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重磅!13位专家谈“13个显著优势”:剖析“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2019/11/11 19:07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系统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谱系,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读懂“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理论之光”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13个显著优势”进行深入解读,敬请关注。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最显著优势

  

  张加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大党治理大国,首先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党中央,能够从全局角度观察问题,能够“一锤定音”作决策,而且一旦决策作出,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就要坚决落实。所以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是大脑,是中枢。无论领域、层级、部门都必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因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坚持全国一盘棋,“车马炮”各展其长,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有效贯彻执行。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在各项事业中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在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之中,党的领导体现为高度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体现为长远的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起各方积极性,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土生土长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代表不同界别,代表不同的众意。民主党派汇集了各方面专业人才,往往能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党的重大决策、立法、人事安排、重大工作安排等提出真知灼见,促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推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正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思想领导,就是理论观点、思想方法以至精神状态的领导。正是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才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引导他们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正是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动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新中国和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优势

  

  刘焕明

  人民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理念和力量之源。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才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治理之路,赢得了民心人心。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相信人民群众具有参与治理的意愿和动力。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只有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更加多样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更加充分地享受治理成果,才能让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明晰、效益日益显现。目前,人民民主的作用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渠道实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应充分了解和听取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治理活动的意见建议,全面考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活动的聪明才智,从而为国家治理的有序推进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治理最重要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将破除专制主义统治、实现由人民当家作主确定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奋斗。随着我国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治理主体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治理方式也应该由政府部门的单向管理转向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在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民众和社会组织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应当指出的是,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当家作主的作用。因此,要赋予民众以更多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民众通过各种正当权利的行使,参与到各种社会治理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从而夯实治理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治理体系。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国家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但治理本身也是有目标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就是要看能否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坚持和完善各种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构建出一套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奏响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强音

  

  蔡道通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制度引领与强力保障。法治建设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国家建设水平与品质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贯彻法治原则。法治,其基本的含义是规则之治,本质上是良法善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抓手与体现形式,协调与平衡权力行使与权利保障关系,最终体现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与目的定位。它是以对权力的有效约束与规制作为重点,以制度化程序化权力运作为其表征,以公民的权利确认、权利保护与权利救济而体现的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追求,以全民的崇法、尚法与护法意识与行动实践为社会基础的整体性制度安排。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良法是法治建设的最重要基础与最基本前提。衡量良法的基本标准,第一,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法治思维,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使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最终变成现实。第二,以法治方式,使得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律的程序,上升到国家的意志并成为宪法法律的基本内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第三,有效规范权力范围,实现权力的良性运行,通过宪法法律的制度建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实现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全民尊法、守法与护法意识在内的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是公民在现实法治实践中,对鲜活的法律实践真实体验后的真诚认识、理性认知与真诚认同的结果。善治,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将良法通过各种方式具体落地生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得人民能够通过具体的鲜活的法治实践活动,切身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进而产生对法治的信任与信仰。如何达到“善治”?第一,应当确立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治国,推行并完善合宪性审查机制,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做到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能够得到追究。领导干部必须敬畏宪法法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要做到行政依法有据,必须恪守行政法治的基本底线,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第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要求,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凝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最大法治共识,让司法更有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第四,让人民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体,累积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坚持全国一盘棋是“中国之治”显著特色

  

  尚庆飞

  从历史逻辑看,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从现实逻辑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一根本优势的贯彻执行;从未来逻辑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以贯之地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根本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一独特治理模式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历史与实践证明,坚持全国一盘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能够成功破解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破解的治理困境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优秀的民族历史传统与治理智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大事的独立治理模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势。一方面,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坚持全国一盘棋的逻辑必然性。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56个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严峻,若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领导,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没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目标,则无法维护国家稳定、人民幸福,更加无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另一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凸显了中国治理的显著特色。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正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一根本优势,方能使得中国有效避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多方利益扯皮和政治博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方能保障有利于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施行,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再到港珠澳大桥,从“非典”救援到汶川地震抗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战,从世界舞台边缘到世界舞台中心,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越性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高新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抗震抗洪救灾问题、自然灾害援助等层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以贯之地更好坚持和发展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势。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改革的每一步深化进程中所伴随的各种复杂矛盾以及“补短板”“涉险滩”“抗风险”的种种挑战,仍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显著优势,进而切实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必须要牢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中国共产党具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而亟待进一步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定力与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保障个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积极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内在优势的同时,也需充分保障不同主体、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田芝健

  深刻认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显著优势,对于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化对解决民族问题规律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以各民族一律平等为根本原则,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灵魂,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是一条已经和正在被实践证明能够化解和避免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以及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是造福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复兴之路。

  科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从整体上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丰富和发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构成的文化观念体系,把解决民族问题放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去考量,及时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规律认识,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科学认识和丰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够解决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协同发展,又能够解决区域关系、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制度,能够为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能够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导向、制度规范、制度支撑。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为各民族繁荣发展团结进步提供思想共识、文化引领、文化滋润、文化纽带。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民族共建共享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成果。为此,需要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民族地区的表现形式、运动方式、冲突烈度、具体影响,寻求克难攻坚对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进一步探索各民族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有效路径,增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造福各族人民。

  (作者为苏州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哪里来

  

  蒋伏心

  经过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经过41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说明,经过多年探索而日渐成熟、定型的中国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有其自身显著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了全社会的资源,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全社会经济活力的最大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形成了完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只有国有和集体经济两种经济形式。公有制形式也追求越大越好、越公越好,国家控制了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揽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这个制度在建国初期、在经济活动的特殊环节,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其一,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社会化水平低的领域和地区实行公有制;其二,国家包揽一切削弱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效率得不到提高。

