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首页看点丨“费先生”与他的江村情结:这张老照片上的开弦弓村民回忆费孝通往事
2021/09/23 20:03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老照片。

  费孝通与江村的故事,可谓是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实中的“江村”,就是苏州吴江开弦弓村。近日,“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上的一张黑白老照片,又将我们的目光拉回到这段岁月之中。照片说明显示,“1982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江苏吴江县进行社会调查”。照片中的村民是谁,现在在哪里?记者辗转打听,近日,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公终于浮出水面。

  “照片的拍摄地点是我家,照片上就是我们一家人。当时,费孝通先生正和我的老父亲在谈话。”中秋小长假,正在全家团聚的吴江市民周正华(照片中后排站立的年轻人)老先生告诉记者。

  1982 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江苏吴江县进行社会调查。

  伴随着钩沉与回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清晰浮现。更难得的是,这张照片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费孝通这位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是怎样在六十余载光阴里与“江村”结缘,又是怎样孜孜不倦地践行着自己“志在富民”的愿望抱负。

  有情有义的费先生

  苏州吴江开弦弓村,这个太湖边的江南村庄,因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一书而蜚声海内外。费孝通一生总共去过开弦弓村26次,2002年最后一次去时,已经是92岁高龄。在一次次的探访中,他不仅建构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并开创了中国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先河,同时也与开弦弓村的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大家都叫他费先生。一听说费先生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赶到我家来看望他。”今年73岁的周正华回忆,这张黑白老照片,正是费孝通1982年10月来到江村调研时,在自己家作客的场景。

  照片上,费孝通先生侧身而坐,几位开弦弓村的村民正围绕着他。虽然当时费老已是72岁高龄,但故地重游,满头银发的他显得逸兴遄飞、神采奕奕,镜头中的他正和周正华的父亲周云才话家常。画面中,费老和周父中间的那个小女孩,是周正华的女儿,穿着花外套,一脸童稚气。周正华与母亲、妻子都围绕着站在后面。当年34岁的周正华,穿着当时常见的中山装,认真地侧头倾听这场谈话。而簇拥在他们身边的,则是其他的村民们,有老有少。显而易见,这是一场氛围融洽的调研。

  周正华一家人

  开弦弓村的父老乡亲们一直惦念着“费先生”。费孝通初访开弦弓村是1936年夏天,当时的他,还处于养病状态——就在不久前,他和妻子去广西大瑶山考察调研,不幸误中当地捕野兽的陷阱而受伤,妻子去世,他也受了重伤。于是,正在开弦弓村推广蚕桑改革的姐姐费达生,请费孝通来到乡村,一边养病一边调研。最后的成果形成了《江村经济》,被导师马林诺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村里人当时不认识费孝通,但都熟悉他的姐姐费达生。听说他是费达生先生的弟弟,大家都对他很亲热。他虽然是城里来的有学问的先生,但是人却比较随和,大家比较愿意和他聊天。”周正华告诉记者。

  这个夏天,费孝通在村里住了近两个月,实地调研、走访,留下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村里人结下了深厚情谊。这其中,就包括周正华的祖父周辅生,当时他是一位航船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普通的航船工,却在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史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那时候费先生来调研,不像现在可以开个座谈会。当时农村商品少,乡邻们想买点东西,都要到街上去。进出开弦弓村去震泽镇上,水路要两个小时。我祖父摇船、撑船,费先生也会来船上,问大家种多少田,生活怎么样。”周正华告诉记者,费孝通先生走访调研时,祖父就帮他在村上一户一户问情况。乡亲们有问必答,知道多少就讲多少,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情况。

  在80多年前的江南水乡,航船在乡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开弦弓村总共有四条航船,像柴米油盐这些日用品,很多都要通过航船去买,而航船工则为乡亲提供“代购”服务,同时充当村民的销售代理人。这些社会经济现象,经由费孝通的观察和归纳,被写入《江村经济》一书中。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费先生从那次以后,每次来开弦弓村,都要到周家来看看,和他们聊聊家常,问生活怎么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提起费老,周正华还是很感慨:“费先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费孝通于1957年“再访江村”。那时候,周正华只是一位9岁少年,他还记得屋子里人很多,自己只敢爬在窗台上朝里看。

  1982年10月,费老已是“五访江村”。“那时我是吴江庙港乡管理委员会主任,开弦弓村当时属于吴江县庙港乡,于是组织上叫我搞接待工作。”周正华回忆,费老平易朴实,完全没有架子。他这次回来,是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同志一起进行社会调查,先住在大队办公楼为他准备的住宿,后来住在乡政府招待所。

  1981年三访江村时,费老亲切地拉着周正华的手,笑容满面地和他合影。当年故人之子,成长为眼前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年轻干部,费老感到很开心。1982年1月,费老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夸赞说:“公社管委会主任周正华,在我1957年来时,他还是个娃娃,爬在窗台上同我们做鬼脸的,现在居然对答如流,头头是道。”费老为乡村干部的年轻化感到由衷欣慰:“我一看这些基层干部年轻、黑头发,我就高兴。”

  “志在富民”的探索

  一次次的重访,费孝通正是通过跟踪聚焦一个研究对象,从而对比式地揭示一个地方不同时间上的阶段特征和变化趋势。于是,江村也幸运地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空坐标。

  1983年,费老七访江村,担任庙港乡党委书记的周正华,在开弦弓村村部门口迎候费老。1984年10月费老八访江村,周正华陪同他参观了庙港蔬菜厂。1985年,费老九访江村时,周正华记得当时正巧庙港乡召开村党支部书记会议,费老对大家作了即席讲话,勉励他们“爱国首先要爱家乡,当前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乡村工业”。

