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永远跟党走》幕后故事及专家精彩点评、“百年江苏”绘制百年芳华、永远忘不了你|文艺周刊荐读
2021/07/02 09:06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30期)

  【视点】

  【艺评】

  【繁花】

  【新潮】

  【视点】

  这场歌咏盛典,演绎百年深情

  ——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幕后故事

  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6月29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徐徐展开,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党的百年历程,带给观众别样的震撼。气势磅礴、直击心灵的舞台呈现背后,是用心、用情、用功地创作。连日来,记者在演出后台与排练现场,见证了这台大型演出背后所有主创人员的昂扬精神与奋斗激情,为大家记录下这些精彩的演出故事与幕后花絮。

  精益求精,“文艺苏军”如何倾情投入?

  “与以往演出相比,这台演出实现了很大突破,它既体现了群众性歌咏的特点,又拥有综艺性大型歌咏晚会史诗般的特质。我们希望为观众呈现一场既具有视觉、听觉震撼力,又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视听盛宴。”关于本台演出的立意,总导演李春燕告诉记者。

  据悉,项目自去年11月开始启动,今年2月正式建组。为了讲好党的百年故事,主创团队成立了文学、音乐、舞美、视频、方阵、外联、保障等8个工作组,针对文学创作、音乐调度、舞美设计和舞台呈现等作了全方位思考和提炼,通宵达旦进行“头脑风暴”。6月10日进南京奥体中心进行各篇章合练,在明确篇章结构、表演形式后,分篇章对经典歌曲选择、舞台情景讲述、舞台戏剧化呈现等内容进行打磨细抠。

  “精心做好活动策划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运用先进舞台装备,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用多种艺术形式唱好党的生日赞歌。”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介绍说。作为演出的承办方之一,省演艺集团自去年底接到任务后,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本次演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所有参与者都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在党史专家精彩的授课中,加深对百年党史的理解。集团派出“精兵强将”,台前幕后全方位参与整场演出。

  据悉,此次演出的主创团队与专业演员均为省内优秀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人才。不仅有侯勇、梅婷、蔡伟、高英等江苏文艺名家,也有张其萍、张丹丹、仝濛、钦洁、刘迦、王谦等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话剧院、交响乐团、评弹团,省广电总台、南京市演艺集团杂技团、扬州市歌舞剧院等专业团队也参加演出。

  “这是江苏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执行导演、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陈春华介绍说,调度的演员数量与排练的强度均是省内前所未有。面对千人合唱团,此次歌剧舞剧院共派出了7位指挥参加排练。指挥一支人物数量众多又非专业的合唱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本次合唱团还有许多高校学生加入,他们不是专业歌手,对合唱不是很了解,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词我们都要排练很久”。

  合唱指挥申楠深有感慨:“我们经常从白天练到黑夜,在学校的露天操场或是体育馆,因为人数众多,排练一首歌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大家从不喊累,排练两个多月来,无论是指挥还是合唱团成员,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很棒。”

  淮海战役、解放南京、南京长江大桥建成、“蛟龙”号下水、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抗击疫情……此次演出是江苏儿女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艺术盛宴,“江苏元素”也作为亮点贯穿在每个篇章。

  江苏籍演员侯勇、梅婷此次应邀回到家乡,作为讲述人出现在不同篇章。梅婷说,这次演出不是简单的讲述,而是一次重新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的过程。“每一次讲述,我都深受感动。”在侯勇看来,整台晚会气势磅礴,从编导的创意到演员的具体呈现,都非常到位,江苏的发展与变化让身为江苏人的他倍感自豪。

  气势磅礴,舞台何以如此震撼?

