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江苏文艺工作者谈艺德、江苏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水果自由|文艺周刊荐读
2021/09/02 08:50  新华社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36期)

  【视点】

  【繁花】

  【新潮】

  【视点】

  艺德放第一,艺术才能闪闪发光

  本报记者 顾星欣 陈洁

  少数明星逾越法律底线、悖离公序良俗、有违职业道德,“饭圈文化”“娘炮形象”喧嚣一时,畸形审美影响恶劣……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集中出现一些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乱象,引发了社会强烈谴责。如何在名利场中保持清醒,记住红线、守住底线?如何建设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江苏文艺家们一致表示,要牢记“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的要求,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为人民奉献更多优秀作品。

  常怀敬畏之心

  践行德艺兼修

  章剑华 (江苏省文联主席)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集中出现一些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乱象,中国文联召开了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并发布了《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我们坚决拥护和响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创作导向,立足德艺双修,聚焦精品创作,呈现出积极向上、创作繁荣和大团结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省文艺界不是“世外桃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现象。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警觉,并自觉加以抵制与纠正。

  哲学家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我们文艺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展开无限的想象,进行崇高的艺术创作,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奉献于时代,奉献于人民;又要始终保持心中的道德准则,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社会尊重。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做到:严于自律,常怀敬畏之心;勤于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悉心创作,坚守艺术理想;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修身守正,立心铸魂,脚踩大地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仰望星空实现崇高艺术理想,以实际行动和文艺成果构建我省文艺高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努力实现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弘道养正

  建设风清气正艺术环境

  孙晓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正经历中西方思想、观念、文化的交融碰撞,我们要看到社会文艺繁荣主流之外,存在心浮气躁、善恶不明、美丑不分等乱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既是广大书法工作者的集体共识,也是当前书法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创作环境和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书法事业是否蓬勃有序发展、是否后继有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广大书法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人格修为,增强道德判断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不断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书法作品。要遵守宪法原则、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干净做事,爱惜名誉、珍惜形象、恪守情操,反对错误思想观念,要持续推动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建立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一要确立信仰、志存高远、明德修身、弘道养正。二要敬畏经典、书文兼修、承传历史、术有专攻。三要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凝心聚力、美育引领。

  以身作则

  坚守脚下红线心中底线

  侯勇 (省文联副主席、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修身、守正、立心、铸魂”这八个字。在我看来,“修身守正”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底线,而“立心铸魂”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品格。

  当下娱乐圈少数从业人员缺乏基本学养、涵养、修养,脚下无红线,心中没底线,逾越法律底线、悖离公序良俗、有违职业道德,让社会震惊、人民不满,最终受到行业抵制、市场抛弃、法律制裁,令人激愤,令人痛心,令人深思。

  这些,与当下对于文艺创作上的一些放松、一些自我要求的降低有很大关系,部分从业者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需要修正。不能总是向社会索取,而是要多问问自己: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们身为文艺工作者,身上到底担负的是怎样的责任。

  《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非常好,江苏电影界积极拥护。老一代文艺工作者,把一些优良传统传给我们中生代文艺工作者。现在,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把这种优良的品质往下传,以身作则,给年轻一代作榜样。这一点,我们义不容辞。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顾芗 (滑稽戏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明星也好,公众人物也罢,带给别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如果没有自律自控,是件挺可怕的事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是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每年,我们滑稽剧团都要下基层演出两三百场,从田间地头到社区、学校。每次看到观众的热烈呼应,我都会在心里想:我们还是来得太少了!

  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而言,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这些年来,我们总是想着怎么样才出精品,如何才能将文艺创作与大时代的追求联系在一起。

  在《一二三,起步走》中,我们通过山村女孩安小花进城上提高班转而当钟点工挣钱给住院的老师治病的情节,展开了一群同龄人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城市与乡村几代人之间的性格冲突和心灵碰撞;在《青春跑道》中,不同时代不同的青春有了互读以及和解;在《顾家姆妈》中,通过一个保姆从30岁到80岁的心路历程,折射一个国家的变迁。

  这些戏并不是浮在表面上的一种社会观察,而是富有哲理地走进观众内心,带来精神的成长。所以直到现在,无论走到哪里,这些戏都受到欢迎。

  排好自己的作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然后走到百姓当中去,这是每个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用定力与沉着

  在宽广艺术天地中耕耘

  任洁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市场为艺术作品带来了经济利益,但我们更要看重音乐艺术的精神意义、文化意义。

