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记者调查|读屏时代,还有谁去图书馆?
2019/09/05 22:24  新华报业网  王宏伟  

  

  8月26日清晨6:58,手机闹钟准时响起,陈雪莹醒来第一时间抓起手机,登录“我去图书馆”小程序,在手机时间跳到7:00的瞬间点击屏幕,为自己预订了当天在南京图书馆五楼和畅文苑自修室的座位。

  为考研,这个安徽姑娘已在南京租房住了2个月。手机抢座是她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她太有经验,30秒内最多不超过一分钟,那里的350多个自修位就会被预订一空。

  对南京来说,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清晨,初升的阳光照耀着大行宫南京图书馆寓意“智慧洞开”的“凹”字形正门,也照耀着滨江公园内金陵图书馆像美玉般的碧绿色主馆。这座城市有两座大型图书馆,它们是南京不设门槛的文化客厅。今天,手机几乎成为人的新器官,也占据着每个人有限的阅读时间。那么,读屏时代,究竟谁还去图书馆,他们到底去图书馆干吗?

  

  南京图书馆文创艺术中心

  带本书来图书馆,自修大军成一道景观

  上午9点,陈雪莹随着人流进入和畅文苑,她每天要挤40分钟地铁从江北来到位于大行宫的南京图书馆。然而,她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看书,而是找了个楼梯拐角处踱来踱去,口中念念有词。

  “我得背书,在座位上会打扰别人”,她扬了扬手中的《中国新文学史》,上面有黄色的标记和手写的批注,“正常情况下,我会整天呆在图书馆,午饭吃自己带的三明治或饭团,配水果。周二到周五,我会转场到晚间阅览室,那里开放到晚上九点。”

  在南图,放眼望去,最浩浩荡荡的是“带本书来图书馆”的年轻自修者,每一层宽阔的走廊和过道里,都放上了高桌、矮几,那里不用预约,早上9点开始就坐满了自习者,即使有阳光直射,也无损一个自修座位的诱惑,他们宁愿打着太阳伞看书。

  常昱、马俊豪、杨子炎三位中学生是特地过来补作业的。他们是暑假一起在附近上篮球课的小伙伴,假期结束,不少作业还没做完,所以开学前几天抱着语文、英语和数学练习册到馆里来赶作业。常昱告诉记者,他们最大的失误是低估了哥哥姐姐们的学习热情,三人9点到南图,发现来自修的人早已在大厅里排起了长队,等他们上楼,发现更凉爽一点的二楼和三楼已经没空位了,转来转去只得在四楼找了个阳光灿烂的位置。

  

  常昱和小伙伴们来南图补作业

  二楼阅览室外,有一片可以席地而坐的自习区,南京体育运动学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副教授温阳正在和马上升入大三的穆子卿一起整理本专业所有老师的课程规范。选择来图书馆,是喜欢这里能静心投入的环境。“我自己经常来南图,因为这里比家里出活儿”,温阳说,“家里更安静更方便,但是分心的东西也多啊,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整理下家务,更别说还有各种网剧,一点开就容易停不下来。抵制诱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诱惑出现,而图书馆就是这样的地方。”

  

  2019年4月6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二天,很多读者、学生前往南京图书馆阅读学习,在假期忙着给自己“充电”。 刘建华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上午十点半,南图一楼大厅的大屏显示,到馆人数2874人,借还书共1157本,前一天全天到馆10063人,借还书7552本。而那些没有借还书的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自修群体,他们成为图书馆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使图书馆用户群更加年轻化。南图社会服务部主任吉彦德记得,10多年前南图新馆刚开放时,大厅的休息区里不少是来择菜和打毛衣的老人,而现在,各个楼层都有自修的年轻人。她说:“这些年轻人让图书馆变得更加朝气蓬勃,也让阅读和学习的风气弥漫在图书馆的每个角落。”

  功能多元,这里是开放的公共文化客厅

  就在上周日,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汉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宜早在南图多功能厅为读者作了《王羲之在南京》的讲座,讲座全程2小时无“尿点”。再上一周,作为南图“名校校长面对面”系列的首期讲座,南京市首届德育带头人,南京外校仙林分校中学校长助理张国其与家长们深入探讨家族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教育问题,他说:“现在的教育过于关注智力和分数,往往疏忽对孩子情感、态度、意志力的培养,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这其实偏离了教育的本意。”

  如今,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公众的基本配置,仅在南图,现场和视频讲座每年都超过100场,内容涉及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现代科技、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张国其是第一次在图书馆讲座,他说:“社会的焦点、热点、痛点等问题不能只在行业内讲,更应该在图书馆这样的场合对全社会讲,一个讲堂就是一个传播知识、点亮智慧的圣殿。”

  

  保障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是图书馆特别关注的课题。两周前,电影《战狼2》无障碍版近日在金陵图书馆盲人剧场开播,观众是40位视力障碍者。

