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她们用镜头定格时代、三张文化名片连缀无锡千年文脉 |人文周刊荐读
2021/12/17 11:42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02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她们,用镜头定格时代的瞬间

  文/彭珵

  路人甲乙的匆匆一瞥,她则独具慧眼定格这一时刻;有些人执着于眼前鸡毛蒜皮的苟且,她则用镜头书写诗与远方;你我生活中点滴是平凡,她镜头里的一帧一幅俱是不凡。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用脚步丈量路途,以镜头记录美好,从发现身边的风景,到追味感动的瞬间,再到寻找生灵的踪影,这三位女性的“她镜头”,是她们给观者、给时代留下的印记。

  她用镜头“描绘”人世间

  2021年8月17日,南京凤栖苑小区全体居民都极为激动——在因疫情导致21天封闭管理后,整个小区终于迎来解封。当日下午一点 ,封闭的小区大门准时打开,居民们挥舞着国旗、洋溢着笑容,激动而又井然有序地走出小区——这一瞬间,被一名蹲守在出口处多时的瘦小女士用镜头定格下来。

  南京凤栖苑小区解封瞬间

  这位女士名叫薛晓红,是一名纪实摄影师。十多年前,她因旅游接触到了摄影,自购入第一部单反相机开始就一头扎进摄影世界,用镜头记录眼中所见。“我喜欢拍身边看上去很平淡但很真实的生活,它们有更打动人的地方,我比较喜欢记录这些。”

  此前住在南京茶南街区的她每天散步、买菜的时候都带着相机在周围转悠,街坊四邻亦是她的拍摄主角。“一些熟悉的画面,你平时路过时看起来可能没什么感觉,可一旦用相机拍下来,定格的那一瞬画面其实很有味道。像这张照片,一个孩子拿着糖葫芦跑过来,一蹦一跳的样子,一下子就能让人想到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薛晓红

  在薛晓红的镜头下,不仅有快乐的表达,更有对生命的思考。几年前,在一次为血透儿童公益募捐的活动上,她跟拍了其中一个9岁小女孩。在她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小女孩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上插了几根导管,管里的血液正往一旁的仪器上输送透析,孩子脸上大大的眼睛无助地望向天花板。

  “她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当时她妈妈都准备放弃治疗了。可是只要停止血透,20天左右,孩子的生命就没了。”最终,这组照片通过媒体发布出来后,小女孩一家通过公益募捐的途径,募集到了9万多元善款,“起码,她的医药费有指望了”。

  这样的“血色童年”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及困难的家庭来说是不幸的,而薛晓红用镜头推动了一股温暖的力量,带来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让阳光再次温暖了他们。

  除了个体人物,薛晓红也一直在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南京。作为南京城市摄影队的一员,她的镜头持续记录着这座城市几乎每一个大的发展节点。从2014南京青奥会、2018年南京长江大桥重新开放……到2020抗击疫情等,其中涌现出的重大事件与动人事迹,都被她的镜头留痕,镌刻上其独有的印记。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时值大年初一,江苏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南京南站出发。在列车驶向武汉前,队员们在车厢内隔着玻璃和家属告别,这一幕被薛晓红的镜头记录了下来。即便是旁观者,她在拍摄这些“逆行”英雄的同时也被感动到泪眼婆娑,“我一边拍一边掉眼泪,送走第一批医疗队后,我一路开车回家,眼泪就没干过”。今年初,《新华日报》以《一位摄影师的影像2020》为题,为她做了一整版的报道。医疗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志愿者、雪中坚持送外卖的小哥等,这些在抗“疫”期间的群像,都通过她的镜头传达给大众。

  一年后,薛晓红的镜头再次对准了受疫情影响的南京人。而对于这次南京凤栖苑小区解封的拍摄,薛晓红的角色已不再是一个旁观者,“我今年3月刚从这里搬走,听到小区被封的消息挺震惊的,因为我的公公婆婆还住在里面,80多岁的老人,我很担心他们”。

