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人盯人,手把手,南京万名桶边“守门员”教市民分垃圾
2021/04/02 17:50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4月1日,顶山街道浦润花园成为南京江北新区首个撤出垃圾分类收集点指导员的小区。这意味着,从2020年11月1日南京实施强制垃圾分类5个月来,这个小区居民已成功养成精准分类习惯。接下来,小区物业将成为垃圾点位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理解或不解,配合或不配合,新的文明习惯正不可阻挡地在南京市民中养成。来自南京市城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厨余垃圾量上升到原来的近10倍,日均已达970吨。

  在这条习惯养成之路上,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像“守门员”一样贴身指导。数据显示,全市6000多个小区,3248个小区建成7011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289个小区撤桶并点,总计培训指导员、志愿者共计2万余名,1万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桶边指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盯人 手把手

  每天早上7点,垃圾分类指导员蛇义凤准时来到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宋都美域。

  她从去年11月就担任指导员,原本工作地点在小区7栋,但7栋楼下的垃圾亭至今没有建起来。“当时闹得不可开交”,蛇义凤回忆,7栋打算建垃圾亭的时候,一名住户认为原有楼栋底下的垃圾桶是业主的财产,物业不应该搬走,同时拒绝在7栋附近建垃圾亭,要求建到小区外面。“最终7栋建垃圾亭的位置方案也没谈拢。5栋垃圾亭顺利建好了,我就调来这里引导。”于是,整个小区垃圾分类就有了两套“办法”,有垃圾亭的楼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四分类”,没有垃圾亭的楼栋常常疏于管理。

  蛇义凤观察,“先配合”的居民会主动去学习,并记住垃圾分类方法;“后配合”的就比较被动,不仅不太配合,要慢慢教,还要帮他们二次分类垃圾。

  舍难求易、舍烦求便很常见。“有一次,一名住户来扔垃圾,我看他完全没有分,就打开他的垃圾袋,现场一边帮他重新分,一边教他,‘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要放到这里面……’” 蛇义凤说,“教着教着,那人就从我手里拿走垃圾袋,说我不在这里扔垃圾了,我带去其他楼栋丢。”

  74岁的金贵兰在建邺区水西门大街87号当指导员。有时候,金贵兰引导对方分类,对方却反驳:“我能帮你提过来已经很不错了”。有位居民提着整袋装的过期面粉来扔,金贵兰接过来,把袋子扯开进行“破袋”操作,面粉扬起,迷了她的眼睛。

  “四五个月过去了,会的人已经很自觉分了,但总还是有不愿意配合的人。”不管怎样,见到居民来扔垃圾,金贵兰总是说“谢谢!谢谢!”,随后自己来二次分类。

  “如果‘二次分类’不分准确,拖运车会拒绝运走,垃圾将堆积下来。”每天到岗,蛇义凤做的第一件事是拖出每个垃圾桶,挨个垃圾袋拆开检查并重新分类。从厨余垃圾桶中剔除其他垃圾、为厨余垃圾破袋、清理放在垃圾桶外的垃圾……蛇义凤仔细操作,事后认真清理现场,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到值班的垃圾亭地上有斑驳的油渍。

  年轻人早上急匆匆要上班,一边跑一边留下一串喊声:“对不起阿姨,您帮我分一下吧,我上班来不及了!” 蛇义凤对此并不介意。遇到不配合的住户,不会生气吗?“也没有办法,习惯养成总要一个过程。”5栋从今年1月底开始建好垃圾亭并配有指导员,“恰好经历了一个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居民,一个月养成了分类习惯。”蛇义凤说,接下来,她有信心教会其他居民准确分类。

  刘健在秦淮区户部街33号天之都大厦做垃圾分类指导员。“去年11月1日之前,这里的垃圾亭就建好了,在楼道、电梯等显眼的地方张贴提示,告诉住户‘南京要实现垃圾分类了’‘垃圾亭在大厦西南角’,挨家挨户入户宣传。”大厦属于商业型住宅,共792户,有400户左右都是民宿,其余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因为住户流动性强,垃圾分类很难推进,每天还是有住户往原来楼道摆放垃圾桶的地方扔垃圾。起初,物业通过外卖和快递包装上的信息回溯扔垃圾的人,“后来住户也变‘聪明’了,会撕掉上面的信息再把垃圾扔到没有桶的楼道里。”刘健很无奈。好在物业、街道、社区的宣传在住户中慢慢见效,二次分拣的垃圾量正在逐渐变少,去年11月1日刚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时,几乎所有垃圾都被扔在楼道里,保洁员一天需要清拖下来65桶垃圾,现在已经减少到每天20余桶。

  指导员从哪里来

  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赵乃霞负责协调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指导员,现在管理着130余名指导员。记者采访的短短一个小时内,就看到赵乃霞接到两个想担任指导员的居民电话,“暂时没有空缺,等新建垃圾亭房时我再跟你联系。”赵乃霞直截了当回应对方。

  “一般会就近找退休同志担任指导员,经过培训后上岗,公司会为他们购买一份商业保险,还有平均15元/小时的工资。”赵乃霞说,附近老小区多,退休人员多。以金尧山庄为例,共508户,60岁以上居民134名,占小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打份零工,既挣了钱,又有时间接孙子、做家务,很多老人都愿意当指导员。

