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全国创新争先奖”发榜,江苏“成绩”如何?
2020/06/10 17:05  新华报业网  

  最近,不少省份陆续“晒”出一张成绩单。

  5月30日,适逢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10个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2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25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瞭望君”梳理发现,江苏在这次的评选中,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共有13名来自全省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究竟是个什么奖?

  “瞭望君”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该奖项虽然“年轻”,但分量不轻。

  “全国创新争先奖”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4月,当时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报请中央批准,共同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当年5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的尚勇介绍了 “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有关情况。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中国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国家级大奖,我们叫做‘3+1’,分别是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这三大奖主要侧重对项目的奖励。‘1’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一年奖励1到2名最优秀的科学家。科技界反映,应该在注重项目奖励的同时设立人物奖。在这种情况下,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尚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评选条件和评审机制都有哪些?

  如此有分量的奖项,究竟什么人可以获得这样的殊荣?“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发现,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共有10个科研团队、28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包括了北斗导航卫星研发团队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等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不难发现,该奖项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严格按照“德为先、术要精、能力强、基础厚、贡献大”五条标准进行选拔。

  据了解,该奖项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每届参与评选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在其各自领域内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必须是3年以内有效成果,且获奖科技工作者应为中国籍,表彰的先进个人一般为在职;团队成员70%以上应为中国籍,其中团队负责人必须为中国籍。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团队在其领域内所取得工作成果应当主要在国内完成。

  据已有的两次表彰来看,该奖项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

  据中国科协消息,为保障评选公正性,“全国创新争先奖”特设立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同时研究制定了《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审办法》,邀请各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科技管理专家和企业的负责同志担任评审专家,以此保障最终评审结果的公正。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还注意到,相较于第一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评选时对科学研究、基础开发等方面的侧重,今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则更加看重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以及社会服务等6方面取得的成果。例如,获奖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带领团队建立“科教单位-企业-基地-农户”推广模式,通过品种推广和技术指导等途径,积极开展“菊花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今年江苏有哪些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发现,此次共有13名来自全省高校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瞭望君”查阅相关公开资料,为您梳理如下:

  万贤纲(图片来源:交汇点)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在拓扑量子体系研究方面开展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工作,他提出新型拓扑量子态-Weyl半金属,引起了Weyl半金属的研究热潮。他建立新理论计算方法,实现对所有无机非磁材料的拓扑分类。在此之前主要通过计算拓扑不变量来判断物理体系的拓扑特性,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效率低,因此发现的拓扑材料也非常有限。万贤纲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全新的理论方法,进而寻找性能优越的拓扑材料,获得丰富的拓扑量子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万贤纲发展了预测拓扑材料的高效理论方法,并用其对所有已经制备出的非磁材料的拓扑性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发现了数千种新的拓扑体系。这一系列工作颠覆了传统上认为拓扑材料很少的观点,建立了非磁拓扑材料数据库,为发展有实用价值的拓扑材料奠定了基础。

  苏新宁(图片来源:南大统战)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此次获奖,苏新宁作为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领域专家被提名。近年来,苏新宁设计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有力平台。苏新宁教授还撰写了十余篇建议、内参报送国家、省部有关部门,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为国家有关部委近两年来发布的清理学术评价中有关问题的系列文件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施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地质与岩土工程灾害监测与评价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地质工程灾害机理和理论判据方面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施斌带领团队历经艰苦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目前,施斌团队已有 80 余种技术产品推向了国内外市场,并在600余个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从监测理论—核心技术—硬件设备—系统集成—成果转化—工程应用的全过程创新。

  邢卫红(图片来源:江苏民革)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等20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1,2项,排名4,1项)等在内的2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8项(已授权54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及PCT专利3项。

  凌 祥(图片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作为全国传热强化与节能装备研发的著名专家,他围绕提升能源利用率、研制严苛环境下高效节能装备这一难题,取得多项成绩:一是在传热强化理论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扩缩变流强化传热理论,为高效节能装备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在节能装备关键技术方面,首次提出镍基扩散钎焊工艺,发明了扩缩变流节能装置,解决了传统装备不耐高温和腐蚀、难以大型化等难题。三是在环保装备关键技术方面,提出了玻璃冲击表面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新技术,攻克了MVR高通量废水处理系统寿命短的难题,发明了油气回收的扩缩变流吸附耦合一体化新装置,解决了有机废气处理中变流量、不连续导致回收系统易爆的难题。上述成果应用于全国200多家大型石化和冶金企业的特大型耗能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取得了2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肖忠良(图片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火炸药技术研究,在武器发射药与装药方向,从能量释放规律与控制方法、技术创新发明、武器装备应用、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肖忠良教授及团队的研究成果突破了高渐增性发射药工程化制备技术瓶颈,国内外首次实现一类高渐增性发射药工程化生产与武器装备应用,该成果使我国成为唯一拥有该类具有实用价值、燃烧渐增性最高、可调节范围最大发射药技术的国家;揭示了身管武器发射烟焰、残渣等有害现象影响规律,发展了抑制有害现象的新技术,使武器综合使用性能大幅度提高。

  陈钱(图片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长期致力于红外与微光夜视、计算光学成像领域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系统发展了固态图像增强理论和方法,研制出我国首个电荷倍增图像增强CCD器件,并建立了专用工艺线,形成了系列产品,打破了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完全依赖于进口的被动局面;建立了新型红外图像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框架,研制出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组件,解决了国产化热像仪全温全时工作稳定性差的工程应用难题,整机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作为型号总设计师,完成了多个夜视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装备,进一步提升了我军夜视装备水平和夜战能力。建立了广义光强传输方程,给出了部分相干光场中“相位”的严格定义,研制出世界上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开辟了“计算光学显微成像”国际前沿研究方向。

  刘加平(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混凝土裂缝控制与高性能化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突破了现代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量化计算的理论瓶颈,创建了收缩裂缝控制、微结构优化和流变性能调控3个关键技术群,发明并规模化生产了系列功能材料,其成果成功应用于100余项重大工程。攻克了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和新材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沛芳(图片来源: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湖泊河流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水污染控制等。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50余项,在区域污染物输移过程与多介质转化理论、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水质改善技术、生态节水防污灌区建设及农田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性成果。

  邹小波(图片来源: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无损检测技术创新,围绕食品智能化检测与加工开展研究。在抗击疫情期间,开发的连续米饭线、智能炒菜机等中式中央厨房自动化装备为新冠肺炎防疫一线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在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方面,邹小波教授发明的特色食品多维智能感知技术,大幅提升我国传统特色食品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我国传统食品走出国门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陈发棣(图片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长期从事菊花遗传育种研究,建立了“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育成系列切花菊新品种,带领团队建立了“科教单位-企业-基地-农户”推广模式,新品种与新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品种推广和技术指导等途径,积极开展“菊花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焦新安(图片来源: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预防兽医学、免疫学及应用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部省级各类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50余篇,主(参)编《沙门菌病》《食品检验检疫学》等著作(教材)12部,“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鸡白痢鸡伤寒防治新技术研究”“非抗性筛选DNA疫苗载体及沙门氏菌运送系统”等12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

  孙立宁(图片来源: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微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装备机器人前沿研究及产业化平台建设,在机器人结构、驱动与控制、作业机理与方法、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在重大工程及微纳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先后建立了微纳米机器人与系统集成研究平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研究平台、医疗微创手术机器人集成研究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微纳技术装备产业化、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产业化,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及家政服务机器人的示范应用。

  整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方思伟

  素材来源 人民网 新华日报 江苏省科协 南京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图片 视觉中国

  值班主编 郁芬

  编辑 方思伟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