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紫金节10个“孵化”剧目亮相、一位植物学大家的“生境”丨文艺周刊荐读
2021/11/25 08:50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47期)

  【视点】

  【繁花】

  【悦读】

  【新潮】

  【视点】

  文化自信·艺术谈丨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文/汪政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文化提到如此的高度,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艺本来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美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也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兰亭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是对宇宙的敬畏。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是那么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舍与待人接物。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不管你从那儿出发,也不管你将镜头与画笔对着什么,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的高低。

  实际上,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许多文艺家以为表现什么,就把什么表现好就好了,这种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的。只有不断地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你才能从有限走向无限,也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文化是所有成功文艺作品的辉光。文化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追求,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因为文化无处不在。人类有人类的文化,国家有国家的文化,民族有民族的文化,地域有地域的文化,行业有行业的文化。同时,文化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在变迁,在激荡,在淘汰,在创造,在积累,不同的时代与社会有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对文艺作品来说,它的文化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它既是对既有文化的开掘、整理、发现与表现,又是文艺家自己对具体文化的理解与创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在长期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其他同题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人类,特别是东方爱情文化的音乐诠释,同时,这样的诠释与表现离不开作曲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故事原型、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的认识,离不开作曲家的生命观、爱情观与伦理观,正是这些主客观文化的交融才诞生了这部优秀的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的作品。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虽然只是一幅肖像油画作品,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题材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甚至说是征服了观众,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过精湛的油画语言将父亲塑造成了中国父亲的形象,中国农民的形象,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劳动文化。在特定的时代,罗中立将自己对父亲,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中,使一幅肖像画超过了人们的接受期待,进入到了深沉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都无不说明,艺术需要文化,艺术更要表现文化,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丰富的,这丰富的形象意义常常包含了文化的内涵。《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上到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下到平头百姓、三教九流,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无不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又无不是一个个差异性的文化符号。贾宝玉、林黛玉就是中国早期启蒙文化的代表,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封建制度对个性的压迫,已经开始怀疑旧秩序的合法性,他们不愿意遵循既有的生活逻辑,开始向往自由的,合乎人性的、身心得到解放的生活。老舍的《茶馆》是一部人像展览式作品,作品将戏剧空间固定在一处茶馆,它是舞台,更是社会的缩影。在这个特定的舞台上,不同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有皇宫的太监,有朝廷的鹰犬,有新兴的资本家,有地痞流氓,也有挣扎在贫困线上卖儿鬻女的穷苦百姓。

  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人物之间的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物间的具体的矛盾冲突,是这些矛盾冲突推动的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在它们的背后是复杂的文化关系,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合情合理而又跌宕的故事情节总能深刻地体现特定背景中的文化关系,也即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冲突或融合。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一出家庭悲剧,更是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它突出地提出了19世纪末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人可以成为什么?当时的文化状况非常复杂,旧的文化已经在退场,新文化也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但不管是新还是旧,又都处在交织、胶着的状态,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即使是看上去非常有个性的女主人公娜拉也是如此。为了爱情,她曾经妥协过,海尔茂也曾经是她情爱的对象、中意的丈夫,她也过幸福的时光,似乎在社会、家庭中优裕自如。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海尔茂身上的旧文化显现了出来,他对新文化,对娜拉的个性要求是有限度的。于是,冲突不可避免,这种体现在两个人的身上同时也体现在各自性格中的新旧文化的冲突如此复杂,其悲剧意义就特别深刻。

  电视连续剧《觉醒时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当鲜明的作品。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它再现了上世纪初中国的历史风云,重新叙述了那个时代许多重大的事件,复活了那个时代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影视剧的话语,生动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那个时代文化思潮发生演化的轨迹,从晚清启蒙文化的萌芽,域外文化的涌进,传统文化的再生,等等,那是一个青春勃发的时代,是一个自由奔放的时代,是一个情感灼热的时代,更是一个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以《新青年》的创刊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不仅仅是历史时序的呈现,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早期文化人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进行思想探索的凤凰涅槃。作品以勇气和担当真实地将许多思想历史性的表达出来,客观再现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图谱,从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必然性。《觉醒时代》实际上以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文化史实,印证了世界文明史的一个常识,凡是时代、国家与民族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必然伴随着重大的文化运动。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了,不仅是与《觉醒时代》同题材的作品,还有许多重大历史与现实题材作品,之所以差强人意,就在于忽视了文化的存在,没有能够把历史与现实发生的文化上的必然性表现清楚。明白了这些,也就同时明白了《觉醒时代》作为电视剧的艺术创造,从人物角色的塑造、场景的设计、情节的安排直到细节刻画与气氛的渲染,乃至隐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都无不在彰显着文化的光辉。

