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口罩改变生活、“两会”书单、文化N面思考、9家博物馆特展 |人文周刊荐读
2020/05/22 10:36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33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

  当口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级响应”下,疫情防控进入以预防为主的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天热了,尽管戴着口罩有些闷,但人们在公众场合还是自觉佩戴口罩,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已成为一种自觉。“520”当天,各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对对准新人戴着口罩排队的画面是疫情中自律与美好的最好注脚。佩戴口罩的日子,人们的卫生习惯、人际距离、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口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明素质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重建公共卫生意识

  “真是巨大的转变!”林晨晨用得意的眼神说道:“就在2月疫情最猛烈的那阵子,我劝爸妈戴口罩,九牛二虎之力都用上了,二老简直就是倔脾气,认为我小题大做,但现在他们反而比我更注意防护了。”

  4月,鲜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绽放。林晨晨发现,在生活中粗糙了一辈子的父母突然变得讲究起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出门则要带两个一次性口罩,一个是在密闭空间时佩戴,另一个留在包里备用。过去父亲晚饭后都要跑去外面的棋牌室,边抽烟边玩“掼蛋”,一坐就是一晚上,母亲没少抱怨但不起作用,如今父亲将兴趣转移到饭后湖边走上,皆大欢喜。在带孙子这件事上,母亲和嫂子的关系也缓和不少。热衷科学育儿的嫂子一向反对大人用自己的筷子给宝宝夹菜,因为疫情,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戴口罩本是无奈之举,却促发了公共卫生习惯、文明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由外及内”的变化。

  饭前要洗手,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卫生习惯,过去却没有多少大人能完全做到。古代就有分餐制,但现代人却喜欢围坐在一起“共享”。疫情之后,餐桌上又重新摆上了公筷,只是适应起来还需要个过程,一个人两副筷子,吃着吃着公私就混淆起来,让人啼笑皆非。走到地铁等公众场合,口罩已经成为和手机一样的必备品,有的人还会特意在包里多备两个口罩,碰见别人没戴,随手递一个过去,别人安全也是自己安全。

  4月24日通过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被正式写入法规。

  疫情期间的特殊举措,之所以能上升为普适性的行为规范,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陈旧的公共卫生观念早已倍受诟病,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惯性形成了不小的阻力,很多代际之间的矛盾也因公共卫生意识差异而起,疫情下戴口罩的被迫体验却让人们发生了思想转变,从而按下了以新代旧的加速键。

  几年前在日本留学的贺云龙对当地的“口罩文化”印象深刻。行走在东京街头,总能看见不少戴着口罩的人。和日本同学熟悉了以后,他心中的谜团才得以解开。

  “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出现的霍乱疫情,让日本人逐渐形成了生病了戴口罩的公共礼仪。现在年轻人来不及化妆或者防止花粉过敏等等,也都会选择戴口罩的方式来遮蔽。”

  保护自己也是关爱他人,戴口罩的逻辑里有着现代文明的因子。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春龙认为,通过戴口罩,人们同时也发现,在病毒面前大家是共同体,没有谁有特殊的优先权,每个人利益相关、命运相连。“戴口罩不仅防范病毒,它也成了一种礼仪,让人们的行为更加文明,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互相尊重。”

  重构人与人的距离

  戴口罩的日子,不仅让人们的卫生习惯发生改变,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了新的解读。

  许多人都想在5月20日这个谐音为“我爱你”的日子里进行婚姻登记,尽管“扎堆”,有的新人甚至凌晨就来排队,但戴着口罩的他们在民政局外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排队景象,是当天最美的风景。

  在电梯里、地铁上、银行的窗口前,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也是一道文明线。

  很多人认为口罩遮住了人的口鼻,会影响面部表情的整体表达,给人造成冷漠疏离之感,但其实不然。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曾将人体空间需求划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四类,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社会交往中0.6-1.2米的距离会让人感觉安全自在。

