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战疫·两地书| 活着真好!世宁朗诵:72岁赵阿公的出院日记
2020/03/12 16:27  交汇点新闻  陈洁  

  摘要:

  朗读者:世宁 (电视节目制作人)

  现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新闻部节目制作人,作品多次获得江苏广播新闻奖、江苏广播社教奖。

  内容简介:“阿公,吃晚饭了……“72岁的赵阿公和68岁的老伴罗阿姨一起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分院重症病房,又牵手走出重症病房。出院前,老人家特意给18天来悉心照顾他们的无锡援鄂医疗队送来了感谢信,其中护理人员亲切地喊他吃饭的场景,他说特别温馨。赵阿公在出院日记《活着真好》里写道:我删除了手机里安排后事和告知家人各类密码的留言,我要活下去,不言弃,不放弃。

  世宁朗读 | 出院时,72岁老人写下日记“活着真好”(喜马拉雅链接)

  2月28日 晴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口述:无锡援鄂医疗队队长 无锡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兼心肺ICU主任许红阳

  记录:交汇点记者王宏伟

  今天一早,微信上就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是1床的赵阿公发来的。他和住2床的老伴罗阿姨一起住进重症病房,经过18天的治疗已经痊愈,今天要出院了。

  信中老人写道:“18天来,真的辛苦你们了。疫情无情人有情,时时刻刻都能感到你们的关怀和温心……”他们还专门感谢了团队的其他医生和护士:张健春、吴艳、张燕、张园英、朱红、常江、郁丹、王玉意……老人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护理人员“未见到人先闻声‘阿公,吃晚饭了’,听到特别温馨。”

  赵阿公,72岁;罗阿姨,68岁。他们一起进了重症病房,又牵手走出重症病房,真为他们高兴。

  我查了下记录,两位老人是(2月)11日凌晨4点24分入院的。头天傍晚,我们进入医院接管重症病区,一下子涌入一批病人。当时我们在短短10分钟内就收了32位病人,此前当地的床位太稀缺了,武汉一地的医疗资源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大的疫情,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还好各地医疗队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驰援武汉,缓解了这种情况。

  赵、罗两位老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院的,之前求医过程的艰难和焦虑可以想象。我第二天查房时,看到赵阿公情绪非常紧张,一下子就明白了症结在哪里。病历显示他有安装心脏支架的病史,他说自己的心脏不好,用抗凝药会牙齿出血。我首先安慰他们的情绪,然后调整了用药方案,并告诉团队成员多关注老人的心情。

  收到感谢信后没多久,同事又传来一条视频,是老人录的感谢视频,声情并茂地夸我们无锡救援队。他在视频里特别提到一个细节,他出院前想把胡子刮一刮,头天晚上跟护士一说,第二天护士就给他送去了剃须刀。这样的小事,看似和紧张的重症医疗关系不大,但这样的仔细、贴心,最能让患者舒缓、安心,心病还须心药医。

  两位老人入院后,医疗队的同事发现赵阿公晚上睡不着,罗阿姨倒是很放松。大家轮流和赵阿公聊天,慢慢才了解到,原来那些天阿公已经拼尽全力照顾罗阿姨。两人被感染后,他带着她去医院,等候门诊,有时候遇到重症病人,他会搂着她,用手挡住她的眼睛,不让她看那些悲惨的景象。那些天他们见到、听到、经历了疫情带来人类的巨大恐惧和伤痛,他在努力地保护着阿婆,可是没有谁真的像钢铁一样坚强。

  他的紧张和失眠,是一种经历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这种表面的胆怯和紧张后,源自是他对妻子深沉的爱,这是一个很棒的男人,他让妻子感到有依靠,是她心理上的强大靠山。

  那么,既然两位进了我们无锡医疗队的病区,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转眼已是18天,二位老人要出院了,他们向见到的每位医护人员道谢,跟他们合影,那是逃脱病魔、死里逃生后特有的幸福感。而医疗队送给他们一人一只苹果,祝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平平安安。

  两位老人办完出院手续,去隔离点继续隔离14天。离开之后,赵阿公给给负责护理工作的副队长张燕发了一条微信,那是他的出院日记,题目就叫《活着真好》。

  活着真好

  活着真好,这是我和死神擦肩而过的切身体会。

  2020年2月11号,我和老伴在政府的关怀下,住进了同济医院光谷分院。

  在千万人群中,我是一颗无名小草,一场空前疫情几乎将我连根拔起。这段时间真难,在医院看病,总会看到有人倒下。医疗资源已经承受不起那么多的病人,医院到处都是带着被子睡在地上、走廊、大厅里的病人,到处是垃圾无人清理,恐惧绝望吞噬着每个人的心。

  虽然我满眼看到的都是伤痛,但心中却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这欲望是我心中唯一的火,这火是穿透恐惧黑暗的一道光。坚强,再坚强,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站住,绝对不能倒下!

