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昆剧《瞿秋白》的青春对话、周梅森谈《突围》、申赋渔记录疫情下的巴黎、行走的诗意老年|文艺周刊荐读
2021/11/04 09:42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44期)

  【视点】

  【繁花】

  【悦读】

  【新潮】

  【视点】我们在“艺”起,昆曲正年轻

  ——现代昆剧《瞿秋白》的青春对话

  □ 本报记者 高利平 姚依依

  10月30日、31日,现代昆剧《瞿秋白》作为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闭幕演出,再次精彩上演。11月2日下午,金奥美学生活馆4楼“如思书吧”其乐融融,一场主题为“昆曲正年轻”的艺术节沙龙活动正在展开,十多位青年评论者、文艺爱好者和施夏明、赵于涛、孙晶三位青年昆曲演员围坐一圈,交流探讨古老昆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当施夏明(《瞿秋白》主演)遇见正值青春的革命先驱瞿秋白,当年轻的观众遇见年轻的昆曲演员,当古老昆曲遇见当代年轻人,这样的青春遇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听他们的真情流露——

  我与瞿秋白的青春遇见

  施夏明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

  在过去几年中,省昆有三部现代戏创排,前年的《梅兰芳·当年梅郎》,去年的战疫题材作品《眷江城》,以及今年为建党百年创作的革命题材作品《瞿秋白》。三部昆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经验值不断累积的过程。三部现代戏都有强大的主创团队,编剧罗周,导演童薇薇、韩剑英和张曼君。剧本立住了,其后的导演二度、演员三度创作就会变得没那么坎坷。

  昆剧《瞿秋白》的舞台上,大家看到的是非常简洁的舞台背景,黑白红三色,灯光也特别简练,可以说,《瞿秋白》是在把纯粹的表演艺术还给舞台。同时,全程使用韵白、中州韵,坚持曲牌体的创作模式,这是省昆在现代戏创作中一以贯之的鲜明特点,也正是我们的南昆风度。

  从戏校算起,我入行昆曲二十多年了。如今切实体会到,戏确确实实是跟着人走的,一个演员的艺术实践有多丰厚,他的人生阅历有多丰富,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东西就有多扎实。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张寄蝶、赵坚、黄小午、王维艰……省昆这一批老艺术家身上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才使得我们能够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在舞台上演绎《瞿秋白》这样厚重的题材。

  昆剧《瞿秋白》描写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英勇就义前的最后四天,他从容淡定,外表儒雅,内心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瞿秋白病弱之躯下的铮铮铁骨,那样的文人风骨深深打动着我。我和剧中的瞿秋白年龄相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演出,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仿佛进入到他的内心:共产主义的信仰从何而来?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他愿意为这份信仰从容赴死?每一场,我都有落泪的冲动。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争论,昆曲到底是创新好呢,还是守住本源的折子戏就好?我觉得《瞿秋白》这部作品,从表演、音乐、舞美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找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平衡点。以音乐为例,剧中的唱腔设计遵循了昆剧的声腔规律,曲牌成套。配乐作曲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巧妙运用了《国际歌》的旋律变奏,作为全剧主旋律从头至尾贯穿其中,因为当年正是瞿秋白翻译了俄文版《国际歌》,第一个让《国际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唱开去,用作该剧主旋律显然十分切题。另一方面它也非常动听,每次我在台上唱起《国际歌》都会热泪盈眶。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创作,融合了那个时代的当下性和现代性。在汤显祖那个时代,也许“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今天的时代,昆剧现代戏褪去了长衫水袖,它想表达更丰富的情感、更高远的境界,当然,它依然保留着程式化的古典之美。

  昆曲观众不断年轻化之谜

  徐明翔 (戏剧戏曲专业博士)

  真正优秀的艺术样式,总能突破时空限制,为所有人喜爱。昆剧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以高度凝练的写意方式承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旨趣。当下昆剧艺术发展之繁荣,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昆剧的不断复排、新编昆剧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昆剧观众的不断年轻化。大量年轻观众走进昆剧剧场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他们对昆剧的欣赏并非浮于表面,而是基于观剧过程中对昆曲艺术审美意蕴的高度共情。

