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深耕大地,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
2019/12/12 09:00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创作,推出更多温润人心、文质兼美的佳作,让人们感受美好、感触温暖、追求梦想。近年来,江苏文艺界不断探索创新,在反映斑斓的社会现实与伟大的时代变迁方面不断拓展题材,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雨花台》《小镇》《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国鼎魂》《守岛英雄》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登上舞台,纷纷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等重大奖项,体现着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生动实践。

  

  《小镇》

  萃取生活,折射时代光彩

  从安特卫普到海牙再到阿姆斯特丹,大型现代淮剧《小镇》今年4月走进欧洲,以一部完整全新的中国现代戏剧,展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理想追求与心灵深度,也让淮剧这个江苏地方剧种收获了一批海外“发烧友”。提起欧洲之行,《小镇》主演、省淮剧团团长陈明矿非常激动。近年来,他率领的淮剧团立足地方特色、结合当代生活,创作出了一批内涵深刻、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

  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要在内容上关注生活、观照现实,更要从思想上直面人生,具有审视社会现实的深度。今年10月,《小镇》的姊妹篇、新创现代淮剧《小城》从盐城来到省城南京,在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刮起一阵“《小城》旋风”。延续《小镇》中的“灵魂拷问”作为戏剧矛盾,《小城》故事包含着对社会的洞察、对人性的审视,著名淮剧演员陈澄饰演的肖悦华,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对爱子交通肇事逃逸,经历人性的斗争,最终作出了良心的选择。

  生活不止有“一地鸡毛”,更能从中折射出时代光彩。今年刚刚代表江苏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原创滑稽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中国农民生活的巨变。 “吃饭问题”这个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看重的问题,成为这部剧的串联主线。农民陈奂生的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叙述,让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以真实的力度,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土地、粮食政策和农民生活,体现了时代性的升华。

  今年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全国共有38台剧目角逐这一奖项,最终10部作品获得文华大奖,苏剧现代大戏《国鼎魂》不负众望占据一席。《国鼎魂》呈现的时间跨度长达80多年,讲述了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这一次,柔美的苏剧成功驾驭了厚重历史感的现代题材,对自身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进行了一次成功尝试和探索。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已经深入人心,江苏文艺界凝聚共识,在反映斑斓的社会现实与伟大的时代变迁方面不断拓展题材。这些新创的现实主义题材剧目,不但涉及社会诚信、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热点,涵盖红色题材、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名著改编等各个层面,同时还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在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上,一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赢得了全国专家、业内人士的肯定。原创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以一位干了25年临时工的文化站代副站长花喜鹊返乡扶贫的故事为主线,用轻喜剧的形式表现苏北扶贫脱贫这个重大主题。大型原创现代锡剧《云水谣》在“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事迹基础上,演绎了一曲用生命诠释信仰的人生赞歌。现代扬剧《李银江》,展现的都是敬老院里的平平凡凡小事,却让该剧原型——江苏省唯一的民政部“孺子牛奖”获得者、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走进更多观众的心里。

  “艺术是从生活中萃取出来的。”江苏省扬剧团团长缪勇表示,在《李银江》创作过程中,多次前往敬老院采访、收集素材,八易其稿,才形成了今天的剧本,将李银江30多年里一个个琐碎的故事串联起来。而在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原创现实主义题材剧目《幸福“158”》里,无论是继续工作的退休人员,还是站台上为孕妇接生的惊险一幕,抑或是人工呼吸救老人等故事,都能在南京“158雷锋服务站”找到真实的原型。

  人民成为舞台的主角。一呼一吸之间,火热的生活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经典品格、精神深度和时代高度。从生活的纹理入手,让一位位舞台上的艺术人物,洋溢着现实的温度,展现了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让观众真切感受着世间大爱和大道,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守岛英雄》

  精神高地,孕育动人身影

  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应当以生活为素材,以时代为经纬,善于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新主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

  江苏这片热土拥有众多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孕育了伟大的“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淮海战役精神”“铁军精神”,是江苏文艺创作构建精神高地的源泉;而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江苏儿女的动人身影,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素材。

  10月15日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新创歌剧《周恩来》在革命圣地延安成功演出。没有套路化的说教模式,没有脸谱化的拔高,没有刻意的煽情,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依托精致的戏剧艺术,穿越时空,让观众感动之余更纷纷感叹:“没想到,歌剧舞台上也能立住中国总理!”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讲述“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一朝上岛、一生卫国的话剧《守岛英雄》由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出演。2小时5分钟,这是剧长;32年,这是王继才的守岛生涯。如何呈现?该剧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每一幕的幕间,剧组都用很多活动的影像来展现岛外的情况,并穿插不同时代的歌曲,完成了舞台上32年时空流转的构建。在这艺术的时空中,王继才夫妇在寂寞中挑战生命的极限,在清贫中开拓精神的富有,在诱惑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在平凡中走向心灵的崇高,开山岛精神在舞台绽放。