  作为传统艺术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以和为贵”的社会观等,都应该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引领和道德风貌。作为文艺工作者,同样也是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教化功能,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伦理规范去影响大众和青少年。

  面对当前文艺界存在的不正之风,我们要有文艺工作者的文化立场,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甘于淡泊,不急于求成。在我看来,其实这种定力和担当可能取决于一种自我的时间感。如果只关注短时间内的得失,人会变得焦虑,急于求成,而如果关注的是长时间内的艺术使命,把时间放宽,让自己的艺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经受考验,在更加宽广的艺术天地去长久地耕耘,就能获得一份定力与沉着。

  作为一名古筝演奏家,我要践行的是将筝艺审美上升到筝道修养,以艺养心,以器映道,以文化人。作为传统乐器的学习者、传承者,我们要充分在中华文化美学传统中汲取养分,深入传统,品味经典,结合当下,思考未来。

  一束“光”打在台上

  心就亮了

  郝光 (江苏话剧演员、导演)

  1980年,我考上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给我们上了宝贵的第一课,告诫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一定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我的理解是,这一撇是“德”,一捺是“艺”,只有把德放在第一位,艺术才能闪闪发光。

  过去艺术家们都是靠一部部作品慢慢积累观众的喜爱,没听说过靠一夜成名来成就事业的。每个人都想着把功夫学上身,生活中也永远都在琢磨戏。我记得在中戏排毕业大戏的时候,因为台词量、运动量特别大,为了增加体能、完成角色的塑造,我连续半年每天早上绑着6斤重的沙袋晨跑,一边锻炼体能,一边念着大段的台词。时间长了,路上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都已经认识我了,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你别老念这一段,你有没有新的台词?”原来连他都已经听会了。

  文艺创作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资讯再发达,也不能替代自己的双脚,扎扎实实下到生活中去,它自然会给你很多的素材。好戏也是一点点“抠”出来的,在艺术上需要点“较真”的劲头,千万不能得过且过。小到剧本这个地方为什么打个问号,那个地方为什么是惊叹号,都是有讲究的,还要从对方的台词来分析自己台词中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表达。所以,现在有些年轻演员连自己的台词都懒得背,以“12345”的数字替代,简直匪夷所思。

  文艺作品是点亮国民精神的灯火,好的文艺作品,就是带着观众“进去”,使之看见行为,融入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与观众共鸣。

  既然文艺工作者是个“追光”的职业,那么我们就要在追求思想性、艺术性上下功夫,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当这样一束德艺双馨的“光”打在舞台上,观众的心就被点亮了。

  以文化人

  高校阵地举足轻重

  刘永昶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影视家协会副主席)

  “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中国文联致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呼应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大命题,既高屋建瓴,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又落到实处,强调了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自觉、自省与自律。

  在文艺战线激浊扬清的浩荡潮流中,中国高等院校的阵地举足轻重,教学科研一线的高校教师大有可为。一方面,高等院校聚集了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的优秀青年,他们是大众文化产品的主力受众,更是生机勃勃的青年文化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教师同时也是作家、艺术家或批评家,他们“以文化人”,在教书育人的象牙塔中,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毋庸讳言,全球化、信息化的移动互联时代中,青年人的智慧与活力是翻卷涌动的浪花,催生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产品形态。但资本的裹挟与人性的弱点两相结合,便会让种种乱象在文艺圈兴风作浪。无论是盲目跟风的饭圈追星,还是算法逻辑的作茧自缚;无论是彼此倾轧的恶性竞争,还是舞台银幕的忸怩作态,对当代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显然有着负面影响。

  和青年人有着更多接触机会的高校教师,一是要学会倾听,听他们发自肺腑的心灵之声,和他们有平等的交流互动;二是要善于引导,用自己的文艺创作、讲台授课、日常言行以身示范,传达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三是要勇于批评,在学术研究和文化批评中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见风使舵,不虚与委蛇,做时代的“良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必须拥有真诚的人际与信息交互秩序。高校文化生态正是社会文化生态的一面镜子,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群体身上,应该也能够有着更多的责任担当。

  【繁花】

  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绽放江苏风情

  颜值+气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如今,走进江苏的大街小巷,你越发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万种风情——或是颇具新意的时尚书店,或是精致有底蕴的博物馆,或是飘来咿咿呀呀水磨腔的古戏台,又或是锣鼓喧天的乡村礼堂……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203家“最美”空间榜上有名。这些点亮城乡之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如何被筛选出来的?在城乡文化建设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记者近日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功能性、审美性、公共性“三统一”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何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解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指围绕公益文化服务供给,融合地域特色,以空间美化、功能优化、服务优质、运管优异为重点,设计、打造形成的更具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