  六年前,我带一个江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朋友去南京博物院老茶馆看省昆的传统折子戏《玉簪记·琴挑》,那是她第一次欣赏昆曲,并从此迷上昆曲。我想,昆剧观众的不断年轻化,和当下很多昆剧院团的努力有关。省昆作为全国昆剧界有名的院团,其对昆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可谓不遗余力,无论是传统折子戏,还是近两三年来创排的一系列昆剧现代戏,从演绎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梅兰芳·当年梅郎》,到书写抗疫题材的《眷江城》,乃至今年最新推出的革命题材剧《瞿秋白》,无一不引起年轻粉丝追捧,吸纳了不少新“昆虫”。用昆曲这些传统艺术演绎现代题材,难度可以想见,但《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的成功搬演,也证明了古老的昆曲艺术可以恰到好处地呈现现代内容。保留昆曲的传统程式,以传承昆曲艺术的本体元素,用时代故事架构昆曲艺术的题材内容,这一实践既展现了昆曲唱念做打的艺术魅力,又与时代话题同频共振,既以昆曲艺术的精髓吸引观众眼球,又凭借时代话题与观众拉近距离,真正做到了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

  现代戏骨子里的古典美

  俞思含 (青年编剧)

  近年来,江苏省昆剧院创排的三部现代戏广受关注,从回溯年少澄澈之情、细剖一代京剧大师心路历程的《梅兰芳·当年梅郎》,到聚焦当下疫情实例、描摹平凡人之爱与暖的《眷江城》,再到追溯革命先辈风骨怀抱、点燃理想信念之光的《瞿秋白》,三部戏无一不透露出省昆骨子里的古典之美。这三部戏向时代证明,昆曲不仅能演好现代戏、当代戏,也能开掘出不同主旋律题材作品中蕴含的独特价值,以真情写真人,将极简、极净、极美的南昆风度,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或缠绵、或坚毅、或细腻、或恢弘的新编舞台剧目中。

  探究其成功原因,在于这三部戏把握住了中国戏曲的美学内核,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呈现,皆是简约精致,细腻入微,无一处刻意雕琢、无一处糅杂繁复,如静水、似璞玉,以传统戏曲本体中最独特之魅力,吸引当代观众走进剧场,流连忘返。而省昆对现代戏的精准定位,亦离不开其深厚的古典题材戏曲演出经验积累,如其推出的《世说新语》系列,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职业的观众,广受好评。

  守正创新,方能行之深远。凝眸传统,立足当代,且看春来兰苑发新枝。

  昆曲现代化的一种方向

  望梅 (自由撰稿人)

  昆曲现代戏《瞿秋白》,是我看过的极好的一部戏。好在对现代革命理想精神的诚意表达,好在对古典昆曲审美的虔敬持守。全剧从瞿秋白被捕入狱切入,在“昼”的时空中,身份暴露后瞿秋白三次拒降,死亡就在眼前。慷慨壮烈的现实叙述又穿插进艺术化的想象,以“夜”之名令瞿秋白与母亲、挚友、爱人相见,相见也是永别。最终,瞿秋白在白日走上刑场,走进永恒的光明。

  《瞿秋白》的舞台演绎向观众证明了,这一题材与昆曲剧种特质是契合的。首先,瞿秋白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也是游学中外、译著等身的学者,人物自身的文质彬彬、君子风范,同昆曲小生行当的飘逸潇洒天然相通,以昆曲演绎瞿秋白,不违和。其次,编剧罗周的文本写作秉持曲牌联套规范,在结构上沿袭经典杂剧“四折一楔子”的结构方式;省昆主创团队则依循南昆咬字规范,寻找到韵白讲现代生活的妥帖节奏。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文本所确立的最高价值——舍生取义、初心不灭,通过精妙的行当艺术得到弘扬,以家门行当、程式技巧为倚傍,瞿秋白、宋希濂、金衡玉、鲁迅、杨之华、王杰夫等人物在舞台上变得丰满生动,于是,满场生辉。

  比如剧中穿皮鞋的瞿秋白,就义之前走过长街,化用巾生的身段步法,融入趋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便别有一番属于革命者的快意、从容气度。比如瞿秋白母亲金衡玉出场,一块红色帕子在指掌翻转,可以是账本,还可以是红头火柴,看似喜庆实则悲痛,虚拟写意的程式演绎让人对瞿秋白母亲的绝望有极深刻的印象。比如瞿秋白同爱人杨之华的别离时刻,围绕一面纱帘的生旦调度,若即若离,如梦似幻,愈发显出二人情意的绵长,也把爱侣永诀的伤怀深深缠绕进观者心头。

  从文本到舞台,《瞿秋白》呈现了高贵而浪漫的革命者心灵图景,也展示了昆曲艺术表现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向。

  在继承传统之上的创新

  韩郁涛 (大学讲师)

