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雨花英烈生前创作革命歌曲、2020年度12本好书推荐、“江南之路”的起点与未来、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 人文周刊荐读
2020/04/24 10:05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29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永不消逝的旋律见证英烈初心,

  6位雨花英烈生前创作了17首革命歌曲

  “同志们!黑暗已消灭,曙光在前头!”4月初,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 专题网页上线,在埋葬在南京雨花台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会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创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让人们了解到雨花英烈创作红色歌曲的动人史实。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红色音乐是号角也是精神旗帜。昔日的硝烟早已经散去,震撼人心的旋律却从未被遗忘,它们记录着雨花英烈坚毅的初心和对革命的信仰,也成为一代代人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曙光在前头!他将苏联红色歌曲带回中国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这首老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由这首歌开始,我知道了成千上万个革命先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的故事。”南京中学老师周全英说,每次到雨花台,耳边就会回响起这首歌的动人旋律。

  “其实,在《红红的雨花石》之前,雨花台这片热土上就回荡过许多震人心魄的旋律。”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部研究人员胡卓然和他的同事们长期研究雨花英烈事迹,他们发现,很多英烈在革命生涯中都参与过音乐创作,“很多烈士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很高的艺术天分和才情,不仅留下了英勇无畏的事迹,也留下了鼓舞人心的红色歌曲。这在全国各地英烈群体之中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胡卓然说。

  恽代英烈士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1931年4月29日,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烈士在南京英勇就义。早年,他在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和另一位革命家萧楚女一起创作《奋飞曲》。“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这首歌成为激励学子为国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校歌,传唱至今。

  谢文锦烈士

  1927年4月11日,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遗体被扔进了南京通济门外的秦淮河中。人们将谢文锦等烈士打捞起来,安葬在雨花台。生前,谢文锦非常热爱音乐,早在苏联学习期间,他就接触到了在苏联广为传唱的《光明赞》。谢文锦和著名诗人萧三合作,将《光明赞》的歌词翻译成中文,并带回国内。“同志们!黑暗已消灭,曙光在前头!”烽火岁月中,《光明赞》激励了一代代年青人,义无反顾踏上革命道路。

  曾担任过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是安葬在雨花台的“皖南事变三烈士”之一,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创作过激励红军指战员士气的《三期革命战争胜利歌》。1939年,他和战友们集体创作了《新四军军歌》歌词,曲作者何士德事后曾说:“在军歌谱曲的过程中,对我有启发的主要是袁国平主任。”

  袁国平将军之子袁振威回忆,在他还是个青年学生时,陈毅伯伯就曾亲口对他说:“你爸爸是著名的宣传鼓动家,很有才华,《新四军军歌》就是在他的主持下集体创作的。”“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扬子江头,淮河之滨,气势磅礴的《新四军军歌》曾鼓舞着铁军将士英勇奋战,坚持敌后游击战,取得对日寇作战的一次又一次胜利。

  《梅花三弄》,古曲被改编为红色歌曲

  “雨花英烈还擅长将一些人民群众熟悉的曲子进行再创作,重新填词,使其发挥鼓舞人民斗争的作用。”胡卓然告诉记者,这种“二次创作”催生了很多红色经典歌曲。

  1921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北京长辛店工人举行“劳动纪念大会”。会上,一首由古曲《梅花三弄》改编的歌曲被与会群众反复传唱:“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上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邓中夏烈士

  这段歌词的主要创作者正是雨花英烈邓中夏烈士。邓中夏同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33年5月,在白区坚持地下工作的邓中夏不幸被捕,被押往南京,于同年9月21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根据《中国诗之最》等书记载,这首由《梅花三弄》重新填词的歌曲是“我国最早纪念‘五一’的歌”。

  《梅花三弄》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表现了梅花凌寒盛开的崇高品格,其精神内涵与雨花英烈的高尚革命情操高度契合。恽代英也改编过《梅花三弄》,那是在1922年5月“二十一条”国耻日七周年的纪念日,他使用《梅花三弄》的曲谱,填词而成《国耻歌》,广为传唱:“游行警告我同胞,国家耻辱可知道?四年五月九日事,大家不要忘记了!是谁割我台湾岛?是谁蚕食我满洲?是谁占我山东道?忽然提起条件来,海陆军队同时到。看它气焰多凶横,我们应当如何好?二十一条何由来,世人谁个不知晓!限我四十八点钟,完全答应毋违拗。可怜政府太荒唐,可怜国民空嚎眺,看看不能再延迟,只好全盘答应了!如今整整过七年,这样深仇犹未报。何时合力保中华,都得责成我同胞。”《国耻歌》振聋发聩,犹如一首呼吁人民奋起,保卫国家权益的战歌,激荡着人心。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被捕,关押在南京江东门外的“中央军人监狱”。狱中,他将民间广为流传的“学堂乐歌”《苏武牧羊》改编为《苛刑歌》:

  “苛刑,世人不知道!‘包打听’抓人私刑逼供招,老虎凳,三上吊,电刑真难熬,马上来吊起,手脚齐绑牢,鼻孔冷水浇,身上皮鞭子敲,三翻四覆,死去活来,真是无人道。” 歌词的后半段,他鼓励难友们坚持理想信念,和敌人斗争到底:“至死不承认,意志要坚牢,肉体受痛苦,精神永不挠。一朝翻身,杀尽贪官污吏把仇报。”

  民国年间,《苏武牧羊》曾流传大江南北。抗战全面爆发初期,来自常熟中医世家的雨花英烈任天石弃医从戎,为了号召民众起来抗战,他利用《苏武牧羊》的曲调填词成歌曲《八一三》,歌曲中用了很多吴地人民熟悉的方言,比如“我伲(我们)”、“赶脱(赶走)”,《八一三》向民众传达了只要军民团结,抗战必胜的信心:“我伲老百姓,大家一条心。不管老,不管少,一起来拼命……军民团结赶脱东洋兵。”

  黑暗牢房里,他把音乐当作斗争武器

  在雨花英烈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位堪称作曲家的烈士,他是出生于南京六合的雨花英烈赵良璋,我党地下战线‘北平五烈士’之一。

  赵良璋烈士

  赵良璋从小聪明好学,早年就读于南京私立青年会中学。抗战爆发后,赵良璋投笔从戎,考取了“中央空军军士学校”。在军校,他对同学说:“如果毕业后要我参加抗日战争,我可以流血捐躯;但要我参加内战打共产党,我就驾着飞机投向革命。”

  抗战胜利后,赵良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委派,他秘密潜伏在国民党空军司令部,以情报参谋的身份为掩护,搜集了大量驻华北的国民党空军部队番号、人员、战斗机种类及数量等重要情报。1947年10月,由于地下电台被敌人破坏,赵良璋不幸被捕,关押在南京。牺牲之前,他在给友人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我虽倒了,但顽强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灭亡”。1948年,赵良璋在南京英勇就义,年仅27岁。

  “赵良璋多才多艺,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青年。”在各类史料和文献中,研究人员发现,赵良璋以“野雪”等笔名公开发表过的各类乐曲多达十多首。“赵良璋最初发表歌曲始于1941年,此后他陆续创作了《我们的队伍在行进中》《逮住了敌人才开枪》《夜航曲》《雪花飘》《我不能把枪放下》《一片荷叶一滴露》《北风寒》《我们越亲近了春天》《游击队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反映日寇铁蹄下人民的苦难生活,极大鼓舞了抗日武装的战斗士气,向人民传递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心。”

  在监狱中,赵良璋的《囚徒之歌》是雨花英烈坚持狱中斗争的生动写照,悲愤的基调下洋溢着不屈的热情。歌曲前半部分展现敌人监狱里虐待囚徒的景象:“夜里不能安安睡,白天不见太阳光”,“头发长,衣服烂,骨瘦如柴口里干”。后半部分,赵良璋以昂扬的笔调呼吁难友们坚持斗争,“火山终有熄灭日,黎明之前必黑暗。”“囚徒要解放,时候一到起来反抗,打破牢笼奔他方”。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歌声接续传唱

  硝烟散去已七十余载,雨花英烈们留下的红色革命歌曲,穿越历史时空,依然闪耀着其艺术光芒和精神力量。

  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利用这份独特的红色文化遗产。当年恽代英烈士牺牲后,他创作的《苛刑歌》歌词则靠脱险的同志回忆并保存下来。研究人员和南京莫愁湖小学的音乐教师合作,根据《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刊登的《苏武牧羊》原始曲谱进行比照,还原了这首曾经回荡在黑牢里的歌曲,由孩子们进行童声演绎,将红色歌曲搬进了课堂。

