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艺周刊》100期啦!在回眸中,我们砥砺初心
2020/11/12 10:51  交汇点新闻  

  《文艺周刊》100期特别策划

  听!“文艺苏军”的铿锵足音

  ——致《文艺周刊》100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8年8月,迎着响亮的前进号角,新华日报《文艺周刊》应运而生。两年来,《文艺周刊》见证了江苏文艺界凝心聚力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生动实践,见证了江苏文艺工作者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创作的蓬勃热情。

  紫色,这是《文艺周刊》的版面主色调,既是凸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的文艺繁荣之势,也呼应江苏正在打造的“紫金文化”品牌。

  两年来,《文艺周刊》作为江苏文艺的一张新名片,始终积极践行着使命担当,致力于在广大读者与江苏文艺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成为江苏文艺蓬勃发展的见证者,记录下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一幕幕生动现场。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江苏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征途中,精品频出,凯歌不断——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当前,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建设在江苏大地如火如荼,一大批兼具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江苏原创”的鲜亮标签。

  近年来,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歌曲《蓝天下》、图书《因为爸爸》等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先后荣获“文华大奖”;江苏连续推出五部大型原创歌剧,成为业界瞩目的“江苏歌剧现象”,《运之河》《鉴真东渡》《拉贝日记》陆续赴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地巡演,走出了一条用歌剧这一“国际表达”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的成功之路。此外,梅花奖、牡丹奖、荷花奖、中国美术奖等一系列全国重要奖项中,江苏捷报频传,一大批年轻新秀脱颖而出。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江苏文艺家发出时代最强音,聚力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

  任何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通过深入挖掘江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紧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江苏正不断创新推出优秀文艺作品。

  近年来,江苏文艺在反映斑斓的社会现实与伟大的时代变迁方面不断拓展题材,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雨花台》《小镇》《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国鼎魂》《守岛英雄》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剧目陆续登上舞台,洋溢着现实的温度,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紧扣中心大局,江苏文艺“在场”作用进一步彰显。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点国家战略决策,举办一系列主题文艺活动,推动成立“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同时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开展文艺交流,让江苏故事更加声名远扬。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江苏文艺人才青蓝相继、品牌影响越来越大——

  文艺人才培养多途创新。近年来,江苏制定出台《江苏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实施“文化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文化英才培育行动”“文化优青储备行动”,为“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举办“江苏省文艺名家晋京展演”活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艺苏军”青蓝相继、不断壮大。

  “紫金文化”系列活动不断升级。每一年的金秋时分,紫金文化艺术节都会与观众盛装见面。此外,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合唱节、扬子江作家周、扬子江网络文学周、“紫金奖”文创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深入人心,“紫金文化”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南京森林音乐会、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林散之书法作品双年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平台,已经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国家级水平、江苏魅力的“特色名片”,成为展示江苏文艺繁荣的一扇扇窗口。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文艺成为服务人民的生动抓手,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江苏,文艺家人人争当文艺志愿者,他们下乡村、进社区,把精湛的艺术带给普通百姓和文艺爱好者,身体力行“送文化”“种文化”,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志愿活动蓬勃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接,推动文化走进万家、扎根人民。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江苏文艺始终的坚守。疫情发生后,江苏文艺界上下齐心,人人行动,诗言志、墨传情、曲鼓劲,第一时间吹响文艺战“疫”冲锋号,涌现出昆曲《眷江城》、话剧《因为有你》等一大批优秀抗疫作品。江苏文艺界还发起“致敬白衣勇士”书画创作赠送活动,深情贡献文艺苏军的磅礴力量。

  文化惠民是江苏文艺始终坚持的方向。紫金文化艺术节和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精彩演出中,所有省内剧目都实行低票价,惠及普通百姓。今年,通过创新设置小康主题剧目基层巡演、优秀剧目省内展演、广泛开展“我们在艺起”艺术普及活动等手段,有效扩展了艺术节的群众性和参与度。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前,我们正处于风云激荡的关键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在前方。奋进新时代,勇攀新高峰,这是江苏文艺的神圣使命。当前,一个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的文艺生态体系,正在江苏大地呈现出蓬勃态势。江苏文艺界将满怀豪情,逐浪广阔天地,为实现文化强省目标、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艺周刊》编辑·记者 顾星欣 撰文

