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首页看点丨​江苏博物馆“朋友圈”,“扩圈”又“破圈”
2022/02/16 20:56  新华报业网  王宏伟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江苏博物馆。

  记者昨天从省文旅厅获悉,全省2021年新增备案博物馆7家,除了去年6月开馆时轰动一时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有励志社博物馆、南京消防博物馆、南京钢铁博物馆、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苏州教育博物馆和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至此全省已备案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331家。

  这些新备案博物馆均为专题、主题类博物馆,其中有5家由行业、企业或高校主办,它们如何给文博爱好者“种草”?“打卡”时有哪些看点?场馆和展品背后承载了什么样的精神和回忆?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镇馆之“宝”,在公众心中“种草”

  在这7座博物馆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开馆即成网红。其他博物馆虽然没有“国字头”的光环,很多展品也未被认定为文物,却拥有不少参观“打卡”时必看的镇馆之“宝”。

  励志社博物馆位于南京钟山宾馆内,场馆由励志社旧址的三栋宫殿式建筑组成。这组建于1931年的建筑有着中西合璧的风格,它们本身就是博物馆最大的展品。江苏钟山宾馆集团红岭先锋培训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刘韬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蒋介石在这里召开国防部联席会议,一致通过政府全面抗战决定;抗战胜利后,谷寿夫等日本战犯在这里接受正义审判;国共南京谈判期间,这里是三大会谈地点之一,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在这里与国民党进行过正面交锋;渡江战役期间,解放军先头部队35军在这里设立临时指挥军部;南京解放后,南京地下党组织书记陈修良与35军政委何克希在这里‘胜利会师’……展馆围绕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结合雨花英烈、新四军、淮海战役等重要史实,集中展示1929年至1949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把这里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基地。”

  这批新晋博物馆中最重的展品来自南京钢铁博物馆,馆前广场上有一块重达15吨的赤铁矿石。南钢旗下金乐文旅公司执行总经理张燕告诉记者:“南钢1958年由周总理亲笔签发批准建设文件,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钢铁‘十八罗汉’之一。从年产10万吨钢起步到如今年产1000万吨钢,南钢的历史也是新中国钢铁业发展的缩影。2018年南钢60周年厂庆时,海南钢铁集团把这块巨大的铁矿石作为贺礼送给南钢,经检测其铁含量达58%,这也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论展品的轻和薄,要数南京消防博物馆内珍藏的飞机票,航班是2008年5月24日从成都双流机场飞往南京的MU7002航班,特别之处在于,乘机人的姓名是“HERO”(英雄)。南京消防支队政治部组织教育处一级助理员薛实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南京消防支队分3批派出151名消防官兵火速驰援,奋战十多昼夜,在他们离开时,机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特殊的机票,以表达灾区人民对南京消防战士的感激和祝福。

  最令人期待的展品,要数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内即将展出的水杉“模式标本”(一种生物被学术定名时所依据的标本),包括花、叶、果等标本。水杉曾被认为在第四纪冰川时灭绝,上世纪40年代在中国被发现轰动世界植物学界。博物馆馆长黄红告诉记者,1946年中央大学森林系(南林大的前身之一)教授郑万钧派人两次前往湖北谋道溪采集标本,并将标本寄给北平的胡先骕,二人联合发表的论文正式宣告水杉作为植物“活化石”被重新发现。

  走进展厅,“打卡”难忘回忆

  博物馆是典藏、研究、展览人文和自然遗产的公益机构,这批新备案的专题或行业博物馆里,很多展品承载着行业、企业、高校的发展历程,展示着那些让人难忘的精神和回忆。

  南京消防博物馆展示了明清以来数百年的消防历史,最令人动容的是一组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消防战线历年一等功臣的脚模,它们见证着消防官兵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迎着危险逆行的无畏精神。据介绍,南京消防一共有17位一等功臣,除了陈桂松、张恒盛两位已经去世,其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脚模,寓意南京消防优良传统和红色血脉的传承。这些英模中有扑救南京炼油厂大火的李振飞、何书琴等,有参加汶川地震救援的张明辉、周军,有增援扑灭泰州德桥仓储公司火灾的赵杰、罗忠臣等,也有扑救扬子石化火灾的崔彦彬、王政。展厅中有一件一等功臣丁良浩在扑救泰州德桥仓储公司火灾时被烤得熔化变形的头盔,当时他和小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关闭易燃易爆物存储罐的阀门,离淌火只有不到5米,在生死一线之间书写了勇敢与忠诚。

  南京钢铁博物馆不仅展示了3000年冶炼史、200年钢铁工业史,而且展示了南钢60余年发展史。展厅中的展品和模型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情形。1958年随着隆隆开山放炮声,南钢人踏上艰苦创业路,建设大军住着草棚,喝着沉淀的江水,吃着粗茶淡饭,用展厅中展出的独轮车、扁担箩筐、洋镐铁锤建设钢铁厂。展厅中有一份《新华日报》,记载了1959年7月30日江苏第一个现代化高炉南钢2号炉投产的新闻,这座高炉一周的生铁产量,相当于此前江苏全年的产量。如今南钢是国内行业龙头上市企业,也是国内中厚板装备最全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产品被用在核电“华龙一号”、700吨液压挖掘机、可燃冰钻井平台“蓝鲸一号”、052D驱逐舰、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等国之重器上。