  在为亲人担心与焦虑之余,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拿起相机,以纪实摄影者的身份,回到这个她经常散步买菜的“原居地”,不仅是为了守候小区内的家人与街坊四邻,更要记录下身居抗疫一线人员的辛苦付出与坚守。

  在这21天内,薛晓红一路跟拍,希冀将抗疫工作人员被口罩遮住的每张面孔、被防护服包裹的每道身影都记录进镜头里。“我当时想给每位志愿者都拍一张穿着防护服的照片,但一进单元楼里,他们穿着防护服都长得一样,脸都看不清,有的人连正脸都没拍到。”所以,在小区解除封控后,薛晓红立即给每个志愿者拍摄了摘下口罩后的肖像照,送给他们做纪念,“希望照片能告诉他们,他们的付出,我们会永远记住”。

  这段时间拍了多少照片,薛晓红自己也记不清了,正是这些无声的镜头语言,刻画出了其中鲜活的人物与日常,他们的悲喜冷暖似乎能涌出镜头外,直逼观者眼前。又如薛晓红总是钟意拍摄时代变迁下的巷陌人家、贩夫走卒,在镜头里,他们或踟蹰驻足,或转瞬即逝,其中的世间烟火、凡人心灵,都能被她细腻的影像语言尽数记叙,化作一张张令人动容的照片。

  她用影像“凝视”大自然

  8年前被招募至《云上的家庭》纪录片摄制团队时,李茜刚刚结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所学专业既非摄影,也非动物学,而是植物学。

  《云上的家庭》是由国内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及其团队打造,讲述的是生活在云南一个滇金丝猴家族的故事。“滇金丝猴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区域,我之前的专业方向是高山花卉,与它们正处在同一种生存环境下。这个纪录片除了反映滇金丝猴这个动物群体,也展现了它们栖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金丝猴 李茜摄影作品

  就这样,身为云南人的李茜,既是滇金丝猴的“老乡”,又具备专业的植物学研究背景,便被摄制团队招至麾下,当时对纪录片拍摄这一工作还不甚了解的她,就这样踏上了前往云南白马雪山的道路,也自此跨入了野生动物摄影这一领域。

  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处的白马雪山,海拔极高,山林密布,生物种类繁多,人迹罕至,历经一年半,李茜跟随团队录制了滇金丝猴家族一幕幕的生活动态:在雪中,它们依偎取暖;在林间,它们攀援跳跃;在树梢上,猴宝宝在母亲怀中呆望镜头……这样的野外拍摄,让李茜在深山老林的一呼一吸间,感受到了惊喜与危险的并存,李茜对数年前的这段经历仍记忆犹新:他们在4500米海拔上产生高原反应,在下山时偶遇黑熊,最近距离仅有5米。“我对野外拍摄不存在小清新的幻想,这种历练是对你身心意志与毅力的锻炼,之后可能也没有这么多机会,能再去近距离、长时间地体验这种生活。”

  这次野外拍摄,不仅让李茜真正了解到“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意义,更为自己打开了动物纪录片摄制的大门,她认为,摄影入门的门槛不算高。“要拍出好的东西的本质,在于你所要表达的故事。摄影其实是一门上手容易精通难的技术。说白了,摄影是一门手艺。”

  非摄影专业的她,在不断实践与摸索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独立摄影师。之后她与丈夫共同开设了摄影工作室,继续从事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

  野外拍摄的困难不言而喻,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与天斗、与地斗、与野生动物斗”,应是这些摄影师们的家常便饭。当总结拍摄野生动物的心得时,被问到是否有过“对危险的担忧”,李茜提到最多的反倒是“等待”。“大家对这事有误解,会觉得拍野生动物危险挺多,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野生动物其实很怕人,你根本没有机会很近距离接触它们,可能连续好几天都见不到,对于拍摄者说,这已经是‘常识’了。”