  为人民抒写,绘时代图谱

  ——江苏文艺家谈创作感悟与初心

  ▇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 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 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习近平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六年来,江苏文艺工作者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抒写新时代的火热实践,讲述生动的江苏故事,创作出一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今天,值《文艺周刊》100期之际,我们一起回眸江苏文艺家的创作实践与精神收获,一起体悟他们为人民抒写,绘时代图谱的创作初心。

  文学创作>>>

  作家赵本夫:文学从来不是文学本身,而是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综合,作家没有广阔的社会视野,写得再多也只是自己的庭院文化。到了这把年纪,我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参与确实少了,更多的时候是旁观,但这并不影响什么。写作,不仅要扎进去,还要浮上来,要形而下,也要形而上。最终决定一个作家能走多远的,还是他的思想和精神。

  作家范小青:14岁随父母下放到农村生活,这段经历让我多年来的创作始终沉在大地上,沉在人民中,以至于拿起笔几十年来,我很少写历史题材作品,我的绝大部分小说都来自现实生活给我带来的触动和启发。

  作家毕飞宇:作为一个写作者,面对文学的时候,内心一定要朴素:第一,坚持做自己;第二,不要抱着写经典的心态去写作,就是写作品。一个作家能做的,自己可以把控的,也就是挤牙膏。怎么讲?把自己的一生挤干净,人尽其才。把自己挤干净了,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历史。

  作家周梅森:我是个“入世很深”的作家,生逢伟大变革的时代,人生的机会总是不时地出现。也正因为我一直处在生活的激流中,处在社会变革的现场,我的小说和电视剧才会充满人间的烟火味。我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真相,守住良知和道德底线。

  评论家汪政:书写大运河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可能要调整这种单一的姿态,在凝望历史的同时写出大运河的现在,在书写这一伟大遗产前世的同时写出它的今生,而大运河的今生更能显示历史的当代意义。

  作家夏坚勇:相对于北方作家,我们南方作家少了些厚重感。像陈忠实,一本《白鹿原》就够了,包括莫言,也始终是在扎扎实实地书写着高密乡间故事,他们都是靠一种很笨拙的力量,以力量取胜。相比而言,我们南方作家显得过于精致,有时候有点太机智了。我写《绍兴十二年》的时候,一开始就在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提醒自己:“好东西是聪明人花笨功夫做出来的。”

  作家徐则臣:现实问题纷繁复杂,面对这一切,也许我们更需要倡导知识分子写作,它强调作家的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赋予人物和故事一种必要的情怀和反思的精神,始于烟火人生又不拘泥于世俗生活,让文学能够从大地上飞起来。

  作家章剑华:虽然身份是文化官员,但我始终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一个文化人。工作之余,我进行了不间断的创作,在未来几年,我要完成两个“100万”,即100万字的文学创作和100万字的书法创作。退休于我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要继续努力,多出业绩,多出作品。

  作家黄蓓佳:所有的生活经验、文学经历、创作、阅读都是艺术积累的一部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有得心应手之感。有了素材积累,还需要不停地反刍。一个念头可以在心里养几年、几十年。许多年后,这个念头又有了新的拓展,就捡起来再想。只有想到圆满了,想到兴奋了,才能开始写。

  作家申赋渔:来处在哪里,人生之根就在哪里。从申村飞向巴黎,我生活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但不变的是,我受中国文化滋养,用最中国的方式写作。如果这样的写作,也能被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理解与欣赏,这就又一次证明了,文学没有国界。

  作家网络作家跳舞:我劝那些没有文学基础和天分、坐不住冷板凳的人,不要贸然进入网络小说创作领域——毕竟,在经历了泥沙俱下的初期阶段后,精品化、经典化才是网络文学努力的方向。