  贾平凹长篇散文《秦腔》

  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或者,在表达中,会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所以,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文化,文化就是艺术。贾平凹在长篇散文《秦腔》中说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他这样言说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是在说艺术,也是在说文化。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中国远古的文明说起,一直说到明清文艺思潮,“龙飞凤舞”“青铜饕餮”“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等等,都是从审美形式谈起,而最后都归入了文化,只有文化,才是艺术形式的最终解释。一部中国古代艺术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史,一部中国古代文艺审美形式史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符号史。

  为什么会有章回小说这种叙事形式?因为章回小说是在古代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为什么会有话本小说?话本小说是在说书人底本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那为什么又会有说书,那是中国城市兴起后的一种休闲性的娱乐活动,是中国早期城市消费文化的重要形式……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借助文化批评,只要对艺术刨根究底,总会追溯到文化。民间文艺有民间文化的形态,宗教艺术有宗教文化的形态。东西方的古典建筑为什么相差那么大,从形式结构到材料工艺如此不同?因为东西方文化不同,这种不同最终缘于自然的差异。从文明的发生说,自然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里的人们只能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而且只能是这样的资料而不是那样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从生活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因此,不同的文化主体都会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他们的文化观念也都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国画,特别是中国的写意画,它们的笔墨、线条,都是中国文化的表征,那些唱遍大江南北的民间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结晶,表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心声。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文艺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汉语声音之美的体现,它的格律是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秩序的理解的高度抽象。五四以后,新诗出现了,它是诗歌形式的变化,也是中国文化的变化,所以,用白话文、写日常生活、诗体上趋于自由的新诗的诞生才被胡适称为“一件大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变化总要在文艺中显现出来,如果不是消费、市场、技术等文化的发展,怎么可能会出现号称中国第四大发明的网络文学?所以,优秀的文艺家总能走在文化的前列,又总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文化的表达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而文化一旦积淀为形式,就能超越内容的限制,以富有个性的特征得到广泛的传播。

  因此,说到底,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现文化,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繁花】

  紫金文化艺术节 | 青年写、青年编、青年演,十个“孵化”剧目冒着生活热气来了

  日益活跃的小剧场,正成为打开和塑造一座城市性格和气质的新窗口。11月20日至12月17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主办,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文投集团联合承办的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即将精彩启幕。越剧《金粉世家》、话剧《老人与海》等10个最新“孵化”的原创剧目将在南京小剧场轮番上演,通过多元化的戏剧风格、贴近生活的题材以及更加密切的观演关系,展现文化的活力和城市的生机。

  多元化、个性化,

  小剧场展演打开江苏文化生活丰富面貌

  一年一度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凝萃着江苏最新文艺优秀成果。艺术节今年首次设置“小剧场展演”板块,通过10台剧目的打造,展现江苏文化生活、精神享受的丰富面貌。

  “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也不一定要专业出身,甚至有反串的可能。不用担心无法融入,这里有南京越剧团的专业老师提供指导……”11月20日,“打头炮”的越剧《金粉世家》,便是一出别具一格的小剧场演出。观众除了坐在台下欣赏,还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剧中人,如此“沉浸式”的戏剧体验,自然引来众多南京观众的踊跃报名。

  小剧场演出,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它的表演空间更小。当观众“近”到可以看清楚台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改变的就不仅仅是空间格局和体量的大小。

  由呼吸剧社带来的话剧《老人与海》将于12月10日亮相南京青春剧场。不久前,这个剧目在南京艺术学院进行了内部表演。在选取的一个15分钟左右的段落中,一位年轻男演员讲述自己目睹父亲患了渐冻症后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感动了全场。“他不是演的,今天所有的表达都是他的真情实感。”呼吸剧社是由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毕业生组织的一个戏剧团体,创排过《商鞅》《红色的天空》等多部有一定影响力的话剧。导演段菲告诉记者,在日常的训练中,他们会让演员在舞台上剖析自己的人生故事,从自己真实的经验中呈现作为“演员”的深刻思考与表达。而此次的《老人与海》中,关于父亲患上渐冻症的部分,就是台上演员的真实经历。