  苏州教育博物馆坐落于市级文保单位柴园,展示苏州地区教育通史,如名人馆中复原了叶圣陶在甪直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时的书房模拟场景,近代馆中展示了江漱芳典质家资艰苦支撑苏州第一所新式女子小学兰陵女学……一批远见卓识的杰出人物开启了苏州近代教育之路,为苏州留下了近200座百年名校,从苏州走出的两院院士达150人,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文脉在今天得到了赓续。

  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的树木标本馆已有百余年历史,馆藏树木标本达13万份,其中很多植物是一批曾在该校工作的中国现代植物学奠基者发现的。例如中国特有树种秤锤树是1927年在南京幕府山发现的濒危树种,因果实下垂像秤砣挂在树上,胡先骕形象地给它定名为“秤锤树”;1933年郑万钧在句容宝华山发现“宝华玉兰”,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它和中华虎凤蝶一起成为江苏仅有的生物名片。

  还有些植物就以这些专家的名字命名,例如濒危的蕉木分布在海南和广西,为纪念钱崇澍又被称为“钱氏木”;珍稀的焕镛木分布在广西、贵州的石灰岩山地中,为纪念陈焕镛而得名。“这些故事很少为人所知,但却不应该被忘记。”黄红说。

  奋力“破圈”,融入社会发展大格局

  在新时代,一座博物馆的功能可以拓展到什么程度?这批新晋博物馆正在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大格局中奋力“破圈”。

  3年内年观众数达到150万,70%是外地人,不仅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新地标,也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给人们多一个来扬州的理由。这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时发布的愿景。从设计之初,文旅融合促进地方发展就被列入立馆目标。“我们希望博物馆时尚、年轻、有活力,观众来这里的目的不惟一。”馆长郑晶说,“可以是了解历史文化,可以来品尝美食,可以看非遗表演,可以是沉浸式体验,也可以是散心甚至是相亲,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分众化服务做得更细致,能够为一座城市的发展‘引流’。”

  社会在发展,博物馆的运营理念也在进步。郑晶举例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5年为纽约创造了9.46亿美元的收入,当地直接税款受益达9460万美元。在国内,负责“中运博”运营的南京博物院2018年为南京带动了16.19亿元的旅游收入,对GDP的综合贡献为26.956亿元。

  运营半年时间,中运博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郑晶告诉记者,去年6月中旬开馆至年底,博物馆实际开放123天,参观人数超过87万人,其中扬州本地观众和外地观众各占一半,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七成,“中运博正在成为来扬州旅游必到、扬州本地人常来的文化客厅。如果接下来没有疫情干扰,我们希望开馆一周年时观众人次就能达到150万。”郑晶说。

  如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天放出一万人的预约名额,参观者可以在展厅中品味这部“运河百科全书”,可以在复原的20米长的沙飞船上沉浸式体验行船,可以在数字化展厅中体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诗意运河文化,可以在复原的运河街肆上体验古代运河两岸的生活,青少年还可以化身明代都水监官员,来一场“二次元+古风”式的密室逃脱。

  对于什么是一座好的博物馆,郑晶的答案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要做到四位一体:服务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所在的大丰上海农场是上海在江苏的一块飞地。195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亲自筹划了这块垦区,从1968年到1978年,上海共有近8.5万名知青来到这片黄海滩涂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纪念馆内收藏了当年知青生活、生产、学习实物4万余件,件件有主人,件件是原件,原汁原味地将那段历史再现在墙面上、展柜中。那里的元华场部旧址由前苏联工程师设计,是知青纪念馆主馆;老虎灶一灶两锅,当年灶火昼夜不息,以保证知青每人每天凭票冲一瓶开水,用于上工饮用、收工洗漱;元华浴室按老上海公共浴室形式建造,为当年的知青们保留了上海“孵澡堂”的生活方式……

  纪念馆景区管理公司负责人任万存告诉记者,目前那里是4A级景区,不仅有纪念馆、主题展,还围绕知青主题进行功能开发,如企业拓展方面包括真人CS、多功能烧烤场和舞台等,亲子体验方面包括农事体验、亲子露营、生存技能培训等,那里还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知青题材影视拍摄基地,通过沉浸式剧本体验使游客亲身体会感受当年垦民及知青劳动、生活的场景,体会一代人的艰辛和不易。此外这里还能开展帐篷露营、篝火晚会、休闲垂钓等活动,拥有酒店、小厨、民宿、街区等配套设施。“今年3月到5月,全市会有5000名中小学生来这里开展劳动实践。”任万存说,“这里已经摆脱了对门票的依赖,二次消费是主要收入。10年前纪念馆开放,景区开始运营时,需要政府每年补贴450万元,而2021年,即使有疫情影响,景区的营收仍然达到了500万元,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一座博物馆对地方经济、全域旅游、文化建设的全面贡献。”

  当博物馆建设理念进步,使之不仅仅是文化的殿堂、公共文化空间,从而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功能也从单纯的文化价值作为起步不断“破圈”,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通讯员 靳扬扬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