  “美”的标准是什么?记者翻阅“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榜单发现,上榜的公共文化空间种类繁多,有的毗邻旅游景点,探索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有的把历史风貌和现代气息巧妙相融;有的则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相同的是,这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布置,都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达到功能性、审美性和公共性的统一,让大家觉得亲切温暖,有参与感。

  那么,江苏首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如何被筛选出来的?省文旅厅公布的建设指南,从基础、空间、特色、功能等方面明确了最美空间的发展路径。

  首先,“最美”空间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运营一年以上,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场所。其次,在“颜值”和“气质”上也有要求,比如说,空间设计上能充分体现艺术性、主题特色和地域特色,氛围营造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浓厚文化内涵。此外,在服务功能上要满足大众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指南中提出,“最美”空间要能体现“诗和远方”互融互通的新趋势。如何于方寸间营造“诗和远方”?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鼓励打造融合阅读分享、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演艺表演、研学体验、文创展示、轻食餐饮等新型文化业态,鼓励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文旅街区等区域打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在“十四五”期间, 江苏每年要扶持打造“颜值”和“气质”兼具的20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未来,省市县三级文旅行政部门还将通过资金补助、队伍培训、展示推广等实打实的支持,每年集中验收一批打造成熟的“最美”空间。

  “现代+艺术”成就网红打卡点

  技艺类、乡土类公共文化空间成新宠

  从榜单上看,不少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都是建筑设计上独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比如,在南京长乐路与平江府路路口东侧的文采书屋,是一座具有民国风情的小洋楼,红瓦尖顶、老虎窗、立式烟囱,还有带立柱的门廊,都是为纪念姚文采先生而打造的。

  每到周末,家住琵琶小区的赵郡喜欢约上闺蜜,穿过开满凌霄花的庭院,到这里看书喝茶,她很庆幸,在熙熙攘攘的夫子庙,有这样一块清净之地。

  位于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的24小时美术馆,由广场上的8个玻璃房升级改造而来,是城市遗产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探索。

  这8个玻璃盒子,是南京青年奥运会的遗产,没课的时候,江苏第二师范大学的王婧常来这里“打卡”。“第一次来时,就被这里凸显工业风的艺术建筑群震撼了,整体建筑大而灵动,园区里的布置小而精致,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吸引王婧的不止“颜值”,还有美术馆内每一两个月更新的展览和不定期举行的艺术展演和论坛。

  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树山介石书院,位于苏州树山村,书院采用明代的装修风格,竹林掩映,让人在书中悟道的同时,亲近自然。

  树山村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邹萍介绍,介石书院以明代“大山石房”为蓝本,希望再现古代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品鉴交流的场景。书院旁边有3公里的木栈道,游客们走累了,来这里泡一壶云泉茶,取一本泛黄的旧书,人世的纷纷扰扰皆成云烟。“目前,我们书院的图书与苏州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希望把书香氛围渲染到乡村旅游。”

  同样彰显乡土人文之美的还有花吉文化大院,“周三电影、周六文艺场”是盐城花吉文化大院的特色品牌,由22名民间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的“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每周六都在花吉大舞台演出,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征集素材,编排小品、快板。“这些节目贴近生活,反映大家伙儿的心声,不仅本村人爱看,周边乡镇的村民也会赶过来看。”

  上榜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中,涉及地方传统艺术、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也不在少数。

  周庄古戏台,以昆曲为媒,闻名海外。著名作家白先勇、著名国乐大师方锦龙等艺术家,在这里打造了一场场唯美的视听盛宴。

  周庄镇文体站的孙林芳告诉记者,古戏台和省昆剧团,聘请专业昆曲演员常年在此演出,每周演出昆曲六天,免费对外开放。这几年,周庄古戏台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昆曲+文创”公共空间,推动景区文化设施的“品质化、景点化、网红化、亲民化”,“我们希望,原住民和旅居者都能游周庄,学昆曲,在感受昆曲魅力的同时,也体验公共文化空间的水乡肌理。”

  月色中,灯影朦胧,古戏台上,水袖飘逸轻柔,台步行云如水,柔情满溢的水磨腔,萦绕心间。

  要“好看”也要“好用”

  公共文化空间要“内外兼修”

  拥有“高颜值”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彰显着城市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如何避免沦为“好看却不好用”的摆设?江苏尔目文旅集团董事长、总规划师杨淇深认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要想可持续,必须要“内外兼修”,空间既要造得美,更要管得好。