  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催生出小剧场演出的日益红火。无论是演出类型的多元化、个性化,还是与现代人的生活更为“贴近”的属性,都是折射出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迭代发展。

  据悉,此次入选的10个剧目不但题材多样丰富,在表现风格上也是传统与实验兼顾。除了话剧之外,还有1部儿童剧、1部音乐剧和1部越剧。而7部话剧的表达方式也各具特色。

  《生活在天上》改编自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两部小说《生活在天上》和《彩虹》,用年轻的视角解读都市空巢老人的情感世界;丁香烈士的革命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今天的大学生又是如何理解的?大学生原创剧目《似是故人来》,通过戏中戏阐述了自己走近烈士的心路历程;南京传媒学院带来的《白局梦想团》,讲述本土非遗的新故事,而《李叔同》特意创排了音乐话剧(校园版)、话剧(剧场版)两个不同的版本,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街头巷尾正在发生的每一件有趣的事,都是这个剧场上演的内容。戏剧,让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更加清晰。”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陈捷表示,这些精心打磨的小剧场展演,不仅为观众打开了心灵之门,也为江苏广大的艺术家打开了自我思考、探索无限可能的空间。

  从无到有,

  10部剧目这样精心“孵化”而来

  这10部即将闪亮登场的小剧场作品,不仅透着“生活的热气”,也是江苏舞台创作编、导、演融合打通、互相促进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在省委宣传部牵头下,南京市演艺集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江苏省剧本孵化中心。今年4月,江苏省委宣传部发布“江苏省戏剧剧本大纲征集启事”,面向全省中青年编剧征集舞台演出原创剧本大纲。经过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相关专家的审核评选,30个剧本从98个投稿中脱颖而出。

  5月23日-28日,在为期6天的“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首期培训营”上,13位业内专家、学者以及以及30余位来自全省各地的编剧学员们共聚一堂,通过现场授课、构思分享、学员分组和导师指导等环节综合提升剧目创作质量。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副编审徐健围绕《近年中国戏剧创作热点、问题及趋势》,为学员们列举了2012年至今的现实主义题材剧目创作特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员们走出创作的舒适区,从“经典剧目”中汲取力量,拓宽创作视野。在互动环节,徐健结合自身创作经历,鼓励学员们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关注“小人物”、“新人物”,在创作中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在剧作构思课上,上海戏剧学院高城教授从“剧作方法”的角度,阐释了舞台剧创作的规律,帮助学员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就《编辑眼中的好剧本》这一主题,凭借自身丰富的剧本编辑经验,结合多部优秀剧目展开论述,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与收获,从实践的角度启发大家如何开展戏剧创作。

  孵化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成果不断成熟的过程,更凝聚了多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集中培训、剧本朗读、联排公演等方式,对入选剧本进行孵化。经过数个月的打磨提升,最终在成本的30个剧本当中,我们又挑选了10个题材各异的剧本,通过与剧团的对接,才完成创排。”在南京市演艺集团总经理李晓龙看来,从文本到舞台的转化,从无到有的“孵化”,折射出的正是江苏文艺精品创作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次征集到的剧本,主题十分丰富。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红色题材等等都有涉及。”

  陈捷告诉记者,青年写、青年编、青年演,是此次孵化剧目的显著特点。除了职业的年轻编剧外,高校师生、其他行业的年轻人也积极打开“青春的麦克风”,将青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掏”出来,与更多的观众“共情”。

  据悉,此次的紫金小剧场首演竞演,特邀著名剧作人赖声川担任评委会名誉主席,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评委将根据剧本内容、剧目编排、表演技巧、现场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

  “可以说,原创精品的孵化打造,也反过来促进了我们江苏本土戏剧人才的培养。”陈捷说,生活和艺术相互塑造。不管是大剧院,还是小剧场,那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生动故事,永远是打开观众心门的钥匙。