  上千个小球“飘”在空中,宛若星系,舞台顷刻间化身为浩瀚的宇宙,探索宇宙、逐梦航天的景象打开了第四篇章《奋进新时代》。科技感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舞美设计,是本次演出的一大亮点。

  走进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观众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撼”。占地4500平方米的舞台犹如一艘“巨轮”跃然眼前。演出过程中,根据演出内容移动的“屏幕”和可以呈现多种造型的小球矩阵,带来动人心魄的视觉美感。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昱煜老师和一架钢琴出现在舞台上,当钢琴协奏曲与交响合唱《保卫黄河》响起,黄河之水在巨大的屏幕上奔腾,极具震撼力。

  “我们运用了屏幕的视觉错位方法。”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主任牛震平介绍,在主屏两侧,有10块错位排列的10米×3米的数控移动冰屏,与主屏相互映衬。观众可通过壮观的冰屏带,领略演出场面的壮观。而400组特别定制的远程控制手持LED屏,由400名学生演员控制,他们听从导演的指示进行动作变换,通过不同的队形走位变换出黄河之水、城墙等图案,给大家以身临其境之感。

  1200组小球矩阵,据悉这是在国内综合性演出中第一次使用这么多的数量。除了营造星空的意境之外,在其它的篇章中,这些小球悬浮在舞台上空,通过层次变化时而组成“中国”两个大字图案、时而组成党徽图案。“它们的升降距离有15米,这样就让它在组图和形象的表现范围上更大了,不仅带来更震撼的观感,也让现场观众有一种更沉浸式的感受。”牛震平说。

  道具设计上,同样别具匠心。在舞美后台,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道具设计洪亮介绍起道具库:“演员手中的枪,就分好多种。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秋收起义用的枪,以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不同时期,你仔细看看,他们用的枪都是不一样。”为了严谨对待这场演出,整个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进行考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力图还原每一个时间节点的道具原貌。

  舞台上的道具如“会开花的树”、丰收的稻田等,以及演员手中的小推车、变色的扇子等等,不仅要保证尽可能还原真实,还要做得十分精致,同时确保演员轻松使用。洪亮说,“《车轮滚滚》这个节目中,演员推着小推车在舞台上奔跑,我们要把道具做得轻松易推才行。还有变色的扇子,要轻松易翻,不然很容易造成混乱。”

  细腻感人,哪些瞬间催人泪下?

  如何在“诗情画意”中呈现党史?除了对经典歌曲进行重新编排与创作外,整场演出还创新性地运用了情境表演、杂技、高空威亚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当“推着”小推车的杂技演员在舞台高空飞过,当巨幅红绸下浴血奋战的战士变成矗立的群雕,当一位盼回归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上舞台……看到动情之处,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

  第二篇章中的节目《英雄赞歌》,十分“催泪”。“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当志愿军战士手举红旗飞过山河,所到之处硝烟散去,倒下的志愿军战士在红旗下重新站立起来,场面十分震撼人心。每到此时,第二篇章的导演张飞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是军人出身,呈现这个作品,就像是在讲我自己的故事,我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编导老师对大家的要求非常高,《英雄赞歌》这个节目里,我得踩着倒下的战友的肩膀、踩着他们的后背,攀上最高阵地,然后一个慢动作,随着一声‘妈妈’的呼唤,深情回头,怀着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这段演出时,需要体现英雄舍生忘死的精神。”参与演出的青年舞蹈演员周晨说。

  张飞介绍,参与《英雄赞歌》演出的演员有412位,很多都是高校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他会和演员们交流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鼓励他们多看看《英雄儿女》《金刚川》等影视或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人物中找到灵魂。”

  “以往的话剧,是用两个小时讲一个故事,而这一次,每首歌里的戏剧表演只有30秒或者几分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语言,打到观众心里去,是最大的考验。”戏剧导演庄嘉敏介绍说,在《回归》这个节目中,他们特意设计了一个盼回归的老人形象,他出现在舞台上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通过简单的手势,深情的眼神,以及在舞台上慢慢行走等一些动作,却深深地传递出他对祖国、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

  阔别百年的拥抱在舞台上上演。追光灯下,大提琴独奏悠扬深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位戴红围巾的白发老者拄着拐杖,循着童声向圆月走去,在歌舞反复多次的“归来”中铺排而来,不停撞击观众的心灵。

  “演员们要表现出一种肢体疲惫而目光依然坚定的状态,这对情绪的调度和节奏的把握都有极高的要求。”第一篇章导演刘亮说,为了演绎出红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时身体疲惫眼神闪着光的状态,他无数次给演员们讲戏,他希望演员们能将长征精神的“精气神”立在舞台上!

