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国际残疾人日|“轮椅作家”王忆的城市“探险之旅”:愿脚下多一些坦途,少一些坎坷
2021/12/03 10:0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淋过雨的我,想为你撑伞。”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前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残障作家王忆想自己出一趟门,开着她心爱的“小电驴”——电动轮椅,看看南京的街景和刷爆朋友圈的银杏叶。王忆很兴奋,这一趟短暂旅程对她来说无异于一次“探险”,也为很多像她一样渴望出门的残障朋友“探探路”。

  残障作家王忆

  从出门前设想的各种困难,到体验过程中的“手心出汗”,再到冬日暖阳下许许多多伸出的援手,这一趟“有爱·无碍”的“探险之旅”,王忆和父亲遇到了“坎坷”,也感受到了温暖。

  时间:下午1:30

  地点:南京市鼓楼区双门楼公交站台

  体验内容:乘坐公交

  从王忆家的小区出门,是一条长长的斜坡。王忆熟练地开着她的“小宝马”向路口驶去。王忆的父亲王凤刚告诉记者,社区是王忆最熟悉的环境,她经常独自出门买水果,有时还会带上书和笔记本电脑,开到家附近的咖啡馆写作。

  顺利来到巷子口的双门楼宾馆公交站,准备搭乘21路公交,但站台边缘是10厘米高的路牙,没有供轮椅下去的坡道。

  王凤刚和记者将王忆抬上路牙

  从站台到公交车,这短短的距离,健全人只需迈出轻松的几步,而轮椅上的王忆则要在父亲的帮助下,费力地从站台上颠簸着开下来,驶过一段机动车道,再停靠在21路公交车前门处。见王忆一行招手,司机立刻打开前门,并热心地下车协助记者和王凤刚一起将轮椅抬上车。他告诉王忆,公交车尚未配备无障碍踏板。

  南京公交21路司机主动帮忙将王忆抬上公交车

  上车后,乘客主动为她让出一条路,她将轮椅开至车厢后部宽大的区域,还有乘客询问她是否需要让座。

  但车厢内没有设置专门停放轮椅和大件行李的无障碍区域。在古林公园站,在众人的合力帮助下顺利下车,但又遭遇站台路牙上不去的问题。无奈,她只能在虎踞北路的机动车道上向前行驶,贴着路边绿化带,身边的车辆呼啸而过,记者不禁为她的安全捏把汗。

  时间:下午1:56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东门

  体验内容:乘坐出租车

  从古林公园站向南行驶100米,王忆在南京艺术学院东门找到安全地带,准备乘坐出租车。打开叫车软件,很快,车牌号为苏ADC2313的出租车就赶到定位地址。看到王忆乘坐轮椅,师傅没有犹豫,打开后备箱,示意轮椅可以放在里面。王凤刚蹲下将王忆抱起,再把她轻轻放在车后排座位。司机师傅也一起合力将电动轮椅折叠起来,放在后备箱中。

  乘公交抬上抬下,把王凤刚累得够呛。下一站体验乘地铁前,记者想能不能找南京地铁志愿者帮忙。网上没有查到地铁站点的联系方式,记者以“市民”身份拨通了南京“12345”政务热线。接线员立即记录下诉求,并在1分钟后答复:南京地铁安德门站已派出志愿者在站外等候,并提供了联系方式。

  时间:下午2:20

  地点:南京地铁安德门地铁站

  体验内容:乘坐地铁

  到达地铁安德门站,王忆再次遭遇路牙上不去,独自无法上人行道的问题。好在穿着亮绿色背心的志愿者已在站外等候,王凤刚和志愿者合力将王忆抬上路牙。安德门站外有一条无障碍坡道,一路通到该站3号口。但是,坡道尽头两侧停满电动车,道路狭窄,轮椅通过时需特别小心。

  无障碍坡道尽头两侧停满电动车,道路狭窄

  有了志愿者指引,王忆顺利走无障碍“绿色通道”进入,入口的宽度足以让轮椅进出自如。在1层站厅乘坐无障碍电梯时,志愿者指着电梯厢内的“无障碍特服”电话告诉王忆,残障人士可拨打这个电话,但每个站的电话都不一样。残疾人出行前,得预约才能获得志愿服务。

  南京地铁安德门站无障碍特服热线(每个站点都不一样)

  来到地下1层,又换乘一次无障碍电梯,王忆顺利来到地铁10号线站台。此时,下一趟列车还有2分钟到达,志愿者开始联系无障碍踏板。列车进站,两名工作人员也拎着踏板赶来,连接车厢和站台间的空隙,王忆乘着轮椅灵活地开进车厢。

  王忆通过无障碍踏板进入地铁车厢

  列车从地下驶入地上,阳光照进车内,风景不断变换,王忆也一直侧着身子望向窗外。她告诉记者,上一次乘地铁,还是好几年前,她还特别写了一首诗《开往春天的地铁》作纪念。

  时间:下午4:00

  地点:南京市银杏里街区

  体验内容:赏银杏

  此行最后一站,是王忆要求的“附加项目”,城市小公园——银杏里。

  一场冷空气过后,天空明亮,空气清冽,银杏叶愈发金黄。银杏里的路非常友好,一路平坦。开着心爱的“小宝马”,王忆徜徉在高大的行道树间,露出灿烂的笑容。

  摄影机定格了这份笑容,注脚就用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名——《冬日焰火》吧!

  无障碍设施好不好,还要体验者自己说了算。

  【王忆体验手记】

  不得不说,如今社会公共环境和人们的尊重关怀,确实让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在外界环境中得到相应的便利和优待。但是,一些地方仍有待优化,例如:公交站台的台阶,人行横道的不平稳,地铁无障碍踏板能否及时对接……类似情况在南京南站和南京站都遇到过,专用的残疾人电梯不好找,人货混运,使用前需要预约召唤等都太过繁琐。而机场摆渡车也不能上轮椅,飞机出行更加不便。时常想去的南京图书馆还有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阶梯……

  幸好,有形的障碍会被无形的温暖化解。我真诚地呼吁和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残障人士出行遇到的坦途越来越多,坎坷越来越少!

  【记者手记】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江苏有479万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十三五”期间,全国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开展了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已有79.64%的出入口、51.56%的服务柜台、34.01%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截至目前,江苏共为4.3万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还将制定实施,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信息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研发。

  我们与文明的距离,往往只差“一厘米”。制度越来越完善,设施越来越先进,但前提仍然是“备而有用”和细节无障碍,这些花费大力气打造的无障碍设施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不仅仅是“国际残疾人日”这一天,我们更应该关注无障碍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运转。期盼365个日子里,街道、公交、地铁、剧场、图书馆里,都能看到更多残疾人无障碍出行。

  我们离残疾人越近,残疾人就离困难越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金亦炜/文 滕升智/视频/图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