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红色记忆】亲侄子忆烈士郭纲琳:大户人家的四小姐,唱着国际歌上刑场
2019/08/25 14:40  新华报业网  高利平  

  很难想象,出生于江苏句容一大户人家的四小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放弃殷实的生活和大小姐的身份,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这位四小姐在敌人的监狱中,面对严刑百般折磨,没有丝毫妥协和退缩。面对家人苦心营救,她回信言明“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生命中”,更“不能屈伏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兄长的安排”。这位唱着国际歌倒在敌人枪下的年轻姑娘,在刑场上大笑,只因敌人没有从她口中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郭纲琳(资料照片)

  她,就是长眠在雨花台、谱写特殊时代女性传奇的众多女性烈士中的一位——郭纲琳。日前,记者走访了郭纲琳的侄子郭常根。跟随这位古稀老者的回忆和那些斑驳了时间烙印的书信物品,我们再次重温了年轻女烈士的革命足迹。

  上初中才知亲姑妈竟是革命烈士

  1964年,时年13岁的郭常根即将小学毕业。升初中,每个学生都面临政审,填表时,妈妈郑重地告诉他:你是革命烈士的后代!那一天,妈妈给郭常根讲了姑姑郭纲琳的故事,令他终身难忘。

  那时候,郭纲琳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校方极力阻挠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她就带头冲进校长室,当面质问,为什么不抗日?为什么不让学生成立抗日救国会?她毅然猛敲学校校钟,集合同学召开大会,并登台演讲,痛斥反动政府,号召同学们要坚决抗日。在她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校园里终于成立了抗日救国会。

  随后的三年间,郭纲琳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公学爱国学生参加了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上海学联工作。郭纲琳政治上不断进步,却让家族亲人忧心忡忡。1934年1月,她调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后,在一次秘密前往海宁路开会,布置绸厂罢工事宜的途中,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不久后,郭纲琳被押到南京的宪兵司令部看守所,敌人继续对她威逼利诱,她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最终于1937年7月在雨花台牺牲,那一年郭纲琳才27岁。

  听到这些,无限的自豪和深深的敬意在郭常根心里油然而生,“以前,我只是从书本上看到描写革命烈士的文章,没想到自己的亲姑妈就是一位如此令人钦佩的女烈士。”从那一刻起,郭常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要继承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同时也对姑姑的生平充满了好奇,他开始搜集各种跟姑姑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也利用一切机会走近姑姑生前战斗过的地方——雨花台。

  1966年,郭常根和几个同学来到了南京,他第一个想到要去雨花台看看。得知他是郭纲琳的亲侄子,馆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第一次亲眼目睹姑妈的遗物,15岁的郭常根心潮澎湃。

  

  那封泛黄的家书,收信人“伦兄”正是郭常根的父亲,郭纲琳的大哥郭纲伦。“这封家书是我姑妈在狱中写给我爸爸的,在这封信当中,她表达了自己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决心,她向我爸爸讲,我不能在我的生命当中,造成一点点的罪恶,我不能向邪恶势力低头。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实践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目标和追求。”郭常根回忆道。

  循着烈士足迹前行,“永是勇士”

  1972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郭常根接到组织通知,再次来雨花台参加革命烈士祭奠活动,这次同来的还有自己的七爷爷、小叔叔和小堂妹。

  

  1972年二次来到雨花台祭拜先人

  郭常根说:“句容郭家原是个大户人家,祖爷爷有10个儿子,我爷爷排行老大,父亲是郭家长孙,姑妈郭纲琳被人称作郭四小姐。七爷爷和父亲同岁,也是和姑妈最谈得来的一位,姑妈走上革命道路就来自七爷爷的影响。”郭常根告诉记者,当年七爷爷曾在武汉参加农民讲习所,专门开展共产党的培训工作。姑妈和七爷爷常有书信往来,七爷爷返家时带回了很多关于共产主义、共产党的俄文、英文原版书籍,还在上中学的姑妈见到这些书如获至宝,一个暑假就把自己关在阁楼上的小屋里反复阅读。

