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助力污染攻坚战!江苏省地矿局系列成果亮相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
2019/10/13 21:50  新华报业网  吴琼  

  交汇点讯 10月11至12日,生态环境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9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吸引了近500家国内外环保企业、科研院校共聚一堂,分享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经验,探讨生态环境保护新趋向。

  

  此次大会以“汇集全球技术,服务环境治理现代化”为主题,聚焦长江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化工园区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集中展出了一批生态环境前沿科技成果。参展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通过多个实践案例,展示了“机载航空高光谱测量系统”“土壤污染修复淋洗反应系统”“煤炭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等多项该局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形象地展现了该局“空表深”(天空、地表、地下)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吸引了众多参会领导和嘉宾的目光。

  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系统是该局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新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大面积土壤和地表水体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监测,为下一步“把脉问诊”区域内生态提供基础“体检报告”。工程师梁森介绍,前不久他们利用这项技术在江苏省灌河流域地区开展了耕地污染快速调查工作,在不到20个工作日内,完成了近600平方公里的野外数据采集及处理,与传统人工采样相比,项目技术人员数量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工作时间却减少了一半以上。

  

  地质工作与污染调查等方面在科学体系、基本理论、工作对象、技术方法、设备手段等方面一脉相通。地勘单位一直以来从事大面积区域调查形成的系统工作方法,以及在多个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锻炼出来的大批技术人才,为地质工作助力污染攻坚战奠定了专业基础。近年来,江苏省地矿局在苏南多处搬迁的石化地块开展了以电法、地质雷达为主要代表的场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调查工作。路演现场,主任工程师赵国凤向参会代表介绍,土壤受污染后电性特征会发生变化,可以被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探测到。在常州某场地污染调查中,技术人员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推断出开挖填埋的固体废弃物及其污染扩散范围,现场在预测深度挖出了白色粉末结块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多个案例证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中同样准确可靠,并具有调查效率高、覆盖面大、使用范围广、无损地下隔水层等优势。

  除了土壤调查修复技术,本次大会江苏省地矿局还展示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该局将反渗膜与树脂吸附技术结合,形成树脂吸附+超滤+纳滤+反渗透组合处理技术。该技术曾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成功为山西一大型焦化企业的实现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回收率高达80%。

  

  据了解,60多年来,江苏省地矿局及所属单位已形成了涵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解译、钻探等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方法手段及技术装备。近年来,江苏省地矿局积极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主动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不仅在传统的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调查监测、土地复垦等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同时积极拓展地质技术服务领域,围绕“水、土、岩”做好大文章,逐步打造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信息化模拟及综合修复服务体系。江苏省地矿局将进一步深化与相关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持续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和核心,打造新的服务亮点。

  通讯员 赵倩倩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