  书法绘画>>>

  书法家孙晓云:中国书法,就是中华文明的“神明”,是历代积累下来的宝藏,这种“神明”一直在召唤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敬畏,让我崇仰,让我心里总装着它。

  美术家周京新:总书记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句话始终在我心头萦绕,成为工作、创作中照着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时时不忘反省审视。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营造清风正气的氛围,弘扬传承美德,要有这样一份担当和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往上走的过程中不跑偏。

  书法家言恭达: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孤芳自赏和崇洋媚外都是危险的,只有既坚守传统文化,又积极融入世界,才会不断焕发生机,在全球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艺术家要实现四个转变:小技进入大道,小我进入大我,小众进入大众,小文化进入大文化。

  书法家徐利明:我很反对所谓的书法比赛,书法一旦沦落到以“竞技”为目的,就会过分地夸大书法的形式表现和技巧卖弄,从而忽视其中做人的准则和人格的修养。

  雕塑家吴为山:作为一位艺术家,也只有把自身情感融入民族情感、人类情感中,他的作品才有人民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舞台艺术>>>

  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从艺60年,我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演戏作为一生的追求目标。60年来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做好人,演好戏。我们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鼓舞了我。前几年,为了拍摄戏曲电影《腊月雷》,我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我对子女和家人说,留金、留银、留房产,不如留一部好电影,把我的流派艺术传下去,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传承是剧种的生命之本。

  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今年我已经70岁了,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工作会退休,艺术没有退休一说。对昆曲人来说,活到老,演到老,钻研到老,传承到老,是我们的使命。

  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我立了个誓:到2045年9月14日我80岁生日那天,我要演《铁冠图·对刀步战》,你要能射中这个靶心,你的身体、功夫、艺术状态,就都不能退。这个戏演得了,其他戏没话说,我就可以一直弘扬传统戏,创作新编戏。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一个剧种靠一个角儿是无法完成振兴的,要靠一群人、几代人的努力,所以,带出一支“能打”的队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80后编剧罗周:正如总书记讲话中所勉励的,做艺术工作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以扬剧《衣冠风流》为例,人们在剧场为之鼓掌时,我想的是硬盘里反反复复十几稿的修改。我深深明白,唯有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才有望创作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唯有创作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才算得无愧于时代。

  昆剧、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经历过戏曲低迷的我分外看重每一次登台的机会,要把每次演出都当成谢幕。你不能用艺术打动台下的观众,他就再也不会来看你的戏,可是,如果你让他领略了戏曲的魅力,一传十,十传百,观众的增长将是裂变式的,对于抢救苏剧,这尤其重要。

  评弹表演艺术家盛晓云:对评弹演员来说,60多岁还活跃在舞台上很常见,但,你嗓音再好也不可能好过30多岁的演员。走到这个节点,我除了尽自己所能再创作新的作品,未来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传承上。只有代代相传,苏州评弹才能生生不息。

  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艺术的创新,不只是灵光闪现的“点子”,更是建立在对于当代生活和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之上。互联网的介入,让观众审美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艺术也必须跟着“变一变”。

  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艺术创作可以也应该体现艺术家个性,有时候可以“曲高和寡”,但我们更应该追求艺术高度和普通观众认可两者的结合,做到“曲高和众”。

  青年昆曲演员施夏明: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作为一线的戏曲工作者,我真切感受到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以往,在和别人提起自己的工作时,我总会低一个声调说:“我是唱昆曲的……”而现在,我会满怀自信地回答对方:我是昆曲艺术工作者。带着这样的自豪,我们要用不懈的创作,为提升文化自信做更多努力,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的现实中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青年扬州评话演员马伟:网络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实现了戏曲传播的双向互动,只有主动接受最广大的观众群体的检验,让艺术紧贴生活,才能让扬州评话在当下“活”起来,继续“变”下去。