  107个小剧场,

  “文学之都”激活文化空间

  走进1913国民小剧场,一场“文艺范”的演出,带你走进南京本土文化的深厚内涵;参观江宁织造博物馆,除了《红楼梦》的前世今生外,不大庭院里的一方“曹府戏苑”,让古戏台继续“活”在当下;在熙南里街区甘熙故居,非遗小剧场已成功吸引很多南京高校新生力和年轻潮流人士驻留;而位于新街口闹市区的大华大戏院·群剧场,则用年轻态的戏剧为载体,照亮一个城市的生活光亮……

  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的开启,也让蓬勃发展的南京小剧场被更多人“看见”。

  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小剧场建设工作,把公益性小剧场建设作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坚持高标准谋划、品牌化打造、可持续发展,结合全市“11+1”区小剧场的特色,以城区4个小剧场场景为代表,打造建设“金陵小剧场”样板基地,展示目前南京市小剧场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作为“文学之都”,南京到底有多少个小剧场?

  点击刚刚上线的“金陵小剧场”平台,便直观可见:随意切换到南京各区,该区域内小剧场的分布情况便清晰可见,通过点击剧目、活动、视频、福利等子菜单,还可及时获知各个小剧场最为详尽的剧目资讯及导览服务。一张“金陵小剧场地图”,就这样赫然在目。

  “平台上的数据,是我们收集整理了南京超100家小剧场资源所得,内容丰富详尽。”“金陵小剧场”平台负责人龚龑龑告诉记者,南京市不少商业综合体、书店、文艺创意园区都搭建了小剧场舞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南京市共有107个小剧场,包括室内小剧场68个、室外39个,以公益性小剧场居多。其中具有售票资质、可商演的小剧场有17个;有稳定演出团队并有常态演出的小剧场50个。

  剧场虽小,意义却不小。一个个新崛起的小剧场,正在以戏剧的力量,流出“文化活水”。而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正是将提升城市的这一股温柔力量通过展演的方式集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人说,想了解一个城市,一定要走进她的剧场,触摸她的温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更加需要小剧场?

  “在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在色彩丰富的小剧场里,‘藏’着每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品格和个性。”南京本土导演、南京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段菲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悦读】

  一位植物学大家的“生境”:臧穆《山川纪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文/赵允芳

  《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厚厚三卷本,刚获评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的“中国好书”榜。一生“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臧穆(1930—2011)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真菌科学研究,该书收载了他1975年至2007年长达32年的野外考察纪实写生,既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物真菌、标本信息、生境海拔、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始记录,也包括其大量写生和诗书文字。

  作为一名重度的菌菇爱好者,得承认我是先嗅到了书中隐藏的某种美味气息,才真正有了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人间至味大都藏于深山老林,虽然现在的人工培育技术已颇了得,但那种唾手可得的便利,却也全然消弭了踏破铁鞋众里寻它的期冀与快意。多年前,东北学者胡冬林写的《蘑菇课》里有这样一串数据:已知大型真菌744种,其中340种可食用,192种可药用,致命毒菌有102种之多……而所有这些加起来,只不过是大自然中各种真菌的5%,剩余95%迄今尚未被人类知晓。

  《山川纪行》书籍封面

  臧穆先生正是一位在真菌学领域立下开创之功、享有国际盛誉的大家、名家。他于1975年第一次入藏,就是为了考察真菌。他的野外科考日记,也始于这一年。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南、北两极而外的“第三极”,其垂直梯度上的不同海拔地带拥有多样化的植物物种。臧穆在青藏高原南部和横断山区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考察,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真菌标本,着手创建了隐花植物标本馆,向世界介绍西藏真菌的多样性。至2010年,这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已收藏真菌、地衣和苔藓标本近30万号。臧穆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西南地区高等真菌综合研究之先河,对许多类群的专题研究均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菌类产品出口时,须标注准确的名称,但由于野生食用菌品种繁多,且产地不同,各地在菌菇名称上一直缺乏科学的认定和统一的标准。臧穆先生对食用菌及药用菌进行长年的调查、核实和考订,提出很多独到见解,极大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利用。