  而第三篇章的《众志成城》中,青年舞蹈演员刘迦扮演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焦急地捶敲着地面,聆听生命的呼唤,“废墟”中的女童被一双双手有力托起。“我本身就是军人出身,演的时候非常有体会,能够感受到当我们的人民受到威胁的时候,这群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冲锋在前。能够通过军人的身份来诠释这种大爱和关怀,我觉得非常自豪。”

  风华正茂,青年学子怎样接受红色洗礼?

  如此气势磅礴的演出,令人难以想象,舞台上的3600名演员,有近2800名是在校学生,而其中2700名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等学校的学生。从4月15日开始在学校分篇章排练,到6月10日前后陆续进入奥体中心联排,学生们至今已经坚持了2个多月。全情投入的同时,本次演出对他们而言也是一堂特殊的“党课”。

  舞台上,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400名学生手持重达5公斤的LED屏,不断重组队形、拼接图案,将舞台主屏幕上的震撼、动人场景延伸到观众眼前。作为带队老师之一,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副院长凡杰感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亲眼看到同学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由于长时间的训练,有的同学脚肿得像馒头一样,还有同学抵抗力下降,感冒、肠胃炎发作等,但是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

  凡杰还提到一则有趣的花絮,因为排练体力消耗大,一位同学一次竟然吃了4盒米饭。在中午难得的休息时间里,由于体能消耗大,有一些同学直接在后台的过道里睡着了。

  尽管排练艰苦,但同学们对能拥有此次演出机会感到非常骄傲和光荣。 “这是一次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学会了很多革命歌曲,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初心使命。”参演大学生祝滔说。

  江苏警官学院学生处政委周雄文告诉记者,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参与演出,对演出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学生们都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参与这次大型晚会,我们学院还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来自南京市艺术小学(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的100名8—11岁的“小红花”参加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七子之歌》《众志成城》《我们都是追梦人》《风华正茂再出发》等节目的演出。“自从6月中旬进入奥体中心联排后,100名‘小红花’每天早上8点出发,经常排练到晚上10点多,孩子们特别辛苦,但乐在其中,家长们也很支持,他们为自家的孩子能参与这次演出而感到自豪,觉得这是孩子人生中一次珍贵的经历。”南京市艺术小学校长邓玲说。

  本报记者 陈洁 姚依依 顾星欣

  【艺评】

  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引来专家精彩点评 ——

  声声歌咏,何以如此动人

  6月29日下午,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上演。这是一台史诗性的歌咏文艺演出,气势磅礴而又饱蘸深情,不仅唤起了新时代江苏儿女在党领导下迈向新征程的风发意气,也作为歌咏文艺演出的一台“范本”,吸引了众多专家精彩点评——

  史诗品格、震撼心灵

  刘旭东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旭东

  这是十多年来我看到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技术含量最高、主题最为突出的大型文艺演出。这台演出以史为经,以江苏大地上革命、建设、改革的伟业为纬,编织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图卷。看了这场演出,我想到了八个字:史诗品格、震撼心灵。

  史是指史的意识、史的结构、史的内容。演出以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浓缩了党在江苏的百年奋斗史。这种历史和历史感的营造,主要是通过百年来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达成的。这些名歌名曲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符号,经过压缩和选择,配之以相应的群众舞蹈,已足以承载主题、完成立意了。

  诗是指舞台艺术的美。技术之美与艺术之美交相辉映,音乐之美与音响之美浑然一体。立体舞台,从地下到空中,全方位呈现。大批演员手持屏幕,变化出各种奇幻的舞台效果。1200多个小球(圆灯)矩阵组成的可变天幕,完成了整场演出的结构提示。舞台的升降组合,自由灵动,流光溢彩。整场演出诗意流动,鲜活光亮。

  史诗曾是一种文学体裁,现在已是一种美学风格了。当它升格为美学风格时,就不再局限于古典的英雄叙事诗,而是演化成为蕴含英雄情结、历史情境和家国情怀的要素组合。它大气,有一种鸟瞰的视角;它激越,有一种慷慨的情怀。这台大型文艺演出的成功,给今后史诗品格文艺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艺术与历史的完美交融