  交汇点记者 王 慧 实习生 刘 妍 整理

  我们的视角,照见时代文艺

  ——编辑记者有话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对于时代的文艺生活而言,《文艺周刊》始终是一道烛照与探视的光柱;对于江苏文艺事业的发展,我们更是她一路奔跑、勇攀高峰的见证者、传播者。值《文艺周刊》100期之际,我们邀请记者编辑以手记形式,从不同的棱面回眸、思索、探寻,从他们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了新时代江苏文艺发展的蓬勃葳蕤、艺术家之于时代的“高质量在场”,以及人们愈来愈切近、愈来愈丰盈的美好文化生活。

  文艺聚力,共同战疫

  《文艺周刊》记者·编辑 顾星欣

  太多值得细说的人和事,成为2020年春天最难忘的记忆。战疫中,真情涌动、爱心弥漫,文化激励人心、温润心灵的作用更加凸显。《文艺周刊》积极行动,携手众多文化界人士,推出《文艺苏军·战疫行动》《战疫·两地书》《战疫之歌》《艺术公开课》《一线救援日记》《凡人记疫》《心理咨询室》等一系列融媒体栏目,以图文、短视频、音频、海报、电子报等新媒体形式,聚焦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凡人故事,用文艺的温度凝聚起全民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每一次采访,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让人肃然起敬的是,每一位艺术家都在积极行动,涓滴成海、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久久激荡在我们每一位记者心中。许多次,我们含着眼泪、夜不能寐,被鼓舞、被感染、被激荡。文艺是柔软的、感性的,但是此刻,有一种沉甸甸的力量,让我们努力向前。

  当《文艺周刊》向广大文艺家发出“为战疫加油”的邀约后,我们得到积极响应,文艺名家纷纷以文艺的形式,歌颂白衣战士、坚定战疫信心。这其中既包括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孙晓云,著名画家赵绪成、周京新、徐惠泉,著名表演艺术家柯军、侯勇等人,也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如施夏明、马伟、任洁等。他们一句句加油、一句句心声,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汇聚成文艺苏军的强大合唱。

  疫情期间,我们对于媒体融合有了更深的领悟。当纸质版《文艺周刊》暂停后,我们完成了线上转型的探索,创新推出《文艺周刊》“号外”电子报,聚焦“文艺苏军战疫行动”,每天连续推出一期,以精彩的内容呈现、创新的视觉设计、二维码的深读内容,生动呈现文艺苏军的情怀和担当。

  疫情期间,文艺苏军的一大重点活动,就是“致敬白衣勇士”书画创作赠送活动,艺术家向江苏全体援鄂医务工作者每人赠送一幅书画作品。其中,《文艺周刊》的编辑记者们,参与了该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工作,通过海报、H5、互动视频、图文报道等多项内容,深入采访与生动呈现,展示艺术家的创作之情、白衣勇士的奉献之爱,传递了正能量。2020年很快就要过去,但这个春天的感人场景,将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文艺周刊》记者·编辑 陈洁

  “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我一直很喜欢这首名叫《追寻》的歌曲,这很像“文艺”给我的感受:是脚踏实地的,又是仰望星空的。

  近年来,江苏文艺界不断探索创新,在反映斑斓的社会现实与伟大的时代变迁方面不断拓展题材,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雨花台》《小镇》《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国鼎魂》《守岛英雄》等一批现实主义剧目登上舞台,纷纷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等重大奖项,体现着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生动实践。后疫情时期,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承包”了江苏人的整个十月,在昆剧《眷江城》、话剧《鸽子》、京剧《梅兰芳·蓄须记》等近百场戏剧、电影、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群文活动中,红色精神、英雄事迹、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抗疫精神等江苏大地上的闪亮标签,浓缩抽象后登上舞台,爱国情愫、信仰之光以及奋斗激情直抵人心——这恰恰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最生动的印证。

  文艺生态也在悄悄起着变化。过去冷门的舞剧变得抢手了;昆剧京剧等传统戏曲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还有更多的“脑洞”在酝酿、开发、实践之中。犹记得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的踌躇满志:“发展的路都是走出来的,除了‘云’路径,我相信文艺未来的发展还有更多的立面!”