  “设计是‘一锤子买卖’,但运营却讲究细水长流。”杨淇深说,公共文化空间是对大空间的一个补充,是小而美,美而特。

  要想留住人心,必须要经过大量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突出功能定位,提供专业化服务,才能真正“接地气”,把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家门口”的网红。

  南京文采书屋负责人高维静深以为然,她发动大家共同参与构建,鼓励老城南人把文采书屋当成自己的会客室。

  他们为每个来书屋的人准备了意见簿,征集个性化需求,有年轻人反映看书饿了没东西吃,于是他们增加了轻食,有周边的家长反映,孩子放学没人陪,他们联合少年宫,为低年龄的孩子举办国学活动。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能千篇一律,结合新业态和新技术,既突出区域文化底蕴,又体现现代审美。”高维静认为,在服务模式上,不能“新瓶装旧酒”,要有更软性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动态的运营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不断更新,其实也是在重塑城市,杨淇深对此充满期待,“有人性关怀的空间多了,我们的城市也变得更有温度了。”

  【新潮】

  水果自由

  文/何亚兵

  如果说“菜篮子工程”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在无数曾经的乡村少年心中,水果“自由”可能是一种更加深刻的舌尖记忆。

  一

  我爱吃酸。别人吃不了几瓣就可能倒牙的青橘,却是我最喜欢的水果。这种嗜好大概是与生俱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水果在农村还算是稀罕物,不是走亲访友,农村人很少专门买水果,市集上的水果也很贫乏。母亲那时怀着我,有一次从医院检查回来,向来不喜酸的她,却突然想吃橘子。于是检查结束回家时,父亲特意在街上买了点青橘。那年月乡下常说“酸儿辣女”,我的出生似乎为此又添了一个佐证。

  记忆里,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不少空地,但少有人用来栽种果树,大都开辟成了小小的菜园,周边用篱笆围住,以免鸡鸭祸害。那篱笆来年竟然开花了,粉红的花朵,淡黄的花蕊,香味不浓,伴着绿色的枝条煞是好看,我们称之为“墙角藜”,很多年后才知道它还有个非常唯美文艺的名字:木槿。木槿围绕的篱笆里,会结出一茬茬农村孩子喜欢吃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小香瓜等,如果这些也算水果的话,不知道慰藉了多少儿童贪吃的肠胃。

  比起这些长在乡下田园里的土“水果”,街市上购买的水果自然上档次多了。那时走亲戚,多买苹果和红橘,取平安和祝福之意,有买桃子和梨子的,也不会被人意会成“逃离”的意思,这四样大概算是那时的水果“老四件”。西瓜虽然最受欢迎,但主要是在夏天。至于李子、杏子、枣子、柿子等后来近乎泛滥的水果,其实并不常见,或者说不常吃,也吃不起。

  包干到户后,农民家里余粮是有了,却还是没什么余钱。每到秋天,一些外地三轮车就拖着一袋袋苹果、梨子、橘子来到乡下,用大喇叭叫唤着:“换水果喽,换水果喽……”于是,不一会儿,就有很多孩子拉着大人,从家里扛来才打下不久的稻子,挑挑拣拣、讨价还价,每样都换上一些,然后蹦蹦跳跳回家去。

  往后,这些三轮车来得越来越少。不少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果树,常见的是桃梨柿橘和葡萄,不常见的枇杷、石榴、枣树、柚子树也有。不过街上的水果还是少有人买。父亲在院子里也种了几棵桃树和梨,后来又种了葡萄、橘树和柿树,每到挂果季节,我就和姐姐在树下数着数着,一起把时光数短,把年月数长。

  二

  那些年月说也奇怪,种什么似乎都很艰难,即使花再多心思,也往往产量一般。与之相反的是那时的村庄,虽然土地贫瘠薄产,“人气”却很足,少有人外出务工,大多还凭借着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深耕着庄稼地,侍弄着菜园子,用双手种植出一家老小的欢颜笑语。

  隔壁五叔家先种了两株桃树苗,那小小的毛桃虽然不大,却还算可口。父亲被我和姐姐羡慕的目光打动,于是也买回四五株桃树苗,据卖苗人说,这种桃子又大又甜。可惜,不知道是栽种方法的问题,还是肥料养分不够的缘故,后来结的桃子又小又硬,青涩得很。可是,毕竟是自家种的桃子,可以随便吃,可以拿来向小朋友们炫耀,这种满足感是桃子本身代替不了的。父亲很不高兴。他是个要强的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并不舒服,于是隔年又从街上小贩那里挑了几棵树种栽了下去,却没想到后来结的还是一样又小又涩的毛桃。