  作为刚入职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李玲觉得,戴上口罩,她的社交恐惧症突然被治好了。

  李玲生性腼腆,从前在公司里,最怕的就是跟同事聊天。同事之间,难免需要开开玩笑,调剂一下气氛。可是,有时候同事讲一个笑话,她并不觉得好笑,但为了不显得不合群,她得努力调动脸部肌肉,哪个需要抿嘴笑,哪个需要咧嘴笑,哪个需要笑一笑,她都要细细忖度。

  自打戴上口罩,李玲只需弯着眼睛做出眉开眼笑的样子配合一下即可。“反正你就是笑得狗窦大开,对方也看不到。”而且戴了口罩后,她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没认出别人而带来的尴尬。

  微博话题“戴口罩的社交安全感”阅读量高达1.4亿,讨论量1.7万。在自诩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看来,“藏”在口罩里更为安全,小小的口罩无形中成了他们的一道心理防护墙。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天气越来越热,戴着口罩说话太吃力了,要消耗比平时多一倍的能量。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认为,从深度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别人,同时最小限度地被别人了解,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威胁。“而戴上口罩就好像戴上了面具,给人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的心理暗示,促使个体可以坦荡地同他人对视交流,这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爱美的女性看来,口罩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掩盖面部缺陷,从而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使得人际交往比过去更加畅通。很多人在戴上口罩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加热情,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这无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陌生人社会表面上所有人都很熟悉,但事实上彼此并不交心。口罩或许阻挡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让我们的圈子变小了,但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的朋友变多了。原来所谓的熟人变成了一种类亲情的关系,这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促进很大。”张纯说。

  重塑美的标准

  总是纠结自己五官比例的陈怡然自从戴上了口罩后,手机上的修图软件都被冷落了,因为现在拍照再也不用“拍照五分钟、修图一小时”了。戴上口罩直接把她的双下巴遮住,脸瞬间小了很多,只需露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双眼。“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戴上口罩,你才能体会到这句话是真理。”

  戴上口罩,不用化妆了,人们将美画在了口罩上。无论是简单的笑脸、春游的母女、卡通人物,还是非遗传承人亲手绣制的“绣面罩”、镂空的花朵型口罩,人们的创造力在口罩上展开。而防晒口罩、京剧口罩、能让脸更小的“小颜口罩”等相继出现,让口罩成为像墨镜一样的时尚配件,重塑了美的标准。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诗砚一张戴口罩的自拍照刷爆了朋友圈。浅青色的口罩上绣上缠绕的花朵、啼鸣的春鸟,古朴中透着秀丽。“小小一枚口罩,从文物中汲取营养,得以复现传统文化中的古典之美。戴上它,中华文明的古典之美在呼吸间被拥有和传承。”王诗砚在朋友圈的配图上写上这么一句,赢得上百个点赞。

  这是南京博物院的文创口罩。文创,不只是艺术而是生活。疫情席卷全球,当戴口罩的行为催生了社会心理、文化生活的种种变化之后,口罩或将成为下一个文创风口。而诸如为残障人士设计的透明口罩等,则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越来越细化。

  “40后”的詹先生回忆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口罩其实就在中国时尚过。“那时候国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劳动、工作时都要戴口罩。平时照相的时候,很多人就把口罩塞进上衣的第二三个扣子之间,然后刻意把雪白的口罩带子露在外面,那成了最时髦的装饰。”

  如果说外露的口罩带子是“一穷二白”年代人们追求美的萌芽,那么在患难时刻仍然不断注入的美的元素,则是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的显性表现。

  性格大大咧咧的李悦安然享受着戴上口罩的种种快乐。作为一名记者,风风火火起来,她根本来不及化妆。戴上口罩的李悦,省掉了口红及其他化妆品,“现代人或多或少存在着‘社交过载’的情况,这段日子让我过滤掉干扰,可以更多地内省。”李悦说,戴上口罩对她来说是一种修行,希望摘下口罩的时候,她也能完成自我的迭代。

