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这些板块将有大变化,交通强国建设江苏要打造“十大样板”
2020/04/16 17:31  交汇点新闻  

  4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发布的《交通强国江苏方案》中提出,江苏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切实开展好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服务重大战略,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十大样板。

  打造“一带一路”的交通标杆示范项目样板

  ——重点建设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

  2020年,与亚太、欧洲联系的国际海陆联运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到2025年,与亚太、欧洲联系的国际海陆联运网络服务效率和品质不断提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亚太、欧洲联系的国际海陆联运网络服务效率和品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工作:一是推进陆海联运连云港核心节点建设。加快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陆向联运设施建设,积极拓展近远洋航线航班。二是打造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加强苏通合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强港,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提升徐州铁路枢纽功能。打造国家铁路物流中心和淮海国际陆港,推进徐州干线铁路建设及既有线的扩能改造。四是加快提升淮安涟水机场货运服务功能。启动三期扩建工程,招引大型快递企业,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跨境电商中心建设。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江苏公路建设布局。五是培育国际合作载体。加快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持续推进境外网点布局及与境外重点联运载体的战略合作。六是推动中欧(亚)班列提质增效。推进枢纽节点建设,强化省级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七是强化推进管道运输。加强油气管网与港口接卸码头对接,推进天然气干支管网建设。

  打造长江经济带运输结构调整样板

  ——重点发展公铁水、海江河联运

  2020年,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增加,与2017年相比,全省多式联运货运量、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30%以上,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达到50万TEU,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铁路集装箱运输比重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大幅提高,多式联运方式广泛应用,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比接近70%,铁水联运量占港口吞吐量比例力争达到3.5%,运输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到2035年,多式联运货运量、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位居全国前列,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比稳定在70%以上,铁水联运量占港口吞吐量比例达到5%,物流运行效率和效益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重点工作:一是加强货运铁路网络建设。打造至广州、成都、昆明、沈阳等主要城市的铁路省际干线班列,加强集疏港铁路与干线铁路和码头堆场的衔接。二是畅通高等级航道网,加强港口体系建设。打造苏南至太仓港、苏北至连云港港、苏北至太仓港3条内河集装箱运输示范航线。三是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推进公铁水、海江河联运发展,建设连云港、南京、苏州等部省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四是完善和推广多式联运信息服务、提高物流信息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公路货运治理,推进城乡绿色配送发展。

  打造航运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文化带样板

  ——重点建设京杭大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

  2022年,将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为航运设施尽显绿色生态之美、航运设备尽显低碳环保之美、航运组织尽显高效顺畅之美、航运服务尽显人文智慧之美的“四美运河”。2022-2035年期间,通过持续推进船型标准化、清洁能源应用、内河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等,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绿色航运发展成效,并在全省全面推行,力争在全国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内河航运发展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重点工作:一是以“生态友好、畅通高效”为导向,推进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航道建设、绿色港口建设专项行动。二是以“清洁低碳、节能环保”为导向,提升航运装备技术水平。实施绿色船舶发展、绿色港机设备专项行动。三是以“箱式联运、降本增效”为导向,促进综合运输结构调整。实施内河集装箱发展专项行动、多式联运专项行动。四是以“人文智慧、创新融合”为导向,聚力提升航运服务品质。实施智慧运河专项行动、航运文化建设专项行动。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样板

  ——重点构建统筹协同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效实现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架构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高效。二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深入研究交通运输领域降成本、增效益的切实举措。三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跨部门、跨市域对接协调更加顺畅。四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稳定的资金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五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法治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法治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六是着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行业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现代行业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行业监管更加有力。七是着力深化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运行机制改革,实现行政权责匹配更加合理、行政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八是着力深化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体系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运输服务体系,增强交通运输惠民实效。

  打造枢纽经济发展样板

  ——重点以优化重大枢纽布局推动产业发展

  2020年,全省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基本确立,初步形成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到2025年,三大板块形成一批初具规模、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枢纽经济区。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完备、协同高效、深度融合”的重大交通枢纽网络,在全球有影响力、在全国有竞争力的枢纽区域地位显著增强。

