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从“夜航船”到“他乡客”,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观点精彩纷呈
2020/10/22 21:21  新华报业网  

  由长三角三省一市社科联共同举办、江苏省社科联承办的第二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10月2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治理现代化与江南文化传承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以下为部分专家发言观点摘要。

  把崇文重教的优势转化好、利用好

  戴鞍钢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江南文化具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近代以来,江南各地与上海在推广新式教育方面也有密切的互补互动。如1905年,女子蚕业学堂在上海创办,于民国元年迁至苏州浒墅关续办。1915年,鉴于中国司法人才的缺乏,苏州东吴大学决定增设法科。同年9月,就在上海昆山路开学。

  我们更应该也必须充分重视江南文化传承与长三角人才培育治理的现代化。上海和江南应充分利用在百余年间奠定的全国领先的各层次各门类各形式教育的综合优势、先进便捷的网络技术和交通条件、工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以及各类科学知识积累、展示、出版、传播和推广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推进长三角区域内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人才专业素养的培育和提高。

  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

  樊和平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所有的文化概念当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名词来读,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动词。不仅是与“质”相对应的“文”,更重要的是“化”,即自化、化人、化天下。“文化”即由文而化,即治理,所谓人文化成。作为一种治理,“文化”的要义是“治心”,文化治理,就是由治心而治世。

  文化是一种国家战略。回顾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发展战略,可发现其中的文化脉络,如,20世纪美国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换言之即“全球化”。因此20世纪对于西方是“文化大发现”的时代,即西方国家开始通过文化制定国家战略。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反而冷落和误读了文化?

  因此,我们需要从整个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战略意义上来理解长三角文化。长三角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人类贡献了一个精神家园。四大名著有三大名著诞生在长三角。如今的江南文脉论坛和江苏文脉工程,就是江苏在这方面做的一些探索。而如何延续江南文脉,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放大“文化张力”

  陈健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有文化的张力,而长三角是最具文化产业基础的区域。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促进长三角文化产业特色资源之间的互动。比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上海中共一大与浙江嘉兴红船等资源推进项目;以绿色文化为主题,探索千岛湖、太湖、黄浦江生态保护怎么样建设;以“一带一路”文化为主题,在海上丝绸之路、浙江丝绸博物馆,江苏丝绸小镇之间形成互动。可以把长三角的文化资源以溯源、普查的方式做一个梳理,形成长三角数字文化资源库及长三角数字文化赋能中心,通过科技植入、创意驱动使其成为产业化的资源,最后可落成若干个文化创意的小镇与文化产业园区。

  挖掘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的潜在价值

  刘伯山

  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不仅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上意义重大,在区域本身的乡村共同体建设上也大有作为。

  乡村治理重在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解决与处理。徽州传统社会关于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解决则是有一整套的方式,形成了机制,也有诸如桐城“六尺巷”的 故 事。其本着“礼法兼治”的原则,“情理”与“法理”皆备于其中,实现的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内在结合。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中具有表率和样板意义。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坚持、发展好“枫桥经验”的前提下,总结与探讨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的方式与机制,寻求其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或许能发现它在长三角地区乡村治理上的模式价值和意义。

  江南“夜航船”:一段富有诗意的行程

  程章灿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

  对于江南的想象有各种主题,“夜航船”就是其中十分特殊、也十分重要的主题之一。

  “夜”是特殊的时间段。夜幕不仅重新塑造了环境,也重新塑造了人的感官,人的视听能力由此格外灵敏;“航”还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它是水路的行走,因此不同于陆地的行走。另一方面,它又充分显示了江南水乡的环境与道路特点。“船”是特殊的空间,它使旅客隔离于陆地,将其置于水上、行走的情境之中。

  张继的诗,塑造了很多优美的江南意象。乌啼和钟声诉诸听觉,霜月、江风和渔火诉诸视觉,这些富含情韵的美妙意象,只有与大运河的背景结合起来,只有在充满动感的“夜航船”中才会显得格外美妙。这不仅是唐代人难忘的江南行旅经验,也深深嵌入后代人对于诗意江南的想象和记忆当中。

  把人文关怀落实到长三角城市群的每个角落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首先谈谈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科技与人文问题。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和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相匹配的,需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然而,“智慧城市”暴露出的不足,其实往往并不是因为技术和设备的问题,而是出于管理和协调的问题,从更深层看,是文化的问题。治理现代化不只需要依靠技术和设备等硬件,还包含着思维方式、文化模式、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方面,在文化和治理现代化之间,可能存在着更加复杂和更具有决定性的关系机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的进步有目共睹,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目标,我觉得主要是不精细的原因。江南文化在中国区域文化里是最重视精细化和精准化的,注重细节、不怕琐碎,是江南文化特点。因此,以江南文化的精细化本质和功能为引领,及时掌控每个要素的变化趋势,与长三角海量异质的社会需求形成匹配和对应关系,建立长三角精细化治理机制,既有助于把矛盾解决在“萌芽”阶段,也可把人文关怀落实到长三角城市群的每个角落。