  林东坡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永远跟党走》中,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完美交融,虚实相生,营造了极具震撼的艺术效果。譬如,背景音乐设计以交响乐《红旗颂》主旋律联结贯穿整场四大篇章,随着演出的跌宕起伏,时而深情,时而激昂,象征性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丰功伟绩的礼赞。又如,第一篇章“开天辟地”里,《八一起义歌》《秋收起义歌》《长征》《保卫黄河》《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领唱合唱、情景表演唱、交响合唱以及舞蹈等形式,标志性地再现了革命年代中,党从南湖的一艘小船出发,带领人民群众汇聚成战船百万,雄师渡江解放全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功绩。

  新颖的舞美也成为这台演出进行历史叙事的有力抓手。科技感极强的智慧舞台,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以长方形“航船”造型为核心,建构起宏大的动态三维立体空间。“航船”后上方大屏幕和“航船”顶部的动态光纤球,在光影效果下交替突出党徽和“100”字样,既突出了主题,又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观者在现代科技营造的演出氛围中,不时被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切感受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油然而生感激之情。

  让“我们”与“他们”隔空相拥

  孙奕 省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导演

  一台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演出,如何做到以情动人?如何穿过苍茫的历史时空,带领观众触碰到革命先烈真实的衣襟与脸庞?以这台演出《序》篇中的交响合唱《启航》为例。一组由话剧演员构成的人物群像,有工人、知识分子、学生,他们站立在舞台的顶端,闪耀在金色的光区中,一声声“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让晚会的开场变得极具质感,也让中国早期共产党员的形象由漫漶变为鲜活。那种历史代入感,那种扑面而来的革命浪漫主义,那种冲破黑暗的觉醒与热情,让当代观众瞬间与百年前的人物心灵相拥了。

  又如,歌曲《英雄赞歌》中,有一位告别母亲和乡亲,跨过鸭绿江去参加战斗的志愿军战士。舞台上,猛烈的炮火后,阵地寂静,这位战士从死人堆里挣扎着站起来,拉响爆破筒,高喊:“妈妈,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这比《英雄儿女》电影原作中“向我开炮”的怒吼更加振聋发聩。而在歌曲《人民至上》中,体现扶贫攻坚的一段情景表演里,用了中国“敬业奉献好人”、镇江市农科院已故研究员糜林的真实故事。当扮演他学生万春雁的女研究员说,“老师,请放心!您的这个电话号码我们会继续用下去,这部手机24小时不会关机”时,那迸发出来的动人情感足以令观众泪目。

  一场震撼人心的思想洗礼

  潘讯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永远跟党走》在创新发挥歌咏艺术的教育功能方面可圈可点。短短2小时的演出,展开看是一台流光溢彩激情凌云的歌咏文艺盛典,合起看又是一部震撼人心启迪思想的党史教科书。

  衡量舞台艺术的成功,首要是看主创团队能否做到“乘一总万,举要治繁”,这台演出无疑深入把握住党的百年辉煌的奥秘在于,不忘初心,砥砺初心,永葆初心。因此,演出开篇就点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点出了党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大型主题歌咏最易陷于千篇一律的统一基调、表面热闹的歌曲串烧,这台演出的另一成功是,在回顾党的百年风华的宏大叙事主线中,又分明内含着一条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的历史脉络,启迪着观众把江苏百年沧桑巨变放到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去深刻理解。于是,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篇章的结尾,听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雄壮旋律,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总统府改旗换帜的经典画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云画卷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母亲在村口大树下送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感人情景,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上,潜水员老胡突破极限下潜75米深水作业,只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这些精心设计和完美创意使观众的情绪紧随叙事节奏波澜起伏,在情绪沉浸中收获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立起风正帆悬的巍巍“巨轮”