  排队打针,我闭上眼晴,心里默默地哼着歌,想着别的事情,不让病情牵着我的心走;听到响声,人群骚动,我知道有人倒下了,我不睁眼去看,顽强地坚持着;我删除了手机里安排后事和告知家人各类密码的留言,我要活下去,不言弃,不放弃。

  每天在儿子的接送下看病吃药打针9天,终于盼来了政府应收尽收的爱民好政策,我和老伴感到温暖,迎来了希望,我心中又添了一份活下去的信心。在江苏无锡援汉医疗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我和老伴病情明显好转,虽然中途有反复,曾发热达38.4度,但是我心里坦然,一点都不慌。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宽大的护目镜,我看不清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冲锋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你是一名逆行者,你是勇士,你每天与死神顽强拼搏,只为让更多的人活下来,有你们在,我坚信不疑自己一定能走出这里。

  2月18号星期二,医生亲切地对我说:“你各项指标基本上正常了,停药吧,过两天做核酸检查”。我一下子轻松很多,终于盼来了黎明前的曙光,是我的祖国让我获得了第二次新生,泪流难控,虽然这时我体质很弱,但是为了能早点从这里走出去,我坚持每天下床锻炼身体,在希望中努力着,在看到光明的日子里奋斗着。

  感谢我的祖国让我获得了新生。感谢政府尽收尽治的爱民政策。感谢让更多人好起来的一线医护人员。感谢援汉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父母儿女,为武汉人民撑起一片天。

  愿你们保重自己,平安来武汉,平平安安回家,你安好我无恙,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武汉人民的亲人。

  深鞠一躬,谢谢你!

  赵阿公于武汉光谷同济医院

  2020年2月28日

  虽然常年从事重症救护,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但读完这篇日记眼前还是模糊了。这是一篇凝聚着苦难与希望,绝境与新生的日记,记录了一个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心路历程,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份史料。我一直都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医者就是要解除痛苦,挽救生命,从这位老人的文字里,我再一次确信“医生”这两个字的崇高。

  同时,我也从来没像现在这样,身处驰援一线的滚滚洪流中,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和他的国家是如此地密不可分,深深感受到“国泰民安”这四个字那穿越时空的祈盼。

  傍晚时分,在工作群里又看到一条视频,31床的贾阿姨27日出院时,跟医疗队的护士卢芸道别,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那么的情真意切。这是对我们的最大褒奖!

  武汉,我们会一直和你在一起,直到天清气朗,春暖花开,直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呼吸。

  驰援湖北,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而后方亲人们的支持,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场“战疫”中的真情故事,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江苏省电影家协会、江苏省艺术语言学会等单位联手喜马拉雅,推出“战疫两地书”栏目。

  栏目从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紫牛新闻客户端的“战疫”频道 “一线救援日记”“武汉日记”“黄石第N天”等多个专题中选取前方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日志和后方亲人们的家书等素材,邀请侯勇、陶泽如、王馥荔、范明、沈丹萍等江苏籍文艺名家,以及来自江苏省艺术语言学会的表演艺术家们,用声音二度创作,动情演绎这些勇敢的逆行与温情的抚慰。

  在喜马拉雅推出“战疫两地书”的同时,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还开辟同名专题。想了解更多声音背后的故事,可以关注交汇点新闻,并搜索“战疫两地书”专题。

  为了让更多听友欣赏到这份“战疫”的真情记录,喜马拉雅也将在“疫情”栏目对“战疫两地书”给予专栏推荐。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希望更多江苏籍艺术家加入到“战疫两地书”栏目中来,特殊时刻,让我们共同用爱发声,声援一线白衣战士。

  如何联系我们:微信搜索liangjingyishi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策划:薛颖旦 任松筠

  统筹:徐宁 董晨 傅秋源

  执行: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文化新闻部 交汇点首页编辑部

  音频剪辑:高鑫

  海报制作:付娜娜 郑诚

  本期撰稿:陈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