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国际志愿者日将至,来听江苏“最美志愿者”的故事
2019/12/04 17:10  新华报业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遴选了四位江苏“最美志愿者”, 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感染你我,因为我们相信:爱,会相互传递,会彼此点燃;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涓涓细流必将汇成大海,点滴善举定能聚成大爱。

  汤崇雁

  按日程表过日子的“汤妈妈”

  在苏州,“汤妈妈”几乎家喻户晓,一提到这个名字,大家就会想到公益慈善。无论是爱心义演、社会募捐、公益活动,你总能看到一个穿着黄马甲的中年“大妈”,素面朝天,步履如飞,你甚至看不清她的脸,但黄马甲上印着的“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的醒目标识肯定会让你过目不忘。

  

  她就是汤崇雁,苏州“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的创立者。热心志愿公益事业已近20年,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好人、第三届“江苏慈善奖”等众多荣誉。和汤崇雁约时间很难,49岁的她不像许多职场女性那样到了可以“歇一歇”的年纪,反而比上班族还忙——

  9:00-11:00,旺墩幼儿园义卖。

  10:00-12:00 ,10名志愿者去苏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整理图书2000册,邮寄到贵州。

  12:30到公益园烽火路,参加第四届“苏州慈善奖”专家评审会演讲。

  13:00起公园路总会,马甲整理(备注:按企业名单分类)……

  想和她说上一两句完整的话,总是被来电和微信语音打断,说的都是有关慈善的事。这么多来电和语音,却没有一个是她先生的。

  “也不是没有”,汤崇雁翻到了丈夫的微信,很不好意思地让记者看了他先生的一句抱怨,“just xin lei”(就是心累。)

  原来,汤崇雁的丈夫是一位英国籍工程师,说起他们的婚姻还是一段传奇。上世纪90年代,汤崇雁的爷爷一心想把她嫁给自己老友的孙子,可叛逆的汤崇雁凭借外语专业的优势,通过了考试,“逃婚”前往阿联酋工作,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丈夫约翰(John)。

  2000年,汤崇雁在英国雅虎网站上与网友组建“野火行动”,开始向国内贫困地区进行捐资助学、扶贫助困。2007年,她毅然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回到上海后又在苏州定居。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公益之路一旦开启,就没有停下的可能。这20年,她为了救助白血病患儿发起了“微信公益”;为了苏州的134位贫困学子,促成爱心结对;为帮助贫困的自闭症、听障儿童家庭筹集学费,搭建亲子互动平台……2015年,“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 “成家”后,又推出了面向贫困地区的“思源安全饮水项目”——通过一只小黄桶的15纳米微粒过滤技术,无需电力就可以让浑水变成干净的直饮水。“汤妈妈”还因此登上了央视。

  12点30分,是日程表上的演讲时间,她这次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团队争取苏州“最具影响力的慈善组织”。

  原定5分钟的评审汇报演讲,专家们听得入了神,汤崇雁讲了近半个小时。特别是当听到20年来她个人捐献的善款就有120多万元时,对她知根知底的朋友调侃她是“有钱人哇”,汤崇雁毫不避讳,“没错,那是以前,不过现在我抠了。”

  汤崇雁抖落着自己的衣服说,“身上是50元的二手绒衣,脚上是30元的二手皮鞋。”

  当初她可是住在黄浦江畔别墅的“阔太太”,可为了山区的孩子,她把自己的戒指等首饰都拿去义卖,就连全家旅游的钱也被她扣下了。

  “在儿女们眼中,我是很抠,但省下的钱,可以给山区的孩子再买一个书包或一件羽绒服。”

  20年来,受汤崇雁感召加入公益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在苏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整理捐赠图书的志愿者队伍里,上至67岁的老阿姨,下到20多岁的年轻学子,他们都像汤崇雁一样套上黄马甲,挥汗如雨地搬书、装箱、打包。

  “你觉得你的公益能做多久?”