  晚上的剧场、周末的文化场馆、不分昼夜的排练厅以及田间村头的群文演出,到处是文艺扎根生活的芬芳。当人们欢度元旦迎新年时,我们在火车站、在各地的文明实践中心记录下江苏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的身影。听着艺术家们回忆起早些年在草台演出,单薄的戏服抵不住严寒,大风一起,水袖、髯口翻飞,再看如今,连镇上都有像样的剧场,“百姓看戏再也不用冻得缩手缩脚了”。

  文艺正在创造美好生活,《文艺周刊》将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路相随。

  家门口剧院,欣赏世界顶级演出

  《文艺周刊》编辑·记者 王慧

  剧院和一座城市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在许多城市中,剧院是一座建筑地标。比如,澳大利亚悉尼,那座经典的白帆造型歌剧院,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对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再比如维也纳,人们总期待能去金色大厅欣赏一场音乐会,才算“到此一游”。

  但剧院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又远不止是一座单纯的建筑地标,它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投射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和精神灵魂。

  2017年,是南京人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江苏大剧院正式开门迎客。作为一名文化记者,我也因此和诸多顶级舞台艺术零距离接触。透过大剧院这方精彩的舞台,我得以管窥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感知一座城市的澎湃活力。

  曾几何时,为了一场高品质演出,南京的艺术爱好者要奔赴北上广,而现在,艺术盛宴在江苏大剧院已如家常便饭。三年多来,无论是祖宾·梅塔还是马林斯基,一大批高品位、高水准的名家、名团、名作相继绽放在江苏舞台之上,这些“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南京观众对艺术的感知力,也为南京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加充盈丰盛的艺术细胞。

  在一场场文化盛宴中,南京市民的观赏习惯、审美素养也在悄然变化。几年前,一位同事曾经跟随歌剧《大运河》去欧洲巡演,欧洲剧场里全体观众盛装出席的那一幕,令她记忆犹新。她感慨,在整个观演过程中,剧场里鸦雀无声,待一个段落结束,被压抑的咳嗽声才会轻微响起。但前两天,这位同事在江苏大剧院看完舞剧《青衣》之后,忍不住地有了更大感慨:全场没人离席,没一个人举起手机,南京观众的观演素质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

  听到这样的赞叹,已不是第一次。不论是通俗易懂的话剧、耳熟能详的戏曲,抑或是古典高雅的音乐会,在演出中已经很少出现观众离场、手机响声和大声说话等现象。绝大部分观众们开始知道,演奏家停止演奏再鼓掌,迟到的观众需在场外等候演出休息时再进场……这种种与艺术相关的细节,与大剧院对市民润物无声的熏陶息息相关。开业三年来,江苏大剧院一直积极为市民开展公益艺术普及活动,比如导赏、讲座、沙龙等,努力培养和拓展观众群,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剧院,走近高雅艺术。

  把文学放进时代,把人放进文学

  《文艺周刊》记者·编辑 冯圆芳

  把文学放进时代,把人放进文学,这条朴素的道理是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疫情面前,我们欣慰地看到文学苏军如何主动“下沉”,在亲身触摸与倾听中抒发带有体温的记录、思索:白衣勇士、防疫宣传“大喇叭”、防护服生产商、为村经济复苏奔忙的实干派村官……这是只属于伟大时代的英雄剪影;文学如何书写大义、大爱又不回避弊疾,如何在世界视野下讲述中国故事,以及适时地提出预警、表达思考——这又是作家们留下的时代之问。

  在赵本夫、范小青、周梅森、黄蓓佳、毕飞宇、叶兆言、徐则臣等作家身上,我们则看到了一个地域的文学如何沉稳笃定地积蕴生长,并最终形成了巍峨群山。或从悠悠运河中打开“旧邦新命”(徐则臣《北上》),或借地域历史烛照中国历史(叶兆言《南京传》),或以诡谲想象“拆解”古老民族密码(赵本夫《天漏邑》《荒漠里有一条鱼》),或托儿童视野反映新农村图景(黄蓓佳《奔跑的岱二牛》)……文学苏军以宏大的野心、总体性的视角,找寻着进入中国当下与历史的路径。