  莫愁湖小学合唱队演唱恽代英烈士改编的歌曲

  今年清明节期间,雨花台烈士陵园“又见春天”举办的云祭扫中,播放了赵良璋烈士原创歌曲《我们越亲近了春天》的MV,感动了万千观众。四月初上线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宣传网页,观众可以在线收听雨花英烈参与创作的红色歌曲,在旋律中走进烈士的内心,缅怀致敬英烈。

  烈士虽已远去,歌声久久萦绕。作为南京红色文化独有的组成部分,雨花英烈们留下的“红色歌声”,将永远激励着今天的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接续奋斗。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悦读】

  手中有书香,人生春常在

  —— 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2020年度12本好书

  编者按 人间四月天,书香春意浓。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今年连续第八年组织开展推荐12本好书工作。主办方从国内有影响力的出版单位、主流媒体读书栏目、“中国好书榜”等行业榜单以及专家推荐等渠道,收集了2000余种书目,并从中筛选出50种左右候选书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初评、复审,推出了12本好书。

  这12本好书内容丰富,主题多样:一是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如《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百年大变局》《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二是突出当前热点,如《迈向万物智联新世界:5G时代·大数据·智能化》《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三是紧扣抗击新冠疫情,如《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战疫纪事》;四是展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牵风记》《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五是助力立德树人,如《给孩子的哲理》启发儿童智慧,激发求真热情,引导自主思考。《奔跑的岱二牛》则用精彩的故事展现了新农村图景下的新儿童形象。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作者/主编:张维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在本书中,作者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用脍炙人口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建立了一套原创性强的话语体系,激发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百年大变局

  作者/主编:严文斌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参考消息》专题文章集结,含上篇、中篇、下篇三个专题60余篇文章。上篇围绕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深入剖析“百年大变局”历史变迁、内涵本质及深刻影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与完善全球伙伴关系提供借鉴;中篇就“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进行系统总结和解读,为思考和把握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供有益启示;下篇围绕应对新版“中国威胁论”、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主题展开思考与探讨。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作者/主编:魏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简介:本书是作者对中国经济热点和走势的观察,聚焦中国新经济周期(2012—2035年)的热点、难点、增长点。主要内容有: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的三个基石、全球贸易与中国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回望与再起航,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新阶段政策的建议。

  迈向万物智联新世界:5G时代•大数据•智能化

  作者/主编:5G时代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研究联合课题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简介:当今世界,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裂变重塑,新的生态系统正加速涌现,万物互联化、数据泛在化的大趋势日益明显。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标准,5G的商用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原有的互联互通界线将被打破,所有的人和物都将存在于有机的数字生态系统里,数据将通过智能的方式传递。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5G将是引领智能革命的重要抓手,是破题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要利用5G的领先优势在智能革命的进程中抓住历史机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实现民族复兴,并进一步解放全人类生产力,为世界带来繁荣。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

  作者/主编:保罗·史托兹【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简介:逆商表示挫折承受力的指标,反映的是人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认知心理学、心理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生理学是逆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柱。人的一生大多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当我们遭遇各种困境、失败和挫折时,逆商(AQ)的高低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书作者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大量案例,为读者全面展示了如何应对逆境的方法、如何重塑生活,从而向上攀登、超越自我,掌控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

  作者/主编:蒂姆·斯佩克特【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吃不胖,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相同,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法及健康生活方式,不被海量的信息轰炸、营销推广牵着鼻子走。作者尤其强调了肠道菌群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而非伤害它们。

  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作者/主编:内森·沃尔夫【美】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简介: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观测了人与病毒的关系,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提出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而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也有着重要影响,既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书最后,作者指出,鉴于人类与病毒的共存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则永远不会来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得到快速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

  战疫纪事

  作者/主编:池莉 等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简介:本书真实记录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现场,是一部表达中国人内心真实感受,歌颂中国人不屈、无畏、团结、奉献的英雄精神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身处湖北省以外的当代著名作家撰写的关于疫情期间日常生活、感人事件及祝福和期盼性散文。第二部分由身处湖北尤其是武汉的当代作家撰写的疫区生活、抗疫经历。第三部分是歌颂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政府职能人员及其他行业的奋斗者。

  牵风记

  作者/主编:徐怀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作家徐怀中创作的长篇小说,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讲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小说围绕着三个人和一匹马,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以特别的胆略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为大众展示了牺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伟大,描绘出了普通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小说既有对战争、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与大自然神奇关系的表现,亦真亦幻。