  作为一个山西人,自小受到庙会戏、梆子腔的熏陶,与戏曲结缘很早,但与一唱三叹的昆曲相识则要到在南京师范大学就读戏剧戏曲学硕士时了。典雅的曲词、悠扬顿挫的旋律、无声不歌与无动不舞的表演方式皆让我从心底喜欢上了它。

  相较于当下一些新编昆剧现代戏中,臆造曲牌、放弃韵白、加重歌舞的现象,昆剧现代戏《瞿秋白》尊重与沿袭了昆剧舞台艺术的基本体制,该剧在叙事、结构、音乐等方面的创新,令传统的昆剧散发出了时代的风韵,令人欣喜。

  《瞿秋白》在剧本结构与舞台呈现虽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却依旧没有摒弃昆剧文乐一体的传统,按照曲牌体的形式进行创作,四折分别选取了南商调、北中吕、南仙吕、北正宫的套曲。舞美亦极具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剧诗”性的特征,舞台中央竖立一黑一白两块幕板,既包含了昼夜、黑白、阴阳、生死之分,也是两种不同人生价值、信仰之间的对峙,体现出的是一种冷峻、尖锐的戏剧冲突。

  昆剧可以创新,但仍是在继承传统之上所完成的,是一门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昆剧《瞿秋白》剧本创作与舞台呈现在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留了昆剧的本体风貌,为昆剧现代戏的当代探索迈出了坚实一步。

  探索当代昆剧新的艺术规律

  时倩藜 (省交响乐团行政人员)

  我是一个“被行政耽误的艺术爱好者”。身为江苏省昆剧院兄弟院团的一员,我常去看他们的演出,并且非常痴迷。

  作为一名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女性,在我的认知中,昆曲艺术究其本质是一种象征性艺术,它把人的形体、动作、眼神、表情、声音都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情绪等等。所以,戏曲中的舞台往往很少有厚实的舞美道具,而是用最精简的“实”的形态来表达最复杂的“虚”的意识活动,很多戏曲理论家称之为戏曲的虚拟性或写意性。

  昆剧《瞿秋白》整部剧其实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选择哪里应该“守旧”,哪里应该“出新”。二是出的那个新,如何在表演形态上更完美,更准确去表现角色的新的内在意识,从而形成新的经典,成为新的程式。

  剧中音乐使用了传统戏曲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两种音乐形式结合,令人敬佩。关键是,这样的音乐设置与戏中的人物塑造毫无违和感,而在与传统唱腔音乐设计中,也符合剧情和人物表达的需求。《瞿秋白》让我看到了中西两种风格的生动交融——其一是昆曲唯美调性演绎出的作为文人瞿秋白的浪漫情怀,另一则是歌剧阳刚之美展现出的作为革命者瞿秋白的铮铮铁骨。

  整部剧用夜与昼划分出两个时空,表演方式也兼戏曲和戏剧两种方式的表达。音乐、剧情、舞美,表演方式都呈现出古今、新旧两种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融合的碰撞感。希望这样一部已近完美的现代昆剧可以继续细致打磨,通过有意识的研究,探索出当代昆剧新的艺术规律。

  曲高而不和寡,传统走进现代

  李星 (美术工作者)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不仅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般的优美婉约,更承载着古典美学的有情天地。

  特别在《瞿秋白》这里,我看到了现代昆曲在舞台艺术方面的探索:于方寸间造自然之态、尽万物之神,将画之形与诗之情合得圆融。“烟尘渺渺忽回望,澄心一片皆清旷”,是现代昆剧《瞿秋白》中先生被捕时的一句唱词,亦是一句诗画相融的意境之辞。

  在《瞿秋白》的四折戏中,《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均以“昼”与“夜”为线索展开。与昼夜时空交替相对应的,是剧中人物的情感与现实。在此,为了在舞台设计上营造出一种茕茕孑立的空间感,该剧主创以白光直射白板为起始,继而在场面调度中延续这一孤寂的“昼”的空间。这不仅凸显了如唱词所说的“清旷”之感,同时点明了瞿秋白在“昼”中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在这四折戏的“昼”中,他在冷光中直视虚伪、奸佞、狡黠,又在周旋中显露机智、从容与旷达。