  或许很多人将口罩作为特定时间内用来避免病毒感染的特定工具,认为戴口罩只是此次疫情的一个衍生物,是一个短时间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张纯看来,口罩未来会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交汇点记者 陈洁 通讯员 杨铖 实习生 刘凤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崇川在线

  【悦读】

  关注两会热点,不妨读这些书

  编者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召开,2020年全国两会大幕拉开。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因为疫情原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巨大挑战,如何直面疫情“下半场”,助力市场复苏等话题是今年两会焦点。为了让广大读者对两会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悦读版整理相关话题图书,进行延伸阅读,希望它们能成为读者“肘后备急”的“方子”。

  两会看点:新冠疫情防控

  今年下一阶段如何做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推动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将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此外,中国将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相关决策与趋势也备受世界关注。

  推荐书目:

  《病毒来袭: 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作者/主编:内森·沃尔夫【美】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观测了人与病毒的关系,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提出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而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也有着重要影响,既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书最后,作者指出,鉴于人类与病毒的共存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则永远不会来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快速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该书入选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的2020年度12本好书。

  两会看点: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新阶段新航程奠定良好基础,是两会重要看点。

  推荐书目:《小康之路》

  作者:海燕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推荐理由:《小康之路》是一部生动展现中国人奋斗圆梦、立志脱贫、实现小康的原创作品,有深厚的农村情感。作品通过主人公康金花在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成长和她中年倦怠重新寻找人生价值从城市回到乡村参与扶贫两条主线,讲述贫困县湖南省王化县田野乡土地村的贫困户康正道一家两代人致力脱贫,历经艰辛走向小康。康金花经过一步步的努力奋斗,从贫困的土地村出发,向着自己的目标北京进发,并成功地融入北京都市生活,中年后她又响应振兴乡村号召,回乡带领乡亲脱贫建设绿水青山新农村,为家乡迈向美好生活走出坚定步伐。

  两会看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怎样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包括GDP增速如何设定,就业、收入、环保等方面的任务如何安排等,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推荐书目:《中国经济的未来: 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作者/主编:魏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理由:本书是作者对中国经济热点和走势的观察,聚焦中国新经济周期(2012—2035年)的热点、难点、增长点。主要内容有: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的三个基石、全球贸易与中国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回望与再起航,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新阶段政策的建议。该书曾入选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的2020年度12本好书。

  两会看点:促进新型动能增长

  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助力市场复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新型动能增长,推动服务业升级,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备受瞩目。

  推荐书目:

  《数字经济2.0—— 发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机遇》

  作者:马文彦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随着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商业出现了云计算、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融合升级形态,数字经济2.0时代以数据化为标志,深刻影响新零售、新实体经济、信息消费等业态,重塑商业模式,革新行业面貌,为经济注入新的驱动力。作为有超7亿网民的超级消费市场,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转型以满足消费者更多元个性的需求将释放很大的想象空间,小微企业和中大型企业都将面临更多的商业新机遇。

  两会看点: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方面,很多内容将成为审议热点。

  参考书目:《拿破仑法典》

  作者:拿破仑【法】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推荐理由:1804年公布的《拿破仑法典》,也称《法国民法典》,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经过一些修正后,它现在仍然施行于法国。《拿破仑法典》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民法的发展很有影响。原因在于:该法典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有其优越性。就形式说,该法典文字简单明了,逻辑谨严,体系完整。就实质说,该法典不仅折衷了法国习惯法和罗马成文法,使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重要的,是它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和桎梏,它的一些原则使其他资产阶级国家把它评价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良好的上层建筑。

  看点:应对外部环境

  中央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也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国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如何处理国际关系,举世瞩目。

  推荐书目:《大变局》

  作者/主编:严文斌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是《参考消息》专题文章集结,含上篇、中篇、下篇三个专题60余篇文章。上篇围绕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深入剖析“百年大变局”历史变迁、内涵本质及深刻影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与完善全球伙伴关系提供借鉴;中篇就“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进行系统总结和解读,为思考和把握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供有益启示;下篇围绕应对新版“中国威胁论”、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主题展开思考与探讨。该书曾入选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2020年度12本好书。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整理)