  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

  作者/主编:宗白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简介:本书是美学大师宗白华论人生、论艺术、论美学的精要,收录了《美从何处寻》《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等随笔。作品分“孤独时有美”“美从何处寻”“万物静观皆自得”“一切的一切,都在美中”四大章节,着重探讨了生活的应有之义,以及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在宗白华看来,我们必须将美学纳入生活,增加我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记忆,同时主动改观我们内在的思想、情绪、意志等品质。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形成一种艺术的人格,这远比我们想象的必要,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容易。

  给孩子的哲理

  作者/主编:周国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简介:本书由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编选,是一本系统的哲学启蒙之书,也是给孩子的人生解答书。书中,周国平先生带孩子逐一“拜访”西方两千年里那些智慧的头脑,倾听他们人生问题的讨论,激发读者的求真热情。让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自觉的思考者和践行者,培养孩子独立人格,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素养。

  奔跑的岱二牛

  作者/主编:黄蓓佳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简介: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当代乡村儿童生活故事,也是一幅新农村的风俗图画。大片大片明艳妩媚的粉黛乱子草,让红草坝成了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但五年级小学生岱二牛的父亲却沉浸在自己的“滑草板”实验中,对眼前的致富机会视而不见。瘦小细弱的岱二牛成了爸爸宏大理想的支持者,有一天在陪同父亲做“滑草板”实验时,意外捡到一部昂贵的新款手机。围绕这部手机,展开了一连串有趣的人物和故事。

  【文脉】

  名家眼中的江南文脉:行行重行行,“江南之路”的起点与未来

  文 | 程章灿

  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其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行行重行行》。诗中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首诗描述了传统中国几千年无数人所共有的离别体验。诗中写到江南,写到道路和风景,也写到时间和空间的体验。

  江南之路有很多种类型,有水路,有陆路。漂浮江河湖海的水路,和穿越山岭关隘的陆路,勾画出各自不同的风景。江南水系发达,河湖众多,利于开掘运河,便利交通。最早的运河便出现于春秋末年的吴国。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虽然出于吴国伐楚的军事目的,但最终结果是利于民生,并启发了后代吴越地区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的运河开掘。

  京杭大运河的南段——江南河,贯穿江南的核心区域,串连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等沿线城市。大运河是江南最早的人工水路,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明与贡献之一。大运河水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如淮安、扬州、镇江、苏州、杭州,都依托大运河而繁荣,确立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总之,运河是一条江南性格最为突出的江南之路。

  江南之路,有内部盘根错节的脉络,也有向外的四通八达的方向。南下、北上、东出、西行,历代都有。吴泰伯南下,晋室南渡、靖康南渡、康熙与乾隆南巡,都是南下,属于官方的大规模的行旅,与私人的行走毕竟不同。季札的北上出使,吴越的北上争霸,与言子的北上求学,士子的入京考试,亦有公私之别。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条目,记述的都是关于道路的故事。这些道路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南北方向,这是两晋之际由北到南(特别是江南)的迁徙之路,“过江”“南渡”“北来”等关键词在《世说新语》中连篇累牍地出现。与南北向道路相映成趣的,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还东”“出西”之类词语,往往伴随着“过吴”一词而出现,在建康(南京)、吴中(苏州)和会稽(绍兴)之间勾连了一条东西往来的道路。这是一条风流名士啸傲溪山的逍遥之路。“雪夜访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路上。住在绍兴的东晋名士王徽之,乘小船去剡县看望好朋友戴安道,“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为什么呢?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他重视享受途中的兴致,重视过程胜于重视结果,这段故事诠释了六朝文化的精神,这条水路称得上是一条六朝名士的风流之路。

  今日,唐代文学界都承认,在属于江南的浙东有一条唐诗之路。实际上,这条路早就可以称为一条文艺之路。从东晋南渡开始,很多世家大族或者在浙东绍兴一带拥有自家的庄园,或者因各种公私事务出入于此,因此,东晋南朝早就有很多文人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并留下很多文艺佳话。

  僧人道壹“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淡。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这就是“在道”的诗意。“在道”也就是“途中”“在路上”,寻觅“在路上”的诗意,就是寻觅诗与远方,得江山之助,是六朝江南美学十分重视的美感体验。