  对比“昼”留白般的情感表达,《瞿秋白》在“夜”的光影处理上更显出与细腻情思相对应的丰富性。“夜”是“昼”情感的延伸。例如在瞿秋白忆母的“夜”,射灯照着棺椁的光影打在背景中的白板上,高脚的桌子斜斜立着,与人物空荡凄冷的情绪直接呼应。再如在瞿秋白会友的“夜”,桌前的鲁迅面对暖暖灯黄,在青灯照着的白纱中与梦中秋白相见。此处不辨梦醒之真假,也不分时间之快慢,仅需一个转身、一处灯影的转换,即将鲁迅的夜梦与瞿秋白被捕的现实相接。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指引下,《瞿秋白》融现代审美追求、红色革命题材于一处,歌婉转而意慷慨,真正做到了“在传统的土壤上进入现代戏曲的主旋律”。该剧在舞美设计上,不仅以创新手法塑造出了真实可感的艺术生命,更为今后现代昆剧的革命题材创作赋形坐标,创立典范。在我看来,现代昆剧实则正向着一种更加综合的艺术形态发展,幽深典雅原来可以万千变化,曲高而不和寡,传统走进现代。

  青年兴,则艺术兴

  韩琛 (剧评人)

  毫无疑问,《瞿秋白》能够立在舞台上,与导演张曼君、艺术指导石小梅、赵坚等诸位前辈的倾力指导和柯军、孔爱萍等中生代名家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更值得欣喜的是,青年人在这部剧目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展露出的成长。现代戏并不好演,昆曲现代戏尤甚。基于剧种的艺术特性,昆曲的现代戏并不像其他剧种那么多,而能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有《当年梅郎》与《眷江城》两个较为成功的先例,《瞿秋白》对江苏省昆的第四代青年演员仍然是一个非常难的挑战。这是他们第一次塑造革命前辈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剧目的分量远重于他们此前创作演出的所有剧目。

  瞿秋白烈士,牺牲时年仅36岁,而主演施夏明,恰恰也正是36岁。对于施夏明而言,他所要塑造的不仅仅是36岁的瞿秋白,更是一位报国者从懵懂青年成长为成熟革命前辈的人生历程,这是很不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在这部剧目里,不光施夏明饰演的瞿秋白光彩照人,单雯、周鑫、赵于涛、孙晶、钱伟这些青年演员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亮点。在柯军与孔爱萍两位老师的提携下,《瞿秋白》以“主体突出,群像鲜亮”的艺术特色,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群青年人在昆曲舞台上展现出了一种匹配于年龄,又超乎于年龄的成熟。他们的唱念做表中,有着青年该有的灵动与纯净,却又显现出一种举重若轻的老练和恰到好处的稳重。

  事实上,从整个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呈现来看,无论是舞台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和书画艺术,都涌现出了极为优秀的青年后备军。即便是仅仅从昆曲艺术来看,台前的青年演员神采飞扬,幕后也闪现出年轻的光彩,《瞿秋白》的编剧罗周,正是江苏自己培养的青年编剧领军人物。

  青年兴,则艺术兴;青年强,则艺术强。有着这样一群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后备军,江苏文艺事业的发展,必将乘风破浪,前途无量。

  【繁花】周梅森:创造是作家的勇气

  □ 通讯员 天青 记者 陈洁

  根据周梅森长篇小说《人民的财产》改编的电视剧《突围》正在东方卫视、爱奇艺等平台热播,该剧通过展现一家拥有8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80天内的变迁,以此刻画政企关系、企业生态,以及塑造国企领导班子、普通基层干部等多种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热度居高不下,取得多个第一,微博话题阅读量更是高达2.8亿。

  “这是我最想写的一部作品,它不是《人民的名义》续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梅森一再强调,虽然故事的发生地依然是“京州”,但两部作品没有必然的联系。和《人民的名义》用案件推进故事不同,《突围》更多呈现的是对世间百态的刻画。“希望我套路化、工业化地写剧本的观众可能会感到失望,但我是作家,创造是我的勇气。”

  这不是一部案件推动型作品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国企工作,我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作为作家,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段岁月和历史写出来,它一直是我非常惦记的题材。《突围》的创作,对我来说轻车熟路,林满江、石红杏、齐本安这些人,在我脑海里已浮现很久。”

  《突围》聚焦国企改革,这是周梅森熟悉的领域,这部小说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算是很顺利的一部,几十年的生活积累让他只花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写作。

  剧中,林满江、齐本安、石红杏兄妹都是矿难中的孤儿,这种设定和周梅森的亲身经历有关。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十多岁就在煤矿打工,中学时就干遍了矿井下所有工种。“有一年,煤矿发生矿难,七八个工人死在了这场灾祸中,而他们的孩子也因此变成孤儿。这些孩子小的15岁,大的17岁,组织上安排人抚养他们长大,并送他们来车间学习一技之长。这些孩子当年都是我的朋友,后来他们有人成为了劳动模范,有人成了国企领导,有的人在世事浮沉中因犯错而被捕入狱……”于是,他萌生了想写一部“清明上河图”式作品的念头,想在一部戏里把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普通老百姓等的生存层面都一一呈现出来。