  但和一般的科考手记不同,《山川纪行》的文笔极为生动,有时简直妙趣横生,相信这也是许多外行能够坚持将这块“大砖头”一路捧读下去的兴奋点。

  譬如,1997年夏,臧穆先生在云南抚仙湖一带考察,他如此这般记载了研究员褚嘉祐向他讲述的,关于当地人过量食用“见手青”(一种牛肝菌)后的神秘反应——

  “云食见手青,如多于10个,量大,食后有幻觉,均为15厘米左右的小人,戴墨西哥草帽,身上着彩衣,色极鲜艳,行走方便,此时人思维清楚。褚(即褚嘉祐)在行医为病人诊断时,病人称此小人在其诊察室中鱼贯而入。他曾对来求医的病人说,这些小人,请勿踩到他们。小人的衣着颜色极艳丽,凡中毒有此幻觉者,均有同幻象感。1小时后,所见衣着和脸色,均成绿色,色单一而后淡失。”

  更有意思的是,臧穆先生还在这段日记下方,信手勾勒了五个戴着大草帽、叉腰作态的小墨西哥人,可谓风趣之至。

  若以为,这是臧穆先生在枯燥寂寞的科考途中偶一为之的戏笔,那就错了。他在绘画、书法、历史、诗词、京剧、体育等方面皆有造诣,是一位公认的“通今博古”“文理兼通”“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学界“高才、奇才、怪才”(刘增羽语)。因此,这本《山川纪行》不仅在植物学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且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臧穆在书法上向以“板桥体”著称,朋友曾向他讨要书画作品,臧穆先生便临了一幅《孤竹图》,并题上“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在当日手记中,他以“为人要实勿虚,待人应诚勿伪”来抒怀自勉。

  读《山川纪行》,我会时不时被老先生突如其来的一笔所触动。1982年的一个秋日,他在日东考察时,首次采到了一种花斑烟杆藓。当天,“群山雨意正浓,峦际模糊,唯听泉水淙淙,偶有鸟啼相辅”,但这一天并非全然诗意,先生“夜复左足阵痛。梦遇两位慈母(即他的生母和养母),醒来益觉夜寒浸膝,颇感苍凉”。弥漫科考途中的刻骨乡愁,使这部科考笔记有了别样的气息。

  《山川纪行》还收录了臧穆先生赠与一位即将赴京任职的友人的《幽兰图》。画面上的兰草疏朗清俊,细读其题字,更是大有意味——

  “满幅皆君子,其没以棘刺,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也。你君子也,持此意以处京畿无往不利。千里之外,无所赠寄。姑以此为压缄之物耳。”

  臧穆先生对于君子、小人的辩证认知,可谓句句中的,别有哲理意蕴。

  臧穆除了热爱板桥,也热爱东坡。在手记中,他对东坡词信手拈来,如一次晨起观湖,忽尔想到,“苏东坡写西湖,用‘漪’字,今日见之,方知古人用字的深入,是谓百炼推敲后,用字如惜金”。

  真菌考察,尤须雨季进行,冒雨考察采集便成了家常便饭。在考察现场,臧穆必用铅笔画对标本进行素描,晚上回到驻地,来不及换掉被雨打湿的衣物,立即着手烤制标本。待一切忙好,他又要在蜡烛映照下凭着记忆给白天的素描填色,“不记录的话,到哪里采的标本的生境都不知道”。

  这里的“生境”一词,莫名,深深,打动了我。

  臧穆手稿

  先生之所谓生境,乃一朴素的植物学词汇,大致是指所采标本的生存环境,如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等。在入藏科考时,臧穆不仅专注于标本的采集记录,更注重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图文记录。

  标本各有其“生境”,人也一样。那么,这样一位学贯古今、文理兼通,且幽默通透、极富人格魅力的植物学大家的“生境”,又是怎样的?

  原来,臧穆自幼酷爱书法绘画,一度打算报考艺术院校,最后听从父亲建议,考入东吴大学生物系,学了自然科学。东吴大学中文校训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英文校训则是“Unto a Full-grown Man”,即为社会造就完美的人格。这所大学“强调学生的人格陶冶,讲求实证和效率的思想”(胡宗刚语)对臧穆影响尤深,也为其几近完美的学术人生奠定了基础。