  书法家王献之曾自述“山阴道上行”的感受,他说的是“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画家顾恺之描述“从会稽还”途中所见的“山川之美”,他看到的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是一条江南山水审美之路,也是一条六朝文艺之路。此后不久,乐此不疲地行走在这条路上的谢灵运,开创出六朝山水诗的新纪元。这条路不仅将浙东与建康联系起来,而且将六朝与唐代联系起来。没有这条六朝文艺之路、审美之路,便不会有后来的唐诗之路。

  谢安最初高卧东山(在今绍兴上虞),后来被迫东出建康,就任桓温的司马。有人讥笑他就像那味中药草,既名“远志”,又称“小草”,“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如果说建康意味着出仕,会稽意味着退隐,那么,这条路就联系着出与处、高蹈与进取。谢安以及一批名士高僧,都在这条道路上作过出与处、高蹈与进取的人生思考与抉择。六朝江南的很多思想和文化,都在这条路上孕育。

  江南的道路上,充斥着人员的流动,还有大量物资流动,包括各种日用物品、食品以及书籍、拓本、书信等,可以称为书籍之路、拓本之路等。明清时代,环太湖流域的的书籍之路,已引起学者注意。晚清以来,黄易以江南文化为出发点的访碑之旅,以缪荃孙委托的拓工聂明山为代表的江南拓碑之旅,虽然小众,也开辟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之路。查看不同时代人们的行囊中,带着什么样的“方物”,也就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物品,是一件饶有意味的事。

  从很早时代开始,江南之路就是一条商旅之路,商人出身的范蠡功成身退,又消失于江南道上。徽杭古道就是一条江南区域内部的商道,至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清很多人都有在大运河上“夜航船”的经验,明末文学家张岱将其小品文集命名为《夜航船》。他感叹“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因为船上人色庞杂,五花八门,而学问无法预先“备办”。曾有个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后来僧人听出士子语中有破绽,居然将澹台灭明当作两个人,将尧舜当成一个人,才敢伸脚睡觉。这段有名的故事,既描述了江南水路航行的经验,也说明这类“萍水相逢”的“他乡之客”组成一个临时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有信息的交流,也有着知识和思想的竞争。

  火车的发明以及伴随而来的铁路的诞生,一方面显著减轻了道路行旅的舟车劳顿,另一方面也改写了江南的风景与时空,改变了物资以及观念流动的方式。民国时代,奔走于南京与上海之间铁道线上的政要名人,构成了江南的政治文化教育生态。宁镇杭苏锡常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明显缩小。

  古往今来,风景不殊,山河不异,变化的是路上行人的眼光以及伴随着他们的心情。这眼光与心情,跟他们所选择的道路以及旅行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横亘在旅行者与景观之间,经常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道路。

  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列车足以让百年前的蒸汽列车慢如蝼蚁。也许我们已经来不及在列车上思考“时空压缩”“时空延伸”这样看似复杂的概念了,甚至来不及形成特定的、关于高铁的时空体验。我们拎着行李,匆匆上车,打开笔记本电脑或者滑滑手机,很快就匆匆下车。

  因此,在高铁时代,我们怎样认识江南的道路,怎样认识江南的人物流动,也就意味着怎样认识江南。反过来也可以说,当我们在思考建设什么样的江南的时候,同时也要思考建设怎样的江南道路,思考构建什么样的江南交通体系,思考构建什么样的一体化的江南。江南之路,必须作为我们思考的起点,必须植入我们思维的框架。 (作者为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江苏文脉工程文献编主编)

  【百家】

  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

  年初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行动中,人们陆续看见、听说了很多优美的诗句,比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扁舟共济与君同”“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些看似没什么实际用处的诗句,却为一颗颗焦灼的心带来了抚慰。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南京图书馆举行第十一届南图阅读节嘉惠论坛,以“不学诗,无以言:书香战‘疫’润心灵”为主题,搜罗战“疫”诗句背后的典籍,并邀请著名学者莫砺锋、程章灿为观众解读诗歌带来的那些温暖与慰藉。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程章灿以《〈诗经〉的言语传播》为题,阐释诗歌语言的力量。“学诗,目的何在?在先秦时代,《诗经》一个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赋诗言志。《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14年,郑国得罪了北方强国晋国,国君郑穆公为此惴惴不安。正好鲁国国君鲁文公和晋国的关系比较好,穆公就邀请文公进行会面,希望文公出面帮忙,向晋国求情讲和。后来,这场外交会面实际上变成了由两国国君导演、两国的卿大夫主演的一场诗歌朗诵会,可见当时的贵族对于《诗经》这本书非常熟悉,不仅知道每一句的意思,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断章取义’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程章灿表示,春秋时期,战国诸子经常引用《诗经》来增强自己的论述;先秦时代,《诗经》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资源,通用的话语体系。“孔夫子教导他的学生时这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意思是说,‘小子们,你们都要去学诗啊’。为什么要学诗呢?好处太多了:诗可以‘兴’,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可以‘观’,培养观察力;可以‘群’,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可以‘怨’,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不定生物、医学也能学得也不错。”

