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江苏文物中的长江故事——流淌古今,在长江中打捞文明记忆
2020/11/26 14:40  新华报业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万里长江从唐古拉山奔腾而来,在江苏和上海之间的长江口汇入浩瀚大海。滚滚江水,孕育了肥沃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孕育了“扬一益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富饶江南,孕育了美丽水乡、经济重镇、人文高地的锦绣江苏。“人文周刊”在江苏沿长江城市进行寻访,从馆藏文物和历史遗存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长江文物和长江文化遗产,展示江苏长江文化的深厚与璀璨。

  1、渡江第一船:劈波斩浪,驶向大江彼岸

  走进南京长江边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一艘其貌不扬的小轮船是参观者对这座纪念馆的第一印象。这是一艘老式的钢质蒸汽机动力船,长23.1米,宽4.25米,船舷上写着醒目的“京电号”三个大字。“这是我馆最重要的馆藏文物之一,1949年4月在南京江面上率先运载解放军过江的‘渡江第一船’。”渡江胜利纪念馆吴小宝馆长讲述了“京电号”背后的故事。

  1949年4月开始的渡江战役是发生在长江上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战役。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九江、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解放了包括南京、杭州、上海在内的广大江南地区。

  在长江南京段,实施渡江任务的是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第35军。1949年4月23日那天晚上,首批渡过南京江面的该军103师侦查科长沈鸿毅永远无法忘记“京电号”。老人回忆,在35军取得“三浦战役”(浦口、浦镇、江浦)的胜利后,全军数万人集结在江北浦口码头,寻找船只过江。但此时长江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国民党守军烧毁或藏匿起来。103师的侦察兵乘坐小木船,悄悄过长江找船。在江对岸的下关电厂,指战员们得到了地下党员和电厂进步工人的帮助,厂长韩德举主动为解放军提供了这艘“京电”号。

  “‘京电号’本来是电厂运输煤炭的小火轮,已在长江上往来了二十多年。运送解放军过江,是它职业生涯中领受的最光荣的任务。”吴小宝说,以船老大黄兴发为首的等9名船工,以最快速度升火开船,开往浦口码头。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迅速登上“京电号”,在夜色中劈波斩浪,驶往江南,在中山码头登陆。那天晚上,“京电号”往返很多趟,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官兵过江。4月26日,邓小平、刘伯承同志抵达解放了的南京,饶有兴趣地登上“京电号”,从浦口码头过江进入南京城。

  新中国成立后,“京电号”辗转马鞍山、南京、淮阴、灌南等地,继续担负运送煤炭、农副产品,支持抗洪救灾的任务。1997年,“京电号”在灌南县退役。2009年,在南京、连云港两地的协调下,“京电号”终于回到南京,入藏渡江胜利纪念馆,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2 瘗鹤铭:“大字之祖”,历代书法标杆

  “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万里长江中一处号称“江中浮玉”的岛屿正是镇江焦山风景区,迷人的风景中藏着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其中,最为气势磅礴的艺术品是“大字之祖”《瘗鹤铭》。世人云: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陕西汉中《石门铭》。焦山碑林自北宋开始藏碑,拥有摩崖石刻80多方、碑刻500余方,件件名家手笔,其史料和书法艺术价值,也使得焦山蜚声海外,被称为“书法之山”。

  关于《瘗鹤铭》,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焦山偶遇一对姿态优美的仙鹤,便与仙鹤的主人约定用作品来交换。等他赴约时,两只仙鹤已相继死去,就埋在焦山上。王羲之在无限怅然中提笔写下流传千古的《瘗鹤铭》。

  因山崖岩石崩落等原因,《瘗鹤铭》碑在时间洪流中不断遗落,残碑所剩无几。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人们从江中捞起五块原石,仅存下八十六个字,仍可见字体潇洒苍劲,别具一格。而《瘗鹤铭》碑备受推崇,正是因为它既是隶书发展成楷书的演变过程中著名石刻之一,又是研究书法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确属稀世珍品。

  2008年与2010年,镇江市多个部门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了两次“瘗鹤铭”残石水下打捞考古工作。首次打捞出的1000多块残石中有3块残石上的“鹤”“之遽”“化”等4个字被初步认定为《瘗鹤铭》残字,二次打捞则分别将4块巨石打捞出水。