  重点工作:一是优化全省枢纽网络空间布局。提升南京首位度,与镇江、扬州共同打造全省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板块。积极推动苏州、南通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苏锡常通泰盐共同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徐淮宿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联运交通枢纽板块。二是提升航空、港口、铁路枢纽综合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南京禄口机场,提升苏南硕放机场服务能力,做强淮安涟水机场航空货运枢纽功能。重点打造连云港港、南京港、苏州港、南通港等港口。重点建设南京北站等铁路综合客运主枢纽和徐州铁路物流基地。三是培育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依托南京、无锡、淮安等地民用机场,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物流等现代空港产业,建设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以连云港港、南京港和苏州港、南通港为重点,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现代航运服务业等临港产业。围绕铁路枢纽,发展高端商务商贸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四是探索枢纽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发挥资本运营平台作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打造交通引领城市群发展样板

  ——重点建设沿江城市群多层次轨道网

  2020年,基本实现沿江各设区市1.5小时至上海、南京,城市群内各市县之间2小时通达。到2025年,基本形成沿江城市群内部1小时、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0.5-1小时交通圈。到2035年,基本建成“领先国际、示范国内、1.5小时通达长三角、1小时贯通全市域的轨道上的沿江城市群”。

  重点工作:一是紧密对接国家相关规划。适时启动城际铁路中长期规划及市域(郊)、城市轨道线网等规划修编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四网融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轨道出行链。三是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通苏嘉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等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宁宣铁路、宁扬宁马铁路、如通苏湖苏州至吴江段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四是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优化客运组织、加强枢纽衔接,构建轨道客运系统。五是积极探索铁路投资、建设、运管管理模式创新,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打造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样板

  ——重点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

  2020年,“农村公路+”样板及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全面建成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在全国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到引领作用。到2025年,“农村公路+”样板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为全国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示范。到2035年,“农村公路+”样板成为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的先进典型,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重点工作:一是通过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高标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加强农村公路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等,推动农村交通提质升级。二是通过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整治沿线路域环境、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展美丽公路建设等,改善农村交通环境。三是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注重公路文化建设、打造乡村健身文化品牌、开展示范创建工作等,强化交通文化建设。四是通过落实管养责任、创新养护运行机制、加强农村公路法治建设、融入乡村基层治理、提升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等,强化管理养护升级。五是通过打造高品质农村客运服务、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等,提升运输服务供给,深入实施“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提升城乡寄送服务均等化水平。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样板

  ——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20年,完成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网联领域的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进一步成体系地推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能力和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运营管理;BIM技术、基础设施服役能力长期保持与提升技术实现应用;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得到应用,苏南地区智能交通产业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高地。到2035年,在交通运输部分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产品标准及认证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形成全国领先的科技、智慧交通、产业发展创新高地。

  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建设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开展沪宁智慧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智能航运等关键技术研究及试点示范,运用大数据提升行业治理水平。二是强化重大技术攻关,研究建立高可靠性公路货运系统,推进新一代电子识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开展基础设施科技攻关,推动BIM技术、基础设施服役能力长期保持与提升技术应用。三是引导绿色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打造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交通产业高地,推动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得到应用。

  打造平安交通发展样板

  ——重点实施科技兴安工程

  2020年,交通运输科技兴安工作机制基本建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成果,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有效加强。到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兴安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到2035年,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科技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基本可控,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大幅降低,科技兴安整体水平与交通强省建设目标相适应。

  重点工作:一是科技支撑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整合开发、升级监管信息平台,构建从业人员“互联网+智能云平台”。二是科技支撑交通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完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监测平台。三是科技支撑设施设备安全性能提升。推广应用车船主被动安全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四是科技支撑行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标准体系。制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数据通信交互协议标准规范。五是科技支撑应急处置与管理。推广应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与装备,建立突发事件智能调度与辅助决策平台。六是科技支撑安全发展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安全责任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

  打造交通品质工程样板

  ——重点提升“十年路面百年桥”品牌优势

  2020年,形成以“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为核心的一整套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交通品质工程政策、标准和制度体系;工程内在质量、外在品位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到2025年,持续推进交通工程“标准化再提升、信息化促转型、绿色化显成效”,有效实现品质工程理念常态化,制定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江苏标准规范,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35年,品质工程样板显著支撑“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步入世界领先行列,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重点工作:一是建设优质耐久安全可靠工程,推动产品变作品。加大长寿命技术、耐久性新材料等方面的攻关和集成应用。建管养一体化融合,推进工程建设精品建造,强化预防性养护,构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体系。二是构筑科学规范重信守诺体系,推动流程变标准。构建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设计标准体系。推进工程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建设领域信用评价“1+6”全覆盖。深入开展“标准化+”行动,加强工程建设养护领域的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三是促进精细智慧创新协调发展,推动制造变创造。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强BIM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工作的深度融合,建立BIM应用技术标准。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