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艺周刊荐读|“小人书”里的红色记忆
2021/07/29 10:10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34期)

  【视点】

  【繁花】

  【新潮】

  【视点】

  党史文艺课 | 红色“小人书”,经典画面凝聚红色记忆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在娱乐生活比较单一的年代,连环画曾是普通大众的重要读物,承载着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作为特定时期的艺术形式,连环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极大地传播和普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本周“文艺周刊”的“党史文艺课”,将从红色“小人书”这一独特视角,通过解读红色经典作品和背后的创作历程,来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

  精致手绘,几代人的“红色记忆”

  在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的年代,连环画扮演着“纸上电影”“纸上电视剧”的角色,通过一幕幕的画面,讲述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了他们对过往历史的了解,开拓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连环画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对出版界领导同志说:“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因此应运而生,一段我国连环画创作和出版的黄金时期也由此开启。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诞生的数不清的连环画经典之作中,革命题材作品是重要组成部分,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在他们的心中早早埋下了红色种子。

  “通过‘小人书’,我认识了聪明机智的潘冬子、勇敢顽强的小兵张嘎、为了集体利益而甘愿牺牲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说起红色连环画,55岁的南京市民刘文杰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他说,《闪闪的红星》《鸡毛信》《英雄小八路》《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经典连环画,教会了无数的孩子要以革命小英雄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

  “最令我无法忘怀的著名连环画家刘继卣先生的《鸡毛信》。”刘文杰拿出珍藏多年的那本已被翻烂的《鸡毛信》,讲述儿童团团长海娃的故事。海娃在接受了为八路军送鸡毛信的任务后,不慌不忙,用羊群作掩护,赶着羊去送信。途中,他遇到了大队日伪军,海娃临危不惧,将信绑在羊尾巴下,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协助我军打了一个大胜仗。“连环画中的海娃深深吸引了当时还上小学的我,他是抗战时期无数小英雄的代表,用现在的话说,是我们那一代孩子的‘集体偶像’。”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连环画家用高超的绘画技法将一件件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艺术诠释,向读者们讲述激荡人心的党史记忆。

  南京的连环画爱好者俞炜收藏着数百种革命题材连环画,他将心爱的藏品按照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分门别类地摆放:“《地球的红飘带》讲述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平原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地道战》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场;《保卫延安》《淮海大战》《渡江侦察记》展现了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穷棒子扭转乾坤》《山乡巨变》《上海的早晨》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是从孩提时代阅读一本本连环画开始接触中国革命历史的。”俞炜列举出自己最爱的革命题材连环画——丁斌曾、韩和平绘制的套书《铁道游击队》。这套连环画改编自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同名长篇小说,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微山湖地区党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破坏日伪军交通线、与敌人进行游击斗争的故事。《铁道游击队》共分十集,犹如一部电视连续剧,情节跌宕起伏,画面引人入胜。两位画家采用了单线白描技法,线条优美,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富艺术感染力。

  经典之作,用绘画讲好江苏党史故事

  江苏是我国美术重镇,几十年来,一大批江苏画家参与到连环画的艺术创作当中,在“小人书”这方天地里,自由舒展绘画才华,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生动讲述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风云人物和历史故事。

  今年81岁的江苏著名连环画家胡博综,创作过《江姐》《周恩来在重庆》《雾都报童》等一系列红色题材连环画,在这些作品中,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在敌人面前的大义凛然、不屈不挠。《雾都报童》讲述了山城的一群新华小报童,用机智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创作之前,胡博综专程赴重庆采风了一个多月,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那时候,我坐在重庆的街头写生,从清晨画到天黑。”沉浸在绘画中的胡博综从没觉得辛苦。他认为,连环画的题材应当是依托现实元素创作而得,每一个人物都必须有据可查、有典可考,每一个场景、实物应该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我去了新华日报在重庆的旧址搜集素材。在创作前,我还查阅了大量史料——1941年1月18日,报童们上街售卖《新华日报》,很多孩子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周恩来同志听说后,亲自到警备司令部交涉放人,并要回被扣的报纸。回去的路上,周恩来亲手将当天的《新华日报》散发给了路边行人,向人们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因此,周恩来同志上街卖报的这一情节,也被我画到了连环画里。”

  1940年,陈毅元帅率领新四军渡江北上,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和袭击。陈毅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最终突破反动派的重重障碍,胜利完成了东进抗日的任务。从小受到英雄故事的耳濡目染,南通画家侯德剑一直偏爱红色题材的连环画,他以陈毅东进抗日为题材创作的连环画《东进东进》曾在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荣获二等奖。

