,看着曾经共同奋战的战友,哽咽了,“牺牲的同志太多了,我们都是幸运儿”。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在渡江战役的展区,97岁的高友德停住了脚步,他盯着一幅幅黑白照片格外认真,不时和陪同的年轻人交流,请他们帮忙拍照记录。高友德是山东人,他曾参加过沂蒙山、鲁中反“扫荡”、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山东参加反“扫荡”时,他们的宣传部长刘子超,在牺牲前写下了《山东纵队之歌》:“虽然是赤手空拳,但是有三千八百万人民和我们血肉相连。虽然是无中生有,但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我们迈步向前 ……”在展览现场,高友德的歌声高亢有力,带我们回到战火硝烟的年代。渡江战役时,他在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工作。高老回忆,解放后,他们进入南京城发现很荒凉,从鼓楼到中央门,连公共汽车都很少,和现在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87岁的车应龙在渡江战役中从事宣传工作,他参加过渡江战役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中国成立之后,车应龙响应号召入藏,一待就是33年,在改革开放展区,车应龙看着,一件件小康之家的复原实物,车应龙感慨:“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用发生了全面的变化,‘富起来’变成了生动现实。”他勉励年轻人要爱国,要不忘初心,要锻炼出真正的本事,建设更辉煌的新中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视频 高鑫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