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6分钟,带你寻找最美的“警察故事”
2019/09/18 09:35  交汇点新闻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不同的理解和期待。

  有人认为温柔端庄最美,有人认为率真善良最美。

  如果要用“美”去定义基层民警,您会有哪些想象?

  是不眠不休,为求真相时那紧锁的眉头;

  是无惧严寒,站在车流中那疲惫的身躯;

  还是护学路上,日复一日牵着孩子的那温暖的大手......

  

  7月中旬,中宣部、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最美基层民警”推选宣传活动。

  最近,新华日报记者兵分六路,深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走近六位基层一线民警,在街头、在社区、在实验室,在他们工作的岗位上,感受他们的辛劳与执着。

  

  你常许愿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付出;你习以为常的平安,离不开他们动人的坚守。他们用忠诚、智慧、勇敢,为江苏十万公安干警代言。

  请花6分钟时间

  在他们的故事中

  一起去领略

  平安江苏守护者的最美风采

  01“骨语神探”书写刑侦传奇

  ——记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贾东涛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贲腾

  南通持续20多年保持98%以上的命案破案率,多年实现命案全破。“南通刑侦的高破案率是一个奇迹!我认为他们独特的DNA鉴定技术功不可没。”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曾这样评价道。

  李昌钰口中“独特的DNA鉴定技术”,正是出自贾东涛之手。今年45岁的贾东涛,被刑侦界誉为“骨语密码专家”,帮助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破获数百起疑难积案,是省公安系统最年轻的刑侦技术行家,被公安部记个人一等功。

  

  “尸源无法认定,命案就不算告破,难点在于DNA提取和鉴定。”9月10日,面对记者采访,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谢小平感慨:“要是尸骨自己会‘说话’,问题就都解决了。”

  2004年2月,海安县角斜派出所民警入户调查发现,来南村村民陈某的妻子李某,于2000年春节失踪,疑已遇害。经审讯,陈某对自己杀妻的事实供认不讳。民警在其家院内挖出一具发黑尸骨。

  事实虽已基本清楚,但证据链仍缺少最后一环——证明尸骨就是李某的。几经辗转,这块“硬骨头”落到时任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DNA实验室主任的贾东涛手里。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贾东涛始终检测不出。面对陈旧尸骨DNA提取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次次检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贾东涛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愈挫愈勇。没有专业钻孔设备,他用木工钻孔机器代替;没有骨骼粉碎仪,他用手术刀一点一点刮;没有实操经验,他想方设法查询国内外案例、文献,向他人“取经”;新买的进口设备不会用,他抱着一本厚重的英文词典,一点点摸索……

  

  经过20天潜心钻研,贾东涛终于破译“骨语密码”——将尸骨16个点位的基因型扩增出来,经与被害人父母DNA比对,证实尸骨就是陈某妻子李某的,证据链补完,凶手伏法。

  一具陈旧的尸骨居然真的“开口说话”了!年仅30岁的贾东涛一战成名,南通公安DNA实验室也因此名声大振。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疑难案件纷纷找上门。贾东涛一跃成为国内陈旧尸骨鉴定领域领军人物,被刑侦界誉为“骨语神探”。

  山西残害儿童案、贵州凯里重大爆炸案、湖南冷水江命案……近年来,大量疑难案件侦破的背后,都有贾东涛的身影。截至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检验各类案件3万余起,协助或直接破获刑事案件8000余起,帮助破获南通市外疑难案件500余起。

  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法医纷纷前来南通学习,公安部多次邀请贾东涛为各地DNA实验室负责人培训,他先后为湖南、江西、甘肃、贵州、广西、安徽、新疆等地培养出一批DNA鉴定能手和专家。

  贾东涛认为,自己在刑侦技术领域的成就源自前人的基础,它不仅属于南通公安,更属于全国同行,而且只有成果共享、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形成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的强大合力。

  在他的倾囊相授下,一大批刑侦技术人员成为公安部门的业务尖兵,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带队伍、传技术的领头人;南通公安DNA实验室还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年轻“骨语神探”走上刑侦一线。

  02

  用科技为孩子打造“校园盾牌”

  ——记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漕湖派出所所长施永康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孟旭

