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2020年江苏GDP跃上10万亿大台阶,人均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2021/01/26 19:57  交汇点新闻  吉强  

  1月26日,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江苏调查总队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万亿元,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7%,比全国平均高出1.4个百分点。在当天开幕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吴政隆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0年,江苏人均GDP达12.5万元,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标志着江苏综合实力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新兴动能快速发展,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稳定向好态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好于全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江苏交出了一份极不平凡的答卷。

  “双胜利”来之不易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堪称大考。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推进复工复产,出台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双胜利”。

  “主要指标运行逐月逐季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复苏回升。”省统计局负责人解读说。全省GDP增速由一季度下降5%、上半年增长0.9%、前三季度增长2.5%,继续回升至全年增长3.7%,2020年江苏经济增速“V”型反转轨迹明显。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确保将饭碗端牢始终被放在突出位置。大疫大汛之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量达745.82亿斤,列全国第七位,比上年增长0.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也由一季度下降1.2%逐季回升至全年增长2%,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

  江苏最大的优势是实体经济优势,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制造业集群,产值约占全国七分之一。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四个季度当季增速分别为-7.8%、8%、8.4%、12.2%,全年增长6.1%,与上年基本持平。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则由一季度下降10.9%,逐月回升至1-11月增长5.6%,自9月份累计增速浮出水面后继续保持快速回升。

  作为全国外贸第二大省,在全球贸易大幅下滑背景下,江苏进出口总额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4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较全国增幅高出0.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8%。

  经济稳步回升鼓舞人心。去年四季度,江苏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29.1,比上年同期高5.4个点。

  新动能快速成长

  利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江苏最大的资源,江苏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契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进展,经济新动能强力迸发。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观察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的重要指标。去年,全省这一比重达52.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1-11月,全省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5%,比规上服务业高出9.9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0.8%,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增长30.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4.7%,年内始终保持良好增势。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稳固国内循环重要地位、增强在国际循环中带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去年,江苏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智能装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0%、12.2%、10.1%。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省列统的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2157个,比上年增加447个;当年完成投资增长23.2%。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617个,比上年增加218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51.1%;新开工10亿元制造业项目357个,比上年增加100个,完成投资增长45.1%。

  “含金量”不断提高

  一系列数据显示,去年,在经济总量跨台阶的同时,江苏经济发展的质效也同步显著提升,GDP的“含金量”更足了。

  先看政府收入。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00亿元,达到9059.0亿元,同比增长2.9%,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413.9亿元,增长1%,增速与上年持平。

  再看企业利润。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22.2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回升13.2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总额保持全国前列。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6%,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最后看居民“钱袋子”。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比上年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9:1,比上年缩小0.06。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稳就业”措施得力,增进着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去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加快18.3个百分点;住房保障增长30.6%,卫生健康增长11.4%,比上年分别加快23.1个、4.3个百分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2.8万人,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连续3个月保持回落态势。

  消费升级持续推进,既见证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也凸显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去年,全省限上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7%,通讯器材类增长6.2%,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25.5%,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36.7%。

  经济“成绩单”上的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实干的汗水,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十三五”圆满收官,在已经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江苏将以怎样的作为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值得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吉强

  强:潜力激发

  数据点睛:人均GDP达12.5万元,稳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制造业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全国名列前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3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6.5%。

  新冠肺炎基因序列公布3天后,江苏硕世生物即研发成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核酸检测试剂盒;默乐生物、百世诺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试剂依次成功通过江苏法定检验;多家药企“逆行”而上,捐资捐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泰连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表现抢眼,不久前还在工信部组织的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脱颖而出。

  “泰州长于中药和医疗器械,连云港和无锡侧重生物医药,三地整体打造‘一城一港一谷’,共同做强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泰州市工信局主导产业推进处处长许正祥告诉记者,如今集群内企业数超2400家,总产值达2600亿元,约占全国该产业总产值10.88%,已成为提升江苏大健康产业“续航能力”的助推器。

