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健康家园”长啥样?3个“紫金奖”创意设计率先落地探路
2021/12/16 00:56  交汇点  

  交汇点讯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围绕美好人居环境愿景,江苏每年举办的“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上,都有众多专业设计师、公众等聚焦主题,释放想象,勾勒蓝图。记者15日从江苏省住建厅获悉,去年,来自国外11个国家和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手以“健康家园”为题真题实做,展开创意设计。眼下,他们回应现实关切的奇思妙想,已在3个项目“落地开花”,正以“小切口”的可观可感呈现“健康家园”模样。

  “离散式景观”,以空间引导村民健康习惯

  在南京市高淳区高岗村,一座破旧、闲置的民宅经精心改造,白墙黛瓦,清新别致,挂牌为“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乡村赋能中心”。建筑周边,一系列砖红色弧形墙营造出“离散式景观”,或形成局部中心,或围合设备设施,或提示入口,或强调古木,穿插着展亭、展台、座椅、漏窗、台阶,与葱翠绿植相映成趣,供村民与游客“非聚集式”赏景、休闲娱乐。

  这是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作品“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的落地处。“健康,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身体,也通过建筑空间连接周边的环境与他人。”回应疫情对未来人居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改变,设计团队力求用空间设计引导健康习惯。

  “这个乡村赋能中心站点具有文化传播展览、乡创人才培养、田园阅读体验等多种复合功能。最大特点是人们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城市的、亲近林木水泉的交流环境。”主创人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窦平平说,他们力图在这处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场地,营造多维度和谐共生的“健康家园”。

  走进,方能深刻体会设计的巧思。室内,项目团队将窗和家具整合在一起,精细设计了轻隔离式高低窗桌、对坐窗桌等一系列“窗家具”,把窗拓展成了空间。人们在使用“窗家具”过程中,便可停留于室内最阳光的位置。室外,用间隔两米定位设置的台桌让人们自然形成适当社交间距……

  在这里,空间设计像语言一样,有多种灵活组合“打开方式”。“可应急切换的弹性空间、离散式空间、可分可合式空间等等,我们设计了24种模式空间,这套设计工具可以拓展,在不同项目中选侧重点应用。”窦平平说,选用何种空间组合,需要开展精细的乡村调研。大到村落水系、道路、村民人员构成、当地常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小到场地上每一棵树的位置、高度和树冠大小,他们都细微记录。为让设计“蓝图”顺利落地,项目还安排了驻场建筑师随时指导施工。

  老人们三三两两晒太阳、聊天,小孩子们奔跑捉迷藏,自然而然不形成大规模聚集。冬日暖阳下,高岗村的“离散式景观”已成最受村民欢迎的场所。回访看到这样的图景,窦平平颇感欣慰,她说,“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是设计思维也是设计工具,希望一直延伸应用于今后的其他设计项目中,“赋能”乡村,让家园更“健康”、宜居。

  “疗养花园”,用自然花草涤荡身心

  初冬,走进无锡市惠山新城欣惠路和惠山大道交叉口一侧的口袋公园,绿色扑面而来。加之错落有致的植被、花卉,色彩鲜明的健身步道,让这个建好开放2个多月的公园焕发勃勃生机,每天吸引不少居民来此“游园”、健身。

  解题“健康家园”,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团队设计的“触手可及的5H城市疗养花园”就落地于此。这个绿色公共空间不仅为了娱乐休闲,还涉及社会公共健康的提高。“阳光、芳香花草、舒缓的自然景观,可以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景观设计,带给人一种平和、疗愈、愉悦的体验,为居民提供片刻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机会。”主创人员、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师沈骏说。

  设计之初调研,设计团队发现这块绿地活动空间很少,植被浓密,因养护不足,杂树杂草多,高度还多在两三米左右,正好将人的视线全部挡住,鲜少有人走进来。整治中,清除了杂树杂草,留出景观视廊,形成有层次的疏密空间,整个场地变得更明亮、开敞了。

  这处占地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小巧玲珑、处处用心。“林下空间优化布局后,增设了木质座椅。考虑孩童需求,我们打造了颜色更丰富、适宜孩子的35厘米高度座椅。”沈骏说,区别于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尤为注重使用者需求和绿化景观的层次。他们严格把关植物,做好开花乔灌木和色叶搭配,以植物造景,让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叶、冬有绿,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共享“后花园”。

  公园虽小,却也“五脏俱全”,除了花草,还有健骑机、单杠双杠等设施,老人可健身,儿童有地方玩游戏。考虑周边老年人多,设计方案中还提出对接专门康养团队,引入疗养设施。“我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认可,落地中考虑分步实施,先把景观环境打造好,疗养相关设备等找到合适团队后再添置。”沈骏说,当初的设计蓝图已基本落地80%,现在公园灯光配置正在推进,后续,将引入种类更丰富的健身、疗养设备。希望以此作为试点,推广理念,有更多“疗养花园”在城市“开花结果”,给康养人群带去真真切切的便捷。

  全龄友好街区,保留“熟人社会”温度

  参赛“健康家园”主题设计的作品,还有部分是来自省外、国外的选手。眼下,武汉安道普合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钱闽及建筑师团队设计的“街道的生活 生活的街道”方案,正在山西省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区1号2号地块落地推进。

  “健康街区应该是全龄友好、保持熟人社会温度的。改造后,这个街区居民会百分百原地就近回迁,在非常复杂的产权下,虽然对设计提出很大挑战,但能更好保障老百姓利益。”钱闽说,街区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室及局部地面单层建筑施工。在历史街区里“插花式”保留部分老房子,是一大难点,只在满足消防法规方面,他们邀请专家做专项论证,出具导则,前后就花了大半年时间。

  “遗产保真,功能保全,居民保有,活力保障,这是我们的设计原则。为了保留城市记忆和街区肌理,我们还把明清老街的街区肌理网格‘窄院特色’,在新规划里保留了下来。”在钱闽看来,建筑师要非常“克制”地设计,像“绣花织补”一样,小心翼翼保持历史上街巷自然生成的样子。在街区改造中,项目团队分级别保留建筑单体,对新建部分的房屋单体拒绝做“纯仿古”,提倡“与古为新”,创新使用传统自然材料,谨慎加建,向史而新。“除了功能更新和生活品质提高,更希望街道上的老居民有熟悉的感觉,保持街道上熟人社会的温度。所以我们坚决不做大拆大建,不做批量复制的空间。”钱闽说。

  当下,中国矿业大学学生陈阳、黄一夏、李磊以徐州白云山铁路小区为对象的参赛设计方案也在积极推进落地。关注老人康养,设计创意有诸多亮点,比如提出在原有建筑上增设可移动模块化廊道,满足老年人行动不便、日常社交等需求;把传统地面绿化转移到立面上,利用空中廊架连接各家各户,实现一种新的互助养老模式等。设计团队告诉记者,方案已经和代建方讨论了几轮,改造项目牵涉多方,正在落地准备中,希望以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的设计,为居民构筑宜居、“健康”的家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实习生 王雅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