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紫金奖“上新”、扬州“三把刀”、探讨人与物的关系|文艺周刊荐读
2022/06/30 08:40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76期)

  【繁花】

  【新潮】

  【繁花】

  “紫金奖”上新,用创意呈现生活美学

  6月28日,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从生活中的日用品到极具中国风的文房四宝,从针对特定人群的概念化设计到创新利用的城市空间,每年一届紫金奖,涌现出了诸多非凡创意和跨界融合的新尝试,为整个文创产业注入了创新和活力。

  本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征集作品近3万件,其中,省外作品5892件,同比增加26%。优秀作品展分为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展区、公益传播设计大赛展区、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展区、工业设计大赛展区等八大展区。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是每年颇受关注的展区,今年,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职业组金奖作品《游牧计划》,获得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设计师着眼于当代城市的人群流动特征,提供了一种绝大多数人未曾设想过的“未来式”生活方式——为了减少远距离通勤造成的碳排放,设计师把人们租住的房屋变成“动产”,可以随着工作单位的移动而移动,像抽屉一样塞入附近“牧场”的“空格”里,而这些“牧场”是在政府根据空间供需数据搭建的底层框架上,由企业参与建设而成。通过让房屋“流动”起来,原先的交通大循环转变为微循环,达到了减碳的目的。

  “我们希望能将小型的居住空间,开发成可移动的单元式‘游庐’,让这种‘游庐’能够在城市里流动,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经营模式。”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弥在描绘“游牧计划”未来使用场景时介绍说,每个“游庐”都有自己的ID编号,与使用者的身份证号捆绑在一起,用户只需通过网上申请,就可以把自己的“游庐”带到自己想去的场景之中。

  优秀的文创作品,不仅是展示文化创意的一扇窗口,更是展示文化内涵、建立情感连接的一座桥梁。“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这是在苏州城生活了一辈子的作家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中关于苏州面的记录。此次大赛,已有2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苏州乾生元与苏州博物馆、书香酒店集团、新华书店4家联名推出的“一碗‘書’州面”文创设计礼盒摘下了“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赛”金奖。礼盒复刻了一对苏州博物馆馆藏清雍正“青花矾红寿山福海纹碗”,并配有一本陆文夫著作的苏州地道生活的精装小说《美食家》,让食客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从“一碗面”中感受到地道的江南文化。

  从5892件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作品,评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在江苏紫金文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叶看来,一件兼具颜值和内涵的文创作品,最终还是应当回归到生活当中去,“所以我们在评选中,特别考量了文创商品的实用性。实用性能帮助文创作品真正走进消费者,融入当下的生活。”

  “互联网+”时代,为文创作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大运文旅展区,主要由“文化IP的价值观再造”和“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两部分组成,“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通过展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的建设情况,向观众展示了云上精彩大运河。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打造了一条线上数字运河,公众服务端里分为“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三大板块,观众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点手指,便可以突破传统线下展示和体验的时空局限,以全新方式全方位、立体化游览大运河,了解运河的“前世今生”。

  一场有价值的文创大赛,除了展示文化创意,更值得关注的,还在于优秀作品的落地转化,以及大赛是否已经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闭环。赵新叶介绍说,从第五届“紫金奖”大赛开始,文创作品的转化率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要求转化作品每年的增长率不得低于15%。今年大赛还新增了现场签约环节,就是要将这批优秀作品进一步地转化、推向市场。他透露,明年“紫金奖”还将在数字展品上做出探索和尝试,文创作品不仅可以以实物参赛,还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参加比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更多繁花内容请戳这里

  【新潮】

  理解物,诞生美

  文/谷泉

  所有人,都被“物”所包裹。我们会经常思考“物”存在的价值吗?还是利用“物”有用的成分,用完之后又将之抛弃?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良性互动,还是一个相互牵制或被牵制的过程?这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被在意。

  我们早上起床会把床铺好,握着牙刷刷牙,抄起锅、碗、瓢、盆做饭,用勺子、盘子吃饭,穿上衣服出门,乘坐公交车,抓住把手,上班之后打开电脑,拿起纸张……大家想过这些物与自己的关系吗?

  即便并未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你的动作,却从来正确无误。这说明,每天都在固定地接触这些物,我们对使用多大的力道与其发生关联,异常清晰。我们被固定在物所营造的氛围里,衣、食、住、行,所有的发力特征,都因物的存在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并且几乎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要是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各位有机会亲手接触它,从头看到尾,又如何拿起,如何展开?它是被万人景仰的国宝,但在成为公共财产之前,它也是私人物品,被一代代人用手传递下来,重新题跋,拆散,再多次装裱。它是与人反反复复交流之后,才成为今天这样。这些物品在古代,作为代表生活秩序的重要物品,也一定会被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所对待。