  焦山碑刻博物馆馆长傅飞燕介绍,《瘗鹤铭》展厅还原了摩崖石壁的肌理造型,将五块碑石嵌于其中;设置照壁玻璃展墙,展墙绘制名家书写的《瘞鹤铭》字迹;《瘗鹤铭》厅增加主题磨漆工艺画表现瘗鹤铭的传说等内容;通过实物资料、图版、多媒体触摸展示屏等先进手段向观众提供导览和互动临摹。自2012年起,镇江每三年举办“中国瘗鹤铭奖”书法艺术大展。“瘗鹤铭”,这块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不再只是一块充满谜团的碑石,而成为一个代表着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精华和现代书法创作高度的标志。

  3 黄山炮台:以史为鉴,警示后世来者

  江阴段的长江从高空俯瞰极为特殊,滚滚江水在黄山脚下骤然收紧,江水自此狭道处穿行而过,奔向茫茫大海。“江尾海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江阴不仅仅是江防重镇,还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军事文化特性。

  鸦片战争后,南京、镇江、江阴、上海都修建了炮台,但在长江沿岸的炮台中,无锡江阴的黄山炮台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江阴博物馆副馆长刁文伟告诉记者,散落在江阴黄山各个山头的炮台,延绵四五公里。黄山炮台不仅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更是延续最长、发展序列最完整的江防炮台遗迹。从1843年到1949年,一百多年间这里经历数次重建和翻修、扩建。

  一条黄山炮台的发展链,也是中国火炮的演变史:从射程有限只能使用弹丸的前膛炮到同治年间从西洋进口的线膛炮;从只能架在平地上到战线逐渐蔓延至半山腰和山顶。有了这道防线,当外敌入侵,江阴便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卡。1937年,这里成了一场海陆空立体作战的战场,江阴这片江面的战火曾经持续两个月之久。中国海军以牺牲第1、第2舰队的惨烈代价,在抗战时期延缓了日军深入长江的节奏。

  刁文伟表示,黄山炮台的历史跨度涵盖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是一部生动而立体的研究我国军事、海防、建筑发展史的鲜活样本。上世纪80、90年代,黄山炮台所在的原址进行过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完整的光绪年间的耀威大将军铁炮,是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在小石湾的废井里发掘出了前膛、后膛炮弹。2015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对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山炮台进行了整体的修缮和规划,在现有的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基础上,邀请全国专家来做设计,希望做出当年炮台部署的展示,重现这里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4 元代沉船:江海交会,舟楫往来不绝

  “马头通六国,曾泊岛夷船。”这是明代诗人桑琳吟咏古城太仓的诗句。太仓濒江通海,长江和大海交会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历史上的“金太仓”带来了物阜民康。“太仓”之名正是源于粮仓,元代延祐年间设太仓海运仓,贮米曾多达数百万石,从长江水路和海路运送而来的漕粮在这里集中,等待转运北上。明初,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沿长江抵达太仓刘家港,装运物资,驶向广阔的大海。因此,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也是每次返航的收泊地。

  江海门户通天下,舟楫往来不绝。元明时代长江航运和海运的繁荣,镌刻在历经沧桑的文物上。透过一艘收藏于太仓博物馆的元代“万丰半泾河古船”,观众可以回溯那一段段记忆。

  2014年5月,太仓市半泾河万丰村段清淤时发现一艘木质沉船,南京博物院联合太仓市博物馆对沉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太仓市博物馆馆长朱巍介绍,文物专家对船体开展了保湿、清理、脱盐、脱色、防虫防霉、脱水定形等工作,按照造船史专家研究成果,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对古船进行修复,如今,这艘基本恢复原貌的古船在太仓市博物馆地下中庭进行展示。

  修复后的“万丰半泾河古船”长将近20米,船体平面略呈柳叶形,前端横剖面V形,后端横剖面U形,共11个隔舱,双桅复原完整,各种部件俱全。朱巍介绍,万丰古船使用了船用捻料和捻缝技术、水密隔舱技术、设桅座的可倒桅技术等船舶建造技术与工艺,特别是该船上使用了龙骨吊设置,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装有“龙骨吊”的中国古船,为古代舟船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半泾河是一条注入长江的河流,朱巍判断,这艘古船是宋元时期的近海货船,当年也曾在长江水道和长江口活动过。“中国的古船有沙船、福船、广船三种船型,万丰半泾河古船是较为典型的平底沙船。这是因为,长江以北航区水深较浅,航道多沙滩,适合平底船航行。”半泾河古船的出土地点距离太仓的刘家港也不遥远。遥想当年,刘家港“粮艘商舶,高墙大桅,集如林木”。朱巍说,古船在半泾河的出土,印证了太仓悠远的江海文化,也为中国船舶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5 狼山题刻:江风海韵,千年沧桑变迁