  如何真实塑造革命家形象,展现人物鲜明特点?侯德剑在创作之前,拿到的仅仅是几段文字,他秘诀是——“下生活”。由182幅画面组成的《东进东进》,正是他在深入苏北的生活过程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历时一年的艰辛创作完成的。“我去黄桥写生,一位烧饼铺的乡亲告诉我,陈毅元帅经常过来买他的烧饼,在他的描述中,我捕捉到了很多生动细节,掌握了一些‘第一手的资料’,也由此还原了一个真实可感的陈毅元帅。”

  侯德剑将连环画创作比喻成电影拍摄,而作者则像一位“导演”,“在开始创作前,每一幅作品都是剪辑过的分镜头,要靠自己的想象、平时素材积累来进行创作。创作者既要点明时代背景、具体场景、人物形象、个性特征,又要通过其他细节补充画面,增强艺术感染力,令读者一目了然、通俗易懂。”侯德剑认为,红色连环画是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载体,有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如今再次回味这些红色作品,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在看到这些连环画时,不仅是作为收藏品对待,“红色连环画里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英雄精神,应当成为这个时代常明的航标灯,指引下一代人继续前行。”

  《斗川岛》《劈风斩浪》《智取粮船》《京江怒涛》……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民兵斗争故事”系列连环画曾让很多读者看了后心潮澎湃,充分了解了江苏民兵在革命烽火中所做的杰出贡献。苏州美术馆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顾曾平创作了这套书中的《双喜嫂》,“这是一本根据发生在苏州光福的战斗改编的连环画。”顾曾平介绍,抗战时期,苏州郊区的东渚民兵分队为了配合太湖游击队切断敌人的联系,接受了拔掉龙塘桥敌人据点的任务。女民兵队长双喜嫂带领民兵,机智勇敢地用假迎亲的方法,引鬼子出洞,一举歼灭,迅速而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为了画好《双喜嫂》,顾曾平做了大量采访,在书中准确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建筑、服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双喜嫂》共发行了130万册,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让这段太湖之滨的抗战故事广为流传。”

  1973年,南通青年画家沈启鹏创作的连环画《虎穴夺棉》,也是“江苏民兵斗争故事”丛书中的一本。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如东地区抢劫棉花,疯狂掠夺。党领导的当地民兵在民兵联防队队长吴明章带领下,声东击西,引开敌人的主力,从“虎穴”中夺回棉花,胜利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回忆起48年前创作的这部连环画,已经是南通市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的沈启鹏说,这个扣人心弦的战斗故事,其原型正是来自于抗战时期游击健儿在南通大地英勇打击日军,创下的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虎穴夺棉》之后,沈启鹏又相继独自创作或合作创作了《海盗》《锄奸记》《战神振国威》《舍身炸碉堡——董存瑞》等革命题材连环画,备受读者和业内人士好评。

  创作不息,创新方式再现百年风云

  画图鉴党史,笔墨映初心。近年来,江苏的连环画家们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始终坚持推出新作品,介绍从江苏走出去的党史著名人物,记录发生在江苏的党史故事。

  周水平、侯绍裘、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任天石……以这一批江苏籍革命英烈为主人公的一套连环画丛书,不久将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推出,胡博综担任绘画统筹,陆小弟、徐亦君、杨越、邵家声、顾曾平、钱定华等知名连环画参与创作,以连环画的形式向英烈致敬。

  “退休之后,我出版了八本革命题材连环画。”前几年,顾曾平以苏州阳澄湖地区的抗日史实为依据,广泛收集水乡素材,出版了水墨连环画《太平抗日风云录》。他还创作了连环画《朱瑞传奇》,描绘的是我军炮兵部队奠基人朱瑞将军(江苏宿迁人)的革命人生。“讲党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连环画图文并茂,故事性强,能让记录在史册中的党史故事更加立体、更加鲜活。”

  今年,沈启鹏创作了红色绘本连环画《江城英魂》,再现了75年前“南通惨案”的沉重历史。1946年3月18日,为表达反对内战、期盼和平的心声,南通的进步青年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顾迅逸、郑英年等八位南通青年不幸遇难。《江城英魂》属于今年6月刚刚出版的南通原创红色绘本《百年江海潮》中的一本,这套连环画共计25本,全方位展示了近百年来党领导下南通各历史时期重大事件、典型人物。

