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留住人文特色 打造美丽中国“江苏样板”
2020/08/19 11:38  荔枝新闻  

  凭海临江,造就了江苏的水韵之美;吴韵汉风绘成了江苏的诗情画意。《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美丽江苏要彰显人文特色之美。水韵江苏,如何塑造人文之美?

  运河活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扬州运河沿岸,悄然变身。扬州南河下170号,汪鲁门盐商住宅,这一带曾是盐商聚集、大运河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场所。为了传承大运河文化,如今,这里打造成了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将成为大运河璀璨文化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除了盐商文化展示馆,扬州还在南河下片区重点打造了传承运河美食文化的卢氏盐商住宅,传承盐运文化的盐宗庙,加快形成“南河下盐商文化展示群”,多角度讲述运河历史。扬州市文博城建设管理和利用领导小组副组长洪军介绍,扬州南下河一代还有卢氏老宅、淮扬菜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的打造尽量完整地展现扬州盐商文化的丰厚底蕴,展现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亮点!

  纵观全省,大运河沿岸正在蝶变,既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更有可以感知的历史肌理与文化印记。在常州,曾经依运河而生的奔牛镇,如今到处是白墙黛瓦、红格窗棱、青石板砖,焕发着新的生机;在无锡古运河畔,夜晚的南长街,灯光璀璨、繁华再现。

  《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项目,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江苏样板”。这样明确的要求描绘了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大运河。

  对此,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孟爱民说,淮安作为运河之都,建设好大运河,展现千年运河之美淮安责无旁贷。淮安市将系统地推进历史文脉传承、生态环境修复、岸线景观塑造、绿色经济发展,一体建设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化走廊、生态走廊、旅游走廊,为打造江苏的美丽中轴线作出淮安应有的贡献。

  从南至北,吴韵和汉风组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江苏大地和谐共生。《意见》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志超认为,江苏各地仍要系统地梳理历史文化资源,辨别其中最独特、最有价值的内容,讲好文化故事,最终转化成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传承、发展。

  江苏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分布各地的古街、城墙、遗迹……更是构成了独特的历史风貌,成为每座城市宝贵的财富。《意见》明确,注重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历史文化记忆,探索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说,针对城市文脉,各地要将保护、利用有机的衔接,在活化文化遗产的条件下,在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适度运用,使得文化遗产的保存、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编辑/韩瑜)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