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战疫心理室|黄菡:疫情期间的爱情,怎么谈?
2020/02/06 15:20  交汇点新闻  

  本期主持人:徐宁

  对话嘉宾:黄菡

  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正常的生活节奏被突然打乱,虽然“窝”在家各种“葛优瘫”,但压力并未因为“宅”而减少,突如其来的疫情,甚至让现代人在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也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如何维护心理健康,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疫情以及疫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期“战疫心理室”连线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黄菡老师,黄菡老师主讲过《管理心理学》《领导者心理调试》等课程,担任过大型谈话类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嘉宾,她知性、睿智,谈吐优雅。今天,黄老师针对网友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并带领大家反思生活,关注心理健康。

  网友:无时无刻在刷屏,在关注各种信息,甚至主动去搜集信息,完全停不下来。我该怎么办?

  黄菡:你是不是平时就有手机依赖症?然后,目前的疫情给了你依赖手机的貌似更合理的理由。关心疫情很正常,但如此依赖手机不正常。以这种方式关心疫情,对改善你及周围人的生存状况几乎没有一丁点的作用。

  请你试着回答两个问题:

  一,我是真心关注疫情,还是其实无所事事?如果是前者,那我能做点儿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吗?看看社区要不要志愿者?问问亲友有什么要帮忙的?除了宅在家刷手机真的想不出任何可以做的事?

  如果是后者,那么——

  二,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习惯正常吗?除了吃喝聚会网购手游微博朋友圈短视频,我就没点儿别的生活内容吗?

  人要活得舒服,就不能只做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有些事,你不喜欢做,但是得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着做;有些事,你喜欢做,但是得从今天开始克制去做。

  别让手机里的人替你活了这一生。

  网友:这段时间,连年轻人约会也不被提倡、允许了,疫情期间的爱情,怎么谈?

  黄菡:按异地恋的方式来谈呀。在恋爱甚至婚姻中不得不有一段时间相思而不得相见,这是许多恋人和夫妻都经历过的。

  如今已是后4G时代,网络沟通的便捷大大了减少不能见面带来的烦恼,为沟通交流创造了许多便利,大可以脑洞大开,为恋爱变出一些新花样。其实我觉得,在恋爱中有这样一段彼此思念却不易朝夕相处的经历,也是一种挺浪漫的体验,或者你可以把它变成一段浪漫。恋爱的节奏变缓了,期待的过程变长了,再相聚时的欣喜变多了。

  再换个角度,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与不悦之时在所难免,可以肯定的是,当下并不是至暗时刻。相互帮助着一起度过这些个时刻本是婚姻的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这时局正好可以帮你们看看是不是适合在一起。

  网友:我特别生气,会恼怒那些没有做好百分百防护的人,包括家人,不会平心静气地沟通,而是怒火瞬间被点燃。

  黄菡:一个人会生气,这很正常。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生气,两种可能性更大,要么缺乏是非观念,要么缺少正常的情绪反应机制。

  但是具体到你的情况,我感觉有两点需要反思。

  第一点,你是不是把对疫情的焦虑与恐惧用一种非常不理性的方式宣泄到了无辜者身上?确实,疫情严峻,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身防护,但与“应该”相对的现实是,并非每个人都有意识甚至有能力做到万无一失的防护,那么面对疏漏,你“应该”做的又是什么?尽力帮助他人弥补疏漏,还是怒气冲冲、大加指责?我想后一种做法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近乎冷漠苛刻。发完这样的火,相信你自己也会懊恼内疚。

  第二点,你可能的确不擅沟通,正如你自己所说,“不会去平心静气地沟通,而是怒火瞬间被点燃”。说到沟通技巧,在我看来,最简单朴实的当属“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躬自省,好言相劝与厉声呵斥,你更愿意接受哪种建议?有人会说,道理我都懂,就是事到临头做不到,那就再想想,如果对面的是你领导你能做到不?如果对面的比你更加气势汹汹,你毫无胜算,你能做到不?

  从现在开始,发火之前数五秒,明天再加五秒,依此类推。

  网友:对武汉人/湖北人,一些人本能上会因疫情出现恐惧或排斥心态,对此,您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一些病患和处在隔离中的病患家属,您有什么方法可以安抚他们的心灵?

  黄菡:近日偶见一些消息,华人在海外被歧视甚至攻击。欺凌者的逻辑是,是华人就是来自疫区,甚至携带病毒,这样的人出现在我身边就可能对我构成伤害,至少是个潜在威胁,所以,让我们把他们赶回去。

  疾病可能威胁生命,甚至直接带来死亡,往往刺激出人最大的恐惧反应。为对抗这些恐惧,有些人使用的办法是,把疾病与患者“罪错化”,即疾病是一种恶,得病是因为错,错在无知,懒惰,不洁,贪婪,放纵……我们曾经这样看待梅毒、艾滋、甲肝……也包括一些心理疾病。通过将疾病与病人罪错化,人获得了暂时的安全感,我是好人,我没有错,所以我不会得病。

  今天有个小视频刷了屏,闹市街头,一男子蒙着双眼,戴着口罩站在一块纸牌旁,纸牌上有一行字“我不是病毒,我是生命。”

  关于武汉人,我想说的是,“生活在武汉的人,是我的同胞。”

  网友: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重温一遍新冠肺炎的症状,时不时地和自己身上出现的不适对号入座,甚至经常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不舒服的症状,然后心里越来越紧张,觉得自己一定是感染了才会这样。

  黄菡:针对这种情况,我推荐一篇文章给你。《疫情引发“疑病症”? 您中招了吗》

  (戳这里看文章

  最后,我们推荐黄菡老师2019年1月参加交汇点公开课暨“文化名家进铁心”首场讲坛时《从心开始,减压生活》的图文直播回放。(戳这里回看直播)

  交汇点记者 徐宁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