  “《百年江海潮》综合运用了中国画、装饰画、插画、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黑白连环画,也有彩色连环画。”在沈启鹏看来,这正反映了时下连环画发展的一个趋势。他认为,连环画要想在当代继续得到读者喜爱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充分考虑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用更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体现画家个性的画风来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王慧

  【繁花】

  传统戏剧程式如何“表演”现代生活

  上月底,江苏省昆剧院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成功首演,被专家一致誉为昆剧现代戏的高峰之作。从2019年开始的短短三年里,江苏省昆剧院以一年一部的节奏生产出三部品质超群的昆曲现代戏,令业界啧啧称奇,《瞿秋白》导演张曼君更是直言“江苏省昆剧院,这个团队了不得”!

  昆剧作为我国艺术上最为成熟精致的古老剧种,也曾有过现代戏创作的尝试,但影响力甚微,以至在戏曲界普遍认为昆剧不适合搞现代戏,甚至有人曾提出剧种分工论,把昆剧看作是现代戏的禁区。

  然而,江苏省昆剧院三部原创现代戏《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的成功上演,让人惊喜地看到,昆剧现代戏创作的禁区似乎正在被打破,古老昆剧正在不断获得时代气息和现代艺术的滋养,得到创新性发展。

  那么究竟是何种力量引导着省昆蹚出了这条现代戏创作的成功之路呢?

  首先值得高度肯定的是一批昆曲人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

  眷江城

  省昆年轻的当家人同时也是三部戏的主演施夏明,每次面对挑战都会说:昆剧走到今天,年轻的昆剧演员们必须直面时代给出的考题,无可逃避。三部戏的编剧罗周在创作昆剧《眷江城》时也曾明确表态:自己可以接受尝试探索后的失败,却不能容忍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难走的路,我走;别人不去,我去!”这一贯穿了《梅兰芳·当年梅郎》全剧的精神内涵,恰恰成为了省昆这支团队面对昆剧创新探索时的真实写照。在少年梅兰芳那种不肯服输、迎难而上的精神激励下,省昆人在排演每一部新戏时都坚定地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突破自我。

  然而,敢想、敢做,显然还是不够的,艺术创作还必须遵循艺术规律。

  《梅兰芳·当年梅郎》的惊艳面世,被专家大赞为当代昆剧现代戏的重大收获;当代抗疫题材《眷江城》的感人亮相,让大家再次坚定了“昆剧完全可以演现代戏”的认知;革命题材《瞿秋白》的震撼首演,让专家齐齐惊叹:昆剧现代戏的高峰之作已然诞生!

  回望三部现代戏作品,施夏明认为,其重大意义在于摸索出了昆剧现代戏创作的基本方向,即遵循具备昆曲本质特色的创作规律,坚守省昆一贯秉持的“南昆风度”的艺术风格,念白上坚持使用韵白并将其适当提速以符合现代人语言习惯,曲唱体系则坚持曲牌体不破套,表演上坚持虚拟性、程式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生活化处理,在守正中出新。

  戏曲中的语言、音乐以及声腔体系所呈现的艺术特征是区分各剧种的重要标志。昆剧的唱念语音一般为苏州吴语或者有入声的中州韵,一些丑角的念白亦使用有翘舌音的苏白。

  瞿秋白

  传统昆曲中主要角色念韵白,用长腔。在首部现代戏《梅兰芳·当年梅郎》开排时,演员们对台词时都按照韵白来念。后来导演指出,剧中人身着时装而非古装,如果依旧这样拉腔拉调地说话,看上去会很别扭。但是,如果直接将念白改成普通话再衔接曲牌唱腔,那又会被诟病是在“话剧+唱”。于是大家反复尝试,最终将念白也进行了适当的生活化处理,略微加快速度,实现了在语言风格上的首次突破。在抗疫大戏《眷江城》中,适当提速的韵白让特地赶来观剧的张曼君导演深受震撼,传统昆曲与当代人物、当代生活的隔阂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丝毫没有违和感,她也因此大胆接下了昆剧《瞿秋白》。而当施夏明饰演的瞿秋白用沉静坚定的力量缓缓念出韵白“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时,观众都觉得: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瞿秋白。