  《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并未给周梅森写作《突围》剧本带来压力:“作家本质上不能接受电视剧工业化生产和套路式重复,我在创作之初就告诉自己,这不是一部案件推动型的作品。”

  对于现实主义作品,周梅森常被问及的一句话是:“故事和人物有没有现实原型?”周梅森坦言:“国企大案、要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看到了这种案例,也进行了研究。我没有写任何一家企业,而是综合了各家企业的故事及各式人物,《突围》毕竟不是纪实文学,而是电视剧,是个虚构的故事。”

  《突围》开播后,不少观众发现剧中人物的台词很有味道,信息量大且值得玩味。周梅森说:“我对每个人物台词的打磨时间都很长,会把台词读给家人听,而且我们在剧组还会围读剧本,反复修改。”在《突围》正式播出前,又经历了长达两年半、多达1000处的修改,才最终与观众见面。

  周梅森点名让闫妮出演

  《突围》集结了国内众多实力派演员。谈及靳东、闫妮、黄志忠三位主角,周梅森首先对两位男主角作出了高度评价:“黄志忠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员,他的很多戏我都看过。这部戏,他把一个充满诡计和手腕的人物,演绎得相当出色。靳东则表现出了齐本安的复杂性,这个人物不是没有软弱、犹豫的一面,也不是没想过退却,但他最终坚持住了原则,选择抗争到底。”

  周梅森尤其满意女主角闫妮的表演。他说:“当时确定饰演石红杏的演员时,我点名要求选闫妮,因为我想描绘一个不刻板、不冰冷、不霸气的女高管形象,需要一个感情丰富、有人间烟火气、能够适应剧情的女主角。事实证明,我选择闫妮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该剧播出,石红杏与牛俊杰这对天天嚷着离婚、却在关键时刻相互扶持的高管夫妻圈粉无数,“石红杏牛俊杰又要离婚”“石红杏第一次向牛俊杰低头”“牛俊杰全力维护石红杏”等话题频登热搜榜。周梅森也谈到了这对CP受欢迎的原因:“这是一对欢喜冤家,剧本给闫妮和耿乐的表演提供了基础,他们也深刻领悟并成功塑造了各自的角色。”

  一些配角演员呈现的反差感,也让周梅森感到惊喜,他举例道:“句号,过去我知道他是相声演员,但这部剧中,他的一举一动全是戏;耿乐,过去我知道他是个摇滚青年,但是看他现在演的牛俊杰,这是一个多么特别的人物;陈晓,完全不是过去我印象中的那个英俊小生了,在这部戏里,他把人间的沧桑感全演出来了。”

  作家要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从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开始,周梅森笔耕不辍,致力于创作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及改革浪潮的小说、剧本,《人间正道》《共和国往事》《至高利益》《绝对权力》《我主沉浮》等作品,已确立了周梅森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周梅森说:“作家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装作看不见。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10月30日下午,周梅森现身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参加该书读者见面会,分享了背后的创作故事。“我本身就是南京人,当时《人民的名义》是在南京拍摄,等拍到这部剧的时候,他们问我的意见,我还是建议他们到南京来拍,好在两部剧的美术是同一个人,两部剧对南京进行了深度挖掘,顺带宣传了南京。《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很多外地游客就来南京打卡。”周梅森说,现在网上又有网友在《突围》里找“南京元素”,有的地方他自己都没去过。

  有意思的是,周梅森近年在《人民的名义》《人民的财产》等作品中虚构了“京州”这一故事发生地,作品中的人物也时常交叉出现。不少人好奇:“京州”到底在哪里?周梅森如此回应:“我不会从事任何工业化生产,这是文化企业家考虑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但作家总有自己的文学领地,就像莫言写高密,苏童写街道一样,京州是我虚构出来的文学领地,我把故事装到这片领地里。”

  谈及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经验,周梅森认为,把握时代的本质最重要:“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同时也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崛起年代,各种社会矛盾会暴露出来,这很正常,我们要有正视矛盾的勇气。”周梅森说:“我的作品总是面对社会现实的尖锐问题,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艺评】疫情如镜,照亮人性温暖