  “杨吴天祚题名日,鳀壑中央见此山”,南通狼山东北麓题名坡,现存南通最早的石刻——姚存题名石刻。“天祚三年口月十四日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姚存上西都朝觐回到此”,寥寥数语,记载了一位踌躇满志的地方统治者,也开启了一座长江城市壮阔的千年历史。

  “天祚三年即937年,天祚为杨吴的年号。东洲和静海为姚氏集团辖下两处市镇,姚存所上西都即今天的南京。” 南通大学文学院院长、张謇研究院院长钱荣贵告诉记者,石刻上这句话,反映出五代时期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复杂历史:南北朝时期,今天的南通市区一带在在长江口涨沙成洲;唐代末年,唐政权在这里设狼山镇,置镇遏使;五代十国时,姚氏家族统治南通,先后隶属吴、南唐。937年,姚存到南京朝见吴国国君徐诰。“姚存在朝贺后乘舟回通,系舟于狼山。来到狼山,返回故土,他便迫不及待地在此题名,昭告天下。”钱荣贵说,很显然,当时狼山北麓尚在江水之中,通过这一题刻,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长江入海口的地理变迁,体会到南通是一座从江海中“长”出来的城市。

  姚存题名石刻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实物上保存了南通最早的建置称号,彰显南通“江海之冲险要地”的历史地位。“南通南临长江,东濒黄海,姚氏政权在此可以控制长江口的交通。为夺取长江口的控制权,吴越与杨吴的军队在这里进行争战是必然的。”钱荣贵说,“历史上,长江一直与朝代更替息息相关,在五代十国这个特殊时代更是如此。地理的变迁与行政建置的变化,也使得南通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多元特点。”

  分隔南北中国的长江天堑,亦是增强交流的黄金水道。“姚存题名石刻是长江下游航运文化的早期记载,目前在东海里也不断发现故长江航道,说明自10世纪,从南通到南京就已有了水上航道,长江流域的联系日益紧密。”钱荣贵说,“珍贵的水路,让南通文化呈现出四方交融、多姿多彩的独特风貌,无一不证明南通的文化、文明是长江塑造的产物。”

  6 江豚陶壶:水中精灵,化为良渚文物

  低着头翘着尾巴,撅着鸟喙一样的尖嘴,圆滚滚的身体令人忍俊不禁……在南京博物院,有这样一件特别的文物。它双目前视,头冠后卷,尾鳍上翘,上腹部有一对小胸鳍,定睛一看,原来是是一头跃出水面的小江豚。1960年,这只泥质灰陶的豚形陶壶在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之后一直作为新石器时代的经典艺术品,让人们透过时空之窗,感受生生不息的长江文明。

  “这件陶壶是古人根据江豚的样子烧制的,说明那时候长江里的江豚很多,先民常能看到它们在水中嬉戏。”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看来,这件江豚型陶壶不同寻常。“一般的陶器,讲究的是贮存物品等使用功能,这个陶壶明显更注重通过捏塑对原型对象进行生动的模仿,自然流露出一种个性率真、生动洗炼的审美趣味。”

  林留根认为,这只气质出众的“江豚”能够诞生,和长江对人的精神的滋养、塑造不无关系。4000多年前,长江流域是一块宝地。充足的水源,温和的气候,秀丽的风景,为居住在岸边的人们提供物质资源,更为他们的心灵带来美的享受。“风平浪静时,先民也许欣赏着江豚在水中自由而快乐地游动;他们也可能在风急浪高时,目睹这些大型水生动物搏击风浪的身姿……这件珍贵的文物,凝结着先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依恋和热爱。”

  作为南博“镇院之宝”之一,这件陶壶一直拥有很高人气,不仅让许多观众知晓江豚这种可爱的动物,更引导人们认识到保护江豚、保护长江的重要性。“4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认识了江豚,如果不加以保护,江豚灭绝,那么后人只能通过文物去了解这些‘微笑天使’,那该多么遗憾。”林留根告诉记者,好在,当下“长江大保护”行动的开展,让江豚戏水的动人一幕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长江江面上,让曾经发生在长江边的故事跨越历史,如涛涛江水般汩汩长流。

  交汇点记者 于锋 吴雨阳 傅秋源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