  昆剧艺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最大特色是它高度综合、虚拟性、程式化的表演体系。而昆剧现代戏表演,几乎是一个重新学“走路”的过程。施夏明还记得,《梅兰芳·当年梅郎》初排时,他依然踱着传统小生台步上台,连手该往哪里放都不知道,不论做什么动作都十分别扭。在导演的帮助下,他和小伙伴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既贴近现代生活又不失戏曲韵律的表演方式:动作略收一些,节奏稍松一点,步伐则加快一些。经过这样的生活化处理,昆剧现代戏表演既在程式的规范里,又不完全放松为生活状态,十分熨帖。

  到了《眷江城》,生活化处理程式化的表演又有了新的解读,演员脚下走的或许是偏传统一些的台步,但手上的动作可能就是更加时代化的具象。“脚下是传统,手上是时代”不仅仅是形体语言的编排,更像是一种象征:以传统为基础,在古典的土壤中发出时代的枝干。

  最新完成的《瞿秋白》中,如何拿捏程式化与生活化之间的“度”,在张曼君的导演手法中进一步明确和深化。整个舞台都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铺张,演员表演更是在昼夜虚实间随心游走、无缝切换。她鼓励演员们从旧有程式中自我松绑,树立全新的赋形坐标,重构符合当下的程式化表演,以“真”贴近生活,让艺术创作回归于对人心灵的审视和审美。

  省昆三部现代戏的成功创作,大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成果,其中饱含了全新的艺术追求、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可贵的创作经验。究其众多成功原因,还有两个特别不容忽视的条件,那就是一要有出色的剧本,二要有出色的演员。这恰是戏曲作品最重要的、根本性的艺术两端。一部好戏既要建立于出色的文本基础上,也要最终体现于出色的舞台表演上。

  毋庸置疑,罗周的剧本相当出色。三部现代戏都以精巧的结构设计、典雅的艺术追求和深入的精神探索而取胜。

  《梅兰芳·当年梅郎》由梅兰芳和王凤卿首次赴沪演出的一段回忆展开,并围绕“上海去不去、堂会唱不唱、压台能不能、压台戏唱穆柯寨敢不敢”这四个核心戏剧动作勾画出全剧的整体戏剧框架,生动表达了梅兰芳在他成长过程中,如何得到激励、帮扶、触动和启发,最终达到了“不敢怕输”的自我挑战和升华。

  梅兰芳·当年梅郎

  《眷江城》创作始于疫情肆虐之时,罗周将戏剧矛盾聚焦在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和医生职业的神性之间,形成了天然的戏剧张力和感染力。在唱词处理上,罗周则做了大量“翻译”工作。她将日常的习惯用语翻译成带有韵脚的文字,以4个字为一个小单元,再加上衬字,形成最后的念白。唱词依然遵循昆曲的曲牌体例,更接近当代人的表达,又不过度消解其文学性。

  《瞿秋白》则以其独特巧妙的“昼”“夜”结构设计,给作品带来鲜明的形式感和挖掘人物内心的巨大空间。“昼”以瞿秋白被捕为切入点,写他在国民党的轮番劝降下,坚持信仰、坚定斗争、忠诚不二、舍生取义;“夜”则展开了对其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探究,以似真似幻的方式写瞿秋白与母亲、与挚友、与爱人的三次诀别,深入开掘主人公之精神构成、初心与使命。

  除了精彩的文本,罗周还十分了解省昆每个演员的不同特点,她在剧本创作之初就量体裁衣、因人设戏,给了演员更多、更充分的发挥空间,人物更贴合演员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气质。

  在施夏明看来,这三部现代戏的成功创排,也和省昆几代艺术家的艺术传承密不可分。“正因为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我们得以延续并坚守‘南昆风度’的艺术审美。而老师们所传授的不光是如何在台上演戏,更教会我们如何去创造一个人物,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套思维过程,一种方法论。这样的授人以渔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分析人物、理解人物、塑造人物。有了这种实践的方法,我们接到一切任务都可以迎刃而解。”同时,施夏明还表示,三部戏的排演过程中,省昆幸运地遇到了三位好导演——童薇薇,韩剑英,张曼君。他们敬畏昆曲,尊重艺术,在他们的执导下,这三部戏都有了超越文本的二度创作。

  其实,不光是三部现代戏,省昆近年来许多新编戏如《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等都显露出佳作气象。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昆团中唯一改企的剧团,省昆在顶着诸多压力和困难的同时,却创造出不少市场奇迹。其“春风上巳天”品牌演出常常是一票难求,甚至开票数小时后便售罄。兰苑折子戏周周演,坚持了近十年,为省昆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遇到新编戏首演,省昆也会积极听取观众和专家的意见,加以修改和调整。“一部作品如果观众不喜欢,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作品只能存在于专家的叫好声中,成为演员们的自嗨。”