  ——读旅法作家申赋渔《寂静的巴黎》

  □本报记者 吴雨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形成一场全球性的战“疫”。不同国度的人们,经历了灾难和恐惧,面临着疏离和猜忌,也用温暖的守望相助,奏响人类文明史上满怀爱与勇气的乐章。旅居法国的中国作家申赋渔,在巴黎因疫情封城期间创作了《寂静的巴黎》,以敏锐的眼光、细腻的情感和笔触,聚焦身边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观察这场全球疫情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离奇病毒的侵袭之下。人们从来没有像这样彼此疏离、猜忌、提防与攻击。人对人的恐惧,已经远远超出人对病毒的恐惧。病毒不仅在检测各个国家的效率、强弱与文明,同时还在考验着人性。”申赋渔在自己的公众号“赋渔的文字”里这样写道,“人们从来没有这么害怕同类,又渴望同类。”他谈到巴黎街头人与人相处的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疫情之前,走在街头,即使是跟陌生人目光相对,彼此都要有一个微笑的表情,点一下头。在电梯里碰到人,即使都不认识,也都要问好,这就像一种本能。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基本的寒暄,甚至避之不及,彼此害怕到这种地步。在法国,人们见面时的拥抱贴面、握手等礼仪都被病毒打断、阻隔,每个人都把别人当成病毒本身,人们变得惧怕同类。但由于孤独和无助,人们又渴望同类,希望与他人相处,互相协助。正是因为被迫面对这种突然的孤独,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精神崩溃,导致法国精神病院里人数剧增。

  2020年3月17日,法国“封城”,申赋渔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赋渔的文字”上写下了第一篇“封城巴黎”。“我不是专家,对疫情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议,但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的命运。这也是我的写作惯性,只写感同身受的、能打动我的。这次封城之后,我也干不了其他事,就想,那些我熟悉的人怎么样了?”秉持这样的想法,他记录下“封城”期间一个个普通人的悲欢,也写下这个特殊时期自己的所感所悟。故事中的人有流浪汉,有门卫,有厨师,也有小提琴家、画家,还有农场主,以及政府官员。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却同在疫情严重的巴黎经历着封城时刻,做出了对人生不同的思考与选择。

  小人物的平淡日常,在申赋渔的笔下透出生命本来的严肃和深刻。书中讲到了一个中国画家的故事:当这位画家来到巴黎之后,没有办法从事他本身的职业,于是谋生之路从作画变为开餐馆。生活节奏不同了,成为艺术家的理想破灭了,但破灭的理想还有残存,他还坚持在路边作画。但是疫情一来,他无奈地发现连这样也做不到了。《我活了美好的一生》这篇故事,提到了疫情时期法国养老院的情况。活了100岁的老人莫里斯曾是一位药剂师,疫情暴发后的某天,他给每个儿孙都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活了美好的一生,现在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之后,他算好了时间,躺在宽大的浴缸里,用最喜欢的葡萄酒送服了亲自调好的药,那时候他身边的电唱机里放着埃里克·萨蒂的音乐,水温正好。当晨光刚刚从玻璃窗照到他脸上的时候,他“睡着了”。生与死、美好和痛苦的主题,通过个体的选择直接体现出来,这种冲击是巨大的,也是令人格外感同身受的。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亮了人性的深幽和真实。《寂静的巴黎》中,有的故事是关于“生”。20多年前,玛格丽特在一条街上救了一个波兰姑娘——男友知道她怀孕后抛弃了她。姑娘住到玛格丽特家中,顺利生下一个女儿阿黛尔,重新开始了生活,然而有一天,她和女儿又突然消失。20年过去了,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一个陌生女孩出现在玛格丽特的家门口,她正是阿黛尔。玛格丽特告诉申赋渔:“阿黛尔其实是想找她的父亲。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去处,也想知道自己的来处。”

  有的故事是关于爱。40多年前,33岁的苏格兰人詹姆斯和比他大两岁的女友相恋。分手后,两人天各一方,分别经历了结婚、离婚、疾患、衰老。日渐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年不见的两人心态都悄然变化。如今,已是古稀老人的詹姆斯对女友说:“我不会去爱丁堡见你,也不会有什么婚礼。我只是想在死之前和你结一次婚。”女友同意了。詹姆斯立下遗嘱,把财产都留给她,“这样我突然死了,就没关系了。”

  还有的故事堪称传奇。二战时期,因为共同救助一个犹太女孩,两户人家成了莫逆之交。皮埃尔和玛莉亚娜,两个5岁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战后,其中一家人回到巴黎,不经意失去了联系。20年后,皮埃尔回到海滨小镇,找到玛莉亚娜的父亲,说:“我要娶她。”然而,婚后的皮埃尔迷恋帆船不顾家,玛莉亚娜过得并不快乐,磕磕绊绊几十年。直到全法禁足,夫妻俩被关在家中,只能每天研究做饭,他们又开始聊天与嬉闹,像回到了五六岁时的童年。仔细回想一下,和70年前一样,现在外面的世界又笼罩着一种恐怖的气氛,上次是战争,这次是病毒……