  父亲失望之余,终于忍不住将那些桃树砍掉了,唯独剩下有点奇怪的一株。说它奇怪,是因为它不像一般桃树三年就能结果,而是差不多五年,而且这果实并不像一般桃子形状,倒是有点像是袖珍至极的南瓜,扁扁圆圆的,成熟后青红交加,煞是好看,吃起来也很香甜,只是长不太大。孤陋寡闻的我们,并不知道这品种的桃子就是那“传说”中的蟠桃。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那个小村庄里,在左邻右舍之间,我家的蟠桃树确实是独一份的,倒也引来了不少乡邻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好奇。

  现在想来,父亲或许是在圆一个属于自己的水果梦。记得他带着我和姐姐种果树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段往事。那是父亲年少还未分家的时候,整个家族叔伯兄弟们几十号人都住在圩埂上面的祖上老屋。在那个吃饭都还成问题的年代,水果更是稀罕之物。父亲偶然得到一颗桃子,恋恋不舍吃完后就将桃核埋在了老屋后的泥土里,没想到来年春天竟然发了芽。父亲珍而重之地保护起来,用心浇水,悉心照拂。有一年,桃树终于开始挂果了,却因为叔伯们分家,将桃树所在的宅基地划走了,桃树也因为建屋被砍掉了。而那桃树结的就是少见的扁圆形蟠桃。

  三

  慢慢地,各家院子里的果树种类变得多了起来,早先的稀罕物,忽如一夜春风来,变成了不足为奇的“标配”。

  生平第一次吃香蕉,是在一个阴雨的周末。我和姐姐正在家做作业,邻家奶奶的小女儿打工回来,买了一些香蕉给家里人尝鲜。邻家奶奶于是也送来两根给我和姐姐。在十一二岁的少年心中,大概并没有什么孔融让梨的道德感,我和姐姐立马就无师自通地吃了起来。那香甜温软的口感,让品尝吞咽的间隙变得其短无比,以至于很有一种“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的错觉,还拿着散发着清香味的香蕉皮,自然地舔舐起来。很多年后,我和姐姐还回忆起那个午后的阴雨天,以及那因为香蕉而带来的味觉盛宴。

  姐姐没有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了。还记得那天,随着家门口的三轮车送姐姐到车站。看着姐姐背着比自己不小多少的包裹上了汽车,一种矛盾的情绪在心里蔓延开来,有不舍也有羡慕,有难过也有渴望。随车而去的,有我们在无数夜晚讨论的城市幻想。然而,那些年打工挣钱很难。十几岁的姐姐在外面大半年,也没有带回多少钱,不过却拎回一个大大的菠萝。我们看着这厚厚的皮,都不知道怎么吃,问姐姐,她也没吃过。于是,只好用菜刀从中间劈开,然后切成四块,一家四口一人一块正好。这新鲜的菠萝,闻着挺香甜,咬起来硬生生的,那酸涩甜辣的滋味刺激着味蕾,给了舌尖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这菠萝颇不经吃,一会儿就吃完了,只觉嘴唇火辣辣地疼,再看看对方,都是红肿着的。姐姐不由埋怨起卖水果的小贩,以为买了还未成熟的菠萝。

  头一次看见荔枝是在县城。中考时,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也被大巴车集中拖到县城的考点参考。从未见识过县城热闹喧嚷的我们,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看考点回来的路上,我们从一个小巷步行穿过,一个妇人在巷口叫卖着荔枝,荔枝浸泡在水里,绛红带青,串如葡萄,有吃过的同学就介绍,这荔枝只有城里卖,又如何甘甜,如何价贵,然后自然是一片咋舌与吞津之声。在夏日炎炎的巷道里,那荔枝仿佛一串串珍贵的宝石一样,在清澈的水里散发出丝丝凉意的光芒,烙印在充满渴望的心间。

  后来,吃到或者认识一些不曾吃过的水果,天南海北的,国内国外的,当季反季的,新种变种的,野生家养的……奇怪的是,见得越多,吃得越多,心中的渴望和新奇就越来越少。直到某一天才发现,当生活被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数水果包围后,那曾经心心念念的水果,就会像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变得不可察觉,变得平常平凡。纵使依然有很多价格高昂的水果不能随意消费,却再也没有了最初仰望星空如梦的心绪。

  很多事物都是如此。我想,大概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的路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绵长,也让所有人的心胸和视野跟着慢慢而快速地开阔与绵长起来。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