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看消费扶贫的江苏探索
2019/11/18 09:05  交汇点新闻  

  视觉中国供图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创新与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大力推动,江苏结合实际,探索落实路径。

  江苏实践

  江苏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国家启动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江苏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把消费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切入点。

  ——政策引领。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打好我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多渠道拓宽经济薄弱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实施方案》《江苏省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工作要点》,推动消费扶贫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深入推进。

  ——搭建平台。先后举办“苏陕协作2018年陕西特色农产品南京宣传推介周”“青海商品大集”等大型展销活动,组织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到我省展示展销;设立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农特产品旗舰店、专营店、体验店和销售专柜,直接帮销;引导龙头企业代销,目前已有20多家“苏宁易购扶贫实训店”、387家中石化江苏公司加油站参与。

  ——拓展渠道。云厨一站、南京广电等41家电商与商洛开展合作,建设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市场仓储车间,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引进落户安康的电商谷荞公司,创造了“5分钟销售2000斤木耳、4小时卖出8000单香菇”的可观业绩。南京众彩农副物流与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农产品生产经销企业保持密切对接,去年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达8000万元。

  ——技术支撑。一方面加强市场分析、推进全程冷链运输,促进对口帮扶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江苏乃至长三角市民家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全渠道可追溯农产品营销闭环,使所销售生鲜产品实现二维码追溯,方便江苏群众直接选购贫困农户的农特产品。

  ——广泛动员。通过宣传引导,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社会扶贫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和购买消费贫困群众农产品,加快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知名度,加大消费扶贫引导力度,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消费扶贫活动。

  江苏模式

  实践中,我省围绕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先后总结推广了10大消费扶贫模式。

  “菜单式”消费扶贫。采取“点对点”的方式,直接向对口帮扶支援地区生产者采购,直供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力求贫困地区、贫困户收益最大化。比如,每年直接采购湖北秭归脐橙5000多吨,帮助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打包式”消费扶贫。引入企业参与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售后等全过程。从种什么、怎么种到收获后的加工,再到销售以及售后反馈,再利用反馈的信息指导生产,形成良性闭环。 比如,苏州食行生鲜的社区智慧微菜场,运用大数据分析,为铜仁优质农产品量身定制,实现个性化生产、全程化运输、网络化销售、溯源化查看“一条龙”服务,解决贫困农户后顾之忧。

  “链接式”消费扶贫。通过对产品包装、品牌打造,使贫困地区产品提档升级,提高信誉度、美誉度;通过购买贫困地区物业公司服务,促进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帮助完善冷库、加工厂等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当地供给能力等,从而间接收到促进消费、实现扶贫之效。比如,在陕西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品牌培育,打造出柞水木耳、勉县小龙虾、洛南“辣上天”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补贴式”消费扶贫。产销两端同时发力,建立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联系加工流通企业对贫困户产品进行上门收购,协调受援地安排帮扶支援资金对贫困户和企业各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比如,在新疆克州发放“连心券”,既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又培养其自立自强精神,达到扶贫扶志双重效果。

  “阵地式”消费扶贫。通过固定平台,常年促销。比如,在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南京众彩物流中心等固定场所免费为西部贫困地区提供展区展台,帮助销售农特产品。比如,无锡通过设立“中华循化精品馆”“苏宁易购扶贫实训店”等,销售海东高原特色农产品达1200万元。

  “触角式”消费扶贫。把销售“触角”从商场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食堂、高速公路加油站延伸、辐射,扩大销售覆盖面。比如,在中石化江苏387家高速公路加油站设立“易捷陕西农特产品形象店”,在我省500多个居民小区设立贫困地区产品代销点。

  “联姻式”消费扶贫。针对贫困地区产业特点和优势,联系省内相关龙头企业,赴受援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解决当地贫困户销售问题。比如,在青海,引导江苏6家制药企业赴该省互助县考察对接藏药销售,与当地签订3000吨藏药销售协议,合同金额超8000万元;在陕西,扬子江药业、南京筑康医药、省中医院等每年收购中药材3亿元。

  “网络式”消费扶贫。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消费扶贫。一方面通过社会扶贫网、苏宁易购、京东以及直播等多种网络化手段为贫困群众与消费群体架设起供需对接桥梁;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物流资源,降低贫困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

  “福利式”消费扶贫。发挥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安排干部职工到受援地疗养休养,仅南京、南通两市就组织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医生和职工赴对口帮扶的商洛、汉中疗养休养3000多人次。

  “导入式” 消费扶贫。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挖掘对口帮扶地区特色文化,策划“江南曲美丝路情深”非遗“文化走亲”曲艺交流等活动,宣传展示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开通南京—伊宁、延安、榆林、铜仁,南通—汉中等多条航线航班,开辟定制旅游线路20多条,在长三角省份举行江苏对口帮扶支援地区旅游推介会,举办“十万江苏人游伊犁”和“大美新疆”等活动,引导省内市民群众到贫困地区旅游。

  江苏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得出六方面体会:

  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消费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实现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既要紧紧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又要千方百计让“无形之手”产生极大的有形力量,引领消费扶贫健康发展。

  要搭建互通式平台。扶贫体现社会公平,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实践证明,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主导或引导搭建商品流通和购销信息等各种平台,推动形成互联互通的消费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要建立常态化机制。消费扶贫涉及多元主体,需要建立高效的协作治理机制。省级统一部署、部门通力协作、市县积极落实、供需两端的生产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等,是协作治理机制的重要特征。

  要动员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是推进消费扶贫的重要主体。要制定引导性与鼓励性政策,推动更多数量的企业更深程度地参与消费扶贫,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充分挖掘消费扶贫的商机,形成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

  要运用科技化手段。科技是推动消费扶贫实现手段创新的前沿力量、时代力量。应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特别是让互联网与消费扶贫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等提升消费扶贫效益、扩大消费扶贫成效。

  要营造社会化氛围。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自觉自愿参与,是消费扶贫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应不遗余力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大消费扶贫宣传力度,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社会主义大协作、大帮扶的宏大格局。

  王志忠(江苏省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