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首页看点|“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呼吁更多高品质的老年教育
2021/10/23 20:08  交汇点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老年教育。

  交汇点讯 “我和老伴在老年大学陆陆续续上课有十年了,每天行程满满。”10月22日下午,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草场门校区内传出吹拉弹唱的热闹声响,学员徐媛芸阿姨告诉记者,她这些年从瑜伽、太极拳、太极剑、越剧、素描、日语到山水画、国画、民族舞、声乐、合唱班,将空余时间都安排在了课程上。退休后的生活十分充实。

  10月19日,《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过去五年,我国老年大学(学校)数量累计增加15790所,年平均增长4.7个百分点。已经形成省、地级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均有老年大学(学校)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机构网络。让“银发一族”通过老年教育服务增加幸福感、收获感,在老龄化社会中逐渐成为常态。

  学习+社交,在老年大学找到自我认同

  “我们是银发姐妹团!”在徐州佳和鼓楼颐养中心的学院内,7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但精气神十足的奶奶准备上声乐课。“儿孙都大了,我自己在家里也无聊,来这学唱歌特别开心。”其中一位王阿姨说,年轻时候没时间和经济条件学习唱歌,现在终于能让自己的愿望成真。徐媛芸也有同感,在她看来,老年大学最重要的意义是能一边玩、一边学,还可以交到很多同龄的朋友。

  “老人在社交的基础上,去学一些专业的知识,主要还是在退休后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校长李婷看来,对老人来说,老年大学最主要的目的既是“学”,也是“社交”。

  “很多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比如失独家庭或独居老人。这就对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婷强调,学校不仅关注老人上学、放学路上和在校期间的安全,也会注意老人的心理疏导。

  她还记得,几年前曾有一对夫妻突然丧子,明显看起来状态不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是班主任坚持为夫妻俩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走出来和同学接触,转移注意力。这几年夫妻俩一直坚持在学校上课,精神状态也恢复正常。

  在老年大学中,“银发老师”也是常见的场景,从高校聘请教师协调时间难,不少退休前就有特长的老人“上岗再就业”,又成为老年大学的老师。“我一直都有合唱的爱好和功底,厂里效益不好提前退休后,就开始为各大老年合唱团提供教学服务。” 合唱老师李亚荣上午刚刚从江宁东山街道老年大学结束一节合唱课,下午又赶来好来屋公益服务中心在山水园社区的养老服务站点。虽然已经68岁的她看起来仍活力十足,她骄傲地给记者展示自己目前带教的12个合唱团,细数他们参与过的比赛、表演。“孩子都很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能在这其中找到价值感!”

  家门口上学,社区是老年教育的基础单元

  在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一座古香古色的小院落里歌声阵阵。仔细看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小花园,而是琼花观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前后四进的院落,办公室、图书室、活动室依次排开,几十位老人弹琴、唱曲、跳舞,玩得不亦乐乎。

  “幸福的晚年还能是什么样?没事看看书、听听歌,和老朋友热闹热闹。”张棣华老人就住在附近,是社区活动室的“常客”。她说常来社区转转,既能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还让心态变得更加年轻。

  60岁的胡霞和几位阿姨们正在跳舞,她告诉记者,大家原本都没什么舞蹈功底,退休后才慢慢学起来,长年累月也跳得有模有样。

  “一些安置房社区,老人退休金可能不高,想让他接受一些政府主导的老年大学的高费用,或者每天跑很远去上课不太现实。”更重要的是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老年大学。南京市好来屋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助理赵刚介绍,他们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分站点的形式开展老年大学。目前该中心在南京全市共有16个站点,主要集中在栖霞区。共有各类课程12门,包括舞蹈、声乐、书法、手工、小提琴等,累计参与人数3100余人。“合唱班是其中最火爆的课程之一,有时候因为报名人数太多,社区提供不了足够的场地,只能把班额控制在30-40人。”

  供需仍不平衡,期待更高层次老年教育

  从2009年办学以来只有100多位学员,到现在近6000名学员,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学生数量的迅速扩增也能看出老人对老年大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不仅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离退休老人群体有上老年大学的需求,现在整个社会老年人接受教育的觉悟都比几年前要强得多。”李婷注意到,老年人的子女普遍也非常鼓励老人出来,尤其一些独身老人,儿女会主动帮他们报名。

  同浦口区江浦街道老年公寓合办老年大学后,也让李婷对老年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她觉得养老院配备老年大学十分有必要,“老人住在养老院里面其实是很枯燥的,每天给他安排很多不同的课程,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上的乐趣。”但养老院要考虑盈利,自身场地不足、师资和课程设计都难成规模,也是普遍存在的短板。

  实际上,在社区内多站点的、分散的运营老年大学也并非易事。赵刚坦白地讲,第一个难点就是师资力量,专业的老师费用较高,目前只能以退休返聘的教师和高校兼职教师以及高校志愿者为主。另一方面,社区老年大学究竟归谁管辖、营业执照该如何办理也是他的疑问。“老年大学应该由民政和教育部门共同管辖,但辖区内又都不受理,没有具体的方案。”

  老人节俭了一辈子,开展老年大学收费“难”。“现在区里对老年大学没有具体的补贴,大部分都是自负盈亏。对老年大学站点来讲,做到收支平衡都很难。”赵刚说,如果想要系统运作老年大学,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成本,只从老人口袋中收费显然不应该。

  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半公半民老年大学,还是家门口的社区老年大学,赵刚和李婷都提到老年人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以及师资力量上的需求。无锡开放大学科研与发展规划处乔维德一直致力于老年教育方面的调研和研究。他提到,目前的老年教育处于一个层次和需求较低的状态,且大多数的课程受众为女性老年人。随着更多学历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人退休,对老年教育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在唱歌、跳舞等娱乐类的课程之外,也要开发一些文化、历史、科技类的课程满足不同需求。

  “从全省情况来看,目前老年教育的供需不平衡,一些课程还没有做到完全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且城乡资源分配差距较大。” 乔维德举例,曾在乡镇地区看到不少本该是老年教育场地变为棋牌室。“调研老年人需求,针对需求开发老年教育资源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