  “不知道,不敢停啊。”汤崇雁说她最放不下的就是为“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儿童开展的活动,这是一群可能注定要离开我们的孩子。

  “昨天,有个妈妈对我说,‘我们是没有朋友圈的,我们的孩子是没有朋友圈的。我们的孩子在外面,人家都是躲着的,我们每周都在期待汤妈妈的安排!即使就是出去走走,我们都是开心的。”

  说到这,对什么事都嘻嘻哈哈的汤妈妈流泪了,“你没看过那些孩子,虽然和一般小孩很不一眼,但你拥抱他,他能感受到,知道你喜欢他、爱他。”

  说到这,汤崇雁又哭了。

  交汇点记者 徐宁

  张建伟

  为城市的一角擦去“污渍”

  2010年,南通海门圩角河远不似今日清澈。粮油店小老板张建伟跑步时经过,至今记得当年的触目惊心:水面上密密匝匝地挤满了垃圾,易拉罐、塑料袋、鼓着肚子的死猪和爬满了蛆虫的猫狗……黑色的河水有气无力地流淌着,散发着阵阵恶臭。

  这还是海门人的母亲河吗?张建伟痛心地回忆起当年在海门农村插队时,渴了就从圩角河里掬一捧清水畅饮的情景。圩角河通江达海,但眼前浩瀚的垃圾山显然无法依靠河流的自净功能来解决,村民的习惯养成和政府的监管到位亦非一日之功。有个念头如竹笋初生,蠢蠢欲动,再也压不下去:他要去圩角河上义务打捞垃圾。

  

  这事儿太臭,太脏,不光彩。妻子不支持。花百十块钱请渔民做了张渔网后,张建伟想到了法子:“错峰出行”。早晨4点起床,赶在人们晨练之前把垃圾捕捞上来;到了中午,原本湿漉漉的垃圾差不多干了,他再把它们运到垃圾中转站。这样干了一两个月,好事不胫而走,媒体要来报道。张建伟急了:千万别,不光荣。2011年,海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还是找到了张建伟:你凭一人之力能捞几年垃圾?把你的故事宣传出去,才能激励更多人做志愿者,教育大家不要丢垃圾。

  环保不是捡捡垃圾,而是从观念、习惯上塑造人;捡不能解决问题,不丢下来才是。张建伟明白了这个理儿。2012年4月,海门市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工作站挂牌成立,市里“四套班子”悉数到场。扛过大旗的一刻,张建伟才知道,市里之前也有环保志愿组织,但大都“没有实际活动”,不活动,怎么能叫志愿者?

  张建伟不一样。两年内发动志愿者2000余人次,打捞出15万斤垃圾,彻底改变了圩角河的面貌;先后对城区3000多幢楼房全面清理小广告;连续5年组织志愿者到长江滩、海滩进行净滩活动;农村收获时节,每年组织志愿者深入农田,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深夜值守……“绿篱笆”越织越密,志愿者越来越多,环保旋风越刮越猛,张建伟领导的工作站于2014年升级为“协会”,成为海门市环保志愿行动的策源地和指挥部。2017年,张建伟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67岁的张建伟娴熟地在手机上打开“江海志愿”,该公众号提供志愿活动发布、需求征集、打卡签到等一系列服务,他把个人页面展示给记者:仅近两年来,张建伟领导的团队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17万小时。

  “我们的团队很给力。”张建伟难掩骄傲,“每次活动消息一发布,队员自觉报名接龙,不一会儿就报满了。他们中有教师、公务员,也有大学生甚至小学生。”志愿者还在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亲身经历明白,做环保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为城市的一角擦去不和谐的污渍——这种成就感,可不是随便做什么工作都能带来的。

  也有无奈。张建伟笑笑:“问老太太为什么偷挖竹笋,她说‘新鲜好吃呀’。可一斤竹笋即使买也不过几块钱。对这一块,农林局管不了,派出所也只能教育。我们没办法,拍个照,吓唬对方说下次再敢来,就把照片挂在网上。这招也管用。”

  如今,张建伟带领志愿者和政府并肩作战,政府点单购买服务,他们精心配菜,端上了“扶贫向善我在行动”“永葆母亲河”等硬菜佳肴。从2012年起,作为南通市、海门市二级人大代表,张建伟每年向人大提4至5条有关生态保护的合理建议,都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条,是有关沿江一带化工厂搬离和达标排放的建议。令他兴奋的是,提议刚获得回应后不久,习总书记就提出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治本良方,南通市一下子关停了五六百家化工厂。张建伟心里别提多熨帖了,仿佛看到了头顶越来越蓝的天。

