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星光 |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带头人与开拓者朱兆良:躬身大地六十载
2020/06/30 19:2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已与土壤结缘六十余载,土壤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他的科研人生路。

  从1953年起,他效力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下称“土壤所”),见证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从无到有的发展,在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与开拓者。

  他躬身大地,好学勤勉,自从踏上土壤科研工作的漫漫征途,便一直奋勇直前,他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至今仍未停歇。

  开启土壤氮素研究的大门

  朱兆良真正开始土壤氮素研究,是在1961年。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于氮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大家的认知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作为土壤所氮组组长,朱兆良只能自己摸索着去开启土壤氮素研究的大门。他带领同事从查阅外国文献着手,一点一点地学习国外学者研究土壤氮素的方法。

  朱兆良既没有研究生学历,也没有留学背景,但他为了及时掌握大量国外关于土壤氮素研究的信息,学会了阅读日语、俄语、德语、英语发表的学术文章;为了让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还不时涉猎有关化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和学术动态。

  就这样,凭着对专业的热爱、执着、认真和严谨,以及拳拳爱国之情,朱兆良带领团队,从认识土壤氮素本性开始,从学习研究方法起步,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勤勉,把我国在氮素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步推向国际舞台。

  几十年来,氮组成员经常变动,朱兆良却始终坚守。他说:“土壤学是应用学科,应主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来搞研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样一直研究下去。”

  在他眼中,为一项科学研究坚守几十年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1986年,朱兆良和同事开始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内布置长期试验,他说:“长期试验建立的目的,就是为后人的科学研究做准备,英国有一百多年的洛桑长期试验,作为农业大国,我们也要有自己的长期试验。”

  朱兆良院士(左二)在封丘长期试验田给小组成员讲解试验情况

  如今,该长期试验已经坚持数十年,成为我国一大数据库,土壤肥力、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土壤微生物、温室气体等研究领域都会到这里采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2015年9月,83岁的朱兆良还带着采集小组的工作人员再一次前往封丘站,询问是否还是严格按照设计时的要求操作,二十多年下来情况怎样,有机肥小区和化肥小区现在产量上有多少差距等。

  1993年,在土壤所耕耘40年的朱兆良,迎来了自己的“丰收年”,他不仅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还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学部委员(1994年改为院士)。在评院士之前,他只是土壤所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担任过的最大职位是土壤所氮组组长,但是他学术成果斐然:截至1992 年,发表或提交的国际会议的英文论文20篇、中文论文49篇,参与编写专著五本,其中主编一本,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的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然而,施肥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对于氮的“双面性”,朱兆良很早就有充分的认识。1982年在大连召开的环境中氮污染与氮循环学术会议,是我国最早关于氮污染环境问题的学术会议,当时朱兆良就提出,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直接关系到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是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为寻找适合国情且操作简便的适宜施氮量方法,他和同事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施肥方法、施肥技术以及肥料种类和土壤种类上探讨怎样提高氮肥利用率,进而减少氮对环境的污染。

  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朱兆良提出了“拓宽思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理念和“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的技术路线。他认为,“藏粮于土”与“藏粮于科技”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关键问题是保持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这实际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可适合于种植粮食的农田面积;二是培养较高的农田土壤肥力,拥有较好的农田基本建设条件;三是农民利用比较先进的农业科技将生产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后两者需要的就是科技的支持。朱兆良建议创立农业科技研究平台,如江苏省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单位和部门很多,科研能力也很强,应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创立农业科技研究平台,共同围绕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标进行研究。

  2003年,朱兆良在古稀之年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这一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之一。经过五年艰苦努力,该项目获得许多重要应用成果,在科学发现上亦有许多创新,如:进一步明确化肥氮的去向及不同损失途径的重要性;发现环境来源氮对农田自然供氮量和太湖水体氮污染有重要作用;优化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原理等,以验收评审中“特优”成绩交给国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是学生眼中的“数据库”

  朱兆良很早就知道,要想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整体脉络,就必须时刻捕捉迅疾发展的国内外学术信息。他总是乐于把自己所掌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学生和国内同行分享。

  在学生们眼中,纵横博览的朱老师就是一个“数据宝库”。他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陈德立依然记得第一次到朱老师办公室的场景:“就看到一个清瘦的老人戴副眼镜,趴在桌子上,桌上全是卡片和书。”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朱兆良收集资料的方法就是做文献卡片,这些卡片不仅包括土壤氮素方面的,还包括化学、植物栽培等方面的,不仅有中文的,更有大量的外文文献,“有问题需要资料都可以从朱老师那里找到答案”。

  同时,朱兆良治学又很严谨。学生们都说,有问题去请教朱老师,他有不能确定的一定会查资料,做到有一说一,不能肯定或者不了解的坚决不说。这种治学态度慢慢“传染”给他的学生,学生颜晓元就说:“受朱先生的影响,我现在开会发言或者是做报告时,也都是有一说一,只讲自己十分肯定的事情,否则一个字都不讲。”

  朱兆良一共培养了十五名博士、两名硕士。他认为,“人只有跳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因此在指导学生时也采取“放手”的方式,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己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困难,试验开展不下去了,他再和学生一起探讨。但是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时,他又总是“手把手”指导:“我不是提前修改好了再给他们,而是把学生叫过来,一起看论文,一起修改,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修改,而不是仅仅简单地知道一个结果。”

  对土壤氮素的研究,朱兆良从未停歇,对基础学科发展的新技术和理论,他也积极吸收,希望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他的学生陈德立说:“每次和朱老师交谈,我总是收获很大,他的思想、观点一点都不过时,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老师交流。”

  朱兆良简介:

  朱兆良,祖籍浙江奉化,1932年8月出生于青岛。1953年山东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土壤氮素研究。1999年-2004年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1990-1994年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工作组主席;1993年-1997年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全球氮素循环和迁移”课题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2002-2004年,任国际氮素启动项目(INI)专家组成员。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朱兆良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9部。2004年10月,朱兆良主持了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氮素大会,与会科学家共同发表了《氮素管理南京宣言》。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素材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