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城事 | 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2021/09/27 21:27  新华报业网  

  瞭望江苏13市党代会⑦

  “‘项目为王’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套话,而是检验发展、考验能力的一把尺子,市委将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旗帜鲜明地表彰、奖励、重用一批项目攻坚干将……”

  “淮安城市的复兴梦想需要一代代淮安人为之奋斗,手握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要有‘朝受命、夕饮冰’的责任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早日实现那份属于全体淮安人民的无上荣光!”

  9月27日,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闭幕。两天前,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开幕式上,用激情澎湃的话语为大家描绘了一幅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蓝图。

  “瞭望君”注意到,从之前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到如今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新提法、新定位,淮安的视野正愈发开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样时代答卷淮安该如何书写?一起去现场看看。

  风雨兼程再出发

  应对复杂多变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成功夺取脱贫攻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胜利......过去五年,淮安圆满交出一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漂亮答卷。

  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人民群众生活实现显著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持续性转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全面性提高……透过陈之常所作的这份市委工作报告,一幕幕浸透着汗水的奋斗画面不断闪过。

  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台阶、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达到12683美元,全国城市GDP百强榜排名上升15个位次至第58位。

  “333”主导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较五年前增加133%,共创草坪在主板上市,汉邦科技等12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全市亿元以上开竣工项目数较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15.26%、81.58%,累计到账外资54.8亿美元、位居苏北第二,实际利用台资11.7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三。

  围绕满足多样化需求增强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十连增”,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成效全国领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颁布施行永久性绿地保护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获批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位居全省第二;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浓度实现“五连降”,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和省级水利风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高颜值的美丽淮安画卷徐徐铺展。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成“两区一县”区划调整、乡镇布局优化,大运河“百里画廊”、高铁商务区等战略全局性、重大功能性项目规划建设;

  “回顾五年发展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启示尤为深刻。”陈之常这样总结——

  必须始终以新思想解放思想、引领发展;

  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动能、助推发展;

  必须突出民生优先造福群众、共享发展;

  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好底线、护航发展;

  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凝心聚力、保障发展。

  “五个突破”奋力写好淮安答卷

  “十四五”开启,淮安怎么干?陈之常所作的党代会报告中,明确了淮安接下来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

  展望2035年,要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确立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让“运河之都”“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历史繁华在淮安大地鲜活重现。

  未来五年是开局起步的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推动“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和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化形态。

  说到这里,陈之常提到“五个突破”具体要求,为淮安下一步发展点出五个方面的“加分题”:

  ——建设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和开放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榜前50,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成为国内一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长三角地区新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装备制造基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台资集聚示范区功能效应充分展现。

  ——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

  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显优化,中心城市品质和首位度全面提高,各功能区联动发展、有机融合的“大市区”格局更加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关系加快重构,产城融合涌现更多成功范例,城乡居民既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打造独具江淮水韵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样板。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三大体系全面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色生态成为淮安转型跨越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开创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美好生活。

  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等四张文化名片持续打响,大运河“百里画廊”标志性工程全面建成,进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列;就业创业更有质量更加充分,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加快形成,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构建安全底盘牢固、智慧精准高效、更有韧性和温度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数字治理不断创新,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加快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公众安全感保持全省领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陈之常对参会的代表们说,实现宏伟蓝图,我们既要怀揣梦想、奋力前行,又要增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真正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他特别指出,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实践要求”——

  要扛起牢记嘱托、践行使命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习总书记对江苏、对淮安的嘱托要求与淮安人民的城市复兴梦想紧密融合,全面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让淮安这片红色土地在现代化建设中焕发新姿、展示新貌。

  要保持与时俱进、笃行竞进的坚强定力。坚持高质量跨越发展不动摇,在感悟变局、把握大势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推动工作思路、方法举措与时代同频共振,着力解决好发展的紧迫问题、群众的急难问题、安全的底线问题,在蹄疾步稳中实现跨越赶超。

  要用好对标找差、补短强特的科学方法。全面对标现代化要求、新发展理念以及先进地区找准差距不足,着力补齐县域经济、科技创新、民生事业等短板,充分彰显生态资源、区位空间、历史人文等特色,努力将发展短板转化成发展空间、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要把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项目“第一抓手”、环境“第一支撑”,聚力招引、建设、培育优质项目,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服务软环境、载体硬环境,通过项目蓄势、环境赋能,实现经济更有质量、更加充分发展。

  要发扬脚踏实地、创新实干的过硬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扑下身子推进工作,善于在共性条件下解决好个性问题,在约束条件下找准突破口打开局面,在条件看似不成熟的情况下把事情办成,通过一件件任务落实和一个个问题解决,体现能力和担当、价值和作为。

  面向未来,陈之常充满激情描绘“未来的淮安”——

  时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五湖四海朋友近悦远来、流连忘返;天天物畅其流、货通天下,四面八方资源广泛汇聚、交融赋能;处处经济繁荣、社会和美,作为周总理的家乡人感到分外自信、由衷自豪!