  通过对水电用量的监测比对,就可锁定异常用户,用大数据“管”小区。9月11日,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派出所所长施永康走进漕湖花园五区监控室介绍,“今年1至8月,我们用这种方法发现群租房26间、黑作坊3个。”

  法律专业出身的施永康是个“技术迷”。从警23年,他积极践行“科技兴警”,带领团队构建智慧安防的“社区盾牌”“校园盾牌”“企业盾牌”,用满腔热血为百姓筑牢一道平安防线。

  “开学没几天,孩子回来说,学校有‘照妖镜’。我问了老师才弄明白,原来是利用高科技识别可疑人员和异常行为,还能预警,太厉害了!”漕湖学校家长费荣伟说,上周去学校开家长会才发现,现在进校园安保这么严。“虽然麻烦一点,但我们家长举双手赞成。”

  

  去年9月,漕湖学校启用“校园盾牌智慧管理平台”。平台在整合学校原有“家校通”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与公安部门联网,并搭载掌静脉血管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消防“火眼”系统等一系列警务高科技。现在,教师和家长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学生进出校园的记录;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突发情况,只要就近找到立体报警柱就能一键求助。

  “科技创新引领警务变革,我们为漕湖学校请来一支永远在岗的护学警队。”施永康说。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都是他关注的领域,为把这些技术与基层警务相结合,去年起,他与学校、城管、交通、卫生等部门沟通,把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校园安防作为突破口,为孩子们打造一面“校园盾牌”。

  “一开始我有顾虑,进出校门设置这么多‘障碍’,担心家长教师有意见。但施所横一趟竖一趟地跑,护学岗几乎天天来,走得比我还晚。”漕湖学校校长吴雪平告诉记者,“他对我说,‘校长和所长都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校长管校内、所长管校外,但安全不分内外,只有联手,学校安全才是铜墙铁壁’。这句话说到我心里,也让我彻底下定决心。”

  

  这不,“校园盾牌智慧管理平台”启用后,漕湖学校周边的纠纷警情下降17.2%,可防性案件警情下降11.9%。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最初安保功能的基础上,又兼顾学校考勤、学生管理等服务,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点赞。

  “硬件技术含量再高,也要有人来管理。而这个管理的过程,既要靠自觉,更要靠制度。”在校园安保中,施永康和社区民警顾斌伟牵头推动落实“一校四方”工作机制,明确校方、警方、家长、志愿者“四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抓早抓小抓苗头。在漕湖学校,“一校四方”已预警处置各类事件41起。

  施永康推出一系列关爱举措,让技防变得更有温度。比如,在学校门口建起“护苗小站”,由志愿者看护放学后家长来不及接走的孩子;同时,将“护苗小站”打造成安全知识宣传点,并在站内设置“悄悄话信箱”,鼓励孩子大胆提出安全方面的疑问和建议。

  在推进“社区盾牌”的过程中,施永康积极推动警格与网格“双网融合”,按四级综治网格的格局匹配设置小区警务室,实现“人在网上走,事在格中办”。一旦安防系统发出预警,最近的网格警力能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去年,漕湖派出所通过网格化解矛盾纠纷1256起、消除安全隐患12978个。

  今年以来,随着公共安全监管工作越来越重,施永康又琢磨起“企业盾牌”建设。“虽然企业安全监管有主管部门,但平安不分分内分外。”施永康说:“我们的‘金点子’团队经常开展头脑风暴。有些事,就该想在前面、做在前面。”

  在施永康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漕湖派出所辖区百姓对安全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施永康本人获得个人嘉奖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荣获“苏州市公安机关十佳民警”等称号。

  03都市车流中绽放铁打的“警花”

  ——记南京公安局交管局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廖超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在川流的车辆间,在喧嚣人群中,在南京这座繁华都市的记忆里,有一群女警的身影,是抹之不去的城市风景。一声哨子,一个英姿飒爽的手势,从晨曦至星夜、寒冬到酷暑,她们守护交通畅通,保障百姓出行。

  2009年,28岁的廖超成为全省唯一的女子交警中队队长。10年来,她以女性的温柔细腻、创新执着,为在道路上奔波的人们筑起一道文明、安全的幸福线。

  