  文学批评家亦和作家们一起书写和理解着我们的时代。当新锐芜杂、“才露尖尖角”的文学力量被满怀兴趣地关注,当一场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激烈交锋中指向了“如何构建新乡土文学”的庞大议题,当音乐、视频、自媒体创作纷纷被纳入“大文学”的观察视野——开放、敏锐、挑剔且永远保持“在场”的文学批评,陪伴、指引着江苏文学,共同向上生长。

  传递美,也要传递思想与力量

  《文艺周刊》记者·编辑 傅秋源

  作为一名文艺记者,我们一端连接着最新鲜的文艺资讯、最精彩的文艺作品,一端连接着无数渴望获得优质内容的读者。如何发挥好记者的“桥梁”功能,特别是在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当下,如何创新传播手段,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艺报道真正走进他们心灵深处、甚至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精神结构,就成了我们孜孜探索的问题。

  策划,策划,还是策划,通过不断地打开“脑洞”,去寻找报纸的网络化打开方式。这自然首先要求“快”。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我们创新推出了《紫金闪评》栏目,剧刚演完,记者撰写的剧评就在交汇点App上推出了——否则怎么能叫“闪”呢!但我们同样知道,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传播毫无价值,因此在“闪”的同时,我们更强调记者的专业视角。赶在演出前探班剧组,这是“脚力”;注意到别人未曾留心的闪光点,这是“眼力”;提炼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观察,这是“脑力”;重视“说什么”也重视“怎么说”,这是“笔力”。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里,我们用“四力”突破固化了的自己,也为读者“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把报纸网络化打开,这玩的是“线上”,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与人晤面交逢、握手谈心的快乐永远无法被取代——对传播来说同样如此。重阳节前夕,我们《文艺周刊》从线上走到了线下,以副刊《新潮》老编辑王劭先生90岁寿辰为契机,邀请著名作家范小青、黄蓓佳等《新潮》作者、《新潮》编辑和忠实读者代表在线下团聚。看着他们激动地拥抱、拉着手“韶”个不停,面对面感受一位老编辑的敬业、正直和较真,以及目睹黄蓓佳回忆往事时忍不住当场“飙泪”,这种崭新的“打开方式”对我们每一个人触动深刻。说到底,不论媒体怎么求变,最大的形式正是内容。内容要有温度、有激情、有梦想,才能最终扇动翅膀,轻盈地飞进人们的心灵。

  群文演出,在基层“开花”

  《文艺周刊》编辑·记者 吴雨阳

  “以前看戏要去镇上的剧院,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以前听老戏,现在听反映百姓生活的新戏。”作为一名文化记者,近年来在报道我省群众文艺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基层群众这么说。曲艺、舞蹈、情景表演等多样形式,通过演绎农村家风家规建设、家庭廉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丰富主题,生动呈现基层的人与事,将更多的笔墨和目光投向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文艺送到田间地头,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江苏群众文艺记录着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征途中最生动的时代写真。

  “核心”队员少,作品内容单调,参与人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曾经制约着公共文化活动的发展。为了让群文活动真正热在基层,江苏各地除了提供公共活动空间,更多地掏出“真金白银”为群众艺术追求买单,还通过组织专家创编、公益培训进村入户等方式,激发人们文艺创造的积极性。苏州工业园区灵舞团的队员曾经告诉记者,市文化馆派来老师指导她们跳舞的那天,大家都吓了一跳:跳个广场舞还能这么美? 60多岁的陈女士,之后每天必坐一个半小时公交参加训练,从没喊过累:“每天早上进练功房,就看到老师们已经等在那里,还能不好好练?”