  建设江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大都市文化圈

  陈书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特色文化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灵魂与生命力,也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竞争力。江南传统文化的特质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智者乐水,江南的水文化是与儒家仁者文化并列互补的智者文化;二是农商同道,江南的农业和商业同时发展,经济和文化重心同步推进;三是海纳百川,江南文化是长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开放而富有活力;四是日新其业,江南文化的特征是善于通变,不断创新;五是“一花五叶”,江南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含了吴文化、越文化、金陵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等五个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

  为实现长三角文化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建议建设江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大都市文化圈——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从地域文化到全国与世界,从大都市经济圈到大都市文化圈,从江南传统文化的优势到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文化发展战略,从各自建设文化强省到三省一市协同创新,从而推进长三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就是保护生产力

  江山舞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保护和发展,“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通过“保老城、建新城”,完全可以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推进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杭州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不仅使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且有力推动了城市沿江跨江发展,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此外,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是杭州这座城市的最大“卖点”与特色,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就是保护生产力。

  身在他乡不是客:江南文化由江南人和外地人共同创造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博导

  灿烂博大、精细雅洁而又善于吸收包容的江南文化,是由江南人和“外地人”共同创造和繁荣的。徽州之于江南文化,输送了大量人才,江南人才相当部分是徽州人;徽州人在江南文化的创造恢扩方面,在江南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在江南人文的交流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徽州迁移到江南的宗族,在繁多的江南望族中熠熠生辉,徽州人在江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地方事务中表率一方,大显身手。徽州人和徽商逐步融合进江南社会,与江南人士共同谱写了江南文化的重要篇章。

  长三角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交融值得回味

  瞿骏

  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在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长三角对于中国革命有何支撑作用。这个大概要从五四运动讲起。

  上海、北京实为五四运动之“双塔”。上海创办学校、社团、报刊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带来的是红色文化在长三角地区的“落地”,进而深深“扎根”。红色文化兴起以后,长三角文化和红色文化怎么样交融在一起,怎么样互动,回望这段历史,能有更多的思考,也有更深的回味。

  积极建构“江南文化共同体”

  陈永革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我想围绕“江南文化共同体”中的三个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江南”。“江南”是一个后起概念,我们这个地区最早叫“江东”,然后是“江南”,再发展到今天的“长三角”,这个演变的脉络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此外,在谈论江南的时候,不要忘记“江南”之上有“天下”,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是“天下共同体”,其次才是“江南共同体”,两个共同体之间有重合,也有互动关系。

  第二是“文化”。我一直以为文化至少有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思想文化,也可以说是精神文化、观念文化;第二个是历史文化,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其对今天产生的作用;第三个是语言文化,包括文学、戏剧等;第四个是群众文化,即民俗、民风、民情;第五个是行动文化,就是做事的思维,对行为效果的考虑等。

  第三就是“共同体”。共同体不是既定的、已经存在的,而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长三角一体化的背后当然也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要如何建构?我认为需要推进跨界对话,进行更多元的研究,长三角和江南文化的关联也要有持续性,要久久为功。

  打造“新江南”文化品牌

  沈昕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

  “江南”是个特殊的符号,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 又是一个行政经济区域, 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区域。在当代,建立一个合理的江南概念, 必须以地理分界为基础,综合考虑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更重要的是认真地研究,系统地梳理,加快打造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江南”高地。今天我们探讨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建设,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承接过去,面向未来,融会贯通,在文化认同上构建更大的同心圆,在文明共识上寻求更大的公约数,为江南文化、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为人类文明进步汇聚智慧和力量。

  发扬江南文化的“水文化”精神

  庄若江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江南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满水的特征,因而我一直把吴文化或者江南文化比作“水文化”。水最大的特色就是顺势而变,能适应各种环境,与时俱进。它跟北方的“山文化”有极大区别,我们过去一直崇拜愚公移山的坚韧,排斥因时而变,这是北方文化对江南文化的一种误读,我觉得因时而变正是江南人的优秀品质,它代表着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我,这个没有错。同时,水善于探索,能够自己冲出河流;水很有韧性,刚柔相济滴水穿石;水可以包容一切,可以做成饮料、酒和茶……“水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变”字,这也可以被认为是改革开放文化的一个核心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进一步改革开放其实就是要发扬这种“水文化”的精神。

  明代芜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

  沈世培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

  明代芜湖繁荣,是长江贸易繁荣,带动芜湖贸易繁荣。在长江贸易促进下,明代芜湖城市工商业发展,城市进步,吸附能力增强,不仅徽商到芜湖经商和定居,还吸引外省人来芜湖旅游和生活,江南文化促进芜湖城市文化发展。同时,芜湖城市文化发展,在经济联系的基础上,辐射皖江地区,带动皖江地区文化的发展。

  明代江南文化对皖江地区的影响,最主要的是通过芜湖进行的。明代芜湖不仅是皖江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联系最主要的枢纽,是与江南经济联系最主要的枢纽,也是皖江文化与江南文化联系最主要的枢纽,对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作用。

  整理/杨丽 安柯宣(实习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