  第一次见廖超,是从网友抓拍的照片上。那是2011年7月18日,一场罕见的暴雨,使南京城陷入汪洋。照片中,廖超头戴白色警帽,脸蛋忙得通红,俯身倒出靴子里的积水。这一幕定格,让许多南京人从此记住了她。

  今年9月9日,记者见到已是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第二大队副大队长的廖超时,她早已褪去照片上的青涩模样,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一下街头执勤。”廖超利索地穿戴好装备,站上淮海路岗十字路口中央,熟练地指挥起来。

  

  交警二大队所管辖的新街口地区,机动车日流量达2万辆次,非机动车日流量更是达到4万辆次。早晚高峰时,女警们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淮海路岗,一站就是6小时,忙时则更久。

  记者站在离廖超不足20米的地方体验她的工作,半小时后便已腰酸背痛,而廖超和她的女同事们腰杆却依旧挺得笔直。

  有人曾笑称,女子中队是“铁打的廖超,流水的警花”,这个女警“孵化营”已向各部门输送11批60多位优秀的人民警察。作为警花教官的廖超,一直坚信言传身教的力量,她总是和女警们一起站岗执勤,一起在暴雨后帮助市民推出“趴窝车辆”......

  “我刚到中队时,廖大手把手教我打手势。我站在太阳下暴晒执勤,她就在旁边陪着。”在女子中队民警吴雅雯眼中,廖超就是她的偶像。

  “哪怕工作再繁重、执法对象再难沟通,廖大始终耐心面对。”在女警中队副中队长冯逸雯的心目中,廖超是一个温柔的“铁娘子”。

  

  在廖超温柔坚韧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爱创造的心,有人称她为最会创新的女交警,廖超却笑着回应:“我不是会创新,我只是想为老百姓创造更多方便。”

  依靠一次次执法积累的经验,她独创了“廖超化解法”:只要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先吹哨制止,再向当事人微笑、敬礼,全程以亲和的方式接入,用说服人、感染人的方法平息矛盾。

  “心和心的距离越来越近,文明交通的路就会越来越顺。”女子交警中队执勤的新街口地区,人流量密集,老百姓的求助也多。廖超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女警们熟悉街巷地形,绘制新街口周边《便民服务指路图》,成为全国交警系统中首创的手绘地图,每天发放量达1200张,群众纷纷夸赞:一张小地图,温暖连民心。

  新街口一些路段行人过街只能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横穿马路,一度成为廖超的心事。她向专业人士咨询,跟厂家反复沟通设计图。终于,一个旋转式单向通行卡口护栏终于亮相中山南路与淮海路的东南角。不仅方便交警管理路口的交通秩序,还让误闯路口的外地游客少走“冤枉路”,这一创新举措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1年,廖超在游府西街小学校门口,设立全省第一个护学岗。“我女儿刚从游小毕业,这6年,无论刮风下雨,‘春蕾护学岗’总为学生们守候平安,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游府西街小学毕业生胡心雨的母亲告诉记者。

  最近,廖超又在琢磨着“掌上指挥室”。“在街面执勤时,指挥室发出的信号难以让我直观地了解最想获取的信息。如果在手机上装个移动指挥室,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及时排除险情隐患。”“掌上指挥室”已进入研发生产的阶段,廖超对此充满期待。

  交警二大队四楼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贴满廖超的荣誉和工作照,一张在病房里的合影,被贴在显眼位置。

  “这张照片上的大姐路过岗亭时突发心脏病,我第一时间用警车把她送到医院,顺利脱险后,她紧紧握着我的手,含着眼泪说:我又能见到四岁的女儿了……”

  每当很疲惫的时候,廖超会想起这位大姐感激的眼神。“在岗位上,我每一个平凡举动都可能给老百姓带去帮助,再辛苦都值!”