  王海波 省广播电视总台影视频道副总监

  一个好主题,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才能更好地诠释和升华。对于世界第一大党的百年征程,对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什么样的舞美设计和舞台呈现,才能完美承载和激情表达,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个攻坚克难、乘风破浪的过程,整个舞台设计犹如一艘“巨轮”,主屏、环屏、冰屏、手持LED屏,犹如层峦叠嶂的风帆,屏中内容已经让人惊艳,更让人击节的是冰屏自由开合和手持LED屏千变万化。这样的舞台设计,不仅增强了每一个节目的表现力,而且这样的设计本身,也已变成节目的一部分。整个舞台庄重而灵动,开阔而深邃,把如同一艘巍巍巨轮的大党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直击人心。

  这台演出立足江苏看世界,总体上以“天地”为线索,贯穿百年,与之相匹配,整个舞台设计也是“顶天立地”,天上是1200套动能球组成的小球矩阵,地上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团,前者视觉吸睛,后者听觉入耳,天地之间是引领新中国前进的“巨轮”。这样的立意和结构,这样的创意和设计,热烈抒发了八千万江苏儿女永远跟党走的无悔选择、无比忠诚和无上心意,让中国共产党昂首于天地间的光辉形象跃然眼前。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整理

  【繁花】

  “百年江苏”:一部恢弘壮阔的视觉史诗

  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28日,“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江苏美术家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丹青厚礼。

  红色的帷幔犹如波浪在展厅上空翻腾,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同时也传达出昂扬的诗意与激情。“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省美协承办,汇聚全省美术精英,推出百件精品力作,展现江苏百年历程,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无声诗里颂千秋。盛装亮相的“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引导广大观众在欣赏美术作品中不断感悟百年党史中的思想伟力,坚定真理信仰、赓续奋斗精神。

  鸿篇巨制,百件佳作呈现光辉党史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绘就了壮阔恢弘的历史画卷,焕发出气壮山河的复兴伟力,“百年江苏”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生动缩影。

  展厅内,四大篇章105件作品,一幅幅中国画、油画、版画佳作,一件件雕塑,以艺术的、视觉的形式为观众打开一部辉煌的百年党史。

  周京新 梁雨 百年史诗第一部分/起来,起来 中国画210cm×50cm×8

  步入展厅,仿佛进入了一个百年时光通道,江苏大地上发生的党史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1922年春,中共中央局委派李震瀛在徐州发展姚佐唐、程圣贤、黄钰成入党,建立起江苏境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由姚佐唐任书记,直属中共北京地委领导。《江苏首个党组织——铜山火车站支部》以此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水墨人物形象用写实手法塑造,并融入版画元素,使得画面对比更为强烈,笔墨沉稳厚重。由于那个年代还未有党旗,自然也就不能面对党旗宣誓,为此,画家周林平特地设置了由姚佐唐手拿文稿宣布铜山火车站支部成立,力图准确还原革命初期地下党组织的真实情境。

  周林平 江苏首个党组织—铜山火车站支部 247cmx199cm 中国画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上,江苏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笃行,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前仆后继。画展中,我们看到了周恩来、雨花英烈、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小萝卜头、张謇等一大批江苏大地上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

  朱勇前 共和国最小烈士宋振中(小萝卜头) 40cmx30cmx110cm 雕塑

  陈明所绘《常州三杰》采用了纯水墨语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光辉形象,作品根据三位伟人的历史照片,用水墨没骨技法进行刻画,既写实而又具意象意味,充分展现了革命家的风骨。

  陈明 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中国画 238cmx198cm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来自徐州的画家邓明理绘制了油画《淮海战役》,画面中浩浩荡荡的支前车队,在严寒的冰雪天气中勇往直前。邓明理表示,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自己感到非常光荣,在色彩设置上力求有冲击感,作品中大面积的黑、白、红三种颜色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朴素和庄严。

  邓明理 淮海战役 220cmx180cm 油画

  南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尹悟铭创作的雕塑群像《解放南京》,巧妙地将几个瞬间融合在一件雕塑作品中,紧扣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占领总统府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品中人物、战船、旗帜、波浪等元素共同构成了这幅军民同心、欢庆解放的昂扬画卷,不仅复刻了共产党的革命激情,也将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凿进这一特定时空中。