  费孝通在调研

  对于家乡的这片土地,费孝通有着很深的眷念,他对开弦弓村百姓的惦念也始终如一。来到周正华家看看转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那一年,周正华的父亲过世,他自己也离开了这里。

  费老对开弦弓村感情深厚,而村民们也对他满怀真情。拍摄于1982年的这张黑白照片上,费老面前的桌上,放着的是开弦弓村的特产熏豆茶,用青豆、芝麻等做成,周正华告诉记者:“费老当时来我们家里,我们也没有什么其他准备。一般来讲,熏豆茶招待的都是贵客。”

  “这么长时间了,只要听到是费先生来或者离开,村民们都自发前来迎送,场面很感人。”周正华回忆。

  如今的周正华

  在村民心中,费孝通姐弟一直都是他们心中的“贵客”。1957年,费孝通和姐姐费达生一起来到开弦弓村,在《重访江村》一文中,他充满感情地记录下这一次的场景:“我们的船刚进村栅,两岸已经传开了我们到达的消息。许多许多老婆婆在岸上叫着我姊姊的名字,和她打招呼。船一靠岸,都聚拢了来,握着她的手说,‘我们老是想念你,你怎么老是不来呀……’”此情此景,让费孝通感动得眼睛发酸。

  多年来,费达生在开弦弓村推广蚕桑新技法、促进现代生产,而费孝通则用自己的脚步和笔头,来思考如何让中国农村的状况得到改善。

  1981年,费孝通三访开弦弓村,并于同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赫胥黎奖章”,以《三访江村》为题发表演讲。在那次著名演讲中,费孝通将自己多年来对开弦弓村的持续性跟踪调研和观察的感想,向西方同行作了阐释。他同时提出,抓住开弦弓村进行解剖,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要致富上升应该采取什么道路。

  志在富民,是费孝通先生始终不渝的追求和探索。费孝通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与研究,起始于《江村经济》,那时候他就开始注意到中国农村里农业、家庭副业、乡村工业的关系。怎样通过农村副业、工业来富民,一直是他牵挂之所在。

  1982年1月,费孝通在吴江县机关暨松林镇和家乡父老谈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提出,吴江这个地方原来是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搞成兔毛和毛织之乡呢?他在四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当地一名农村干部,周正华记忆犹新:“费老每次来,都教育我们,要结合本地情况、本地实际来发展生产。改革开放后,他关照我们要发展现代工业、乡镇企业。另外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能把城市里的污染的企业弄到农村来。要结合实际,利用好本地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的这些观点,对我来说感受很深。”

  从温饱迈向小康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画面里的这栋周家老宅,即将于三年后消失——周家新建了一栋二层小楼。

  改革开放前,开弦弓村的经济发展一度进入了停滞阶段。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弦弓村正酝酿着新的变化,透露出复苏的苗头和复兴的气息。

  如今的江村

  自从抗日战争时期起,开弦弓村的合作丝厂被毁,桑田被破坏,蚕丝业一蹶不振。1968年,开弦弓村开始重建缫丝厂,1978年以后逐步发展,到1981年已经成为一个有着200多工人的小型现代化工厂,而且在出丝率上正在赶上当时日本的先进水平。1979年,开弦弓村又开办了两个豆腐坊和一个丝织厂。让费孝通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在这里几十年前所想象的目标,正在逐渐展开现实模样。

  “从这时候起,吃和穿,也就是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房屋和家具。对于穿着,已经超过了保温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时兴的式样成了主要的考虑。”费孝通在1981年“三访江村”时敏锐察觉到这一点。

  1982年,费孝通五访江村,还有一个重要意义。这次除了开弦弓村,他还参观调研了吴江盛泽、震泽、松陵、平望等四个大镇,萌发了要把研究小城镇发展,作为探索农民致富的重大课题。不久之后,他就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著名论断,认为小城镇建设具有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重大意义。他的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理论见地,大多来自在乡村之上“行行重行行”的寻访调研。

  时代的朝阳照在了每一位开弦弓村民的身上。“1982年的时候,全村300多户人家,只有一家老楼房。”周正华告诉记者,这张老照片上,当时自己家就是普通的4间农村平房。1985年,周家建起了新楼房,是整个生产队里第一家建的。“小工都是亲朋好友帮忙的,自己花点材料钱。那个时候有了村办企业,女孩子可以去丝织厂做工,下班了还可以在家种地,收入增加了。”

  如今,村里的周家房子还在。周正华一家平时住在吴江的市区,逢年过节才回开弦弓村老家。而村里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新式小楼,十分漂亮。

  如今的江村

  村里明显的变化还有交通。“1982年,整个庙港乡里都没有汽车。那一次,我们到吴江去接费老,还得先去县里借车子。”周正华回忆。在那之前,要先从吴江县城坐车到震泽,从震泽坐船到庙港需要两个小时,从庙港到开弦弓村,小轮船也要1个小时。费老去省里呼吁解决公路问题,省里专门拨款并迅速组织施工开建公路。1983年,震泽到开弦弓村的公路开通,沿途站满了欢欣鼓舞的群众,他们敲锣打鼓表达喜悦之情,感谢费老为家乡人民做了件大好事。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村道都是柏油路、水泥路。开弦弓村的村民们也再也不用像他的祖辈们那样,靠着手摇船在河流之上晃晃悠悠地进出村庄。

  周家的子女后辈都很有出息。照片上那个满脸稚气的女孩,如今已经在检察院工作,而外孙女更是令全家骄傲的高材生,她于2018年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最近回到祖国工作。

  江村,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现在,村里建立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村民们依旧在传颂和怀念着一代大师费孝通——也是他们心中那位可敬可亲的费先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