  群众文艺不仅带来贴地气的文化享受,更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基层文化的勃勃生机,提升文化自信。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村,前黄雅韵艺术团自导自演了整部锡剧《沙家浜》,50多名团员中很多都没有固定工作,有的是瓦匠,有的是为红白喜事端盘子的,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为了排练和演出愿意放弃挣钱,每一个人都感到很快乐。2019年紫金群文广场演出中,多位分会场导演表示,活动主力军全是城乡居民,近七成为新编原创节目,80%来自非专业团体。学生、农民、工人、服务从业者、退休大爷大妈……各行各业的市民“本色”出演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让群文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获得长久而持续的生命力。

  要看戏,就找“昆虫记”

  《文艺周刊》记者·编辑 高利平

  作为《文艺周刊》的重要阵地之一,“昆虫记”不仅策划了大量和普通观众、普通戏迷“在艺起”的优质活动,也为周刊输送了鲜活、专业的内容。作为“昆虫记”责编、记者,我时常辗转腾挪于文艺的线上线下——这恐怕已是媒体融合时代一名记者的工作常态。

  2018年夏秋之交,正值《文艺周刊》创刊,也是我省首届紫金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京昆群英会举办之际,昆虫记组织了省内首个观众剧评团,穿梭于“一节一会”的演出现场。大幕落下,一篇篇接地气、有水准的观众剧评第一时间发布,不仅看“热闹”,更看京昆艺术的“门道”。2020“一节一会”,“昆虫记”观众剧评团依旧活跃,一剧一评、“剧评大楼”纷至沓来,直抵人心。其中不少优秀作品被《文艺周刊》选发,彰显出党报“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

  同时,我们发起的一系列优质且富创意的线上线下活动,为艺术家、艺术院团与观众之间架起座座桥梁。上半年因疫情演出几乎停摆,昆虫记推出“名家赏戏在线”,18位省内戏曲名家线上赏析经典名段,为百姓“宅生活”增添文化养料。紧随其后,“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云聚场”精彩上线。经典回放、大师开讲、新剧导赏三大板块近四十场直播轮番推出,尚长荣、张继青、蔡正仁等京昆名家纷纷做客云上,与观众分享戏曲艺术审美精髓。紫金文化艺术节十月开幕,昆虫记再次将戏曲做出了“时尚范儿”。“我们在艺起·国潮TALK”系列,力推锡剧青春新势力,解读八零后昆曲天团的昆剧现代戏创作探索,体验戏曲服饰脸谱之美……系列活动的精华内容均在《文艺周刊》版面点睛呈现。有了活泼的形式、接地气的内容,《文艺周刊》也由此更贴近读者,贴近观众,增添了温度。

  到如今,在南京,看戏去找“昆虫记”,已成为戏迷都知道的一句话。

  五年演出近百场,舞剧《青衣》为何越跳越火

  11月7日、8日,著名青年舞蹈艺术家王亚彬携舞剧《青衣》回到南京。5年里,这部改编自作家毕飞宇同名小说的舞蹈作品演出近百场,创下了舞界奇迹,还登上挪威国家歌剧院的舞台,并受邀参加美国匹兹堡国际首演艺术节。德国法兰克福报曾这样评价该剧的编舞、导演、主演王亚彬:“她柔软流畅、极具爆发力的动作令人心碎。”

  赶在演出前采访了亚彬。坐在记者面前的她连妆都没有化,说话轻声慢语,似乎性子绵软,但你仍能感觉到“不疯魔,不成活”的筱燕秋正在她的体内盘踞。五周年之际回到南京,一贯低调的亚彬愿意停下来谈谈《青衣》创作中的一些经验,来看看它能否对当代舞剧产生启示。

  《青衣》讲述了京剧青衣演员筱燕秋追求艺术理想的故事。舞剧开场,一轮硕大皎洁的月亮悬挂天幕,一段筱燕秋与“嫦娥”(京剧《嫦娥奔月》中的角色)难解难分的双人舞诠释了主人公对艺术的痴魔。在车水马龙中与交警面瓜相识,随即坠入庸常的家庭生活,她在沙发上踮起脚尖,眺望窗外那轮已然变得黯淡的下弦月。艺术梦想接连被现实击碎,筱燕秋在遭到了新人的厌弃后,挥起长长的水袖,完成了雪夜里的最后一次独舞——生命之花的终极绽放。