  尹悟铭 解放南京 雕塑 200cmx70cmx113cm

  除了烽火岁月中的革命战争年代,在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江苏一路走来的印记,也在展览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南京长江大桥、治理淮河、江都水利枢纽、无锡春雷造船厂,让许多观众倍感亲切。当代新江苏建设的蓬勃成就,更让人倍感自豪。展厅现场,全省13个城市的“新貌”系列,让人感受到“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靓丽新姿。“大运河新颜”系列,更是展现出悠悠文脉和时代大美。

  刘云 江都水利枢纽 209cmx109cm 中国画

  此外,杨根思、王杰、胡福明、秦振华、王泽山、钱七虎、王继才夫妇、赵亚夫……江苏最美奋斗者,这一串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化作画布上看得见触得到的形象,漫步作品前,仿佛也看到他们默默奉献的身影。

  姜永安 江苏最美奋斗者—王继才夫妇 180cmx98cm 中国画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初心与奋斗,看到党的奉献与牺牲,看到党在江苏大地上建立的伟大成就与不朽功勋,更加感受到党的伟大与光荣。

  陈世宁 江苏最美奋斗者—斯霞 180cmx90cm 油画

  勇担使命,艺术创作中砥砺初心

  自去年4月启动,在15个月的艰苦创作中,美术家们立足江苏这方土地厚重的历史和充满活力的热土,深入查找资料,调阅研究党史,实地采访写生,从中挑选出最有艺术表现力的瞬间,最后化为作创作的灵感。这一过程对创作者而言,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四史”学习教育过程。

  刘春杰 孙津川母子诀别 120cmx100cm 版画

  画家刘春杰说,自去年底接到版画《孙津川母子诀别》的创作任务后,他开始走近烈士,深入解研究那段历史,被孙津川母子诀别的故事深深打动。历史上“母子”诀别的作品很多,但德国珂勒惠支的“母亲”影响力最大,他在创作中借鉴了这一母亲形象,力图让母子分别的一瞬成为永恒。为烘托氛围,烈士的狱友围在牢房铁栅栏后,悲愤送行,画面下方还画了刽子手们的背影、侧影等。

  时卫平 毛泽东视察南京十月农业合作社 150cmx280cm

  南师大美院教授时卫平创作的《毛泽东视察南京十月农业合作社》,这幅作品画面展现了在冬日暖阳下的山村里,主席被村民们围绕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为了更好地体会当年场景,时卫平实地走访,看到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工厂和社区,昔日紧紧围绕在毛主席身边的村民们,都已白发苍苍。最让时卫平感动的是,每位村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呵护着这段记忆。“采风时我深深感到,在今天,在这块土地上,在这群人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忠诚,那是一种质朴无华的实干,这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与进取力量感染了我。”

  王野翔 刘少奇、陈毅与韩紫石 中国画 248cm×206cm 2021

  “创作过程本身也是一次对灵魂的洗礼。面对重大主题创作,美术家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摆脱以往模板化的样式,这样才能完成其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升华。”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原副所长王野翔说。他所创作的《刘少奇、陈毅与韩紫石》,历史背景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江苏境内首个抗日民主政府诞生。王野翔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重温党的重要时刻历史。他说,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富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李建国 拉萨江苏路 210cmx180cm 油画

  “‘拉萨江苏路’这个题材让我心动!这是江苏人民的骄傲。”此次参展的油画作品《拉萨江苏路》,是油画家李建国的精心之作。李建国说,江苏人为拉萨修造了一条公路,这条“江苏路”是拉萨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路上游人如织、车流不息,两旁有高大的建筑,路面宽广平坦。李建国选择了这样的构图场景:一群藏族同胞在拉萨江苏路的斑马线一侧,可能是在等红灯,他们神情怡然,非常生动。

  汤海英 血战刘老庄 160cmx160cmx140cm 雕塑

  艺术家们攫取历史事件中最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的瞬间,将最饱满的情感植入作品中,让展厅中的一件件雕塑作品,也成为了鲜活的历史记忆。汤海英创作的《血战刘老庄》取材于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这是苏北平原上著名的抗战故事。如何用雕塑来描摹群像?经过反复思考,汤海英仅选取了三位战士形象,其中还有一位是伤员,三人脸上呼号的表情充满感染力。

