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 | 为明天收藏今天!他们向南京博物院捐赠了一批珍贵的“抗疫见证物”
2020/05/18 13:44  交汇点新闻  

  年末岁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武汉并波及全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谱写了一曲曲生动感人的抗“疫”之歌。为见证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保存“抗疫”历史,传承“战疫”精神,3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相关见证物的征集保存工作。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的幕式上,20余件反映聚力助援抗疫的物证资料无偿捐赠给了南京博物院,并举行了向医护人员致敬活动。

  武汉市交管局赠送的汉警快骑模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江苏先后派出13批共计2813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抗疫前线,参与了15家定点收治医院和3家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是全国人数最多的省级医疗队。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4月15日前,所有援鄂医疗队撤离。但还有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留守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其中江苏医生10人,占据“半壁江山”。在防疫救治战场上与死神较量,书写了一阙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此次,南京博物院发布征集抗疫见证物的公告以来,在江苏省卫健委的支持和协调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踊跃捐赠,捐赠了一批抗“疫”代表性见证物。这批捐赠物中有签满了驰援医务人员名字的防护服和工作服、湖北当地医院赠送的锦旗、武汉市交管局赠送的汉警快骑模型、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救援队队旗……每一件抗疫见证物的背后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凝聚着全体医护人员的艰辛与汗水,弥足珍贵。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全体队员签名的防护服

  “这件防护服上有所有医护人员的签名,在武汉抗疫一线,我们穿上防护服平均4-6小时不吃不喝,而在进行EMCO手术时,医护人员更是要穿到10个小时以上。”捐赠仪式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动情地说道,她表示,江苏省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的208名医务人员,于2月13日奔赴武汉前线,先后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和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一共奋战了61天,这其中经历了太多的故事和感人瞬间,而这些捐赠物承载了医疗队所有人的共同记忆。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救援队队旗

  此次捐赠物中,一面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救援队队旗格外引人注目,它见证了医患携手与病毒顽强抗争的艰辛历程,“这面旗帜在医疗队驻地的酒店大厅悬挂了整整61天,每天我们都会在这面旗帜下进行例会,一些重要的活动也在旗帜下举行。”刘院长介绍说,“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抢救危重症病人的任务,而在抗疫中激发出来的战斗精神,也将继续指引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湖北书法家捐赠的书法作品

  在此次抗疫狙击战中,全国各新闻单位也抽调一批骨干记者奔赴一线开展实地报道。现场,新华社江苏分社向南京博物院捐赠了照相机、AI智能录音笔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

  武汉当地医院赠送的锦旗

  南京博物院征集部主任李竹表示,自征集活动启动来,南京市博物院共收到一百多件捐赠物品,捐赠者中既有个人,也有团体。“这些捐赠物将经由专家审核、筛选,最终选定一部分物品为‘抗疫见证物’,然后永久地保存下来。”李竹表示,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收集、保存和展示这些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的见证物,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明天收藏今天,是对这场‘战疫’的铭记,这些抗疫见证物将会让更多观众了解‘战疫’故事,将抗疫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交汇点记者 王慧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