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通临床“堵点”拓产业空间,首届长三角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决出桂冠
2020/12/15 15:23  新华报业网  

  学科交叉、医工融合。日前,首届长三角医学转化(医疗器械方向)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市高淳区举行决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因其鲜明的特色、创新的形式、广泛的参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经过多轮比拼,来自三省一市高校、医院、医疗器械企业的27个项目进入最后角逐,为打通临床“堵点”、拓展产业空间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实践路径。

  聚焦转化医学,以大赛为纽带构建创新生态圈

  传统医疗健康领域的协会、学会,会员大多来自医疗界,结构相对单一。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畅通科研机构、医院、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联系,让创新成果及时得到应用,让临床难题及时找到答案?

  作为科教大省、医疗健康大省,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应运而生。“研究型医院源于研究型大学的提法,是提倡以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交叉融合,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水平成果,做到防、诊、治结合的新时代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吕凌表示,根本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医院走以人为本、创新驱动、成果转化、质量建设、内涵发展之路,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医学知识、新的医疗技术、新的临床规范、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管理模式。

  研究型医院有哪些特征?“问题导向的原始创新、临床和科研双优的人才培养、多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合作、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信息化建设催生的数字医疗、研究型医院的管理体系创新。”吕凌介绍,简单地说,就是在医生、科研人员、医疗健康企业之间搭建研发创新、成果应用的桥梁,在学会这个平台上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大家各扬所长、优势互补。

  转化,是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关键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举办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大赛在长三角区域征集选题方向,推动跨专业、跨学科和跨领域协同创新。江苏省医健产业联盟是大赛的主办方之一,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冬青介绍,大赛从去年动议以来,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多次召开会议,携手完成大赛各阶段任务。围绕探索转化医学体制机制的创新与临床应用,各主办单位共调研考察300家企业、40多个园区、50多个医疗机构和院校,实现了以大赛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培养人才的目的。

  层层选拔角逐,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从三省一市的初赛、复赛,到集中的总决赛,27个项目进入最后比拼。一起来看看这些脱颖而出的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术中毫米级肿瘤快速检测与诊断的分子荧光设备”由江苏医疗器械企业与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合作,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此前已获得国家和省专项支持。

  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实体肿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但在术中,医生主要还是依靠眼看和手摸来判定“切哪里”“切多少”,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技术。事实上,肿瘤切除术的原位复发率达20~35%。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应运而生,但现有产品的灵敏度难以满足需求,适用范围局限。该项目紧贴“精准医疗”目标,通过术前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肿瘤在术中“发光”,让医生实时“看到”肿瘤,独创技术大大提高了分子荧光影像设备的肿瘤检测灵敏度,以灵敏度高于同类产品2~3个数量级的优势,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该项目根据手术类型分别研制了开放式成像设备和微创式成像设备,分别于去年和今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数百例临床,在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均有应用。此外,项目组在承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的基础上,首创了高灵敏近红外荧光显微镜,可对术中发现的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和荧光的双重快速诊断,填补了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围观病理领域的空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用于不同新型荧光造影剂。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团队的“环杓关节复位钳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来自上海医疗器械企业的“脊柱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产研”,均获得一等奖。

  若不是现场亲历项目路演,很难体会到参赛选手、观摩嘉宾、评委等之间的思想共鸣。观摩大赛的,不仅有医生,还有创投机构、产业园区,有的来交流创意,有的来释疑解惑,有的来寻求好项目。此次大赛除了颁发一、二、三等奖,还设立最具投资价值奖、创新创业奖、医学转化特别贡献奖,分别花落江苏的医院、浙江的企业、上海的企业。

  看到同行遇到的共性问题,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医生宋进华在临床实践中破解难题。“临床上穿刺需求非常大,但针头很长,进入人体体表时会不稳,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固定。” 宋进华介绍,通过制作3D打印的辅助支架,相当于一个稳定器和瞄准,针直接放在上面,在体表时就把角度固定好,“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有病例展示”。此次大赛上,宋进华研制的 “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稳定系统”摘得最具投资价值奖。

  “作为链接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新兴学科,加快科学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达到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目的。”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文涛分析说,1978年—2008年,全世界有上百万篇关于肿瘤研究的文章,真正对肿瘤认识尤其对血液肿瘤突破的不是特别多。为什么?既需要基础医学能力强,还需要与临床密切沟通,最后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转化医学发展,去年成立了江苏省首批医学转化创新基地,推动创新成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需求。现场评委、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徐开林表示,大赛汇聚多方资源,调动了创新机构特别是医疗器械企业的积极性,与医疗机构的互动不断深化,特别是与一线临床医技人员的深入交流,让创新路径更加明确、更加精准。

  坚定信心,推动转化医学高质量发展

  转化医学如何发展,研究型医院如何建设?大赛期间,各方深入探讨研究。

  此次大赛,吸引多位院士参加。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名誉会长王广基院士提出,一是注重创新驱动。研究型医院作为医疗科技创新高地,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要坚持立足生命科学前沿,融入建立国家级、地区级、医院级转化型研究的学科布局,加强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基因组学与临床医学的转化,提升长三角医疗领域的综合研发能力。二是注重持续发展。要大力推动企业、医校的技术更新升级,提升公共卫生系统,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置、提高态势研判、干预处置和基层指导的智能化水平。三是瞄准信息技术趋势。要抓紧抓好 5G 技术落地应用,实现远程专家与科研团队超时空对接应用,做到院际之间、城际之间甚至国际之间的瞬时互联互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精准下沉,覆盖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赋予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如何以研究型医院为抓手,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江苏智慧。吕凌表示,要以医学转化为先导,构建研究型医院实践体系;以单病或器官中心为抓手,打造研究型医院联动机制;以持续创新为驱动,促进研究型团队聚集成长;以人才建设为引领,助力医院和学科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医学为契机,实现医疗体系变革;以科学管理为支撑,推进医院管理体系和能力提高。

  开局良好,乘势而上。随着首届圆满落幕,明年的长三角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已经启程,相信有更多创新成果脱颖而出、造福广大群众。

  交汇点记者 黄伟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