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作家阿来做客南大:读杜甫“感时花溅泪”,我们曾和大自然多么亲密
2019/11/14 13:23  交汇点  

  11月12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迎来了一场重磅讲座。之所以重磅,不仅因为这是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的一项分会场活动,更在于讲座嘉宾的阵容“豪华”——39岁就发表了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史上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和著名文学评论家、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张光芒,围绕“文学的生命与未来”展开了对谈。对这样的“名场面”,南大学生自然不肯错过,讲座现场堪称“人从众”,来晚的学生只能站在门口聆听讲座。

  

  

  讲座由江苏省作家协会等主办,《钟山》杂志等承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等协办。

  张光芒对阿来的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阿来是一位“杰出的当代作家”,作品题材广泛驳杂,在历史、文化、哲学、社会、民俗、自然等方面均有涉猎。从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到最新汶川地震题材长篇近作《云中记》,在阿来20年来的创作轨迹中,张光芒读出了某种“转型”的努力:《尘埃落定》以四川阿坝地区的历史变迁为经,以民族文化冲突为纬,以人性的递嬗为主线,展现藏族土司制度的衰落;《云中记》则试图借祭师阿巴的故事,唤起人们在经历灾难后,对自身价值、责任的思索和再确认。两部作品的思想、题材差异清晰可见。那么,阿来认同“转型”之说吗?

  

  阿来笑着说,“转型”是一个很严肃的词语,但随着阅历、阅读量的增加,个人思考的领域确实在发生变化,譬如《云中记》,正是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某种回应。阿来认为,我们不光生活在人群中,我们还拥有一个更大的世界,那就是大自然。中国古人曾经和大自然建立起很亲密的关系,《诗经》《离骚》、唐诗宋词中随处可见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我们还有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优秀传统,将自身的喜怒哀乐、理想情怀寄托在自然之中,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经典例子,“只可惜,这样的文学传统在叙事文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继承。四大名著固然精彩,但主要关注的是权力、江湖、人与人关系的纠缠,对比同时期的西方文学,如梭罗《瓦尔登湖》、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会发现,后者的视角已经从人,拓展到了大自然和生态问题。”

  

  阿来坦言,自己的写作如今所呈现的面貌,正和对这种“缺失”的追问有关,这对今天的中国文学尤为重要:“放眼当下,我们的那些只写‘人’的小说,是否把人和人的关系写得越来越暗黑,越来越压抑,让人看不到一丝光明?那么大自然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把自然引入文学,书写自然和人的互动,将打开人的情感、审美的丰富向度。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人沉浸于自然时的物我两忘是多么心甜意洽!”

  因此,在阿来的《蘑菇圈》《三只虫草》《云中记》中,大自然既是故事展开的重要背景,也是参与叙事的重要元素。自然在这里不是科学家眼中的纯客体,而是和人的情感、理想结合在一起。

  

  张光芒于是谈起了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主题论坛上,阿来对议题“稳定与变化”发表的观点。稳定与变化,或者说恒与变,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文学史向前推进的内生动力。当其余嘉宾纷纷标举“新”,呼吁文学的先锋、创造、变化时,阿来主张审慎地看待“变”:

  “解构性的嘲弄与颠覆、文化多元论总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文学家们总是将解构作为顺手工具,读者也在这种破坏中得到快感,这固然为驱逐文学中的陈词滥调、空洞虚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某种严重的后果:当今天我们想再往前行时发现,我们来到了一个价值观的空茫地带,我们失去了说是的能力以及建构的能力。特别是,一如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所警示的,我们是否在以多元文化为堂皇的借口和‘掩饰平庸的伪装’,否定了文学的永恒价值,如‘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思想’,我们须警惕披着新的外衣,内里却是旧的,甚至散发着萎靡颓败的气息。”

  

  张光芒认为,阿来不是强调不变,而是强调不变背后的作家建构的能力,建构一种独特的、有益的、符合人文价值立场的思想体系。正如《云中记》中阿来展开的思索:“除了悲伤、哭泣,生命的逝去还有更正面的意义吗?”阿来说,“当然有。生命的逝去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重新考虑自己生命的价值。地震发生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要提笔写有关这场灾难的文字,那它也应当具有莫扎特《安魂曲》那样的力量——在灾难、死亡面前礼赞生命,让生命更美丽更有尊严。”

  

  

  

  小说中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始终散发着诗意的光辉,不仅唤起了小说中人物对生命的敬畏,也为他们审视自身的生命提供了更宽阔的维度。阿来坦言希望写出对生命的敬畏和信念。“在这背后我试图呼唤的是一种‘普遍立场’,是从一己的遭遇上升到对人类普遍处境的关怀。”阿来说。这也正是这场讲座的主题——“文学的生命与未来”之所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