  当病毒来临,作家想写的是所有人的命运,而巴黎浓缩了全世界的人。通过写作,申赋渔站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间点,思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之后又将会如何继续,人们又该如何重启生活。

  在《寂静的巴黎》中,除了普通人的故事,申赋渔还另外穿插了很多对法国历史上文化名人故事的回溯,以及这些历史故事在现实当中的映照。“巴黎政府允许我们每天有一小时的散步时间。我每天会在家的周围散步。我总是经过他们的家,一次又一次。夏多布里昂、雨果、波德莱尔和左拉的家。普鲁斯特、马拉美、莫泊桑的家。还有马奈、比才和梵高擦肩而过的孤独身影。我行走在现实里,又是在历史之中。他们经历的一切,仿佛又在巴黎重现。”申赋渔认为,当我们因为面对重大的新冠肺炎疫情灾难而感到困顿不前时,应该回头看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这些大师,他们一生中也遇到过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灾难。比如普鲁斯特,在他一生当中要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极其可怕的事情,他的文章也写到一战对他的冲击。雨果则经历被放逐,左拉受到非难。当这些十九世纪的文人、艺术家照进当下,向我们展示伟大的心灵是怎么对待灾难的,我们应当从其中汲取能量。

  “苦难从未远离我们。”申赋渔说,“艺术家们并不是用他们轻柔的手指在抚平我们心上的苦痛,他们是在告诫人们——记住,记住,健忘的人们啊,记住你们才会觉醒。记住苦难,苦难才不会如此简单地重复。”

  【新潮】行走的诗意老年

  □老陈

  去丽水是初夏和老李老王去苏州西山摘枇杷时约定的。

  那天老王说据说浙江的丽水很美,想去一趟,我说我去过是很美,于是当即约定,深秋天气不冷不热时成行。

  称老李老王有点不恭,老李是报社的老总编,老王又做过我的部主任,关键是夫妻俩皆已八十大几,即使不称呼职务,怎么也该称李老王老。但一是沿袭了过去习惯了的叫法改不过来,更重要的是第二,他俩怎么看也看不出是可以称作“老”的老人,从仪表到心态一直还定格在一二十年前,待人接物也从来都像是你的老朋友,丝毫感觉不出有什么身份上的悬殊。

  丽水地处浙南,车子从南京直接开到丽水可能会累,于是金华兰溪的诸葛八卦村便成了我们第一天的歇脚点。村中有成片的明清建筑,曲曲弯弯的小巷好似迷宫。老王这几年成了摄影达人,虽无大爷大妈标配的单反和丝巾,就靠手机,拍出的图片便常让人惊叹。面对诸葛八卦村这样的景致,老王的手机自然是频频举起。

  八卦村有家民宿叫“澹明轩”,澹明轩三字系陈立夫所题。三字下面有一行注脚“一家有故事的店”。走到这里,主人何先生热情招呼我们进去喝茶。诸葛八卦村原来只是偏僻山区默默无闻的一个破败的村庄,是何先生的外公诸葛绍贤到处奔走使之成为全国文保单位进而扬名四海的。何先生秉承外公的意愿,离开温州的家来到这里,他说古村单靠留守的农民做不好,必须靠有文化有资金的城市人介入。

  村子里有一剧组正在拍电视剧,剧名叫《显微镜下的大明》。剧组是何先生引进来的,听说老李老王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导演的父母,何先生更加热情,非要挽留吃了午饭再走,一再推辞我们才又上路。

  离开八卦村便进入丽水地界。丽水古称处州,因城北丽阳山下有溪名丽水改为现名。丽水的“丽”为何读音是阳平?一说是“丽水”原为“骊水”,人们图省事书写时“骊”被慢慢丢掉了偏旁而读音依旧沿袭;二说是当地方言“丽”的读音就为阳平。说法不一无权威解释,但一致的结论是丽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我们丽水第一站遂昌金矿被誉为“江南第一金矿”,唐宋年间就已经有人在此采冶金银矿产。矿山小火车是稀罕的摄影背景,且也在载客,在矿坑深处,我们便是坐着小火车咣咣咣地来到了地面。

  离开金矿,天色渐晚,赶到松阳平田村入住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当晚入住的民宿叫“云上平田”。平田村村子不大,地处山腰,到处是石阶,清一色的土夯墙,阳光下的色调顿时消减了深秋山里清晨的凉意。