  郑剑君 黄桥决战 246cmx81cm 中国画

  江苏是一片红色沃土,很多画家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宣传家乡革命英烈、革命事迹的重任。画家郑剑君创作的《黄桥决战》,作品反映了新四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事,画幅场面浩大,涉及人数众多。作为泰州人,郑剑君先后四次到黄桥战役纪念馆,寻找当年的战场遗迹,用心去体会当年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对画面中出现的枪支武器进行现场速写,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中找到结合点,在此过程中也坚定了艺术家传承家乡红色文化的决心。

  庄洪生 彭雪枫 205cmx162cm 油画

  笔墨标新,继往开来刻录时代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这些承载历史、铭刻时代的美术创作,不仅聚焦江苏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贡献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更表现出江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刘伟冬等 百年史诗之二/站起来 201cmx241cm 油画

  纵观这些作品,有的以时代视角观照历史,有的以创新笔法描画历史,既注重传统,又大胆革新。

  单鼎凯 南京长江大桥 中国画 200cmx200cm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发展建设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此次展览中有多幅作品描绘南京长江大桥,其中单鼎凯的作品《南京长江大桥》用水墨表现手法,以空中俯瞰视角让大桥贯穿画面,并将大桥两端的江南和江北景象表现出来,但见天堑通途,展望两岸繁华。

  由版画家李小光创作的《南京南站》,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是南京南站的主站房,下半部是停靠着列车的站台。李小光介绍,这幅作品运用欧洲古典的木口木刻手法,以较为细密的排线方式组织画面。“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描绘我们所处的时代,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李小光 南京南站 版画 133cmx110cm

  百年沧桑,这片土地上涌现的不仅有英雄主义情怀,也有广大民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朱道平 南京新貌 248cmx124cm 中国画

  一组全省各地的“新貌”系列,在展览中十分引人注目。江苏省美协第五届顾问、南京市美协名誉主席朱道平称,《南京新貌》实际上就是他从家里窗户看到的景色,从龚贤故居,崇正书院,到河西新城,江北新区;从秦淮河,石头城,清凉山,到紫峰大厦……作为久居南京的画家,他见证了南京人文景观的变换。怀着对南京的热爱与赤诚,他以手中的画笔,书写金陵悠久历史,描绘南京城市新貌。

  张兴来 泰州新貌 223cmx125cm 中国画

  大运河在江苏汩汩流淌,唱着不息的时代歌谣。一组来自全省各市画家创作的“大运河新颜”系列作品,共同构成了徐徐展开的运河变迁画卷。在这些作品里,我们能看到大运河两岸的新面貌、新气象。

  晏明 大运河新颜—无锡段 200cmx100cm 中国画

  奋进新时代,江苏儿女多作为。作为此次参展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85后画家王顾宇绘制的是“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整幅作品以写意水墨,表现光影下玄幻神秘的深海世界。画面中心为“蛟龙号”深潜至海底,发现热液喷口,并用工作手臂成功抓取“白烟囱”,获取硫化物样品的场景,营造出蛟龙号复杂而真实的工作环境。王顾宇称,画面中蛟龙号的自带照明系统投射出微光,深海礁石中暗藏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动植物,它们与“蛟龙号”的和谐并存彰显了我国保护海洋资源、和平利用开发海洋的意识。

  王顾宇“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233cmx195cm 中国画

  130多位画家,从草图到初稿到成品,几经论证,反复打磨。经过三次草图审稿会、三次专题讲座、多次线上线下培训、一对一指导提升、作品观摩指导会、终稿审稿会,历时15个月,完成了105件作品。全体参与美术家们表示,用“百年江苏”百幅美术精品,为党的生日献上发自内心的热爱,感到无比自豪。

