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推“人才贷”、提高风险补偿比例......江苏力破创业融资难题
2019/11/15 21:07  新华报业网  

  “人才贷”从一家银行拓展到20家;政府对银行无还本续贷、解决人才企业首次经营性贷款业务本金损失风险补偿提高至80%;人才金融政策覆盖至区县级人才……记者从11月15日召开的人才金融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为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江苏先后出台金融支持人才发展、完善人才风险补偿贷款业务等若干政策措施,拓展人才金融支持对象范围,升级“人才号”系列金融产品,规范金融支持人才发展业务,为江苏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贷款渠道更宽

  “人才贷”是我省为了破解人才创业资金难题的探索。自2016年起,我省在江苏银行试点推出“人才贷”,为各级政府及部门认定的人才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且低利率、期限灵活的纯信用贷款,个人贷款总额度最高可达1500万元。目前已支持3000多位人才,累计授信金额83亿元,其中70%资金投入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兴产业中。

  省“双创”计划引进的高端海归人才安健就是其中受益者。2016底,他创办的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公司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绿色节能型热成型冲压生产线”,但企业总资产只有1400万元,年销售不足500万元,没有可抵押资产,融资困难重重。2017年3月,他拿到首笔江苏银行300万元“人才贷”,同时得到政府补助支持。资金问题一解决,企业当年销售较上一年增长347%,突破2000万元。

  今年,“人才贷”全面升级,省人才办、省财政厅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20家银行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广“人才贷”,越来越多实力强、资源广的银行为人才创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人才贷款更容易。与此同时,“人才贷”支持对象范围拓宽,覆盖至区县级人才。“人才银行融资选择增多的同时,申请贷款手续将越来越简化,审核时间越来短。像今年,我们已经开通一款微信小程序,人才可以随时随地线上发起申请。”江苏银行小企业金融部负责人说。

  银行放贷胆子更大

  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今年9月,我省进一步完善省级创新创业人才风险补偿贷款业务工作,建立“人才贷”风险补偿机制,并鼓励各地建立相应风险补偿机制。

  根据政策,人才项目贷款如出现本金逾期,经贷款银行积极催收、追索债权,确实无法收回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省财政对贷款本金损失给予70%的风险补偿。“今年,为更有效解决人才首贷和还贷关键节点问题,对开展无还本续贷,解决人才企业首次经营性贷款的银行,将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80%。”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

  “以前我们希望针对人才开展相应金融服务,但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有所顾虑,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为人才放贷的胆子更大了。未来,人才将会成为我们最重要和优质的客户。”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余志群说。

  银行更有胆子给人才授信贷款,也源自人才投入效益大、成功率较高,信用反映好。记者从省人才办了解到一组数据:在省“双创人才”创办的1940家企业中,目前正常经营1460家,企业存活率达到75.26%,运行质态良好率达75.8%。江苏银行过去3年发放纯信用贷款83亿元,仅出现几百万的偿付问题,不良贷款率只有0.5%。

  “为了让信用成为更加可靠的‘资本’,我们还将强化诚信体系建设。”省人才办工作人员表示,各级人才办将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平台”,与合作银行信息共享,防止人才或人才企业同时向不同银行多头申请“人才贷”业务,对违约人才将取消人才资格,对违约银行将收回相关风险补偿资金、取消合作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金融助力持续升级

  人才金融信人才、投人才、成人才,离不开社会多方参与。推动人才与资本对接,我省还先后推出“人才投”“人才保”“人才板”等“人才号”金融产品,同时成立江苏人才创投联盟,吸纳全国近百家优质创投机构加盟,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比如针对企业申请超出“人才贷”额度情况,用“人才保”补位,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帮助有技术、有市场的人才项目提高贷款增信和融资能力。鼓励企业上市,设立“人才企业板”,对挂牌企业发放30万元奖励,若在境内外上市,同样能获得资金补助。

  不久前,江苏人才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平台统筹了银行、投资、保险、证券等金融资源,实行‘投贷保’联动。人才企业可以在线上平台注册登记,发布定向需求等,推动人才企业与创投资本更好对接。”省联合征信公司总经理助理薛大松说,目前,人才若通过平台申请“人才贷”,一般一周之内即可办理成功。

  人才金融关键在“融”。省人才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业务主管部门将健全协调运作机制,动态更新人才名单和企业目录库等,推动金融机构用好政策机遇,精准对接人才和人才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个性化、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人才创业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