  【文脉】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在这里一眼望穿千年

  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九鼎八簋、错银铜双翼神兽、“王子午”鼎……来自天南地北的“镇馆之宝”在南京博物院相遇。

  5月18日,作为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南京主会场的一项重要活动,“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在南博开幕。来自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等九家博物馆的300件(组)文物共同开启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走向统一,奠定中华文化的底色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看来,春秋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物,最合适表达“多元和包容”这一主题。“从上古时代的万国,到春秋时代的千国,再到‘战国七雄’,直至秦的统一,中国古代社会从分散、零星走向统一。这种融合也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底色、国家的疆域和人民的性格。”

  两尊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马俑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它们分别是站立着的铠甲武士俑和半跪的跪射武士俑,俑身上的彩绘依稀可见,个头如真人版大小,展现出秦军荡平天下的雄壮气势。

  秦兵马俑是国家实现大一统的象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币同制,秦帝国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形式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大一统、多民族的形态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秦俑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体现。它们的面部有关中大汉、羌人和戎狄人的特征,这是统一国家多民族共存的实证。秦俑的制作极为写实,就连头上的发辫如何编织、鞋底的针脚都清清楚楚,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展览内容设计者陈刚介绍,秦陵兵马俑很少外出展览,此次到南京后,光组装就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展柜使用低反射玻璃,观众和兵马俑最近的距离只有10厘米,这几乎是与2000年前的文物“零距离接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展出的很多文物生动诠释了秦帝国大一统的过程。展柜中有一件秦军使用过的弩机,陈刚介绍:“秦人很多武器都实现了‘统一制式’。我们将这件弩机拆成多个零件展览,每个零件都有编号。战争中,任何一个零件损坏,都能迅速更换,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标准化的武器生产体现了秦国高度组织化的生产能力,折射出秦军的战斗力,这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和统一,依赖的不只是军事,更重要是语言、文字、思想、信仰和度量衡的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展览还展示了秦帝国车同轨、度同量、书同文、行同伦的历史。通过现场大量文物,观众可以看到,七国的布币、刀币、贝币、圜最终统一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到了汉朝演变为五铢钱。“从货币演变的规律,诠释了秦国统一的历史逻辑。”陈刚说。

  和而不同,中华文明谱系多彩斑斓

  秦帝国的建立被后世视为中华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在此之前春秋战国的风起云涌中,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兼容并包,最终走向融合。“融•合”展上,通过大量文物,先秦时期色彩斑斓的多种地域文化同时呈现。

  春秋时期,南方的吴越两国长期博弈,势同水火。两千多年后,吴越两国君主的宝剑却神奇地在同一个展柜内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越王铜剑与来自山东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诸樊剑剑刃锋利,花纹精美,篆铭刀法俊逸,泛着瘆人的寒光。

  吴王夫差剑上保留着“工吴王夫差自做其元用”的铭文,记录着吴王对宝剑的钟爱。张学锋教授说,吴越两国的宝剑体现了南方铸剑技艺的高超,剑身所著铭文的写法保持着吴和越的特色,充分说明:“吴和越在走向一统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自身的特色。”

  展品中,一件出土于大云山汉墓的青铜錞于(古代铜制军中打击乐器)是首次公开展出,这是江都王刘非收藏的越国遗物,铭文上能看到“行鼓”二字。“錞于是南方的乐器,如同行走的鼓,显示了越国浓郁的地方特色。”陈刚说。