  当然,戏曲要面向未来,还要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正如戏曲理论家汪人元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只关注戏曲的艺术传统,比如成熟的艺术综合、精美的程式表演、卓越的美学原则;其实戏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即一个“与民众共生,与时代同行”的优秀良统,这正是让戏曲千百年来保持活力、生机、不断进步完善,并且妥善融合古今、积累传统的根本保证。我们甚至还要学会用未来的方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去努力发现和把握构建发展新格局的着力点,去创造新时代戏曲的新辉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新潮】

  大地上的一棵消息树

  文 |乐心

  (一)

  老张衣衫湿透,两只手搭在磅秤上,神情像一时脱力的老虎,趴在那里。他五点钟起床,早饭没顾上吃,帮村民销了近二万斤冬瓜。又要帮搬,又要帮称,站起来维持秩序,坐下来记帐算帐,忙了三个小时,你说他累不累?农民经纪人不好当。这两天他头都疼,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的电话,嗓子直冒烟。

  今年渎区冬瓜长势好,条条粗壮,三四十斤一条是平常,最重的称称有五十多斤。丰产应该高兴吧?不见得。去年冬瓜卖到五角钱一斤,今年农民一拥而上,种多了,价格往下跌,最低时一角五分钱一斤。进入伏天,外地客商来拉菜的车减少。好在老张名气在外,几个大超市一联系,无锡、泰州就有大卡卡车来拉冬瓜。

  早上六点钟集结发货,通往周铁镇横柑渎自然村的路上,几十辆电动三轮车向着同一个方向。他们都是赶早市卖冬瓜的农户,昨天接到老张的电话,今日一早下田摘瓜,多的几十条,少的七八条。大大小小的车,集合在老张家门口的场地上,等着过磅交易。

  人声嚷嚷中,一个胖胖的妇女,左手握着贴伤膏药的右手,跟村民诉苦:“疼到我眼泪都掉下来,横则搬,搬不动,竖则搬,搬不动,后来索性像抱伢伲一样将冬瓜捧上车,运到这里。”

  老张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群众。种菜卖菜的农户起早摸黑,谁家没有故事?渎区平原上的农民,像大地上卑微的草一样,坚韧顽强。老张腰间盘突出,背有点佝偻,可看古稀老者来卖菜,会忘了自己的伤痛,上去搭把手,然后司磅过秤,记账。

  那边卡车司机喊:“太多了,太多了。要超载了。”

  老张眼睛瞄了瞄车载量,伸手在计算机上点击数字。只听得哒哒哒的声音,一笔笔加起来。一看结果,司机大声喊:赶紧往下搬3吨。

  众人已是汗流夹背。往上搬是高兴的,往下搬都不太情愿,站一旁缩手了。老张说:“都不容易。”他说完站起来帮搬。大家只好跟着,七手八脚往下搬。

  老张说得对,谁都不容易。农民不容易,长途贩运的司机也不容易。这辆泰州车的司机要免过路费,只能装7吨到10吨之间。低于7吨,享受不到农产品过路费减免政策;如超载,过路费免不了,还得罚款。

  彼此理解万岁。最后装了19100斤,按2角钱一斤售价结账,老张开出了7月12日的发货单,总计3820元。这笔钱,全部返回给村民,他不赚农民一分钱,只收取买方客户较低的代理费,每成交一百元抽三元。泰州客户今天拉走一车冬瓜,付给他100元代理费。

  老张手里有几十个客户,这些客户都是他滚雪球,一个个滚出来的。一个好的经纪人,必须得到双方认可,客户信你,农户听你,这很不容易。经纪人是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说白了,就是个媒人。媒人大多能说会道,老张则话不多,相貌看起来比老农民还老农民。正因为自己种田,有切身体会,他知道农民的难处。

  (二)

  早市像湖水一样退去,村民卖完菜,开着空车归家。老张忙到八点钟,才有空端起青边海碗吃早饭。乡下出力干活的人,全靠会吃。

  三碗白粥下肚,顺手翻看一下账薄。上面有打勾记号的,表明钱已结清。这通常是远路来的农户,买方商家货款未到时,老张先垫付一下,省得农户跑两趟。近一点的村民,老张晚上与他们结账,正好落实第二天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他从不拖欠农民的钱,方圆二十里范围内,近千农户的蔬菜经他手销出去,都是当天结清账。