  又一个凌晨四点,闹钟刚响,张建伟早早起了床,这天他要带领60名大学生做环保。困意尚未完全消散,张建伟因风吹日晒而变得黝黑的面庞,泛着骄傲的光。离绿水青山的梦想,他感到又近了一点。

  交汇地记者 冯圆芳

  凌万兵

  扬州“粢饭哥”定格最美夕阳红

  粢饭,江淮地区的特色小吃,与大饼、油条、豆浆并称为早点“四大金刚”。在扬州,有这样一位以卖粢饭谋生的小贩凌万兵。在他的手中,小小的粢饭散发的不仅是诱人的香味,更承载着助残敬老、扶危济困的正能量。11年来,“粢饭哥”凌万兵始终奔跑在志愿服务的公益路上,用平凡义举感动着古城扬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志愿服务队伍。

  

  今年46岁的凌万兵来自宝应农村,16岁时来到扬州谋生,做过木匠,跑过长途,开过出租车。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也在天性善良的凌万兵心中埋下了公益的种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的凌万兵刚刚开始转行摆粢饭摊子,生意稍有起色。这个并不起眼的早点小贩在街头发起了“粢饭义卖”,将两天的营业额两千多元全部捐给灾区。市民的热心参与,亲友的纷纷点赞,让他感受到从事公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那时起,他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不管能力大小,只要心怀感恩,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凌万兵说。

  扬州广陵区沙头镇颜彩霞割肾救子,凌万兵闻知后,连续三天义卖粢饭,带领大家为“暴走妈妈”颜彩霞捐款11765元;东花园一位13岁女孩不幸患上脑癌,凌万兵举办大规模义卖,为身患重病的花季少女捐款四万多元;汊河镇被丈夫遗弃的少妇陈璐尿毒症病发,翠岗中学美德少年李欣雨先天性心脏病需再次手术,凌万兵带头义卖,被他感召的市民纷纷慷慨解囊;高邮卸甲镇高位截瘫的沈荣华长期卧床,靠绣十字绣自食其力,凌万兵不仅为他组织义卖,还主动帮助“绣花郎”寻找买家,拓宽销路……

  十多年来,凌万兵通过义卖粢饭,筹集到善款超过百万元,得到他帮助的困难群体将近千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凌万兵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熟悉的粢饭制作技艺传授给他人,先后培训200多人靠粢饭创业。

  在凌万兵的内心始终埋藏着一份深深的遗憾:他的母亲很早就患上心脏病和糖尿病,52岁时不幸辞世。“我爱好摄影,但母亲生前我没有为她拍上哪怕一张笑脸照。”这成了凌万兵挥之不去的痛,也萌发了他为扬城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定格“最美夕阳红”的想法。

  凌万兵买了单反相机,每天早上卖完粢饭,就带着照相机,跑社区,访敬老院,拍摄老人们的笑脸。凌万兵打开电脑,轻轻滑动鼠标,一张张皱纹纵横、写满沧桑的脸出现在记者面前,老人们无一例外地绽放着欢乐灿烂的笑容。

  “给老人拍照可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很多人长期患病,卧床不起,甚至还有人双目失明,中风面瘫,往往要跑好多次,反复拍摄才能获得最美瞬间。”六年多时间,凌万兵默默执行着“留住最美夕阳”计划,七千多位老人在镜头前灿烂微笑。每一张照片冲洗出来后,他会在第一时间装入精致的像框,送到老人手中。这些年很多老人陆续离开,凌万兵的照片为亲友们留下最甜蜜的记忆。

  “一个人做好事,可以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座城。”这是凌万兵对公益的理念。

  2015年,凌万兵和广陵区文峰街道连福社区共同发起成立“凌万兵志愿者工作室”,每年开展上百场志愿服务活动,近万人次志愿者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凌万兵连续多年参与发起全国残疾人文化交流会活动。志愿者们陪同来自各地的残障人士游览扬州名胜古迹。一天之内,凌万兵要抱着100多个残疾人上下大巴车,累得腰酸背痛,他却乐在其中。