  松庄村始建于清朝末年,村子里现在有一百多户人家。溪流穿村而过,青翠的竹林,原始的石桥,土夯的农舍,石垒的小道以及小道上自由来去的犬只和鸡鸭,构成了一处静谧闲适的现代桃花源。

  松庄村也有了民宿,民宿里有了咖啡,现代元素的植入让年代久远的村子显现出青春的活力。正如人,理念和知识跟得上时代,岁数再大,头上白发再多,依然不会跟暮气沾边,眼前的老李老王便是样子。

  到丽水不能不去云和梯田。田间稻子尚未收割,层层叠叠的金黄很是壮观。云和梯田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7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

  景宁是丽水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自然是此行必去的。云中大漈,是景宁近几年爆红的打卡地。大漈是景宁的一个乡,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盆地内,四周群山环绕,云雾弥漫,故被称为“云中大漈”。

  车到大漈,远远又看到一座廊桥。廊桥坐落于村口龙溪和沐鹤溪交汇处,苍劲的“护关桥”三字高挂于廊桥之上。传说北宋年间,有梅氏家族发现大漈是块风水宝地,便举族迁居于此。后来当地发现了银矿,一拨拨淘金者聚集而来,于是梅氏家族建造了这座守护家族的防御设施,护关桥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大漈乡有个小佐村,去小佐需要一路盘山。小佐村在群山中深藏不露,缭绕的云雾平添了些许梦幻的感觉。小佐也有梯田,且被称为“江南最美梯田”,只是在我们面前始终不肯掀开面纱,羞答答,娇滴滴,等上半天借助一阵来风,露出的一小角面容还是稍纵即逝。

  到景宁不能不去作为畲乡之窗的大均古街。大均古街是一条著名的畲族风情街。走在古街,铺设精巧的石板路,质朴自然的卵石墙,旧式门窗的临街铺面以及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依稀见出当年的古貌。更可贵的是原住民还在古街中生活,因了这点,大均便比其他古街多了不少真真切切的烟火气。

  位于莲都区的古堰画乡是丽水的又一网红景点。所谓古堰画乡,是由瓯江两岸碧湖镇堰头村的通济堰和大港头镇两部分组成。

  大港头镇是油画之乡,这里诞生了颇为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另有中国美院等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大港头老街似有一种令人内心平静的魔力,厚重的石砖,斑驳的木门,粗壮的古樟,平阔的江岸,静卧的竹筏,晾晒的渔网,无不成为画师们向往的场景。古樟下,就有美校的两个女生在义卖她们的写生作品。

  次日乘渡船来到对岸的碧湖镇堰头村。如果说大港头镇是幅线条明快的速写,欣赏她主要靠视觉,那堰头村则不仅要靠视觉还要用嗅觉,才能品味到她沁人心肺的仙气。这里有建于1500年前、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通济堰的廊桥也很雄伟。有人在堰坝上撒网捕鱼,有人在水边漂洗衣衫。时尚的植物、浪漫的物件与农家土鸡同处一地。

  看得出,堰头村的景致已让老王流连忘返,我们当即磋商,我去对岸取行李,当晚移住堰头。

  丽水的最后一站是缙云县的仙都风景区。景区还有一处地质奇观叫小赤壁。小赤壁又名白岩,东西横亘600多米,崖壁赭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酷似长江赤壁,因规模较小,故名小赤壁。

  入住的客栈就在小赤壁对面,小赤壁又是丽水之行的最后一处景点,尽管年事已高,尽管太阳的最后一点余晖也将褪去,但老李老王并未急着回客栈休息,更未说一个“累”字。八十多岁,奔九的人了,肯定不是真的不累,实在是心里装着别人。

  在通往小赤壁路上见一农用车,老王也童心萌发上去“驾驶”一把,路边采来的金盏菊头上一插,更显率真与平和。

  伴随退休自己亦已步入老年,时常在想自己将做一个怎样的老人。是倚老卖老、邋里邋遢、吝啬自私、认知能力下降还要什么都喋喋不休令下辈人厌烦,还是修炼一副健康的心态让自己优雅通达有格局地老去,眼前的老李老王,已经成了很好的样本。

  通往生命终点的路虽然只有一条,但路边的风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略得到。

  回宁路上到安吉时正值午饭时间,大众点评一搜,竟然有一家叫“老李家”的饭店,于是径直前去。和老李老王的丽水之行,就这样在“老李家”愉快地收官。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