  战国时期,原始宗教及巫术在楚国盛行,使楚地文物充满神秘色彩。乍一看,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楚国镇墓兽犹如一只鹿头。再仔细看,这造型奇特的镇墓兽由底座、兽首、鹿角组成。兽首为变形龙面,上插真鹿角。这样的镇墓兽造型在北方的诸侯国并不能找到。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王子午”鼎也是楚国文物,器表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鳞纹。精美合度的造型,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流露出一度强盛的楚国的雄浑气魄。“王子午”鼎旁边,是郑国僭越礼制的“九鼎八簋”。这组青铜器纹饰狞厉神秘,器制沉雄厚实,散发着浓烈的中原气息,呈现出与“王子午”鼎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特色。

  域外文明,为华夏文明注入多元基因

  从诸侯割据到秦始皇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征百越,华夏内外各民族在碰撞中融合。通过丝绸之路,一些域外文明因素也随之传入,使华夏文明成为包容多种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聚合体,形成强大的辐射力。

  这一文化交流过程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错银铜双翼神兽上得到完美体现。这只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小怪兽通体错银,咧嘴憨笑,曲颈昂首,两肋生翼,神态飘逸,极富艺术感染力。

  在张学锋教授看来,这种“有翼神兽”的形象来自中亚斯基泰文化(约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守卫金矿的神兽“格里芬”。通过草原丝路,“格里芬”在公元前四世纪传入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单单是这件战国铜双翼神兽,南朝时期出现在今天南京、丹阳等地,振动着翅膀的陵墓石兽,也是从“格里芬”形象发展而来。

  和“有翼神兽”类似的,还有通过草原传入的“虎噬动物纹饰”。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虎噬羊纹银项圈、神兽噬马纹金牌饰等文物展现出自然界动物咬斗、弱肉强食的一幕。“战国和汉代文物上出现动物撕咬图案,反映了欧亚草原民族文化的相通性,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对粗犷豪放的草原文化并不排斥。”陈刚说。

  “融•合”特展是一部用实物说话的“中华传统文化奠基史”。策展团队认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正是对“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最好的诠释,也是这次展览举办的初衷。

  本报记者 于锋王宏伟

  实习生 周永金

  摄影 交汇点记者 赵亚玲

  【百家】

  文化意高远 精蕴厚且长

  许洪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他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什么是文化?解释众多。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先生曾以一个故事,通俗地讲述他对文化的理解:一天,几位不同国度的客人在一起喝咖啡,突然在杯子里发现了一只苍蝇。英国人什么也没说,丢下10个英镑,起身走人,体现了一种绅士风度;日本人见后立刻让服务员把酒店负责人叫来,提出要加强酒店的企业管理,反映了一种管理意识;美国人则不慌不忙地说,在我们国家应该是这样的,即咖啡、牛奶、方糖、苍蝇是分开放的,由自己决定什么和什么放一起。可见,不同国家、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思维。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相应的地域环境中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出生从吮吸母亲的第一口乳汁时,即开始吮吸这个民族的文化,并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其一生,而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与文化的诸多特征密不可分。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生活性的特征。文化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催生、孕育文化的不同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我们常说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冒险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精神与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爱琴海的地理特点密切相关。沿岸海岛上的人们为了生活经常走出海岛,而出岛就要与海上风浪作斗争,因此锻炼了当地人民的一种无惧无畏的冒险和斗争精神。到过希腊的人知道,希腊的山多,晴日阳光特别好,希腊人都喜欢在阳光下敲敲打打,久而久之就敲出了精美的雕塑阿波罗太阳神和美女维娜斯,并诞生了菲迪亚斯等著名雕塑家。而荷兰常阴天多雨,人们经常待在家中学习绘画和弹奏乐器,长此以往诞生了梵高、伦勃朗等著名画家及有名的荷兰室内乐和各种名曲。我国藏族舞蹈中有一种踢踏舞步,其原始舞步的摆动幅度很小,专家探其原因,与历史上西藏长期的农奴制度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因为当年不少农奴都是带着镣铐给头人跳舞,双脚难以放开,天长日久,形成了目前踢踏舞步的风格。内蒙古的传统乐曲长调与草原的宽广辽阔的生活环境更是紧密相连,有研究者不无幽默地说,草原的风刮了多久,长调就有多久的历史。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了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对文化形成的深刻影响。

