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如磐初心】铁军精神,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
2019/07/14 07:13  新华报业网  陈月飞  

  新四军成立至今已有81年,鼓角铮鸣远去,当年英姿勃发的将士大多已经谢世,当年的青年战士也已届耄耋之年。然而,有一种信念和精神却从未衰老,而且随着时光流逝而闪光,这就是铁军精神。无论是血火淬炼的战争岁月,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和平建设时期,这种信念和精神一直是江苏干部群众不断前行的动力源。

  民族解放 使命如山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近代以来中国百年沉沦,迨至日本侵华,南京沦陷、军民被屠,中华民族命运几跌至谷底。这时,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觉扛起为民族谋解放的重任。

  

  1938年5月19日,新四军作战部队就成建制第一次进入江苏,江苏敌后抗战序幕在南京江宁横山地区拉开。南京史志部门近年发现的多份日方史料也显示,南京陷落不久,新四军就在日伪统治心脏附近频频出击。

  去年9月,南京市方志办研究人员胡卓然从日本搜集到日军史料《战记:甲府联队》,发现有关1943年8月六合桂子山战斗的详细记述,承认新四军“于六合地区活动活跃”。桂子山战斗,就在新四军活捉两名日军后的敌人报复行动中爆发。

  6月23日,桂子山烈士陵园山涛阵阵,似76年前铁军勇士无畏冲杀时的呐喊。以永远长眠桂子山的122位烈士为代价,铁军击溃日军第149联队第三大队。

  “‘七七事变’后,149联队曾参加进攻上海、杭州和南昌等地。”胡卓然介绍,日方战史频频出现新四军在南京附近活跃,甚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当日,新四军一部就已兵临南京,并与日军接洽受降事宜。

  建军从始至终,新四军为民族谋解放初心不改。新四军老战士李志成曾对年轻大学生说,日军很顽固、不好打,我军牺牲很大。即便如此,新四军从未退缩,“新四军穿得破烂,好多人都没枪只能拿根棍子,只能靠缴获,但是敢打日军”。

  新四军老战士史乃说,他参加革命的初心有二:为民族谋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要自强,不能受日本人的侵略奴役,所以我们一定要打日本鬼子。我上中学时就确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生观。”

  信仰如山 无惧牺牲

  2017年3月5日,车桥战役纪念馆新增一份日方史料,首次证实:我军记载于战役中击毙的“山泽大队长”,为独立步兵60大队大队长三泽金夫大佐,死后被追晋少将。这也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江苏击毙的最高级别日军将领之一。

  车桥战役这样的战略反攻,是铁军将士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即是突出典型。

  盛夏,六塘河静谧流淌。6月27日,记者随省档案馆等单位“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原型全媒体行动重访淮安刘老庄,力图还原76年前悲壮一幕。为让八十二烈士不再无名,淮安当地媒体曾历时9个月、行程3万里,确定9位烈士身份。有关党史专家和抗战史学者则努力挖掘史料,还原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八十二勇士陷入重围后,日军曾命汉奸申得瑞喊话劝降,但我军以枪声回应。日方记载,勇士们在交通沟中和日军拼刺刀,无人退缩,除一人跳出交通沟中弹牺牲外,其他在肉搏中全部殉国。“日军战后打扫战场,只发现15把完好的刺刀,侧面证实了战斗之惨烈。”胡卓然说。

  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和烈士的冲天豪气、决死风范被记录下来,将作为主题教育教材向全省党员干部播放。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表示,此次主题教育,一项重要目标是思想教育受洗礼。如何始终坚定信仰信念,是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江苏这片沃土孕育的‘铁军精神’等伟大精神,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我们策划这项活动,既为全省主题教育提供档案资料、红色资源,参与者也备受教育、思想深受洗礼。”

  此前,寻访组先后赴沙家浜、柳堡等地,融媒体产品阅读量超过3000万人次。1939年10月,新四军“江抗”部队为顾全抗日统一战线大局西撤,留下一批伤病员和医护人员。这些革命火种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在沙家浜革命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沙家浜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革命者的初心和使命,什么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奋斗精神,什么是民族大义和献身精神,什么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顾永忠说,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缅怀革命先烈,最值得学习的是他们满怀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为此不懈奋斗的实干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奋进的踏实干劲,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党群关系。

  传承精神 重在担当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议上强调,要用好江苏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发挥红色资源激励作用,新四军老战士身体力行。7月3日,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组建宣讲团,史乃、李剑锋等众多老战士将分赴各地宣讲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场上要有刺刀见红的精神,平时工作中也要有克服困难艰险、有上刀山下火海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史乃对年轻一代提出这样的希望。

  “红色档案是镌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最直接、最形象、最震撼的历史凭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可以说是我们秉承初心使命的精神稀土。”陈向阳表示,这些红色档案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真实写照,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省档案馆将用好用足用活这些红色档案资源,创新形式、改进学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顾永忠表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将利用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暨阳澄湖地区的抗战斗争历史资源,利用场馆及部分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以传承沙家浜精神为主线,设计课程,培育师资,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