  李茜

  李茜每年大部分时间在野外,与其他团队合作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她的工作形式总是在奔波与等待间交错。动物什么时候现身?现身时会做什么?这些问题经常会在拍摄者的预估以外。“我们会在拍摄前预设故事线,就是你在安排拍摄时间的时候,要估计这个动物这个时间点大概干什么,来合理地预设好一个故事。然而这个预设十有八九不会发生,拍不到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动物并不会按照你想的去‘演’。但是等待过程中可能会有惊喜,或许能拍到其他动物,说不定会上演另外一个故事。”

  师承奚志农,李茜希望能做出同样精彩且有影响力的纪录片,“野生动物摄影并没有说一定要爬到雪山之巅,或者是到一些非常极限的环境”。在李茜眼中,动物纪录片除了“大而野”的内容,着眼于“小而美”的形式也会自有风格。比如,蜘蛛结网、小鸟破壳等过程,经常不能为人所注意,但延时摄影的形式,可以将这些呈现为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微观影像作品。

  现在,李茜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一部分室内工作。在她位于苏州的家中,植物延时摄影成了她的又一项工作内容。“种子什么时候发芽、生长的速度如何,拍摄时更多是去卡这些节点,这样在视觉上有比较精彩的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相对缓慢,肉眼不易察觉,而延时摄影压缩了时间,最后就有一个超越视觉的呈现。”

  从接触摄影到对延时摄影手法的掌握,从野性的动物到“佛系”的植物,李茜一直在挑战与创作新的拍摄内容,“我想做自己主导、参与程度更深的作品,或者是别人拍不到的东西,能够讲我自己想讲的故事”。

  她用热爱“定格”金陵城

  黄颖是个普通的“白领上班族”,朝九晚五自是日常,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于她而言才不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而是曝光、景深、柔焦、色温。

  2015年,还在读研的黄颖受导师影响,接触到了摄影,从用自己奖学金买下第一部单反相机开始,她对拍照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开始因为专业是新闻传播,那个时候学习的风格可能会偏纪实一点,后来到南京工作,就更喜欢风光类的题材。南京的景太多了,特别值得去记录。”

  如她所说,南京是一座极富历史韵味的城市,人文与风景交汇于此,而紫金山作为“金陵绿肺”,一直都是摄影圈“老法师”们的天然“内卷”之地。

  黄颖就住在紫金山脚下,近水楼台者自然得美景先——中山陵的音乐台、明孝陵的石象路、灵谷寺的萤火虫与桂花……这些游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点”,也是她的日常拍摄对象。当她拿起镜头,徜徉在青翠之间,微风轻拂,她的眼睛与镜头融为一体。随着快门按下,定格的是属于她、属于这一刻的美好。

  黄颖

  “紫金山就是一座摄影宝库”,黄颖偏爱在明孝陵的石象路上取景,高大树木与600多年的明代石刻交相掩映,最符合她对古都风韵的想象。“这边的四季风景各有各美,像现在银杏黄了的时节,我会有一个应季的拍摄,这些石骆驼、石麒麟、石人一拍感觉就来了,时不时还有小动物出现,也会给照片增添一点灵动感。”

  要在最佳时节抓住最好的景,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景色,摄影师的作息远不止“996”与“007”。在上班前赶紫金山的薄雾、晨光、雪景,下班后再去追晚霞与落日,黄颖就这样经常在“打工人”与“自由摄影师”两种角色间无缝切换。而一身连衣裙和一双皮鞋,已是黄颖作为一名年轻“女法师”的基本摄影着装,这让她在一众身着冲锋衣、脚蹬运动鞋的“老法师”间显得格外养眼。

  黄颖的摄影装备里有相机、长焦镜头、广角镜头、无人机、水,甚至还有小半斤猫粮方便她顺带“撸”猫。“如果需要拍夜景或者长曝光,还会带上大脚架或小脚架,最重的时候能有15斤,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天甚至一天。”