  文化的地域性和生活性特征启示我们,不同地域条件和生活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样式,不同文化样式孕育不同的民族及其特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研究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因为在这些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哲学思考、道德规范和信仰追求,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特殊密码,既是很重要的文化传统和宝贵资源,更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一旦毁之,无法挽回,不可再生。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这就是我们要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始终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因。

  文化具有流变性和互鉴性的特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不断流变和互鉴,从而形成一种新气象。笔者曾经参观希腊雅典考古博物馆,看到那些古老陶器、威武的青铜剑和精美的金丝银线饰品,体现出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极高的相似度。你不得不怀疑,远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否与他们早有过美好的约定,共同创造这些古老而令人惊叹的文明!德尔菲是希腊中部一座依山而筑的小镇,被称为地球的肚脐,古希腊著名神话传说中的阿波罗太阳神殿、古老的雅典柱廊等原始建筑都静卧在高低起伏的山腰间。举目望去,穿越历史的千年雕塑和古建筑遗迹俯拾皆是,那些厅廊的构思与设计,与北京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相似,令人产生许多神奇的联想。黑山共和国的布德瓦小城,是座背山临海的古城,那是隔海相望的威尼斯王国在典盛时期留下的精美杰作。小城建在亚得里亚海边,深邃悠远的古老城门面对着宁静恬美的海湾,港湾内舟楫穿梭、万樯林立,让人想起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意。在希腊,在巴尔干半岛,在亚得里亚海岸边,到处可以看到威尼斯王国的古老痕迹,感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巨大影响,体会到斯拉夫民族的文化辉煌。人们有理由相信,正如公元前四十世纪左右,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赫梯人以及其他一些游牧民族,带着眷属,赶着牛羊,从一个地方游牧到另一个地方,以寻找他们的永久居住地。各民族之间不断经历战争与通商,彼此代替,相互通婚,各种生活习惯和文化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采用,有时攫取、有时放弃,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流变,迸发出新的文化样式。在我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入、盛唐文化的交流,滿汉文化的交融等,也都是文化流变、互鉴和发展的结果与明证。

  文化的流变性和互鉴性特征启示我们:不同民族的特性,本质上源于不同文化的区别。不同民族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色,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迁徙、战争和通婚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相互交融流变、相互吸收借鉴,形成新的样式,而且仍将继续发展下去。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所以各民族文化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别、没有优劣之分,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唯有如此,各民族才能平等相处,人类社会才会和谐共荣。

  文化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特征。文化的形成、发展因地域特点和经济生活的环境不同而异,所以具有差异性;文化作品的创作大多是个体性质劳动,往往又具有独特性。文化由于差异性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样式,同一文化样式又因文化的差异性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敦煌艺术的形成即是文化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典型反映。敦煌学的研究表明,自汉王朝以来,随着在我国西北采取“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据两关(玉门关、阳关)”的举措后,敦煌成为古代中国文明同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文明密切交流的窗口。千百年来,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人们日夜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进行贸易汇聚和人文交融,诞生了如莫高窟、榆林窟等一批惊艳中外的文化艺术瑰宝。据统计,莫高窟南北两区现存的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是自十六国时开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千余年时间的一座世界艺术宝库,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变的产物,又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生动反映。在敦煌的不少洞窟、壁画、彩塑的设计、创作中,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和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不同,历经千年,才形成了如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敦煌艺术。其间既有表现典型印度文化的丰乳细腰式的佛教天人,也有反映西域文化马帮驼铃、丝路游牧的艺术特色,更有标志中原文化代表人物伏羲、女娲等神仙的生动形象。不同作品惟妙惟肖、各展其长、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成为一幅文化风格多样,艺术特色鲜明,创作手法丰富的文化艺术长卷,更是集形象的佛教史、恢弘的绘画史和生动的雕塑史于一身的艺术宝窟。文化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由此可窥一斑。