  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踏上发展的新征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淮安的嘱托要求,朝着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拼搏进取,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早日让梦想照进现实。”陈之常作出具体阐释——

  让梦想照进现实,必须把忠诚融在血液里,坚定正确前行方向,走一条越来越亮堂的道路。

  让梦想照进现实,必须把发展抓在点子上,创造转型跨越成果,走一条越来越坚实的道路。

  让梦想照进现实,必须把群众放在最高处,聚力共同富裕目标,走一条越来越温暖的道路。

  让梦想照进现实,必须把团结落在行动中,凝结和衷共济合力,走一条越来越顺畅的道路。

  未来五年,淮安将迎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战,也面临着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突围赶超的关口期,必须拿出跨越的志气、激活后发的优势、抓实争先的硬招,奋力走好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对此,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建强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提质扩量。

  大力培塑特色制造业,力争培育产值过50亿元企业20家、过百亿元企业10家,打造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扎实开展重特大项目攻坚拉练,围绕重大战略落地、主导产业发展等谋划和引建项目,把项目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贯穿始终,做到招引更精准、建设更高效、转化更充分。

  突出县区园区主力军作用,把项目攻坚质效作为“一把手”实绩考核的关键内容,完善全流程、全方位、全区域的服务协调推进机制,着力在50亿元以上特别是百亿元重特大项目、“专精特新”项目上取得突破。

  第二,深化改革开放,持续释放转型跨越动能。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市场主体纾困救助机制,实施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2.0版”,拓展“党政亲商会”功能,擦亮“101%服务”金字招牌,营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提升开放层次,“向东”积极策应融入沿海发展战略,加快借港出海步伐;“向南”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战略,强化与长三角中心区交通物流快速链接、营商环境无缝接轨,更好承接优质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源辐射;“向西”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衔接融通长三角中心区的节点作用,拓展江淮区域合作;“向北”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头部高端项目分工配套协作,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三,统筹城乡建设,着力构建融合共进格局。

  支持淮安区古城保护复兴,打造全市展示“象征意义”的窗口;为清江浦区放权赋能,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支持淮阴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农科园,高质量打造城乡园融合发展样板;支持洪泽区文旅创新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美丽滨湖旅游城市;支持涟水县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支持盱眙县建设宁淮特别合作区,打好龙虾牌、打造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支持金湖县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水韵湖城,形成各美其美、你追我赶的竞相发展局面。

  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建设50个万亩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聚力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形成沿河、沿湖、沿路现代农业产业带,构建“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农业产业集群。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家高铁通道主枢纽,发挥淮安空港在苏北物流“金三角”中的作用,打通出海通道,优化枢纽经济布局。

  第四,擦亮文化品牌,充分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围绕“守底线、攀高峰、全覆盖”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精心打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香淮安建设品牌,创成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

  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为总抓手,系统推进沿线生态环境治理、交通水利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提速,打响“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进一步放大综合效应,让大运河真正成为淮安高质量发展的致富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河。

  第五,坚持生态优先,精心描绘美丽淮安画卷。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积极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自然生态修举试验区建设,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重要水体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第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研究制定新一轮促进就业实施细则和扶持办法,开展全民创业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切实保障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30万元。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赛事淮安。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市推开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

  第七,推进民主法治,广泛凝聚同心同行合力。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优化城乡社区组织体系和群众性协商平台功能,扎实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确保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第八,守牢安全底线,有效构筑坚实发展屏障。

  强化系统观念、集成整合、科技赋能,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和抓手,推动城市日常管理、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衔接融合,构建全市域统一、市县镇贯通的“大应急、大治理”格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水平,不断增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

  “现在的淮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重塑历史辉煌。”陈之常坚定的话语,让“瞭望君”和在场的代表们都满怀期待。迎来中心城市复兴新机遇的淮安,一定能扛起时代担当,开拓奋进、逐梦前行,重塑“运河之都”和“壮丽东南第一州”繁华盛景。

  供稿 林元沁

  供图 淮安市委宣传部实习编辑 丁平 值班主编 孙巡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