  陆庆龙等 百年史诗第三部分/富起来 200cmx100cm 油画

  中国美协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周京新表示,此次创作工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自觉地把创新精神贯穿到作品创作全过程,在吸收借鉴前辈美术家成功创作经验和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精雕细琢;在充分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每个环节都以非常严谨、非常负责的态度进行精心创作。“艺术需要传承和接力,通过这次主题性创作,不仅江苏美术界的队伍得到了锻炼,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有实力的青年美术人才。”

  徐惠泉、谢士强 百年史诗第四部分/强起来 199cmx99cmx4 中国画

  “这是一场凝聚江苏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的美术展览。”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指出,“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现实意义重大、党史主题鲜明,是江苏美术界整体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广大艺术家满怀对党的真挚情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百年来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发展,记录了江苏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观看展览,也是在壮阔历史图景中的一次百年穿行。

  本报记者 傅秋源 顾星欣

  【新潮】

  永远忘不了你——

  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文/许洪祥

  你

  在上海的石库门中孕育初创

  你

  从南湖的红船中悄悄启航

  你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你

  赢来了百年的壮美与辉煌

  《新青年》的铅字中

  有你救救中国的呼喊

  北伐铁军的洪流中

  有你勇敢无畏的身影

  四一二的街头

  有你坚贞不屈的灵魂

  南昌城头

  有你鸣响的武装起义枪声

  井岗山的星星之火

  是你预言必将燎原

  黄洋界的隆隆炮声

  是你打得敌军宵遁

  然而光辉的事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万里征途中

  留下了多少你忠诚儿女的英魂

  忘不了

  呜咽的湘江之水

  鲜血染红了你远行的征衣

  忘不了

  如火的泸定铁索

  灸烤着你古铜筋瘦的肤皮

  忘不了

  赤水四渡

  你冲出百万敌军重围

  忘不了

  雪山草地

  你一声声吹响转危为安的警笛

  你让遵义会议的光芒

  照亮了漫漫征途晨曦

  你让巍巍延河的宝塔

  燃起了熊熊抗日火炬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十四年的浴血奋战

  凶恶的日冠终于举起投降的白旗

  三大战役的漫天炮火

  千帆竞发的百万雄师

  正式宣告了蒋家王朝的彻底履灭

  你用二十八年的不懈奋斗

  迎来了天安门城楼上

  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你用两千多万英雄儿女的殷红热血

  浇灌了新中国春光的无限明媚

  在胜利面前

  你一刻也未曾停歇

  迅速掀开了新生共和国的崭新一页

  土地改革浪潮席卷大江南北

  公私合营鞭炮鸣响海河东西

  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你一步步留下弥足珍贵的坚定足迹

  鸭绿江边的战火

  阻挡不住你勇敢前行的步伐

  一穷二白的山河

  你满怀豪情地图画得最新最美

  你

  目光坚定

  敞开胸怀

  从南方的一个小渔村开始

  鼓起满眼春色东方风来

  你

  破除陈规

  拨开雾霾

  从小岗村十八位农户的血手印中

  犁开了喜庆丰收的希望田野

  你

  思想深邃

  瞭望远方

  将千百万学子重新送进神圣殿堂

  你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让科学之光再一次在河汉星空中闪亮

  你

  开启了新时代巨轮的远航

  让绝对贫困从中国的土地上消亡

  你

  令“神舟”攀上九天揽月

  送“奋斗”潜入五洋捉鳖

  你

  让“天问”去遥远火星探秘

  将“北斗”在茫茫夜空中重新定义

  你

  打造着自己的战鹰航母

  锻造着英雄的人民军队

  你

  荡涤着腐败的污泥浊水

  把小康的幸福图景精心描绘

  你

  吹响了现代化进军的嘹亮号角

  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当作自己的奋斗目的

  你的儿女树起了一座又一座时代楷模的巍巍丰碑

  啊

  暑往冬来

  斗转星移

  永远忘不了你

  忘不了你的丰功伟绩

  忘不了你的忠诚儿女

  忘不了你的赤诚初心

  忘不了你的满腔热血

  忘不了中华民族今日的伟大崛起

  是你

  率领人民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不懈奋斗了整整一个世纪

  大海作证

  苍天铭记

  人民

  永远忘不了你

  2021年6月29日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