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寻迹江苏老地名|罡杨镇,传说当年岳飞在此布下“天罡阵”
2022/12/12 19:32  交汇点新闻  

  罡(gāng)杨镇,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镇内有天罡路、罡门村等地名,为什么都与“罡”有关呢?这与岳飞抗金的一段历史故事有关。

  泰州市海陵区史志办王顺国告诉记者,这里原来的名字叫“江门”。距今大约5000-6000年,长江从江都入海,在江水冲击与海潮的共同作用之下,江都以东逐渐形成一片大沙洲;而在大沙洲西北郊10多里处一段夹江入海口,江水和海水交会,扼守江海门户,淤积了一方高垛,故称“江门”。而“江门”东南的喇叭口里也形成了部分傍海高地或者海中沙洲。后来,由于江水、淮水、海水以及黄河水的合力作用,海岸线逐渐东移,“江门”也逐渐远离长江和大海。

  “江门”,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是《崇祯·泰州志》之《陈太仆下河水利图》,标注了港口西南为“江门”。

  据王顺国介绍,这里一直流传着岳飞抗金的故事。南宋初年,金兵大规模进犯淮、扬一带,企图围攻泰州,进而进攻江南,夺取临安。高宗任命岳飞率军即刻过江援楚(州)保泰,岳飞在江门设下“天罡阵”大败金兵。

  据了解,“罡”,是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称高空的风为罡风,后用来指强烈的风。宋代刘克庄有诗“罡风误送到蓬莱,昔种琪花今已开。”香港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有词“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

  清道光年间,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改“江门”为“罡门”,岳家军当年行军之路,起名为“天罡路”。《道光泰州志》之《疆域》篇中首次记载了“罡门”,一直沿用至今。

  1916年,泰县在港口市的西南角增设杨家庄乡。1946年,罡杨乡成立,其名取自罡门、杨庄的首字。2000年,罡杨乡被撤销,罡杨镇正式设立。

  2021年11月,《罡杨镇志》正式出版,为泰州市海陵区首部乡镇志。《罡杨镇志》共33万字,设镇情概览、村镇建设、经济发展、机械制造业、物产美食、文明新风、传统文化、乡愁记忆、风土人情、人物等10个篇目,突出机械制造业、乡愁记忆等特色。2022年11月,《罡门村志》正式出版,客观真实地记述了罡门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突出展示了罡门村水美乡村建设、花卉产业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等特色亮点。现在的罡门村有原来的罡西村、罡东村、罡南村、罡中村合并而成。

  因为天罡即北斗星,罡杨镇又被称为“北斗升起的地方”。

  据王顺国介绍,罡杨镇与扬州市江都区仅仅一河之隔,民间文艺交流较为密切,扬剧对境域群众影响较深,其唱腔、风格和特色也有扬州风味。京剧、淮剧在罡杨镇也有一定影响,每逢重要节日,民间文艺爱好者都能献上舞龙灯、荡花船、唱凤凰等传统文化节目,表达罡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竹器篾编工艺是罡杨镇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老篾匠师傅徐玉台,于1937年从泰东乡军埔村带着名师真传的竹篾手艺到罡门村定居,以编制篾器生意维持生计,并带徒将技艺传于宫、周两家子弟,因技艺精湛,所编制的篾器物品精巧绝伦,样式新颖,深受周边群众的青睐。2010年8月,罡门村竹篾匠周国山注册开办“海陵区泰罡竹制品经营部”,专司竹器篾编,编制的竹制品有10多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王顺国提供

  “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艺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