  正是在中学时代就种下了革命的种子,郭纲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从未动摇过共产主义信念。在上海读大学期间,她深入到女工当中,组织她们街头罢工、散发救国传单,开办夜校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狱中,郭纲琳也始终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她联合狱中一批共产党员开展斗争,并亲自组织与领导了两次绝食行动。她怀着对党的忠诚,将铜钱磨成铜鸡心,镌刻上 “永是勇士”字样,以表达崇尚美好,永当无产阶级革命勇士之心。“二姑最喜欢大雁,认为大雁是高尚的鸟,最有组织和纪律。她在枕套上绣上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表达自己对党无限忠贞,以及和难友们团结奋斗的决心。”如今,这几件遗物都是雨花台纪念馆的馆藏一级文物。

  

  永是勇士

  

  郭德琳英文刺绣作品:为真理而斗争

  两次记忆深刻的雨花台之行,让郭常根为姑妈郭纲琳的英雄事迹所深深震感,也坚定了郭常根在日后工作学习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要求上进的做人处事准则。

  结束了在溧阳师范的进修,郭常根做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那时的小学老师基本上不分科,语文数学都要交。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白天教课,晚上批完作业还自学高阶课程。”由于家族遗传的高度近视,郭常根上中学时眼睛近视就有七八百度,而家里条件有限,他一直到工作后很久才配上一副近视眼镜。“那时的农村还没通电,我晚上读书批作业时,就用墨水瓶装上煤油做灯,煤油超出计划不够用的时候,就只好去和生产队要点柴油来点灯。因为眼睛看不清,有一次靠油灯太近,头发都被烧着了。”姑妈的事迹一直激励着郭常根在工作单位争做表率、不断学习、不断上进。在几次教师大练兵师资竞赛考试中,郭常根曾多次获得数学、语文双料第一。

  郭常根表示:“我姑妈有一句常言,就是做人要做正直的人,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很多时候,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受到委屈,就会想一想姑妈是怎样对待的。为了人类的共同目标,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我们有委屈也要忍下去,自己小我的利益,暂且放在一边,要有大局意识。”

  外孙女接棒传承烈士遗风

  后来因为女儿考上南大,并留在南京工作,郭常根举家迁来了南京。他每年都要到雨花台缅怀姑妈郭纲琳。在郭常根心中,二姑郭纲琳是整个家族的骄傲。“正派正直 与人为善”的家风一直是他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郭常根说:“二姑的革命生涯中,一生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讨,并且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懈奋斗,用生命作为代价 。近几年来,我退休后就经常在组织的安排下,参加校园宣讲,弘扬革命事迹,讲红色故事,来鼓励大家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郭常根带着外孙女在雨花台

  作为“雨花英烈亲属宣讲团”的首批成员,郭常根走进高校、走上讲堂,把革命烈士以及二姑的故事讲给许许多多当代青年听。去年,郭常根还去了外孙女所在初中,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做宣讲活动。他深情地对学生们说:“郭纲琳烈士入狱后,全家人多方营救,本来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出狱,但都因为她拒绝在国民党拟好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敌人用尽了严刑,企图让郭纲琳屈服,“他们用铁扛子压,直到人昏过去了,又用冷水浇。二姑醒来后依然高呼革命口号,敌人连忙用烂菜来堵住她的嘴。最后,敌人气急败坏,决定对二姑处以极刑。”话剧《雨花台》中,也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演绎——“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叫我登报悔过,那是不行的,革命者的青春是美好的,我早已将它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为了我最崇高的理想,我可以献出生命、青春和一切。”

  欣喜的是,郭纲琳的外孙女在那次活动中,对于家族先烈的遗风有了深刻认识。她在日记中写道:了解了很多前辈往事,为家人前辈牺牲感到惋惜心疼,但为她的舍弃小我、舍弃爱情和家庭小爱而坚守守护国人信仰的大爱,这样的人生选择感到震撼。这些感受有时会在我疲惫和消沉的时候给我力量,想想我的那些疲惫和消沉算不了什么困难。我会好好学习,让自己更加有用些,长大了也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记者 高利平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