  盲人剧场是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公益项目的一部分。发起于2012年的“朗读者”使原本离阅读最远的盲人群体成为图书馆的常客,也使平等、关爱、接纳这些抽象的理念在现实中生根生长。

  

  金陵图书馆大厅内景“滴水穿石”

  “朗读者”项目总策划人杨长进告诉记者,项目实施8年来,招募志愿者超过1万人,播音员、主持人、公务员、大学老师、公司职员、全职妈妈、中小学生……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图书馆这个公益平台上,无数个声音汇聚成一个声音:解决盲人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范小青、黄蓓佳、曹文轩、赵丽宏、何建明等著名作家捐出了作品版权,凤凰出版集团、南京出版集团等机构提供图书和版权,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录制现当代文学书籍100种,征文作品90余篇,总时长超过300小时,举办活动170余场,这些音频文件入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免费共享,他们录制的光盘免费寄赠给全国有需要的盲校、图书馆和盲人协会。

  

  志愿者周光艳和女儿正在讲故事献爱心

  志愿者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收获着成长。周光艳2013年加入“朗读者”,是参加活动最多的志愿者之一。在她的带动下,女儿李欣源也成为小志愿者,母子俩一起录音频,到图书馆、社区和盲人朋友联欢、表演节目,“公益活动会让她更加懂得关爱和理解别人,而善良、正直、有爱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周光艳说,“最让我欣慰的是通过朗读,女儿爱上了阅读,她一年最多读了150本书,都是从金图借的。在这个公益平台上,我们是馈赠者,也是受益者,爱的流动从来都是双向的。”

  

  金陵图书馆

  字符变字节,一部手机就是一座图书馆

  “我们正在内测一个小程序,叫做‘金陵图书馆知识积分’,让读者可以用参加活动和借书的积分来换取小礼物和停车时长。”金陵图书馆系统技术服务部主任王承冠对记者说。

  程序员们来到图书馆,演绎了一个网络版的“神灯”故事。无论下载“I金图”APP还是订阅“金陵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无论用借阅证号还是用手机号,读者都可以进入数字阅读的海洋:100余万册电子书,2万余集视听资源,580余万篇学术期刊论文,13种少儿数字资源……

  通过手机,图书馆还可以实现“你选书,我买单”式的服务。“打开金图的微信公众号,点‘数字资源’,进入‘阅汇点’,再点‘畅想之星’,你就进入了一座电子书库”,王承冠说,“图书馆已经购买了大部分电子图书,如果读者有中意的书而金图尚未采购,那么他可以点击购买,先‘读’为快,之后由金图支付书款。只要读者愿意读书,图书馆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每逢周末假期,很多学生便会前往南京图书馆阅读学习,忙着给自己“充电”。 刘建华摄

  除了购买数据库,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把自己最独特、珍贵的资源数据化,向社会公开。在南京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能看到1939年版的连环画《杨家将》、以抗日将领马占山作商标的香烟广告、乾隆皇帝的生母隆庆皇太后过生日时宫廷画师的作品《冰嬉图》、孙中山写给蒋介石“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的信件等,江苏作家作品数据库、江苏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等近40种馆藏资源数据库,读者只要在网络环境下,就可以随时浏览。最近上传的稀见方志全文影像数据库中,除我省高邮、阜宁等地外,还有银川、包头、天水、新疆等地的方志。南图古籍部主任陈立说:“我们正在挑选100种清人文集,进行可检索的数字化,把独特的馆藏最大限度变成公共资源,被更多的人看到、研究。”

  

  在数字化方面,全省116家图书馆一起“干大事”——共建“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经过全省公共图书馆三年多的共建,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少儿读者服务项目。南图业务管理部副主任梁雯雯告诉记者,通过整合国内10多家优质少儿数字资源,如中少快乐阅读平台、哪吒看书、贝贝国学、乐儿智慧王国、乐于学多媒体图书馆等,为全省1000多万少年儿童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阅读服务和寓教于乐的线上线下活动。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自2016年4月起通过网站、微信号和APP提供服务,全省少儿读者可以登陆后读经典、看绘本、品国学、看科普动漫、阅读原版外文杂志。省财政专项经费加上全省各图书馆“众筹”资金,这个数字少儿图书馆每年用600万元经费维护着3000GB数字读物的运行,自运营以来,已有超过400万人次的访问量。

  

  就在几天前,梁雯雯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对自己不爱到图书馆看书给出几点理由:查书找书太麻烦,找本电子版的图书更容易;书价和一份简餐一样便宜,爱书的人直接买;网红图书馆成为打卡地,破坏了阅读的氛围……“作者说到了图书馆现实的痛点,但是我也想对他说,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她对记者说,“图书馆是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文化客厅,各种身份的人都会来图书馆,他们让图书馆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也让图书馆的未来充满想像空间。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图书馆也使城市更有品质。”

  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实习生 熊越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