  换作今天,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我曾经乘火车从杭州至上海,途经某站,进入车厢的,全是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我感到丝丝怪异,那些物品并不属于这个时空。它们虽好,可不经过转换,无法与今天的环境自然融合。今天,我们能用几十万元唐代的钵作为日常用品吗?当然不可以,它是文物;当然也可以——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能丰富到,让文物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不在于能否使用,而在于生活、行为、个人与物之间,能否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否则,人、物关系变得扭曲、紧张、不自然,随时可能出现崩溃。

  我也会建议,一定要抓紧机会,体验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触感。看不到更美好的艺术作品,我们的眼睛就得不到进化;吃不到让灵魂都觉得升华的食品,我们生命的维度就十分有限。触碰文物当然很难,但如果有机会,那就保持好心态,遵循正确的行为,平静地去触碰美好之物。人与物的关系,远远丰富于三点一线式的简单、狭隘。生命的维度,是可以被拉伸的。

  如果家里塞满了东西,你会扔掉什么?你会先判断它们有用无用,最先扔掉没用的东西。但什么是有用、无用?

  判断有用、无用的本质,在于为什么要创造物。物分两种,自然物、人造物。自然物是空气、阳光、山川、河流,我们主要讲的是人造物。它是人欲望的物化。人造物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存在。

  人可以只生活在纯粹的人造物环境中,完全脱离自然物。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某种在物中的体现,即我们的行为准则,已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地被人造物所拘禁。当物成为人类欲望的物化时,就会区分为有用和无用。

  人、物之间,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就是减少拥有物,也会随之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是如果减少拥有物,会降低生活品质,又不可行。因此,物的现代性,有一个标志,就是你尽可能减少拥有,但生活品质并不降低。它与现代艺术类似,极端乃“什么都没画,什么都没缺”。地球无法承受这么多人的欲望。只有当人类觉悟物的价值何在,它们的现代化,人、物关系才能不断良性互动。

  我是一个爱捡垃圾的人。就我的经验看,带孩子去捡垃圾,没有哪个孩子不乐意。捡垃圾不一定非得是在垃圾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过迅猛,可以去野外的工厂或废弃的城市。那里有大量的被抛弃物。

  实际上,垃圾是你生活的痕迹。现在有垃圾考古学,收集垃圾,可以复原一个人的生活。我捡垃圾,并非好奇他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关注到物品一旦失去使用价值,被当作垃圾扔掉时,这个物就成了它自己。它脱离了与制造者、购买者的关系。它是它自己的时候,就拥有了特别的美感。你正视它的美感,人与物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物还是同样的物,但物有用、无用的概念已变。这样讲,捡垃圾会让你看到有用、无用背后,物的价值。我挺爱站在垃圾堆里,浮想联翩。

  人和物,谁是谁的主人?

  大多数人会想,我是物的主人。但我们的生命,是被极少的物所包裹。我们消费的物,看似多样,实则有限。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使用物,与物产生关系,物背后所有成为物的逻辑,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我们正使用的电子屏幕,以屏幕的方式,展示了这段时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我们研究屏幕,就等于研究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

  人和物谁更重要?毋庸置疑,是人重要,但人已经被物牢牢控制,怎么变得更重要?人才是这个关系的重心。我们可以理出一个主要的线索:制造物,创造物的人,或创造物的逻辑,实际上是通过人使用物,来规范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行为。

  前阵子去看一个官窑瓷器的拍卖会,物品确实精美,但我看不到人,读取不到物背后的、人的信息。一本书的背后,是作者、译者,是所有让它变成美好之物的人付出的情感、心血、时间、空间。物,是我与物背后的人之间的中转站。如果能通过物,读懂物背后的人,这才是我觉得物最美、最有价值的时候。尤其是一个艺术品,即便物的制作者已离开人世,但是他的灵魂,对技术的理解,对未来即将触碰此物的人的心思,如果还能停留在物中,被我所读取,那真是美妙无比。

  比如,中国书画装裱,从宋代开始,讲究的就是“天比地大”,很像排版,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上面比下面要大,即是规矩。大家遵循这个规矩就好了。但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个作品的版心,居然“地比天大”。它的版心特别靠上,严重不讲规矩。我立刻明白了这名装裱匠人的心思。因为作品画的是月兔,天上的东西,匠人便把版心上挪。这说明什么?第一,他懂这个规矩;第二,他敢打破这个规矩。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敢打破规矩,不算奇怪,但一个装裱匠人敢打破规矩,而且在一两百年之后,被我读取到。我觉得他就是茫茫人海中,闪光的那个人。

  理解物,美即诞生。我特别喜爱触碰古老的东西。一件陶瓷作品,从一团泥土慢慢成型,你触碰它时,可以感受到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决心、失败、懊恼,最后他克服自己的犹豫,让它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你闭上眼睛感受它,会发现一股无比真挚的暖流,从内心涌出。美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全身心的。

  更多新潮内容请戳这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