  专家点评 :徐康宁(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从数据来看,江苏的“经济强”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和增速上,还体现在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型经济等各方面。如今江苏发展已到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系到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应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做大做实创新平台,同时加强引导关键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富:成色饱满

  数据点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02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98元,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19:1,比上年缩小0.06,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54.9万全部脱贫。

  时下虽然已入冬,有“多肉小镇”之称的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生产势头不减。多肉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多肉直播、配货、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村书记到我家,问我愿不愿意去镇上的多肉产业园工作,我当时正因为疫情没法出去打工着急,立刻就过来了!”姜如花一边娴熟的打包一边算着,“现在每干一天就能拿到90元,月底还有200-500元的奖金,在家门口工作生活成本也低,每月攒的钱比我在外面打工还多呢。”

  产业兴镇富民,耿圩镇通过“基地+农户+网店”的三位一体种植、销售模式,培育多肉花卉品种近千种,总面积5000多亩,年产值3亿元,带动就业7000余人,其中低收入农户近2000人,人均月工资3500元。在沭阳,像耿圩镇多肉产业园这样的农业扶贫产业园有17个,工业扶贫产业园项目有31个。

  专家点评:段进军(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院长):就业是富民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江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创造出更多高端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农民创业,因地制宜打造富民产业。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为江苏的“百姓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环境美:气韵可感

  数据点睛: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1%,水环境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86.5%,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几年没见,感觉狼山长高了。”泰州人刘芳近日重游南通,发现狼山景致与记忆中的已大不相同——几年前,这里还是脏乱差的城市“遗忘角落”,如今,五座青山绵延拱立,沿着滨江栈道漫步,一路鸟语花香。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共有岸线14公里,江边一度密布着码头和工厂,几年间,南通腾出修复岸线5.5公里,建成军山绿野、龙爪岩滨江风光带等一批生态景观,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明底色。五年来,江苏整体关停化工企业3100多家,累计腾退沿江岸线超60公里;太湖治理连续十三年实现“两个确保”。全省已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5个、国家生态市县6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6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专家点评:朱新华(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教授):一年来,江苏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美丽江苏建设已系统布局,8000万江苏人收获了更多的蓝天碧水。建议江苏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高”:境界攀升

  数据点睛:12 个设区市、16 个县级市和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总数占全国总量的21%,位列全国第一。

  站在南京市建邺区国泰民安片区充满艺术造型的文化墙前,安民村居民林广志很难想象,在“逆生长”中重返“青春”的一片片居住区,一年前,还是一个设施老化、环境杂乱、“暮气沉沉”的老小区。“路宽了,花园美了,车也不乱停了!”林广志感慨,真切感受到“文明城市你我共建,文明成果你我共享”带来的文明之利。从解决群众 "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到破解老旧小区 " 脏乱差 " 难题,再到拆违建、清 " 僵尸车 "、整治违规飞线充电、治理群租房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等等,省会南京是我省践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一个缩影。

  如今,走进江苏,“一米线”,已然成为一道新“风景”;吃多少、做多少、点多少,杜绝浪费更成为餐桌文明新风尚;乘坐交通工具先下后上,每一个整齐排队的画面,亦是文明的“画卷”……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江苏一马当先,将其建设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标志性工程。 淮安打造“运河之都”,扬州做靓“运河原点”,无锡建设“江南水弄堂”,苏州再绘“姑苏繁华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已成为示范样板,流淌千年的运河水,澎湃着社会文明的美妙音符。

  专家点评: 胡小武(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全国文明城市”被喻为“王冠上的明珠”,反映的是一座城市整体的文明水平,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数量最多省份,如果将江苏入选的“全国文明城市”与江苏经济版图叠加,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特征:江苏不仅经济实力强,文明程度也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洪叶 许海燕 王建朋

  图片 视觉中国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