  程章灿介绍,汉魏六朝以后,《诗经》在中国人的生活、语言、诗文作品中使用的场合更多,流传更广。《诗经》里有很多成语跟爱情以及祝福、婚姻相关,比如“窈窕淑女”“凤凰于飞”“天作之合”“新婚燕尔”“白头到老”“琴瑟之好”等等。《诗经》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对长辈、贤达的敬仰或祝福,比如“高山仰止”“甘棠遗爱”“寿比南山”“万寿无疆”“天保九如”等,彰显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深厚文化。《诗经》里面也有很多政治诗,因此“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夙夜在公”“未雨绸缪”这样的成语也都很常见。在程章灿看来,《诗经》对日常的生活、语言的影响,除了成语词汇外,更重要的其实是语言表达所透露出一种“温柔敦厚”的气质,这是《礼记》所谓的“诗教”。“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携带着儒家经典的威力、诗歌情感的活力和语言艺术的魅力,走进日常,介入生活,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认为,是《诗经》以它的实力,再一次证明了真正伟大的诗歌从来不在远方,而就在人们身边和当下,如钻石一样光彩永恒,而且经过岁月的磨洗,愈发熠熠生辉。”程章灿说。

  南京大学教授、南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认为,要解释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 “不学诗,无以言”的重要现象,唐宋诗词是有力的佐证之一。“相对于《诗经》跟《楚辞》,对现代读者而言,唐诗宋词更加容易理解,所以它的传播面更广。在持续的抗疫战斗中,大家看到,中国跟东亚邻国、世界各国之间互相赠送防疫物资的时候,双方都用了很多古代诗歌,其中许多出于唐宋诗词。”

  莫砺锋表示,汉语由方块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单独的“形音意”。将这样的文字写成一首诗,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汉语汉字的审美潜能。“抗疫时流行的那些诗句,大部分是表达友情的,如果把它‘移’来描写两个民族之间、两个国家之间的情谊,就显得适宜又高雅。”他表示,相比现代流行语,唐宋诗词是更加优雅的表达方式。

  唐宋诗词有很多优雅的表达,那么它表达的对象是什么?在莫砺锋看来,好诗歌和《诗经》一样,都在写古人具体的生活。“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日常起居、衣食住行……我们的祖先在生活态度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很多人理解生活的时候,过分地重视物质,忽视精神方面的追求。但从古诗中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对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的理解和追求更重,生活态度相对从容,相对优雅。”

  唐宋诗词之所以能成为优雅的文字表达,最重要的还是其中包含着一种高尚的价值判断。莫砺锋以唐代大诗人杜甫为例,解析唐诗宋词的内在丰蕴。“杜甫对我们现代人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的作品就被认为是优雅文字表达的最重要典型之一?我认为,首先是‘杜诗’有1458首,内容非常丰富,大到山川风景、小到草木丛林,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诗人都喜欢。但是杜诗的核心内容,无疑的是杜甫用诗歌的文本,用优美的语言形式,生动的日常场景,对儒家的仁爱精神进行了诗语表达。这就是语言文字的优雅表达的底蕴:在生活方式方面,它展现了古人一种更加优雅、更加聪明的生活态度。在精神内涵方面,它展示了古人的一种崇高的、坚毅的人格精神。”

  两位学者均认为,以“不学诗,无以言”作为今年读书节的论坛主题之一是很有意义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但其中内容表达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切身的喜怒哀乐、以及最普遍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跟现代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字,我们读了后会觉得非常生动和直观,也能通过它们理解我们的先祖、我们的民族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知道了昨天,就可以知道今天,也可以更好地展望将来,就这一点来说,‘学诗’具有巨大的现代意义。全民读书,什么书都要读,我们希望古代诗歌更多地进入大家的阅读视野。”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