  臧穆的艺术梦想虽因这次学业转向而貌似中断,广袤的大自然却构成了他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生境”。不断行走于山川江河之间,让他心底里不灭的艺术世界愈为生动饱满。如他深入云南大山,时常会发出迥异于一般植物学家的感喟,“山水画,要搜尽天下奇石打草稿”;看到险峻一景,又念及“如傅抱石先生见此,必能飞笔写出雄姿,我则不及其万一”;在云南上帕镇上帕村科考,远眺怒江和飞瀑,又忍不住思绪飞扬:“李可染写山水,黑色一片,唯留一线银白明亮。白云如儿童明眸,明亮有光矣。余远观飞瀑,见竹影摇曳,随风招展,闻瀑声满谷,荡然涤心,超然物外。人在大山大水中,实乐事耳。”这样的活泼笔触和跳脱思维,早已越出了常规的植物学“科考体”,而近乎一篇优美的散文了。

  人之“生境”各异,臧穆先生之学境、心境,皆为无人之境、进无止境中磨砺所得。捧读《山川纪行》,有如亲眼得见这位温柔敦厚、真挚博雅的长者,听其娓娓细语,若临秋水,如沐春风。

  【新潮】

  餐桌上的喧腾

  文/张佳玮

  广义的火锅,即“就着锅煮熟来吃”,其实古已有之。三国时,曹丕曾赐给钟繇一个“五熟釜”,并写信给钟繇说,古人用鼎,都是一体调一味;五熟釜好啊,可以调五种味道——似乎是个分格锅。宋辽时节,火锅已经很流行了,据说辽国人很喜欢加料,将黄鼠——当地叫做貔狸,用羊奶饲养大,吃火锅时丢进鼎里,直到炖得酥烂。

  元朝时,蒙古人很习惯类似吃法。到明朝,北京人也习惯了吃奶酪、吃火锅。刘若愚有本《酌中志》,写明朝天启皇帝喜欢吃一种杂烩锅,将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笋鸡脯,以及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还是个海鲜杂烩锅?天启皇帝如果去了葡萄牙、西班牙或者希腊,估计挺高兴。

  热锅煮着现吃,不同文化都有。法国和瑞士边境一带,大家都爱吃瑞士干酪火锅,正经的瑞士干酪火锅叫做fondue,是法语“融化”的意思。锅不大,锅底浓稠的干酪已被烘软,缠绵不已。所用餐具,是个细巧的长杆二尖叉,用来叉土豆、面包片、火腿下锅。涮料也少,传统吃法是酥脆的干面包配干酪。面包疏松,干酪无孔不入,钻将进去,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面包球酪,吃起来外软内酥,味道极好。

  法国南部,惯于用蒜蓉和白葡萄酒来焖煮贻贝,鲜浓可口,还可以把炸脆的薯条、撕碎的面包、片好的火腿乃至香肠下锅去,加热二回。日本人也爱吃火锅,有名的就是锄烧。现在的惯常做法,是以牛油为底,牛肉略烤过,加酱油、味霖等调味,再下煎豆腐、魔芋丝、金针菇之类,涮起的肉加蛋汁,也就是寿喜烧了。

  不同的锅,体现不同地方的食物风貌,我国地大物博,锅也多些。我在冬天的营口吃过酸菜白肉锅,也在四川吃过大锅炖鱼:大块开江肥鱼、五花肉片、老豆腐、粉条,在锅里慢熬着,吃着吃着,僵冷的指尖脸庞慢慢融化变暖,到要吃粉条时,已经进入鲁智深所谓“吃得口滑,哪里肯住”的阶段。

  在北京,锅子岂止是吃食,还应时当令,可以报时节呢。清朝宫廷里有相当长时候,宫女们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晚饭都有锅子,听起来仿佛现代来暖气,“冬天到啦”的意思。按照唐鲁孙说法,老北京八旗子弟们这么吃锅子:叫个七寸盘的卤鸡冻,鸡肉少,冻子多,自己吃着鸡,冻下到锅里,就是卤鸡汤了。以此涮羊肉,吃得满面红光,剔着牙摇摇摆摆出门,后面一桌来了:有现成的老锅子?好好接着吃!

  大概老北京涮羊肉,汤底没那么讲究,在意的是酱。芝麻酱、香油、韭菜花,那都得讲究;如果怕膻气,那就加麻楞面,也就是不加盐的花椒粉。在北方吃锅子,吃到后来,容易放浪形骸。大雪纷飞之中,穿着厚外套蹲着吃涮锅子,招呼店家“再来十盘羊肉”,吃热了脱下大衣,肌肤冷而肚内热,头顶自冒蒸汽,将还带着冰碴子的羊肉往锅里一顿,一涮,一吃,一摇头:美!