  从开始学习摄影起,南京的四季花事、绿树城郭、日月星辰,悉数被她收入镜头:在石臼湖边熬最晚的夜,只为拍最亮的星;为了拍到无人的雪景,冬天凌晨5点摸黑到明孝陵架好机位;在灵谷寺拍萤火虫,她对蚊子的忍耐性也远大于常人;刚开始学习用无人机拍摄没多久,价值5000元的无人机就在阅江楼附近“炸机”失踪了……在通往“老法师”的道路上,黄颖积攒了不少这样“特别”的摄影“日常”:“我归纳了下,就是特别冷、特别热、特别早、特别晚、特别慌。虽然拍摄中间总会有好几次不算成功的经历,但是习得教训、积攒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们导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傻子都会拍的照片就不要拍了’,话糙理不糙。”黄颖说,“他时常教导我们不要随手拍,不然和手机拍的唯一区别只不过是,拍出来了一张清晰度高、色彩明亮的废片。”

  现在,爱猫、爱独行的黄颖,已逐步成长为一名摄影大V,她以“孤行喵”为网名在微博上发布作品。她诠释的南京景色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多次被“南京发布”“江苏微旅游”“微博江苏”等知名官方微博转发推送,更多人通过她的作品,了解到了南京不一样的风景。

  【文脉】

  三张文化名片,连缀无锡千年文脉

  《江苏地方文化史》是2016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出版成果《江苏文库·研究编》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个设区市各设一卷,收入3000册的《江苏文库》中。

  继淮安、苏州、常州、镇江、盐城等城市之后,《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已于近期面世。无锡是吴文化和民族工商文化的发祥地,史脉悠远却仍活力依旧,从远古而来,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怎样多彩的地域文化?

  《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

  无锡地处太湖流域,长三角腹地,“当南北之冲,土地沃衍。有湖山之胜,泉水之秀,商贾之繁集,冠盖之骈臻”(元至正《无锡县志》)。无锡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历史上,无锡曾长期被忽视,甚至连很多本地人也对无锡的文化缺乏自信。

  《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主编、江南大学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若江说,早在春秋时期,无锡这块区域曾因是勾吴古国的政治军事中心而为人瞩目,此后两千多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却几乎默然无声,直至民国时期因为工商业发达才突然崛起。作为一个普通的县,无锡几乎所有的历史记录都附着于毗陵、晋陵(常州),或寥寥数笔,或遮蔽于大江南的璀璨辉煌之中。

  太湖滋养了灿烂的无锡文化。 视觉中国 供图

  编撰一部水平较高的无锡地方文化史,对无锡地方文化进行全面完整系统的梳理和精要的理论概括,是几代无锡文化学者的夙愿。从2016年末开始,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江南大学等单位的统一组织和支持下,以庄若江教授牵头,数十位无锡的高校学者、文史专家组成编撰团队,历时四年多完成了这部《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

  该卷分上下两编,以54万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远古时期至晚清民国时期无锡文化的演进脉络,所涉历史长达万年之久。上编根据时间线索,以6章篇幅阐述“无锡文化的历史轨迹”,对无锡政区概况及历史沿革、无锡地方文化构成进行综合论述;下编则以11章篇幅,从工商、教育、科技、学术、宗教、文学戏曲、书画艺术等11个社会领域展开阐述。

  寄畅园是无锡园林的杰出代表。 视觉中国 供图

  “无锡卷”以公允、客观的态度概括了无锡文化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无锡地方文化通史。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卷”还将下辖两个县级市江阴、宜兴的文化脉络和史实也一并纳入,使“无锡文化史”论述的范围、内容,更为系统和完整。

  “不管是思想学术、工商经济、文史艺术,还是科技技术、文化教育,从远古以来,无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庄若江说。