  找指导员,在建邺区双闸街道物业科科长刘金超这里就比较难办,附近公司多,住户以年轻人为主;中高档小区多,住户条件比较好,兼职没太大吸引力。双闸街道大约需要140名指导员,人员缺口最大的时候,有八九十个岗位处于“在招聘中”。因此这里的指导员还是以小区原有保洁员为主,他们多是外来打工人员,愿意“苦钱”,多挣一份工资。

  71岁的指导员阮竞平,退休前在工厂工作,按她的话说,“虽没多大文化,但一辈子也没干过大量接触垃圾的活。”让阮竞平心动的是15元/小时的工资。她认为年过七旬,能拿到这个工资很满意。她坦言,一开始工作,生活垃圾从各家各户扔过来,即便戴着手套,用手把垃圾捡来挑去,每天戴两层口罩,臭味还是难以忍受,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克服障碍。后来,来自社区的温暖留住了她的心。今年妇女节,作为垃圾分类指导员,她收到社区送的人生第一朵玫瑰花,小心翼翼养护在瓶子里,插了一个多星期也没舍得扔掉。

  除了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外,还有志愿者义务提供垃圾分类指导。记者在栖霞区尧化街道青田雅居见到,沈学英正在向另一名志愿者杨德永学习“如何引导住户分类垃圾”。“他爱动脑筋,总能想出最好的办法处理遇到的问题。”沈学英对杨德永赞不绝口,他们一共有15名退休老人,义务为十余个垃圾分类站点站岗,引导住户分类垃圾。

  “其实没有什么妙招,就是不断询问住户需求,例如,晚上无人引导时,垃圾桶盖到底要不要打开?”杨德永综合住户反馈和分类要求,决定打开一两个,第二天早上发现,垃圾不再是简单地堆在桶边,连分类准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垃圾桶摆放的点离我家太远!谁有时间走这么远扔垃圾啊!”看见记者在,附近健身的老人走过来“吐槽”,满脸不悦。杨德永不争执,淡定解释:“撤桶并点后,每栋楼下不再有垃圾桶,环境是不是确实干净了不少?为了照顾住户原有习惯,撤桶并点也是循序渐进推进的,由每栋楼下一个点,变成每两栋楼下一个点,再到三栋……”听了杨德永的话,“吐槽”老人渐渐不语。

  杨德永也遇到过少数不讲理的居民,甚至不乏大吵大闹的,但他说:“在环保的大背景下,我个人受点不理解又算得了什么;每个人把自己生产出来的垃圾分分类,这点麻烦又算得了什么。”杨德永是老党员,他认为党员应该为社会多做益事。“习惯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南京居民分类意识已经在慢慢形成。”杨德永说。

  指导员到哪里去

  参与《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编写、南京师范大学地方立法与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汤善鹏认为,桶边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对于多次拒不配合分类的居民,指导员有权也应该上报给街道、城管等部门,由城管进行行政处罚。

  但这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困难。“街道给我们岗前培训时,也讲解过对于不配合的居民可以举报”,金贵兰说,但都是一个小区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举报了总是“面子上抹不开”,也担心起冲突,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刘金超说,几乎没有指导员上报过拒不配合的居民,而且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前期还是以宣传教育为主。

  “尽管财政投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建造垃圾亭房、垃圾转运、末端处理……每一环节都要资金支持,换一个垃圾桶就要大几百元。指导员每人每月两三千元,长此以往,资金投入巨大。”秦淮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建军说。“况且,也不放心让年龄过大的退休老人长时间做指导员,冬天寒冷,老人冻病了怎么办?”积极分子、社工等志愿者难以长期“用爱发电”,可持续性有限。

  “桶边指导员不会一直设置下去,市民普遍形成分类意识后,他们就会‘谢幕’。”刘建军告诉记者,经过5个月指导,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已逐步形成,这为“物业托管”模式奠定基础。

  秦淮区40多个分类较成熟的小区已尝试撤离分类指导员,由物业公司履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义务。五老村街道科巷新寓撤离了桶边指导员后,街道垃分办多次明察暗访,物业对设施的现场管理均能符合要求。枫丹白露小区也着手逐步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移交给物业。“也不是一下子就交过去。”刘建军说,街道经过一段时间手把手指导,等到物业可以较好落实垃圾分类后,再全权移交。物业有稳定的保洁员、物业工作人员等继续担任指导员,利于长期指导垃圾分类。

  顶山街道浦润花园之所以能在江北新区率先撤出指导员,因为这里自2016年交付入住起,就推行垃圾分类,有良好的分类基础。4月1日起,江北公用(原指导员派出单位)将对小区物业所有员工进行垃圾分类专项培训,由小区物业作为点位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点位的环境卫生管理、清运台账登记、分类投放指导等;江北公用负责日常点位巡查、收运信息公示、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等;综合执法大队负责监督与考核,以应对试点工作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撤除桶边指导员是趋势,但并不会一下子全部撤除,而是在具备条件的物管小区逐步拆除,由物业扛起小区垃圾分类指导的大旗。”南京市城管局相关人士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王晓映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