  他的账本摊在桌上,人人可翻看。这几天,他主销冬瓜,兼带其他品种,一笔笔都有记载:允华小毛菜50斤,老孟水瓜30斤,大王茄子一百斤,赵琴芬百合籽30斤,海兴丝瓜20斤,老陈葫芦30斤……

  大批量冬瓜交易散场后,隔会儿就有农户来打听行情。老张设在家门的交易点,挂着益农信息社的牌子。这好比是大地上的一棵消息树,远近村民能从这里获得各种信息,并有所依靠。

  王正心 摄

  有个老妇人问:“下午还有城里的车来收小菜不?”

  老张和气作答。那妇女随口称赞了一句:“老张人蛮好。”

  “好个鬼。”老张老婆正在打扫场地,忍不住接话。她跟着老张一年忙到头,一天都没的歇,不免有些埋怨。

  “你讲他不好,就不好啦?我们老太婆都讲他好呢,年轻人不高兴种田,个个外出打工。这难为了老年人,见不得田荒,种了又愁卖。多亏老张帮推销,省去了我们多少麻烦。”这位妇女叫胡小仙,来自洋溪村,说话直爽热情。

  老张老婆扑哧一声笑了,然后冲老张发话:“你要去打证明,还不快点去。”

  老张听了提醒,赶紧起身。田里马上要布局种花菜、药芹等品种,下午拖拉机先来耕田,他得赶紧去村里打证明,到派出所去盖章,拿到手续,到加油站去打油,还要到镇政府去办点事。

  到镇政府去,得换件像样点的体恤衫。老张内心觉得,自己是有组织的人,当经纪人三十多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这是地方政府对他的认可和鼓励。那回他送蔬菜到周铁敬老院去,路上翻车,人差点摔死,送到医院,右臂缝了五十多针。镇工会的领导赶到医院去慰问,他感到来自组织的关怀。

  (三)

  老张换了干净的衣裳,开着电瓶三轮车出发,前脚离开村庄,后脚就有一对老夫妻送冬瓜来。这对老夫妻是邾渎村人,开车到横柑渎,早市已散场,老太太急了:这冬瓜难不成要拉回去吗?

  老张接到她的电话,马上折回来。他不想让人家白跑一趟,先收下,等明天有车来发货。

  “老头子身体不好,一个人弄不来,我开车陪他来,衬把手。”78岁的邱惠珍驾着绿颜色电动三轮车,车上载着她79岁的老伴和8条大冬瓜。见了老张,她像见了亲人一样,念叨起来:“小辈挣钱不容易,我们手脚能动,尽量不增加他们的麻烦。”

  老张知道她腰椎、胸推、肩胛都受过伤。农村有无数这样的乡亲,一辈子付出,老了还时时为小辈着想。他于是帮老夫妻将冬瓜抬到磅秤上,八条冬瓜称到230斤,按今天的行情价格结算,收入46元。

  邱老太说:“子女反对我们种田,种点菜,本都捞不回,一个跟头摔下来,医药费花去几千元,得不偿失。”来送菜的人愿意跟老张说说心里话。他理解他们,都是从苦难中过来的人,对土地有不舍之情。

  有两件事,老张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一年冬天,他们夫妻俩驾船去无锡卖菜,船靠岸,两人挑担进菜场。三岁女儿睡船仓里,醒来后不见爹娘,走跳板出来寻,结果跌河里。幸亏河岸边有人看见,跳入河中将她救起,并用棉被温暖冻僵的孩子。

  第二件事,有一年,他和同村三个人开挂浆船去丁蜀卖菜,归家时遭遇风浪,船在东氿沉没,村民蒋松南和胡琴珍是对小夫妻,双双遇难身亡。他和另一个村民,所幸被施荡桥撩猪草的农民救起。

  这两件事给了他最朴素的信念:一定要做个好人。同时他发心,要为农民卖菜难寻找出路。

  广阔的渎区平原上,农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老张这一家一户却连着千家万户。老张做经纪人,几十里圈心,不容易。这是农户对他的评价。三十年来,他从一个健壮的汉子,变成一个弯背老人,虽如此,他仍是渎区菜农心目中的靠山,村民抬眼看到的一棵消息树。

  老张,大名叫张卓均,今年69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