  “我的妻子总是简简单单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无条件支持她的工作!”“我的妈妈是英雄,但我又不想让她成为英雄。”这是廖超的丈夫和儿子对她的评价。

  每天守护别人孩子的安全,却没有一天接送过自己的孩子;

  在暴雨中帮路人推车,却没能顾上自己老公在生日宴上的盼望;

  总想着予人便利,却从来不考虑过自己过于疲惫的身体。

  一声口哨,一个敬礼,一个灿烂的笑容。执勤岗上的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汇聚成廖超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04她把爱刻进六千社区居民的心

  ——记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局龙川派出所民警戴华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汪滢

  46岁的戴华,头衔很多。先后荣膺“江苏最美警察”“全国特级人民优秀警察”“全国巾帼标兵”等称号的她,还是一位“网红级警花”。

  从警22年,戴华坚守初心,在线下线上两个世界里,一心为民,敢于“亮剑”,有承诺,能担当。如今,戴华这个名字,写在江都孤寡老人的手环上,写在社区出租屋的挂历上,更一笔一划刻在东苑社区六千居民的心里。

  

  戴华管辖的东苑社区是城中村,有1100多户人家,6100多名常住人口,上千暂住人口,路边铺面200多家,社区治安状况复杂。戴华能把这方土管得妥妥当当,靠的是扎扎实实的“跑腿功夫”。

  刚到社区,她就用大半年时间,从抓基层、抓防范开始,沉到社区、沉到群众家里,把辖区居民家跑了三遍,手机上存了4000多个居民的手机号码。

  2013年初,戴华开通微博,取了个响亮的名字——“龙川警花戴华”。如今,她的微博已有10余万粉丝,个人微博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政务微博,公安部联合表彰为“2015年度公安网络正能量精品征集评选活动榜样提名奖”,是名副其实自带流量的“网红”警花。

  

  这些年,戴华通过网上和志愿者获得治安线索200多个,协助破获6起刑事案件,抓获两名外省逃犯,化解矛盾200余起,辖区发案数从过去每年30多起下降到每年4起左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连续8年在江都区社区民警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在东苑社区,戴华是很多空巢老人的“好闺女”。

  82岁高龄的辖区退役军人丁增明高位截瘫多年,得知丁老的困难后,戴华作出“老人以后由我负责”的承诺,6年来,她像亲女儿一样照顾着老人,曾连续8个月天天为老人治褥疮换药,多次从生死线上将老人拉回来。戴华的丈夫徐春富是江都区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妻子的影响下也加入爱心活动,免费为老人检查身体、治病换药。

  

  2013年,戴华先后接到6起老人走失的报警。她自费做出防老人走失的爱心黄手环,手环像只“时尚手表”,正面印有编号,表链上印有“请帮我联系家人”几个字,在上面留下戴华的联系号码。她定制2000个手环,送给辖区老人、敬老院老人。如今,戴华发明的黄手环已在多地得到推广。

  “戴华找人的本事,太厉害了。”这几年,戴华利用“互联网+寻亲”,建立寻人群,实时发布、随时发布、长久发布,快速检索各地发布的寻亲的信息,让归家路不再遥远。

  2013年7月,一位微博名为“李恩可”的网友向戴华发来求助。“请问你是扬州警察吗?我爸爸在江都,我们已经20多年没有见面了,我特别想见他……”戴华看到这位网友的微博留言,了解到这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女孩。经过艰难走访,戴华最终在江都找到她的父亲。在戴华的安排下,在龙川派出所,这对阔别已久的父女通了8分钟电话、17分钟视频。

  “能够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如此的快乐,苦一点累一点又算什么呢?”从此以后,戴华在繁忙工作之外,把为全国各地求助寻亲当做生活中的重要任务。

  这些年来,她让分别34年的浙江战友聚首;使离散39年的兄妹重逢;帮助离开家乡60多年的上海老太完成落叶归根的夙愿;让失联51年的好同学、好姐妹相拥……

  以“芯”联动,以“心”织网,戴华每天的工作量,“没有12小时忙不下来。”对于家人,戴华一直心怀愧疚。肺癌晚期的父亲一次次叮嘱她:“再忙也要保重身体,别让自己太累着了。”隔着电话,坚强的戴华红了眼眶。

  05

  “黑皮警察”用爱护学12年

  ——记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陆旭东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传虎

  9月11日,记者到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采访民警陆旭东的故事。家长、老师、学生、路过的附近老大爷,无论拦下来谁采访,都能听到美好的形容词:“安全”“放心”“温暖”……从每个随机接受采访的人眼里,记者都能感受到他们没有说出口的一种情绪:敬重。

  

  陆旭东做了什么事?每天清晨,他都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来回奔波,牵着孩子的手安全送到校门口,不论阴晴雨雪,一做12年。

