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突围“人才大战”,江苏这座城市今天亮“杀手锏”
2021/04/22 21:41  新华报业网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

  对于淮安来说,如何在“刀光剑影”的“人才争夺战”中精准突围,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今天,淮安亮出“杀手锏”,重磅发布《“淮安市333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方案(试行)》。干货满满的“淮安人才8条”,被认为是淮安有史以来含金量最足、诚意度最高的人才“英雄帖”。

  “业以才而兴,才以用为本。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让淮安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揽才心切,淮安市市长陈之常向各路精英发出诚挚邀约。

  “十四五”开局之年,淮安引才信心满满,提出至2025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0个、领军人才50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15万名,为淮安“333产业”发展和“四个淮安”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抢人”等不起慢不得

  当前,“抢人大战”在全国范围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纵观江苏省内,兄弟城市你追我赶,引才聚才势头强劲,高质量跨越发展号角已吹响,淮安怎能不急?

  “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我们不警觉、不重视或者行动不迅速、成效不明显,就会失去这一轮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机遇期。”陈之常说。

  除了来自城市间“人才战”竞争压力,淮安还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去年,连淮扬镇高铁开通,淮安去北京、上海只要3小时,到南京也只要1个半小时。淮安成了苏北的新晋交通枢纽,南北更加畅达。交通的飞速发展之后,怎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既有人才不被大城市“虹吸”,也是淮安上下必须面对的课题。

  破局还需良策。“面对区域竞争的新形势、新局面,通过对标找差,与发达地区比、与周边市比、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比,淮安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引才聚才留才。”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虎说。

  当然,比学赶超并不意味着盲目向前冲,还得有精准的引才目标和系统的预判思维。从城市能级和体量上来看,淮安无法和发达城市比,简单拼政策和投入,定然没有优势。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根据市情和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将‘333产业人才’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小切口’干货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有效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产业人才。”孙虎道出淮安战术。

  “瞭望君”了解到,聚焦“333产业”,淮安将从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重点引进创业人才、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重点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淮来淮就业、鼓励各类院校培养输送毕业生、拓展引才用才渠道、搭建活动引才平台等8个方面明确具体支持举措,既有真金白银的大礼包,又有真情实意的“优服务”,真正以“爆表”的力度释放引才聚才最大诚意。

  主攻产业“招兵买马”

  重点说说这次淮安人才新政主攻点——“333产业人才”。

  所谓 “333产业”,主要是指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制造业产业;生态文旅、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三大服务业产业;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三大现代农业产业。

  基于此,此次政策中明确“招兵买马”的计划——

  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聚焦“333产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50万—500万元资助,同时可由淮上英才创投公司给予创业团队500万—1亿元股权投资。对顶尖人才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重点引进创业人才。围绕“333产业”强链、补链、固链,着力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给予100万—200万元资助,同时可由淮上英才创投公司给予300万—3000万元股权投资。对在淮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创业类团队或创业类人才的,给予1:1配套补贴。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企业引进博士、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及以上层次人才,全职且年薪不低于24万元、柔性合作劳动报酬(连续12个月累计额)不低于18万元,分别按年薪(报酬)的35%、30%给予人才补贴,全职的连续补贴3年。

  支持重点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淮安高新技术企业或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引进年薪不低于18万元的专业技术或高技能人才,按年薪的25%给予人才一次性补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淮来淮就业。对来淮安企业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势学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在淮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2000元、1600元、1000元生活补贴,非淮安籍毕业生可享受每年2000元探亲交通补贴,连续补贴3年。

  留人还需好生态。淮安提出,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探索完善学术、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机制,灵活运用同行评价、团队评价、“东家”评价、社会评价多种方式,坚决破除“唯年龄、唯学历、唯文凭”倾向,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评价制度环境。

  而招人之后,能不能留人、能不能育人,如何将人才的力量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强度、创造力的活跃度?

  回答这些问题,淮安给出答案:为人才温暖的家,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更重要的支撑——好环境。

  陈之常说,淮安就是要以“千里寻姻缘”的韧劲、“千金买马骨”的诚意,走访人才、服务人才、感动人才,把服务做到人才家门口、心坎上,让人才在淮安有“家”的感觉。

  去年淮安特意设立“9.20人才日”,9.20就爱您,以数字谐音向四海英才真情表白:“你是淮安的心头好”。

  “人才扶持政策实不实,直接关系到项目落户的成效,只有聚焦人才创业需求和实际问题,科学制定并持续优化人才政策,才能对人才更具吸引力。”淮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姜洪洋说起一个案例:江苏新鑫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获得淮安市县600万元人才资助资金,解决项目启动的燃眉之急,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企业年销售额已达9000万元。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不能单纯拼资金、拼奖补,更需要立足实际,在政策特色化和差异化上想办法,找准自身比较优势,聚焦重点群体,探索多种方式,变“硬拼”为“巧取”。这一点,淮安有着清醒认识。

  跳出人才引人才,是淮安参与人才大战的新战术。

  淮安鼓励各类院校培养输送毕业生,明确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留淮就业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的,按实际就业人数给予高校500元/人的经费补贴;在部分省级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市外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未来几年,淮安将在高校院所设立“引才工作站”30个左右。

  面对年轻人才更倾向于在发达地区工作生活的现实需求,淮安的态度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为此,淮安鼓励企业在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地区建立“人才飞地”,对在“人才飞地”全职工作、个税在淮安缴纳的人才视同在淮全职工作,同等享受淮安人才政策,构筑“工作生活在外地,创业贡献为淮安”的聚才模式。

  缩短引才物理空间,拓展人才来淮创新创业渠道,淮安依托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络处)设立“人才工作站”,选派专人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推介、高校院所对接联络、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服务等工作,打造坚实有力的引才工作者队伍。

  搭建活动引才平台,鼓励支持全国性学会、协会等学术机构、行业组织来淮举办行业峰会、学术论坛、年会等活动,根据活动开展成效,按实际支出经费的30%给予补贴,最高50万元。

  突出“以赛引才”,面向国内外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遴选更多人才及项目来淮落户。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淮安还将制定出台“1+3+N”人才政策升级版,推进实施系统化、有分量的人才引进培养、人才服务生态打造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以政策聚焦推动人才集聚,以人才优势聚合发展优势,不断拓展提升支撑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人才动力源、原动力。

  图片 淮安市委宣传部 视觉中国

  值班主编 郁芬

  编辑 谷雨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