  无锡东林书院。 视觉中国 供图

  在思想学术上,明代无锡出现了著名的东林学派,他们强调实学,提倡学以致用,将讲学与修身、治国紧密联系;同样在明代,江阴人徐霞客“朝碧海暮苍梧”,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留下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舆地学也始于无锡。宛山顾氏家族数代专攻“舆地之学”,顾祖禹穷一生之功,完成煌煌280万字的旷世巨制《读史方舆纪要》,堪称中国史地巨擘。

  在工商经济方面,晚清至民国,杨宗濂、杨宗瀚兄弟,薛南溟、薛寿萱父子,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周舜卿,祝大椿,王禹卿……无锡大批工商实业家致力于实业救国,业绩斐然,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成就了无锡尚德向善、务实进取、灵活机智、开放包容的新型工商文化。同时期,无锡也走出了大批经济学翘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早期经济学界的“江南学派”,从领军人物到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是无锡人。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等无锡籍经济学家对新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无锡人写的著名诗句

  在文学艺术方面,无锡同样堪称文化渊薮,历朝历代名人辈出,文风颇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代的《悯农》诗家喻户晓,其作者李绅正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曾与白居易、元稹等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撰写《霍小玉传》的唐代文学家蒋防,一生创作1500多首诗词的北宋名臣李纲,写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名句的南宋词人蒋捷,编选《唐诗三百首》的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孙洙等,都是来自无锡的文坛俊彦。近现代以来,缪荃孙、钱穆、刘半农、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陈西滢、许思园等无锡人在文学、历史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耕耘印记。

  钱锺书杨绛夫妇是从无锡走出的著名学者,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也是著名国学大师

  在美术史上,无锡同样人才辈出,从古代的顾恺之、倪瓒、王绂、王问,到近现代的胡汀鹭、贺天健、秦古柳、钱松嵒、徐悲鸿、吴冠中,无锡秀美的山水滋养了太多画坛名宿。在民乐方面,华彦钧(阿炳)、刘天华、储师竹、周少梅、杨荫浏等共同用二胡、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筑就了江南民乐高地。

  华彦钧(阿炳)是无锡民族音乐家的代表。

  在科学技术方面,以荡口华氏为代表的铜活字印刷,在中国印刷史上拥有无可取代之地位。明代华燧会通馆以铜活字印的《宋诸臣奏议》50册,是我国最早铜活字印刷版本。有趣的是,数百年后,被誉为“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也是无锡人,发明了“华光系统”激光照排技术,开启印刷术的光电时代。无锡还是孕育近代科技的重要摇篮。晚清的华蘅芳、徐寿等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科技先驱之一,从最早数学教材版本《微积溯源》的翻译,到第一艘蒸汽机动力船的问世,从最早的枪炮武器制造到无烟火药的研制,正是他们的不懈求索,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起步。

  无锡名山众多 视觉中国 供图

  《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一书将无锡文化提炼出山水文化、吴文化、民族工商文化三张文化名片。在庄若江等学者看来,自然生态的山水文化、悠久厚重的吴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工商文化,共同交织成无锡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

  锡山、惠山、雪浪山、太湖……灵山秀水的自然环境为无锡文化的生发提供了温床。水的随物赋形、灵活善变、顺势而流、刚柔相济等诸多特征,养育了无锡人通达包容、敏察善纳、勇于探索、善于进退的群体禀赋;吴文化灵活机智、开放包容、务实进取、义利并举等文化特质,也演化成无锡文化的内涵特征;到了近代,无锡的工商文化继承了吴文化的优秀元素,又具有鲜明的近代社会特点,超越了一般纯粹逐利的商业文化,而成为一种长于吐故纳新、勇于探索创新、富于创造活力的新兴文化,务本求实,经世致用。

  “可以说,无锡的地方文化,正如无锡的自然生态一般,既有山一样的稳健沉厚,又有水一般的机智灵动,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庄若江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