  74 岁的谢才保是金坛当地知名的摄影师。2010年11月的一个早晨,谢老早起拍摄结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人围在桥边议论,他以为现场出了车祸,急忙冲过去,想抓拍一手素材。走近,他才发现有一位交警在车流中跑来跑去,不时拉开车门,接过车里的孩子。

  隔了几天,谢老带了长焦镜头又去远远地拍。“我看见他在跑前跑后拉车门,车门一开,帮着孩子们把书包一个个背好,护送到学校门口。“

  从2010年以来,谢老近10年拍摄陆旭东护学的照片,精挑细选后留下6500多张。他最得意的作品叫《呵护》,画面中陆旭东将一对双胞胎拉下车后,用大衣盖在两个小朋友身上,双手一边一位护送进校园。

  

  9月11日清早,记者在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看到,送孩子的车行驶到校门前路口停好,家长不下车,孩子也不下车。穿着警服的陆旭东和几位同事在车道间奔跑,拉车门、抱小孩、关车门、牵小手、送进校门 ……不停重复。一辆车停下十几秒钟就开走,流畅的衔接让交通格外畅通。

  陆旭东的徒弟郜磊对记者说:“只要一上岗,师傅就像上满了发条,一刻也停不下来。一个早上,来回跑动近 20 公里,寒来暑往,从37岁跑到接近50岁。”

  校门口的早高峰从7点10分开始,到7点45分结束。“孩子被接下车,车门一关,家长头都不回开了就走,他们就这么放心吗?”记者不免心生疑问。

  刚忙完的陆旭东脱下防护背心,贴身的短袖警服全部湿透,他一边擦汗一边解答记者疑问:“就是不要家长下车送啊,我们形成了默契。现在,只要是开车送孩子来这里上学的家长,在经过前一个红绿灯时,主动会把前排车窗降下来,孩子也会自己背好书包。”

  曹燕的孩子在这里已经上六年级了。从孩子一年级起,无论什么样的天气,她送儿子上学,都能看到陆警官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她经常听见他说:“慢一点!”“好,就停在这儿!”有的孩子年纪很小,会从车子上往下跳,路上车来车往肯定不安全,陆警官就会说:“不要跳,慢慢下来,牵着我的手。”“每天送学路上这‘默契的十几秒’,已经成了家长们的‘放心和温暖的习惯’。”曹燕笑着说。

  

  陆旭东除了每天护学,还干了很多事。他在全省首创在校门口设置临时停车缓冲区,方便家长早晨即停即走,晚上停车等待。他牵头与视频监控专业公司联合研发人脸识别系统、金坛车辆大数据系统等智能系统,去年至今共抓获失驾(酒驾、毒驾、扣12分以上)人员百余名,违法大户、逾期未检和假套牌车千余辆。

  华罗庚实验学校老师高飞对记者说,2014 年学校开展“描写熟悉的人”主题作文竞赛。他的班上 50 多个孩子,40 多个都写了陆旭东。有个孩子这样写道:“烈日下,寒风里,重复着不变的姿势,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把我们护送进学校。他的微笑里饱含着温馨,眼神里充满着暖意,他是我们最美的黑皮警察叔叔!”

  “2008 年开始,一批一批孩子从这里毕业,他们在同学会、微信群经常会说起、问起陆警官,有的孩子还会专门来看他。”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俞慧珍老师说:“陆旭东是这些孩子们人生路上最温暖的回忆之一。”

  06扫黑战线上的“硬核”先锋

  ——记江阴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有组织犯罪侦查中队副中队长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马薇

  46岁的朱敏华,相貌无奇,言语木讷,但在警界和民间,却有着“铁骨侠警”的称号。

  作为江阴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有组织犯罪侦查中队副中队长,朱敏华从警25年,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扫黑除恶第一线。他参与侦办江阴公安史上所有15起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成功办理全省第一起车贷类“套路贷”案件,首创侦办恶势力犯罪团伙先河。

  

  这个中秋节,朱敏华又是在审讯室里度过的。没有美酒佳肴、温馨祝福,只有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甚至是死亡的威胁。