  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启示我们:作为文化艺术作品,世界上没有两枝一模一样的花朵。文化艺术的创作个体性很强,它不是工业机器批量生产的产物,更多是作者个体思维和劳动的结晶,其作品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和雕琢。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创作,从而决定了文艺作品无法像一般物质产品那样精确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文化艺术作品也很难实现完全的等价交换。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我国1952年至1995年期间,重印了50多次,发行了250多万册。但该书当年只卖几元钱一本,现在也只卖30多元,可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却深入人心,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几十年来更是影响了亿万中国人。贝多芬创作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交响曲举世闻名,为了创作好一个曲子,常常长时间反复推敲,第五《命运》的创作修改,用了近八年时间,但他的乐曲当时只有几个马克一首,最困难时几乎到了行乞的地步。如今他的交响曲却百世流芳,成为音乐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无数事实证明,文化艺术精品的珍贵价值恰恰在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十分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对他们的作品多些关心扶持。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成就,主要标志集中体现在经典作品和杰出人才,对此更应倍加珍惜和爱护。

  文化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逐步渐进的时间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转换的空间过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有时往往带有一定主观性、局限性或滞后性。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青铜时代》《思想者》和《老娼妇》等作品都很有名,但真正问鼎西方雕塑艺术高峰的是却是其雕塑的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塑像。1891年当他接到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定单时,曾一口气创作了10多尊巴尔扎克雕像草稿,可各方都不满意。经过7年反复修改,形成了“披着睡衣在凝神思考的巴尔扎克”塑像,但正式展出后仍遭强烈反对,说作品象“麻布袋里装着的癞蛤蟆”。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罗丹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19年等待,直到其去世22年后才终于得到官方和社会的认可。今天,其作品终于被铸成铜像,安放在巴黎市中心供人瞻仰。可见,由于时代与认识水平不同,对优秀文化作品的认可往往需要时间的等待。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北京机场组织有关方面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但有人认为把半裸体的傣族少女形象放在公共场合十分不妥,一时争议蜂起。后来由于邓小平、李瑞环等领导同志给予大力支持,才得以保存。这充分说明,对文化作品的认识,既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也需要相应空间的转换。马克思历时40年才写成《资本论》,逝世10多年后才被人们逐步认识和接受;鲁迅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被读者认可的情况更是天壤之别。

  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启示我们:文化艺术的创造是逐步积累的,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常常需要时间的洗礼和打磨,眼前或一时的评价往往并非正确的评判。由于文化艺术创作理念具有超前性,文化作品作用发挥又具有延续性和滞后性,因此才能跨越长达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中外不少文化精品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书画,交响乐、芭蕾舞、油画、雕塑等流传至今,辉煌不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所以要正确认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简单把文化艺术作品等同于一般消费的普通物质商品。要清醒认识到文化的巨大效益常常并不反映为直接的、短期的、具体的经济收益,而是宏观的、长期的、面向人的思想情操与道德理念的社会效益。文化是通过营造健康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一代又一代人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由这些优秀的、高素质的人创造出更加丰厚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种面向全社会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良性的,也是根本的、长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重要社会效益就是文化的重大经济效益。这也是国家为什么要让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应该看到,文化效益的产生,往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投入产出,文化常常是此时投入,彼时产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这个领域投入,那个领域产出;这部分人投入,那部分人产出;当代人投入,后代人产出。无数事实证明,古往今来,中外众多的优秀文化艺术精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只有历经沧桑、穿过时间的长河,才能掂量出它光耀古今、重如千钧的巨大份量和珍贵价值。因此,对文化作品的评判和文化效益的认定,一定要着眼于历史的长河和全局的考量,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应如此。

  总之,文化意高远,精蕴厚且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血脉,维系民族精神,是人民奋斗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前进的思想火炬!正确认识文化,加强对文化的学习、保护、传承和弘扬,对增强文化自信、走好自己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