  从小说《青衣》到舞剧《青衣》,基本叙事架构和艺术风格的精准转换是创作成功的首要条件。“比如筱燕秋和交警面瓜的相遇,我们通过运用多媒体投影、音乐烘托和精心设计的舞蹈语言,来传递故事发生的情境和人物的身份等。又如表现两人的婚后生活,我们选取了沙发这一最具典型性、浓缩性的道具,作为揭开人物关系的小舞台。从小说到舞蹈,我们苛刻地要求每一处转换都是准确的,同时又是符合舞蹈艺术规律的。”亚彬说。

  筱燕秋执拗地望向月亮,面瓜却不断地把她的视线掰向自身;教学生春来扮演嫦娥,身旁的数面镜子映出了春来娇艳的面庞,也映出了筱燕秋曾经的自己;命里带来的两根水袖是梦想的翅膀,也可以变成缠绕于身的枷锁——舞剧《青衣》不只完成基本叙事,也通过充分运用道具和舞蹈动作,展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观众们看到的不再是空洞华美的舞姿,筱燕秋的每一次腾跃、旋转、抛出水袖,都让观众们最终看到了自己。

  《青衣》将舞蹈的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对艺术的执迷、婚姻生活的苦闷、对晚辈的期许、得知怀孕后的恐惧、梦想幻灭后的苦痛与升华……舞台变成了筱燕秋的心理空间,承载着巨大的情感能量。这种情感的流动、转换又是无比流畅乃至严丝合缝的,就像潮水蓄积涌动,最终倾泻喷薄,形成了人物命运的质变。这种流畅度和亚彬对舞剧结构的创新密不可分:“传统舞剧一般切分出相对独立的几幕,但《青衣》并不分幕,尽可能地做到凝练和紧凑。这样85分钟的一台剧看下来,观众并不觉得很累,体验感更好了。”

  这也造成了《青衣》在江苏大剧院演出时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观众们几乎是安静地看完了全场,直到大幕拉上时才迸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方面因为该剧衔接紧凑,鼓掌会影响演员表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观众们是在和舞台上的筱燕秋深深共情,而非仅仅被演员们精湛的舞技所打动。

  “这才是《青衣》取得成功的关键。舞剧不光拼技术,更要讲人的故事、呈现人内心的戏剧;不光追求‘美’,也要有思想,对人的处境做出回应。”亚彬总结说。

  那么在筱燕秋身上,观众究竟看到了什么?答案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些人读出了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女性观众看到了婚姻与事业的难以两全,令王亚彬自己最有共鸣的则是关于“生命如何通过艺术来寄托”。这些殊异的理解吸引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汇拢到同一个舞台前,领略凡人生活里惊心动魄的自我搏斗,又在主人公的悲剧中感受到源自生命深处的力量。

  作为一名八零后舞者,亚彬对筱燕秋的诠释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驾驭能力。无论是低头凝视水袖时的顾影自怜,还是内心翻绞之时眼里流露的无限悲辛,她都拿捏得相当到位。最令人惊叹的是两根长达3.5米的水袖几乎成为舞者肢体的延伸,极大地辅助了情感的宣泄。这背后隐藏的功力可想而知:舞者抖动水袖时的一丝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艺术表现的精度。

  如果追问舞剧《青衣》诞生的机缘,我们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启示。亚彬透露,她是在出演根据毕飞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推拿》时,顺便阅读了毕飞宇的其他作品,一下子被《青衣》打动了,于是萌生了改编的想法。平时亚彬也很喜欢读书、逛博物馆,除了让身体得到休息,来自书籍的滋养也在帮助她理解世界、创造艺术。可见舞蹈家在“爆发”之前,一定有长期、深厚的素材储备和艺术积淀,这样她的舞蹈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以水墨画般的留白和京剧青衣故事传递东方神韵,又借助国际语言讲述人类共通的故事,《青衣》无疑是一部具有示范意义的舞剧精品。亚彬透露,她即将和苏州芭蕾舞团创排芭蕾舞剧《丁香》,该剧将以西方艺术的形式演绎雨花英烈丁香的故事。中与西、过去与当下、英雄与“我”之间将会如何碰撞统一?对亚彬的新作,我们充满期待。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演出现场图片由江苏大剧院屠景清提供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