  在潮汕吃火锅,别是一种风格。广式火锅又称打边炉,都是虾仁鱿鱼、腰片肚片、鱼片鸡片、鱼滑虾滑,求的是个清雅醇浓,又不同于北方雪夜涮锅、逸兴遄飞的感觉了。我跟一位朋友开玩笑,说这顿饭吃不掉的鱼片腰片,明早起来,是不是还能直接煮艇仔粥吃?朋友认真地回答:顺德菜里,真的有白粥底火锅哟!

  ——说起来,日本也有把河豚锅最后加米饭做成杂炊的。美食的思维,到处都相似。

  川渝火锅如今名扬天下,起源其实不算早。我翻了翻书,已故川中老作者车辐先生说,按李劼人先生考证,该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江北县有人卖水牛肉,便宜,所以沿江干力气活的人爱吃,拿来打牙祭。水牛肉卖得好,牛心肝肚舌也就一起卖了。当时便流行在嘉陵江边,摆担子小摊,架长凳,放铁锅,煮卤水,开始涮这些牛心肝肚舌。

  我也问过重庆长辈,为什么吃火锅时,须用九宫格,听到的说法不一。我觉得最有道理的说法是——

  九宫格作用不一。比如中间一格,处于锅心,温度最高,翻腾不止,不宜久煮,却适合涮烫。毛肚黄喉,涮了即起。两边的十字格,温度次之,可以把郡花肉片鱼,搁那里慢炖。四角的格子温度最低,就把麻花肥肠之类,拿去慢炖,又或者孩子念叨,“我土豆要吃融一点的,耙一点的”,就搁在边角了。锅虽然是一个味道,不同格子,却代表不同火候、不同口感。所以一个锅看着粗豪,其实吃着,可细致了。

  不喜欢火锅的人,自有不喜欢的理由。袁枚以前就在《随园食单》里念叨,要戒火锅:“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按他的逻辑:一是火锅喧腾很烦人;二是各种菜各有适合的火候,不该一锅煮。

  作为江南人,我小时候也觉得袁枚说得有理。但在东北平津、川渝广东吃了各色火锅后,回头一看,觉得袁枚格局不大,而且显然,不太懂吃火锅。比如,广东的火锅汤底,就风味多变,味道怎会单一?又如,真懂吃火锅的重庆人,自然信手拈来,知道毛肚该什么时候捞起,郡花什么时候到火候。火锅老手,更能将一个菜吃出百种味道来——一筷藤藤菜,烫着吃、炖着吃、炖透了吃,蘸油碟、蘸干碟,味道自然千变万化嘛。我很怀疑袁枚没吃过好的火锅。

  话说,如今流行火锅,尤其是川渝火锅,也不奇怪。《中国食辣史》的作者曹雨先生,曾记录自己外祖母的说法:为什么现在城里人,吃辣越来越多了呢?他那位乡下人出身的外祖母说:“就是乡下人进城多了,饮食才变得辣了。”

  这句话有些粗率简略,但有几分道理。如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的话语权,很容易集中在袁枚这类口味?清鲜的读书人手里。辣却天然带有平民气息。彼此吃得大汗淋漓,是极好的增进感情的方式,类似的辛香味十足的吃法,更容易带出“大家是自己人,吃个热闹吃个痛快”的氛围。

  比起那些“将高端食材用极简主义做派调理出高端味道”的吃法,我还是觉得,火锅这种把贩夫走卒都能吃到的食材,化腐朽为神奇地,调理到让人爱吃得停不下来的美食,更贴近普通人的爱好。

  至今犹记某年夏天,在重庆南山上吃火锅,看一整山灯火通明,不知同时有多少口火锅在沸腾。那份热闹,看了就高兴,整座山都有花椒香。

  由此想到,这里的一代代人,硬生生战天斗地,开山钻路悬空架桥,辟出偌大城市供千万人居此,硬是过得有声有色,硬是过得有滋有味,硬是过得奋发火辣。本来是山高路狭江水湍,住人都够呛的地方,现在繁华得满山喧腾吃火锅,真是雄伟之极,壮丽之极。

  比起俊仆美婢窗明几净的那一套,还是火锅这“漫山红烈”的喧腾,更让人觉得:吃东西真美好,生活真美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