  2018年的春节,朱敏华和刚刚抓获的涉赌黑社会性质团伙主犯周某面对面。审讯室里异常安静,一直一言不发的周某突然瞪大双眼,恶狠狠地吼道:“我认识你,你叫朱敏华,这次你要敢把我弄进去,老子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弄死你!”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朱敏华一声断喝:“我家住在**小区**幢!不要报复我时找不到地方!”周某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有料到,眼前的这名刑警,在死亡威胁面前竟然主动报出家庭住址;他也就此明白,在这个不怕死的警察面前,任何的威胁利诱、负隅顽抗都是徒劳。

  “当刑警、扫黑恶,就得有这股子邪不压正的底气。” 江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徐勇,与朱敏华共事多年。他告诉记者,在侦办黑恶案件的过程中,朱敏华遇到过各种奸诈凶狠的犯罪嫌疑人,有的恶言恶语,扬言打击报复;有的威逼利诱,妄图拉拢腐蚀;还有的甚至在网上发帖,曝光他的家庭信息,进行人身攻击……对付这形形色色的黑恶势力,朱敏华可不仅有一腔孤勇。

  也是一个冬天,为了追捕一个涉黑诈骗团伙,朱敏华带着专案组同事,在安徽的一个村子蹲守了几个昼夜。每天近20个小时视频追踪,数百条线索一一排查,团伙头目却始终不见踪影。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朱敏华灵机一动,借来各种制服,搞起了化装侦察。他一会到嫌疑人所在的小区当保安,一会又化身外卖小哥送起外卖。连续十多天的缜密侦查,朱敏华和同事们终于锁定嫌疑人的确切位置,一举将其抓获,并且顺藤摸瓜破获一连串关联案件,成功打掉一个50多人的诈骗团伙。此役之后,朱敏华得了一个新外号:“影帝朱”。

  “挽回老百姓的损失,比什么都重要!”少言寡语的朱敏华,这一句承诺却常常挂在嘴边。为了一位老大爷在集市上被偷的钱包,他硬是揪着小偷,数着硬币把钱全部“吐”出来;为了一位被诈骗团伙骗得倾家荡产的商人,他连续奋战几个月,破案后第一件事,就是把400多万元赃款送上门。

  从警25年,打黑十余载,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日夜颠倒的审查办案,在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身上留下印记: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如影随形,高强度工作令他右耳基本失聪。在侦办一起盗窃电缆线团伙案件时,朱敏华连续奋战三个昼夜,因劳累过度诱发心脏病倒在岗位上。两次手术、三天两夜的艰难抢救,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可仅仅休息了一个月,他又出现在扫黑除恶的最前沿。

  2016年开始,江阴因小额贷款引发的扣车类纠纷警情突然高发。报警人都是在抵押公司办理完车贷不久,就被公司以各种理由强行将车拖走,拿钱赎车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一时间,群众谈“车贷”色变。

  

  通过仔细分析警情,朱敏华敏感地意识到,这并非是简单的债务纠纷,而是典型的车贷类“套路贷”案件。所谓的“套路贷”,即打着合法贷款的名义,实际设置各种套路,人为制造借款人违约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强立债权、强行索债。

  经过网上网下对这类案件的深度研判和精准追踪,朱敏华与各方警力紧密配合,迅速锁定一批涉案嫌疑人,于2016年底成功破获江苏省内第一起车贷类“套路贷”案件。此后,朱敏华和同事们又一鼓作气打掉7个类似的车贷犯罪团伙,破获车贷敲诈案56起,涉案总价值200余万元。江阴涉车贷类警情由高峰时的近千起下降至个位数,老百姓拍手称快。

  “不为黑所恐、不为恶所容、不为利所诱,这就是一个扫黑刑警该有的样子。”江阴市公安局政委严会东坦言,扫黑除恶与一般案子不同,不仅要有过硬的本事,更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他曾一度怀疑,从基层派出所来的朱敏华,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多久?

  一年又一年,从热血青年到年近半百,朱敏华气不衰、力不竭,冲锋陷阵、从不言退。那一枚枚沉甸甸的军功章,正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誓言:不把黑恶犯罪“连根拔起”,决不收兵!

  江苏公安,历来典型辈出

  他们一心为民、开拓创新

  他们素质过硬、业绩突出

  让我们为奋战在基层一线

  的广大公安干警

  点赞!

  统筹:林元沁

  交汇点记者贲腾 孟旭 林元沁 汪滢 唐传虎 马薇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