  “我和党旗合个影”是凌万兵正在进行的另一个志愿项目,“我们已经记录了八百多位老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最美瞬间’,接下来还将为更多的老党员留影。”凌万兵骄傲地说。

  交汇点记者 于锋

  张矾

  “春晖”让400多名孩子有了家

  周末的早晨,张矾起得比往常更早一些,之后便在厨房里忙活开来,洗菜切菜,动作熟练有序。锅里咕噜咕噜冒腾着热气,散发着阵阵暖意,也将陆续回到“家”的孩子们的心烧得暖意融融。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祖父母生活;有的双亲残疾,无力抚养……每个周末和假期,孩子们像“小候鸟”一样,从宿迁泗阳的四面八方“飞”到位于桃源绿岛的“爱心小家”,和“张妈妈”一起共度周末。对他们来说,世界有些残酷,而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港湾,有温暖和希望。张矾清楚地记得达子爱吃毛豆炒肉,德子喜欢吃牛肉……“这么多年,我们早已像家人一样。”说这些时,她的脸上洋溢着母亲特有的笑容。

  在孩子们的心中,张矾是他们的“张妈妈”。她个子不高、身材微胖,2010年起一对一资助贫困儿童,2013年牵头创建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通过网络团结1600余名爱心人士,已经帮助了超过400名孩子。张矾坦言,自己幼年受了不少苦,更能对贫困孩子感同身受,“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1980年,张矾出生在泗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0岁那年,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张矾不得不辍学在家,干农活补贴家用。1990年,张矾受到了南京司法厅一位名叫陶国元的干部的资助,爱的种子就这样种进了她的心田。1994年,陶国元当外公了,委托张矾父亲在农村找个保姆,张矾自告奋勇“担当重任”。张矾在陶国元家里住了下来,但她并没有被当做一个保姆,而是被陶家像自家孩子一般对待。陶国元和家人买来课本,教张矾读书认字,之后还送她去服装裁剪班读夜校,让她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陶叔叔一家给了我父母给予不了的关心和呵护,让我觉得被人关心很幸福。”回家那天,陶夫人把张矾的工资存折交到她手里,并赠送给她一件礼物。“那是一个手电筒,叔叔阿姨说农村的夜路很黑,手电筒可以照亮回家的路。”

  一个小小的电筒,不仅照亮农村的夜路,也照亮了张矾的人生之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那之后,张矾就在心里暗暗立下一个志愿:要尽自己之力反哺社会。她将自己的民间助学协会起名为“春晖”,这10年来,张矾和她的团队走遍了泗阳238个村,实地走访了贫困家庭3000余户,平均每个月下乡达15次以上。每次下乡,张矾总是背着大包小包,把在网上募集的助学金、学习用品、衣物等送到贫困学童手中。张矾说:“贫困儿童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多是心灵上的修复和精神上的抚慰。”每次与受助的孩子见面时张矾总要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将他们紧紧搂在怀里。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张矾把孩子接到家里,为他们准备饭菜,陪他们学习、聊天。在接触中,原来胆怯、害羞的孩子们渐渐敞开心扉,情感上也越来越依赖她,现在,孩子们看到张矾,老远就大声喊着“张妈妈、张妈妈……”

  “被关爱过的孩子,心里是阳光的,我自己能感到,这称呼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他们的健康成长让我感到深深的幸福。” 张矾说,有的时候,母亲看她太辛苦就劝她:“少收点孩子吧。”可她却说,“这孩子不帮,可能一辈子就没了,我必须要拉他一把!”

  张矾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资助过的400多名贫困学子中,已有34名圆了大学梦,6名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家的孩子都非常优秀,有的参军、有的当了护士……”最近,张矾关掉自己经营多年的壁纸店,和协会会员种菜、养鸭,开微店卖绿色有机农产品,她透露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和只有初中学业水平的孩子们一起干事业,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更有希望,她的脸上绽放着温暖的笑容。

  交汇点记者 王慧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