  昨日的英雄,化为今日舞台上最动人的形象。今年,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将董存瑞首次搬上锡剧舞台,让战斗英雄焕发出新的舞台魅力。对于一部以英雄人物为原型的新创剧目来说,真实性不仅包括史料真实、事迹真实,也包括情感真实与逻辑自洽。锡剧《董存瑞》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董存瑞从一个懵懂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的历程。在董存瑞的饰演者周东亮看来,《董存瑞》不仅是英雄颂歌,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史,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剧目汲取英雄的力量。

  

《董存瑞》

  通过现实主义手法的开掘,红色题材有了更生动的感人力量。红色题材创作的一大难题,就在于如何避免人物脸谱化,获得直抵人心的力量。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话剧《雨花台》,把雨花台烈士群像搬上了舞台,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让雨花英烈形象从史料中“站”起来。近年来,《雨花台》在各地高校巡演,在青年学子间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红色旋风”。

  以现实主义方法和精神把握历史,在更高的维度呈现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脉络、精神气节,也让历史题材作品有了更加动人的家国情怀、更加丰满的精神内涵。

  “面向宝鼎深深拜,你我相守年复年。护鼎自有后来人,一脉相承继先贤。”苏剧《国鼎魂》所弘扬的不仅是大公无私、临危不惧的民族气节,更是“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的创作理念,整部作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昆剧《顾炎武》,以现代方式阐释江苏先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仁者境界、志士情怀,完成了传统戏剧的现代观照。中篇评弹《钱学森》通过评弹这个“中国最美的声音”的挖掘,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让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引发更多现代观众的共鸣。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昆剧院分别推出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和昆曲《梅兰芳当年梅郎》,京昆两种演绎,展示大师风采与气节。

  

  《雨花台》

  创新为帆,烙下发展印记

  文艺作品所焕发出的人民精神、实践品格与理想光芒,是现实主义的时代魅力。然而,现实题材表现难度高,其创作过程被形容为犹如采摘“带刺的玫瑰”。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正是通过一次次勇敢的艺术实践,才能够让现实主义的创作一次次越过藩篱,爆发出巨大的艺术生命力。

  创新难,特别是传统戏曲的表现程式与当代生活有距离,如何来表现现实题材?答案是虔诚地向生活讨“真经”。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以苏北农村一个把“吃亏是福”当成座右铭的普通村官为原型,歌颂农村基层干部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高尚品德。全剧以淮剧的形式,向观众徐徐打开了一幅具有浓郁苏北乡土韵味的风情画。“我们剧团每年下乡演出一百多场,成天跟村民在一起,太熟悉他们的一言一行。”讲述农民自己的故事,是团长翟永军对涟水县淮剧团的定位。风俗风情入戏、乡言俚语成词,组织专家研讨,请农民挑刺,28次易稿后才有这部活色生香妙趣横生的作品。

  现实题材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推广难。怎样才能让艺术精品走入千家万户,突破留不住、传不开的“瓶颈”?美国芝加哥歌剧院驻院导演、旅美青年歌剧导演周沫称,今年《拉贝日记》巡演欧洲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不仅仅是因为剧好,同时也因为采用了商业宣传的模式,学会去“吆喝”。最近,周沫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她的《拉贝日记》歌剧总谱。“这部刚刚结束德国巡演的歌剧,将以影视化的手法将舞台艺术固化下来、流传下去。”作为江苏省第一部歌剧电影,《拉贝日记》这几日正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进行紧张拍摄,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一部优秀作品,是在获奖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是走近观众、常演常新?11月7日, 以省淮剧团第二代青年演员为主要阵容的“传承版”《小镇》在盐城上演,彰显了艺术精品的勃勃生机,更显示了地方剧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今年6月,苏剧《国鼎魂》夺得文华大奖。刚下颁奖台,就走进校园,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中生根发芽,成为主演王芳和团员们的日常。近年来,“江苏制造”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不仅屡获奖项,更把获奖当作重新出发的起跑线,朝着传世之作的目标坚定前行。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最重要的是,江苏舞台现实主义题材旺盛的创作活力背后,是江苏在机制、政策、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当前,江苏文艺工作的导向更加鲜明、路径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近年,江苏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的工作方案》《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文艺领域深化改革创新、保障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繁荣舞台艺术的意见》《关于繁荣美术创作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其中专门制定有关条款,鼓励和支持现实题材创作。全省各地相继出台配套政策,从资金投入、院团建设、人才培养、市场演出等方面给予现实题材创作政策支撑。2018年,江苏省艺术繁荣发展专项资金、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共投入8650万元。苏州设立艺术基金1亿元,南京设立艺术基金3000万元,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财政保障。

  

  《云水谣》

  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引导,现实题材创作导向在江苏已经蔚然成风。2018年,紫金文化艺术节21台新创参演剧目中,有10台为现实题材剧目,占比近50%。江苏戏剧文学奖获奖剧本,现实题材作品达到70%。江苏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创作剧目,现实题材作品达到15项,占比65%。

  “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更容易引发观众思考和共鸣。作为江苏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在主旋律和现实题材的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担当和作为。用浪漫主义情怀和昂扬的奋斗精神去观照现实生活!”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郑泽云说。

  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陈 洁

  视觉江苏网供图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