  改革开放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就是按照生产力性质建立合适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了我国高水平公共产品的提供,保证了在重要产业领域提供国家基础保证,保证了在前瞻性领域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这些,对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则有大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保证了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优势。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符合我国的国情——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分配方式决定了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物质利益,影响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程度,当然也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按劳分配为主体,肯定了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肯定了劳动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坚,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标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肯定了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在增加,组织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程度在提高。缺少劳动以外因素的作用,劳动自身的价值也得不到提高。正因为我国承认多因素参与分配,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劳动要素形成有机整体,提高我国经济活动的效率,形成了我国经济的要素贡献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只是经济运行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利用。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探索了一条可以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共生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要旨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实现经济体自身的能量最大化,国家把握经济活动的目标,通过宏观经济手段调控经济,控制市场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充分、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势。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为“中国之治”凝聚精神力量

  

  管向群

  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在我们党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构建在文化建设上的生动反映,是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的科学融汇,是“中国之治”浓墨重彩的篇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价值定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这一判断清晰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内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更是其重要的价值基石。文化发展关乎民族兴亡、国运兴衰,是人类迈向自由的精神确证与历史阶梯。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生不息、薪火相继,在根本意义上,取决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境界和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之欲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实质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决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谱系中鲜亮的底色。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基本要求。《决定》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基本要求的内涵:一是在旗帜方向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二是在精神航向上,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三是在价值取向上,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四是在舆论导向上,要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五是在关系指向上,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目标旨归。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逻辑大趋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打造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及其制度,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依靠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曹晗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持除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纵观历史,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切都表明,毫不动摇地依靠人民、矢志不移地为了人民,永远都是推动国家善治和民族进步的最持久动力。

  “民齐者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乎国家兴衰、事业成败。诸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启示人们,万众齐心、内外协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击水中流、攻坚克难、所向披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多元而又复杂的情势在多领域不断显现。今天,面对这些复杂情况,依靠什么力量才能有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讲,这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导向,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只有依靠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努力找到体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不仅要深刻洞察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还要拿出具体有效的实际举措。对此,最为基础性莫过于要准确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蕴含着巨大力量,同时也蕴藏着无穷智慧。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现代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知晓群众疾苦。要了解群众诉求,就必须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走到群众中间了解实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源泉动力在于依靠人民,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了人民。无论时空环境如何变化,人民始终是我们检验事业发展成效的最终评判者。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答不答应、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举措的根本标准。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环节

  

  储东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我国经济全面起飞、迅猛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灵魂。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改革既然“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那就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推进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等,从而大幅度地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呼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创新为改革开放不断增添动力和活力。坚决破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体制创新的主攻方向;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内外新的形势,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诸多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否定或削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改革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一系列优秀“特质”:坚定理想信仰、科学理论引领、依靠服务人民、善于总结提高、强大领导能力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机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不是来自外力推动,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激荡“聚天下英才”的磅礴力量

  

  刘西忠

  人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近20次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聚集人才的方法路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聚集人才的制度和保障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

  在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核心人才观的指引下,我国各类政策制度相继出台,各类配套举措陆续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优势更加彰显。2015年8月,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外公布,这是时隔19年后对该法的首次修订。2016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力加快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能。2017年1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有力破解了职称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存在已久的问题。2017年4月,启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引才引智、招贤纳士的积极信号。2018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聚焦人才评价领域深层次问题,提出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让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受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优秀人才纷纷集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来。根据《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 2018 年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8.2 万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700多人,全国累计共有2913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大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成为新增长点。中国巨大的人才优势必将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持续迸发磅礴力量。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

  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

  

  何怀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鲜明强调:“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这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以党的信仰为信仰的革命军队,党的先进性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党派的根本特征,在于她为这个国家、民族承载了伟大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同于其他党派政治追求的根本特征,在于她的使命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唯物史观基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她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政党以党派利益决定政治立场的政治偏好。党的先进性以及党和军队的特殊关系,保证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先进性和使命的高尚性。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开始了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跟随国民党进行北伐,以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工人、农民加入革命队伍,用军事方式消灭分裂割据中国的军阀势力,统一山河破碎的旧中国。但是,正当大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刻,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使得从血泊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由此开始了组织工农武装。正是从党创建起自己军队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革命。党正是领导指挥着这支绝对忠于党和人民的军队,浴血奋战,才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正是领导指挥着这支绝对忠于党和人民的军队,坚决维护了新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使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方大国,迈过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阶梯,步入了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新时代。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对中国、对世界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历史的霸权时代,开启全球伙伴关系的新时代。这是人类由“地域性历史”进入“世界性历史”后的又一次国家关系的转型,甚至是一次革命,——霸权与反霸权、遏制与反遏制、干涉与反干涉,不可避免地会在大国中展开。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建立一支世界一流军队,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条件,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好、发挥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优势,让中华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少将)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徐岑琛

  “一国两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从国家制度角度来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而“一国两制”正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为实现中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所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应有之意。在其实践过程中,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必须遵守的底线。通过历史也可以看到,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全力支持下,不仅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冲击和影响,还继续保持自由港、国际大都市的特色,其国际金融、贸易也繁荣发展。澳门回归以来,其治安、环境、居民福利、人均GDP等一系列指标都迅猛提升。历史告诫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国、一个主权、一部宪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贯彻过程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以及旺盛的活力。

  从法律制度角度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就已经强调,“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可以看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刚性的制度要顺利运转,必然离不开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提出了诸多任务,如未来中国将不断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完善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对香港、澳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等。这一系列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事关特区未来的发展,关乎特区的长治久安,“依法治理”是其关键。这就要求,在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时,把中央依法行使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推进“一国两制”在特区的实践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勇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这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自主,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做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引领者,为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贡献力量。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统筹:陈立民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